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松:不能在醫院抗疫一線,我就一定要在志願者防控一線

一大早,在沾益區盤江鎮中村疫情檢查卡點,志願者楊松又開始了新的一天志願服務工作。楊松是就讀於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研究生一年級學生,附一院是疫情的定點收治醫療機構。楊松曾嚮導師提交過返院加入醫院抗疫一線申請,但學校要求特殊時期延長假期,等待通知。在家裡等待的這段時間楊松看到新聞報道全國感染確診病例數據的不斷攀升,真是心急如焚,根本坐不住。於是,他找到了家鄉的中村村委會,帶著家裡超市的礦泉水和食品,送到檢查卡點後義務加入疫情防控工作,發揮專業特長對過往人員進行初步監測。

杨松:不能在医院抗疫一线,我就一定要在志愿者防控一线

“‘健康所繫,性命相托。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賀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我在成為醫學生的第一時刻就宣誓過,作為醫學生,國家有難,在這個時刻,我一定要站出來,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守衛大家的生命健康!”

與別的志願者不同,楊松除了測體溫、登記、勸導以外,還會向過往群眾發放宣傳冊,認真講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健康科普小常識。

杨松:不能在医院抗疫一线,我就一定要在志愿者防控一线

“請您配合測個體溫,最近有沒有胸悶咳嗽的症狀?儘量少出門,這種口罩其實主要是防塵,可以的話建議還是買,外科口罩,多消毒,行車或者在休息時一定要注意勤加開窗通風……”

這些話,楊松每天都要對過往的出行人員說上無數遍,但是楊松一點不覺得麻煩,只希望再多說一遍,至少又多了一個人會更加了解疫情,更加註重防護。

“在疫情剛爆發的時候,鄉親們防範意識還不夠強,不習慣戴口罩,認為所處的地方偏遠,疫情不會傳染過來,也認為過年出來聚一聚也不會咋個,存有僥倖心理,有這些思想是因為對這次疫情的認識還不夠深入。家鄉即家,看到設立了卡點就過來做點自己能做的事情,我以前在學校也當過幾次志願者,也算是有點經驗,能為家鄉的人們貢獻一份力量我很開心。”楊松說道。

杨松:不能在医院抗疫一线,我就一定要在志愿者防控一线

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有著太多這樣的故事:深入農戶宣傳的鎮村幹部,隔離並每日監測湖北返鄉人員的醫務人員、24小時在村頭檢查登記外來人員和車輛的一線防控疫情工作人員們,假期主動申請加入志願者行列的學生們,自發送來熱水、火爐、燒洋芋的村裡鄉親們,用車拉來礦泉水、餅乾、方便麵的超市老闆們,愛心捐贈口罩、消毒液的企業家們……

他們只是抗擊疫情故事中的千千萬萬分之一,他們特別普通樸實,但藏著閃閃發光的靈魂,挺身而出,擔當作為,主動扛起自己的那份責任。

正是有了這一群閃閃發光的普通人,在全國上下齊心與病毒戰鬥的時刻,讓我們溫暖安定,心中有力量,眼前有希望。

杨松:不能在医院抗疫一线,我就一定要在志愿者防控一线

通訊員:郎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