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曹操有什么办法可以留住关羽吗?

扛大饼


《三国演义》给我们描述的关羽形象,可以说,个性鲜明,立体有型:文韬过人,武艺超群,重友轻色,义薄云天。曹操对关羽非常看重,而且也采取了许多实际行动,欲收到帐下,为己所用,但都没有成功。那究竟有没有留住关羽的办法呢?

从整套书对关羽的描述来看,我认为没有办法可以留住他。因为他除了大哥刘备,对谁都不放在眼里眼里(这里边有重情重义的成分,也有他孤傲的原因)。曹操没有留住他,后来孙权不是也想着把他纳入麾下吗?同样也没有成功,然后才把他给忍痛杀掉。

但从曹操这边来说,他作为一代枭雄,要留住关羽,以他阴险,狡诈的性格,并非没有办法:一呢,除了前边的行动,可以把刘备的家小悄悄放走,以解除关羽的后顾之忧,再给他保媒说妻,以稳其心;二呢,可以让间谍们散布谣言,挑唆他和刘备的关系。因为他们没有见面的机会,时间一长,谎言有可能就成了实话。这样双管齐下,或许云长就会在无奈之下为他所用了。

当然,这些办法有点下三滥,曹操为什么没有用呢?用了能奏效吗?我也不得而知,权当笑谈吧!


登攀


个见认为,曹操,没有办法能够留得住关羽。


依据如下:


一:关羽的为人


桃园里,踌躇满志的刘备与关羽张飞伫立在摆放乌牛白马禁品的台前,三人指天跪地盟誓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然后一仰脖子,把那碗红彤彤的鸡血酒一次而尽,从此义结金兰,定为生死兄弟。

关羽忠勇重情,义薄云天。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之后,三人情同手足,志趣相投。


对于关羽这样铮铮铁骨的猛将来说,自然是一诺千金,言出必行。又怎会背信弃义,离开生死与共的金兰兄弟呢?


二:关羽的价值取向


关羽对于生活方面的要求不多,不浮夸,不奢侈。只愿能够和刘备一起,拯救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人民。爱兵如子,胸怀远大抱负。不愿意过那种锦衣玉食的不劳而获的生活.


曹操虽然极其爱才,知人善用。可是对于关羽,确是用错了方法。曹操想用美女,财宝,官爵来收买关羽,留为己用。


可是关羽既不贪财,也不好色,是个视功名利禄如粪土的坦荡,率性之人。根本看不上也不贪图曹操所给与的诱惑。


三:关羽的义气和担当


三国演义第25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详情可参考原著,在这里不做赘述。


徐州失守,关羽中计被围屯土山,被张辽以“忠义”名义劝说后,提出三个条件:一是他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是请给二个嫂子俸禄养赡,上下人等一律不许到门;三是只要知道刘备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张辽回报,曹操答应,关公暂居曹营。


这就是著名的“土山三约”。


四:关羽的忠义


曹操曾经派张辽去打探关羽,是什么让关羽不能全心留在曹营,关羽对老友很坦率。关羽说:“我非常了解,曹公对我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我曾经受过刘将军的厚恩,发誓和他共同生死,我绝不会违背诺言。当然,我会在立下功劳之后再选择离开。”


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皇嫂千里寻兄.。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和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


这就是著名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


综上所述,曹操虽然能够为了贤才纡尊降贵,屈身以交。但终究是以降将之规格待之。而刘备对关羽却是以国士之尊待之。加上结义在先,关羽又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所以:


曹操不论用何等优厚的条件,也是留不住关羽的。


经典永流传。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大浪淘沙,留给我们的是无比瑰丽的珍宝。《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关羽的塑造和刻画,把一位义薄云天的武圣,栩栩如生的留在我们的文化传承里。熠熠生辉,永不磨灭。


一家之言,难免有疏漏之处。期待更多的文友加入探讨交流。


临川慕思



渔樵之人W


从现在的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关羽无疑是重要人才,

但是却和曹操擦肩而过,曹操对关羽范了什么样的错误,没有能留住这个武将。

我个人认为,曹操是对关羽的价值关怀不够。

只是给他封侯和钱,但是关羽要的不是这个。

如果把他带到汉献帝身边,用汉献帝的名誉来留住他。这个我想差不多能成。

因为你忠诚,但是忠君是最大的,皇帝留你了,你是跟皇叔,还是跟皇帝。

高层的人才一般不再为生存担忧了,大多解决的都是个价值观的问题。

曹操对待关羽,使用对待其他武将的办法,的确不行。其他武将基本上是基层

他们几个人,道不同不相为谋,此中的道亦非道。 刘备与关羽可以说是生死之交,就假设我们童年和一个兄弟交好,以后就算闹很僵,这种兄弟情不是以后的朋友能给予的。 曹操是很善待关羽,但是是礼节性的,或者说是带有很明显目的性的,不是说真心因为喜欢欣赏关羽人本身而如此。还有就是关羽就算在曹营也不会被抬高的很高的高度。相反在刘备那就不一样了。就像如今许多就职情况一样。

说句题外话。 关羽并非多重要的人才,打仗打的是财力,打的是后勤,打是兵源、粮草、装备。 而武将,真的没那么重要,尤其是对曹操而言。

永昌厂:关公对曹总是有政治价值的,第一可以弱化刘备集团的凝聚力,提升己方的士气与合法性,因为连关二爷都投靠曹总了。第二有利于统一蜀国后安抚蜀国的军民,做好政治思想工作,服从曹魏的统治。

在军事上,武将对战术的执要的,比如定向冲锋,突破包围,击溃敌阵,纵深穿插斩敌将等等,都需要一个勇猛的武将冲锋在前,后面的小股精兵才有更大的信心和决心,冲锋陷阵,克敌制胜。这种作用往往可以做为整个战斗的切入点,对执行战术乃至贯彻战略都很有价值。


永垂不朽101474518


我认为没有可能留住,

我们来看一下古人对关羽的评价

【《三国演义》对其评价】

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

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

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温恢:“关羽骁锐。”

吕蒙:“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陵人。”、“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

诸葛亮书与关羽:“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

郭嘉、程昱称关羽、张飞:“万人敌”

刘晔称关羽、张飞:“勇冠三军”

周瑜称关羽、张飞:“熊虎之将”

傅干称关羽、张飞:“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关云长、张益德:“关、张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携上,雄壮虎烈。藩屏左右,翻飞电发,济于艰难,赞主洪业,侔迹韩、耿,齐声双德。交待无礼,并致奸慝,悼惟轻虑,陨身匡国。

晋书刘遐传:“晋刘遐每击贼,陷坚摧锋,冀方比之关羽、张飞。”

魏书崔延伯传:“崔公,古之关张也。”

再看一下关羽没有和张飞,刘备结拜之前的生活:根据史书里记载,关羽跑路来到涿州之后,为了生存只能以卖枣为生,生活过的也挺拮据的。

可以说是生活拮据,没有固定收入。生活萧条。

和刘备、张飞结拜时:据《三国志》记载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其次在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刘岱、王忠攻打刘备,却被刘备击败,曹操于是亲提大军出征,刘备败逃投奔 袁绍,关羽战败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礼,任命为偏将军。后袁绍派大将颜良、文丑、郭图等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操亲自率军救援,并命张辽与关羽为前锋。关羽望见颜良的麾盖,策马冲锋,斩杀颜良于万军之中,枭首而归,袁军将领无人能挡,白马之围被解,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

当时,曹操为知道关羽有没有久留的心意,叫张辽用人情试探。关羽对张辽叹息道:“我知道曹公对我的厚爱,但我受刘备将军的厚恩,发誓共死,不可背弃。

我终不会留下,在为曹公立下功劳后我便会离去。”张辽向曹操表明,曹操知道关羽会离去,反而重加赏赐,想要留住他,但关羽尽封曹操的赏赐,留书告辞,回到刘备身边。曹操左右欲追杀之,不过曹操认为各为其主而阻止。民间文化把这一段故事叫做“千里走单骑”。

再看有一首歌曲《这一拜》

这一拜,春风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映祭台,这一拜,保国安邦志慷慨,建国立业展雄才,展雄才,这一拜 ,忠肝义胆患难相随,誓不分开,这一拜,生死不改……

生死不改,保国安邦,遇知音!关羽的人设决定他不可能离开刘备

因此曹操没有办法留住关羽!


照如山


不可能留住,

第一、关羽是忠义之臣,忠臣不事二主。大家都知道,关羽早年是跟随刘备打天下,与刘备既是结义弟兄,也是君臣,虽说在徐州之战中和刘备分开,但是关羽保着二位皇嫂,对刘备的忠心却是一点儿也没有变,况且土山约三事,关羽是降汉不降曹,所以,他是不会留下来辅佐曹操的。

  

  第二、关羽知道曹操的真面目,知道曹操的目的。曹操留关羽,无非就是想要关公为自己效力。但是刘备对自己的态度那是完全不一样,刘备是把自己当成兄弟,而曹操只是把自己当成臣子和打手。关羽在麦城出事了,作为兄弟的刘备可以为了给关羽报仇,不顾及什么孙刘联盟,从兄弟角度出发,可曹操能做到吗?所以关羽不傻,自然也就不会抛弃刘备,转投曹操。

  

  第三、土山约三事,关羽是降汉不降曹。这有什么区别吗?区别可就大了。如果说关羽降汉,那刘备是大汉皇叔,而关羽仍然为汉朝效力,那也就谈不上背叛大哥刘备。可是降曹就不一样了。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是刘备的对头,如果自己投降曹操,那也真的就是背叛刘备了,关羽不想背这等骂名。曹操虽说对关羽很好,但是关公毕竟是忠义之臣,他是不可能投靠曹操的,况且曹操阴险狡诈,说不定哪一天就翻脸无情,关羽还是看得很清楚的。


笑话666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在战乱中失散,刘备投靠了袁绍,张飞占山为王,关羽带领少量士兵及刘备的二位夫人被曹操围困于土山。

关于忠义、勇武乃万人敌,曹操特别喜爱,特别想招降。经过谈判,双方达成了土山协议:‘’关羽降汉不降曹,如日后知道兄长下落必去寻兄。‘’曹操为了招降关羽,只好先答应下来。接下来用了各种方式感化关羽,送赤兔马、赏美女、赏财宝、并上奏小皇帝封关羽为“汉寿亭候”、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关羽是忠义之人,自然感恩曹操对自己的厚待,但与大哥刘备是兄弟关系情如手足,不能背叛。所以,曹操越给关羽恩惠,关羽越是苦闷。

不多日,曹操与袁绍开战,袁绍军中大将颜良、文丑,勇武过人、所向无敌,曹军受挫连吃败仗。为了报答曹操厚待恩情,关羽主动请战。曹操知道关羽立了军功还了人情,可能会离去,不过转念一想,何不借刀杀人呢?若关羽出战杀了袁绍大将,袁绍必杀刘备以泄愤怒,关羽也就死心踏地的留下了,一举两得。

关羽领军出战,如猛虎下山,斩颜良诛文丑,名声大震,曹军反败为胜。

袁绍知道了是关羽杀了颜良、文丑,非常生气,下令斩了刘备。刘备反应很快,立刻虔诚的对袁绍说:“明公息怒,备实不知羽弟流落于曹营,羽也一定不知备投靠于明公,待备前去说服羽来降,明公岂不得了一员虎将乎?”袁绍觉得有理,转怒为喜,刘备逃过了一劫。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是两次战役分别进行的,如果曹操在令关羽出战前施加反间计,通过线人传话袁绍,就说关羽归顺了曹操,刘备是曹操安插在袁绍帐前的卧底。如果这样,以袁绍的智商必定上当,在关羽斩杀颜良后,袁绍必杀刘备以泄愤怒。

关羽斩杀颜良后,如果曹操不再令关羽出战文丑,不给刘备与关羽接触互通信息的机会,加以时日,袁绍必恼怒刘备,必杀刘备。同时对关羽封锁外面消息,关羽就不知道刘备下落,自然会继续留在曹营,曹操再施以恩惠,关羽就真的留下了。

实际上曹操对关羽的厚受,已经打动了关羽,关羽只所以还想离开,主要与二位嫂夫人有很大关系,关羽忠义,把名节看的比命还重。如果关羽在前方激战时,曹操安排一队亲兵假冒袁军名义,攻击后方军营并杀死刘备的两位夫人,关羽一定会留下来。

曹操的借刀杀人一箭双雕之计虽好,可惜在执行的过程中有漏洞、不完美,这为后来关羽的离去做了铺垫。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自由飞


大家都知道,曹操喜爱大将,而在曹操遇到的大将之中,他尤其喜爱关羽。但是关羽的心一直在刘备那里,难道曹操就没有什么方式可以留住关羽吗?小编觉得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留住关羽:

  第一、可以强行扣留二位皇嫂,以此留住关羽。大家都知道,关羽之所以会留在曹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保护二位皇嫂。而如果曹操强行扣留二位皇嫂,以关羽的忠义,他势必也会留在曹营.

  第二.以猛将力拼,强行留住关羽。关羽的武艺虽然高强,但是曹操手下猛将也不少,比如张辽、张郃、许褚和夏侯惇等人,吕布尚且不是对手,况且是关羽呢?曹操若强行派猛将力拼关羽,绝对可以留住关羽。

  第三、派人刺杀刘备,断了关羽的归心。关羽之所以不肯留下,就是因为心里有大哥刘备。曹操也知道,刘备就在袁绍那里,只要派人杀了刘备,再靠恩义结纳关羽,相信也是可以留住关羽的。

  以上都是小人的手段,曹操完全可以通过这些方法留住关羽,但曹操最终还是放走了关羽,哪怕自己多了一个敌人。可见曹操对关羽的喜爱和曹操的心胸,小说演义把曹操丑化了。





点点电影


把秦宜禄之妻,有异色的杜夫人送给关羽当妻子。这是义理的体现,这个秦宜禄不是好人,他担任吕布的使者前往袁术处,袁术送一位汉室宗女给秦宜禄当妻子,于是杜夫人成了前妻,母子被抛弃在了下邳。《英雄记》又记载吕布爱诸将妻,由此可知杜夫人母子当时过得何其之苦,这秦朗可能还叫吕朗。

义薄云天的关羽在曹操灭了吕布以后,多次向曹操请求杜夫人为妻,主要是因为秦宜禄抛妻弃子,关羽打算照顾这对母子。谁知道那曹操不学好,妻妾成群还霸占了杜夫人。杜夫人原是一位正妻,关羽想给的名分也是妻,这个世道强行让正妻做了妾,公平吗?正义吗?

前有关公仗义喜当爹,后有包公怒铡陈世美。

关羽一气曹操不守信义,答应过的事情事后反悔。二气曹操夺他人之妻为妾。就连张飞也气不过,用此事策反了秦宜禄,但秦宜禄反复无常,所以被张飞杀死,就恨这些不守信用的坏人。不然秦朗今后可能会改名叫关朗,成为刘禅的近臣。也可能叫刘朗或张朗,一个想法,不一定对。





小小咖影视


杀刘备确实是个釜底抽薪之计。不过刘备也不是那么好杀的,而且万一日后关羽知道了,恐怕就是埋在身边的一颗炸弹。所以这个问题实在是很麻烦。我觉得曹操的做法就很不错:尽力挽留,留得住更好,留不住就当做个感情投资,日后好相见。事实也证明,这个投资在华荣道上得到了回报。

除此之外,也许可以考虑:既然我得不到,别人也休想得到。把关羽一刀砍了。不过这样一来,对曹操的名声有损,日后想要招揽人才可能就会遇到一些麻烦。

所以,想来想去,还是曹操聪明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