对外人客气,对家人凶,总是站在外人立场说话,甚至都不认识的人,这是什么心理?自卑?

礎肥圆


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有点不一样。我爱人有时候也这么说我,你的描述是你主观认识的表达,其实我理解这跟感受和理解上的误差有关。

1、你觉得是站在别人的立场在帮别人,可能他/她是认为有冲突有不和的时候,应该换位思考,改变不了别人,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恰恰他们是把你当成了自己人才会让你产生胳膊肘子往外拐的感觉;

2、一个人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肯定要比跟你和他同时在场与外人相处的时间长,产生的沟通次数和场合比与外人要多很多,意见不合的机会肯定比与外人多,一方面在你看到的有限的与外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大多数是彬彬有礼的情况,另一方面人往往容易记住负面情绪,容易记住争吵的场景,两厢比较你就会觉得他对外人好,对家人对自己不客气,有了这种认知后也容易在下次争吵的时候说出诸如问题标题描述的内容;如果你的家人在与外人比较少的接触中就经常与人起争执的话,他的修养和脾气会更好?对你和家人不客气的次数可能更多吧?

3、平常工作上每个人都会受到挫折和委屈,都会有烦恼,自尊性被打击,在单位不是很好的发泄,一直憋着就会损伤身体,本能的会寻找发泄途径,而且挫折产生的不良感受容易触发攻击性,每个人处理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通过抽烟或喝酒解烦恼,有的人通过倾诉,交谈淡忧伤,有的人事通过运动释放愤怒,也有人一直压抑着,还有人会升华成工作上的动力。人都是有防御机制的,一般使用压抑,转移,升华,否认等方法,你描述的情况也不排除他可能无意识的采用的是转移的方式,因为跟家人在一起心理安全感高,反而容易把攻击性使用在家人身上,如果是这种情况需要理解和接纳,如果是对着干,反而更加激化其攻击性,争吵就会升级,情绪起来后言语就不受控制,说出”气话”来;

总之不要轻易的认为一个人会对外人好过对自己的家人和亲近的人。你既然这样的主观认知,既然是你亲近的人,何不找机会深入坦诚的交谈沟通一下,告诉他/她你的感受,放下已有的认知或偏见一起分析分析原因,这样可能才会更好的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自我认知123


哈哈~我就是典型的这类人!评论区有些人把这看为是自私没用……的表现。特我慢慢说道,大家看看是不是这回事。

和老婆孩子生活了几十年,这些年来,所遇到的事事非非还是蛮多的,对于自己的小家庭来说,其他的人我们一般都认为是外人。在这个家庭里,家庭成员无论在外面或大家庭里发生什么事,论理也好争执吵架也罢,我基本上都是找自家人的过失过错来帮外人说话,平息家人的情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也是我做人的原则之一。为什么要这样呢,其实我主要是考量以下几点。

一是有些事不管别人做得对不对,在不在理,站在他人的角度,你没有权力也没有责任去评理,更不能批判他,除非被邀请。

二是得饶人处且饶人。有理不在声高,有时候即便是别人的不对,吵呀闹呀打呀,即使你赢了,你能得到什么呢?

三是顾虑家庭成员的修养。谁不想自己的老婆孩子有修养呢?人的道德修养有些来自于日常生活中培养和积累的。每个家庭都喜欢自己的成员有好的教育好的修养,家庭成员的修养是与家庭教育、生活习惯分不开的,试想,做为家长,你处处去维护他们,为一丁点利益去与人争执,去打闹,久而久之,我敢肯定地说,这个家庭成员没一个是善辈。

当然,现实生活中,家庭成员有时你也必须维护。类似生命财产的安全,重大的权益问题等等。

听完看官们有什么看法想法欢迎批评指教!


改辆床车去旅行


小的时候缺乏安全感,渴望爱,在外极度自卑。

成年后又心智不成熟,没有得到各方位能力的提升。

成家后,没有爱家人的能力,而家里人爱T时,让T找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被忽略被压制的情绪高涨,因此成为家里最凶的那个人,并体验不到包容和迁就是给予T的爱。

这里要说的,首先是婚后最亲近的那个人,老公或者老婆没有原则,就像父母对小孩的溺爱,不懂得分寸和要求,致使T迷失了自己。生儿育女后,自然不懂得爱孩子的方式方法,因此儿女成为T的操控对象,以支撑缺失的平衡。

但在外面,T还是那个找不到自我,孤寂,敏感,希望被关注,希望得到爱的人,热情、讨好是另一种自卑的体现。

这样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修正、提升自己的认知力,认识和完善自己。


默念三


我原生家庭就这样,父母都是对外奴颜卑膝型,我以前也说过哪怕是对外面的小动物都卑躬屈膝。最可怕的是我们也都长成了这样,还不自知。所以,一生都败了。我快五十岁才明白过来,但什么都已经错过和定型了。而我的父母还在那里拼命地坑家坑孩子,怎么劝都不听。因为我年龄大了,不能再打我了,但咒骂我的言辞要多难听有多难听。他们认为天下无贼,天底下都是和他们一样菩萨心肠的人。一次次上当受骗,却不改变。然后还要求我们和他们一样去无底线的善良。我们一次次给他们拿钱打水漂,他们明明知道是有去无回,但就是要天天充冤大头。

我们活得特别痛苦,摆脱不了,因为道德绑架厉害,动不动就说你不管老人。

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心理,后来想想可能是智力问题,否则何以不自知?

拒绝道德婊和喷子,谁遇到谁心里清楚。


手机用户62449001349


狂妄、自卑,装大、虚荣、逞能

1、这种男人对外人笑容可鞠,爱出风头表示自己,外面人都说好,回到家立马变脸,稍有不慎,要么冷暴力,要么用最恶毒的语言来伤害家人或身边人。

2、狂妄自大的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永远要让家人听他的无稽之谈,在外装有钱人乱投资,回到家就变成无钱人,找出种种原因理由要家人出资为他买单,永远都是家人鼠目寸光,永远打压家人。

3、自私自利的一面表现的淋漓尽致,任何事情任何决定都要家人服从,一旦违背,不理不睬,从来不主动沟通缓解,还会做出极端的让家人崩溃的事情。

这种表里不一的人,常常被外界人所蒙蔽,外界人认为有钱有礼有情有义,殊不知这种人把家里人气的真的无法忍受,自私自利虚伪偏执装逼的人,远离!


兔玉玲tyl


嗯,我家父母也是这样哟,对外人说话和气,温柔,但是在家就是天天吵架,说话恶声恶气,争输赢,外面忍得辛苦,回家来就爆发,我都快五十了,还没看到他们恩爱的时候,他们在家就是有脾气就爆发,也没给我一个温馨的家,没有煮一顿好吃的饭菜,给他们说天天吵闹会影响孙子,不要带坏后辈,那可不得了,我妈就说帮我带大孩子了,我就嫌弃她们了,包括我的孩子也是他们出气筒,他们帮我带的孩子,很多个性习惯都传给了我的孩子,我现在慢慢纠正,改造孩子的过程虽然难,但是她们感觉我说的,做的都有理,慢慢地跟着我学,可是我的爸妈那可不能说他们,一说她们缺点,非跟我争,争不过就不吃饭,就收拾衣服走人,我怕影响孩子,给孩子留下不孝顺的印象,都是我投降!一生好强,却又没强出啥名堂,只知道窝里斗,我实在怕了,现在随他们自由,想跟我生活,我就照顾好他们,不想跟我住,回老家,我就隔天送饭菜去看!没上班比上班还累,有时候感叹孝子难当啊!唉有时就安慰自己,我能摸着后颈窝,看不到未来,我老了是不是如此,今生倍受的折磨就是前世欠的债,该自己还,慢慢地不去管父母的脾气,随他们,我做好我自己就是了!唉,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用户9772872557394


人到中年,这种人,的确有,我亲戚,对外人很好,对家人恶语相向。最后的结果,妻儿拒绝和他交谈,把他当空气,现在他很后悔,但冰冷的心,不可能捂热。其实,这也好理解,外人不会包容你,但家人会,但请记住,家人,忍耐也是有限度的,你每一次降一点温,日积月累,心,终于冻住了。我也无法理解这种人,对外人好,外人能给你吃穿?但,家人会。只能理解为,这种人,情智商很低,蠢得不可救药。。。


用户cuqwhjs3ja


我妈就是这样一个人。

把我姥爷的房子放在我小舅名下,给我姨住着。又让我小舅拿出钱来补偿我大舅。把大家安排的明明白白。自己呢,啥都不剩。还不让我说。

过年我跟她吵了一架。因为她让我带我姐的孩子去蹦床。我那天已经安排了自己的事情。然后她根本就不管,还问我为什么不早点带着孩子出去玩。我急了,就说你要是像我姐这样照顾孩子的需求我就不会是今天这样。

后来我慢慢了解到,我妈6岁的时候我姥姥就生活不能自理了。姥爷忙工作不回家。她跟着瞎眼的奶奶长大的。从排行讲,我妈又是中间的,就是最容易被忽略最付出的位置。所以她就是对他人是极度付出。只是对最最亲近的人,敢索取。这个索取有的时候就过度了。

我爸当时认识我妈的时候,说有一次去找我妈,蒸馒头的面已经开了。我姨就扒开几个眼晾着,然后去睡觉了。死活等我妈回来蒸馒头。我爸那时候就觉得要保护我妈。所以现在我们出门吃饭,我爸都先说,选你妈爱吃的不能让你妈饿着。

我妈对我的方式是对她自己的方式。因为她的需求除了我爸没多少人搭理过,所以她对外人总是很乐于付出,来换取别人主动给的一点好处。只对我爸和我才敢主动提要求,提要求的方式甚至很蛮横。因为没有信心能得到他人的支持。

对外人客气对家人凶,是总忽略自己感受的人。因为可能长大的过程有很多很多被忽略的经历,所以形成了这样的模式:在外面没有自我的付出。回到家看不到亲近的人的感受。如果幸运遇到我爸那样的,某些部分能被治愈。

如果你认识这样的人,她很凶的对你,不是因为你没有价值你不值得被好好对待,是因为她被别人这么对待她学会的。所以如果希望ta温柔,就要先让ta体验到被温柔对待是什么感觉。然后才能给。

愿大家都被世界温柔相待。

槿里情感工作室,为18-45岁的青年提供情感支持。

你怎么了,可以跟我说说么?


槿里情感工作室


在家他谁都怕。出外他谁也不怕,这才是英雄。在家谁都怕他,出外他谁都怕,懦夫。


霜月飞鸿


中国人古老的秉性,轻近重远,轻生重死。

一个朋友远道而来,30年来一次,那个热闹,像得到宝贝一样的招待,而天天伺候左右的人却视而不见。。。父母老了,并不受待见,死后却隆重葬礼,那个呼天抢地的哭啊!那个坟地豪华的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