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的奶奶在农村去世了,现在又是疫情爆发阶段,能回去吗?

夜袭VV寡妇村


人有生老病死,对于逝者我们都要有敬畏之心。

农村的殡葬礼仪是比较繁琐的,老人不幸过世,正常情况下晚辈和家里的亲戚都要前来祭奠的。以题主所问一样,老婆的奶奶去世一般自己和老婆也都是需要前往送行的。这是礼仪,也体现了做晚辈的一份孝心。现在疫情的特殊时期,遇上这种事情该如何做呢?


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安全,还是不要前往送行。同时,向其直系家属建议丧葬从简操办并且特别注意防疫措施。

特殊情况特别对待,现在每天的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都在增加,每天都有因为感染疫情离我们而去的生命,所以一定不能疏忽防范、不要让无数白衣天使们的努力白费。老人去世,亲人朋友们都是很伤心很难过的,但是一定要节哀顺变。做完告别仪式等礼仪就将遗体交给殡仪馆吧,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切莫因为遗体处理不当成为疫情的“帮凶”。


一般老婆的奶奶去世,孙女和孙女婿不回去也不会被人说的,农村地区所说的“孝子贤孙”都以男丁为主,并没有特指孙女。人有忠孝廉礼就好,并不一定非得在老人去世后去送行。如果可以的话,清明节有时间去老人的墓地祭拜一下就好。在这举国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时刻,不回去参加老婆奶奶的葬礼是情有可原的。

在某个社交群里也看到有朋友说村里有老人过世,家属叫他去帮忙操办料理后后事,在这疫情严峻的时候,他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最后还是戴着口罩硬着头皮去了。和题主讲的都是这种情况,不去显得不忠不孝,去了就可能有感染病毒的风险。对于这样的情况,还是要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为先。



农纪


老婆的奶奶去世,在这非常时期,尤其现在农村,都实行村村封路,不要外来的人口进入,尤其现在是疫情高发期,更得小心行事,现在打电话视频挺方便的,打一个电话告诉一声,葬礼都要从简,我们就回不去了,过七天后,也许疫情就结束了,那时候再去看奶奶也不迟,只是到那里多磕两个头,述说对奶奶的歉疚,非常时期没有办法。

现在是非常时期,老年人去世这种情况,也得根据当地的情况来定,如果这里是疫情区,那就不用太多人来参加,老年人的葬礼,自己家应该通知,在外地的亲朋好友,都不要来参加,告知本地的疫情发展情况,告诉他们已经有村上通知,一切葬礼从简,再说外地的人员,也进不到村里来,因为村里外边都在封路,不叫外来人员进入,以免被传染,这是现在的农村情况。

老年人放三天后,就可以用本地少部分人,把去世的老年人,用简单的仪式,把老年人先安葬,先入土为安,等到疫情过后,在给老人家补办一个葬礼,或者过七天后,补办葬礼也是可以的,那时候就会有全村的人都会参加,还有外地的老亲少友都会回来,参加去世老年人的葬礼,这样的葬礼也是对老人家的安慰,如果地下有知的老人家,也会支持这样的做法,因为这样才能保全乡亲们,身体健康和生命的安危,也能保全在外的亲友们,不受病毒的传染。

现在老年人去世的也不少,因为都是到冬天了,寒冷的天气,导致老年人身体扛不住,所以老年人就去世了,但是他们也不愿意赶上这个时间去世,这也是他们说不算的,这回是老婆的奶奶去世,但是现在是非常时期,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能给他们打电话,告诉他们自己不能前往,悼念去世的老奶奶,因为要对自己负责任,要对农村的亲戚朋友们负责任,再说现在农村也不让回去,已经把路封的严严的,外来人口禁止入内,这是保护全村人的重要措施。


三农刚子


不论感情还是亲情,真应该在第一时间就赶回去,送老人最后一程。这也是我们农村人多少年来的传统,家里有老人去世,子女和孙子孙女都应该在跟前。只是眼下是非常时期,有很多的事情就不能按照原来的规矩办了。

就拿结婚这件事情来说吧,冬天和春节前后,本来是农村人农闲的时间,所以有很多的人家就会趁这个时候举办婚礼。今年也不例外,我们村里就有好几家村民,本来已经定的日子,是在正月给孩子举办结婚典礼,也是因为眼下这个特殊时期,把结婚的日子推迟了。




结婚的日子可以推迟,但是生老病死却无法更改时间,所以如果家里有人赶在这个时间段去世,那么葬礼还是要举行,只是不能像往常一样繁琐,要一切从简。如果按照老规矩老风俗,有很多的繁文缛节。而且家里有人去世后,还要专门去通知所有的亲戚朋友,亲戚朋友就算是再忙,也要放下手头所有的一切,都要来参加葬礼,然后要留在事主家里吃饭。从帮忙的到主事的,再加上亲朋好友,举行一个葬礼怎么也得百八十人。




赶在这个特殊时期,如果家里有人去世该怎么办呢?三天以前我们村里就有一个老人病世,本来作为邻居,大家都应该去帮一把。换做往常,家里出了这样的事,一定会有很多的人来帮忙,可这次去的人很少,只有本家几个关系特别亲近的人戴着口罩去了。去了以后,跟逝者的家属商量了一下第二天去火化的时间,省略去了平常许多必须进行的风俗习惯,然后就各自回家了。没有像原来那样,只要去帮忙,就要留在事主家里吃饭。


第二天清晨,除了老人自己的子女,没有任何一个亲戚到来,也是那几个关系比较亲近的邻居,去家里帮的忙。别说没有通知亲戚,就算是通知了亲戚,所有的亲戚也进不了村子,因为村子现在早已经封了路口。

题主说现在是老婆的奶奶去世了,并不是自己的父母。按照我们当地的传统来说,孙子孙女如果因为一些特殊情况,不能来参加爷爷奶奶的葬礼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是子女的话,就算是在国外也要赶回来。眼下这个特殊时期,我觉得没有必要赶回老家,留在家里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就是对奶奶的孝。


灵子


在这个阶段,不是孝道可以随心所欲的时候。家里的老人去世了。作为女婿,他应该在最后一程去看老人。但是,如果非村居民不是当地的车牌,孝道就无法实现,他们根本就不能去村里。现在是流行病的爆发阶段。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保证村民的安全,每个村庄都在关闭村庄。这个时候,要服从村里的统一安排,不要让群众聚在一起玩得开心。

几天前,我读了一篇文章,让我泪流满面。去前线支持我的医生给我父母留下了一封信,说如果我在治疗过程中不幸感染了肺炎,我会让父母不难过,也不会来看我,然后医院会直接处理火葬,把骨灰交给我父母。否则,由于受感染细菌死亡,体内细菌过多。在一系列复杂的告别仪式之后,会给别人和家人带来不安全感。面对流行病,他们如此无私,现实如此残酷。在这个时候,他们不能容忍儿童和妇女。一切都要着眼全局。

我们来谈谈妻子祖母的死吧。如果是因为肺炎,最好不要大惊小怪。现实不应该允许这样。只要记住老人的尊重和感受。当你活着的时候,你应该孝顺。死后不要在意那么多的表格。尽量减少与祖母周围的人的接触,避免自我感染,或再次感染他人。

亲情很重要,谁也不能否认,孝敬老人是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但老实说,毕竟妻子的外婆和自己的关系不应该很深。在目前流行的时候,应该是极少数的近亲来安葬老人。至于他自己,一方面,他可能根本进不了村,另一方面,在疫情过后表示敬意也不晚。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快到了。我们家乡的传统是正月十五上坟拜祖。但今年有明文规定,正月十五日不准上坟,因为如果每个人都上坟,就会有一堆人。由于B病毒携带者的出现,很容易导致大量人患病。这种损失和危险实在是不可估量的。

今天是全国抗击肺炎的斗争。我们能做的就是呆在家里,不给社会带来负担。我们需要知道一个新的冠状肺炎患者的治疗费用将是数十万。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将是巨大的。死者已经走了,无论如何都无法找回。珍惜现在,为抗击肺炎早日取得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个时期,无论是红的还是白的,一切都应该简化,简化到极致。


一般


首先向你表示哀悼,请节哀顺便!

在农村,通常有俗称的“隔代亲”,打小最疼自己的,多半就是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他们对小辈的疼爱,毫无理由,不讲对错,舍不得自己的孙子孙女受一点委屈,所以说在一个人心中,最亲近的人多半也是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

因此从情理上来说,奶奶去世,作为孙女,不管多困难,心里都会想着第一时间赶回去,见上最后一面,为老人送终,免得给自己留下终身遗憾,这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可以理解。

但是,现在恰恰是一个举国抗疫的关键时期,任何人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人,或者被他人影响,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成为病毒肆虐的帮凶。所以,当你媳妇心里想着无论如何都要回去替老人送终的时候,请她多想想家里的亲人和朋友,为活着的人身体健康着想。

不仅如此,你还得劝你媳妇,叮嘱家里的长辈,服从村里安排,丧事从简,不要大操大办,不要宴请宾客。丧礼举办场所要做好消毒措施,前来帮忙的近邻要做好防护,配戴医用口罩。住在附近的亲友,过来磕个头就行,离家比较远的亲友,做好解释,请他们理解,情意心领,但是不要过来参加丧礼。

总之现在是非常时期,因为新冠病毒的肆虐,人与人之间尽量少接触,这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对老人而言,平时孝顺好了,让老人在晚年过得开心一点,谁还会在乎去世后的那些繁文缛节呢?换句话说,只要平时对老人好,对奶奶孝顺,在这个疫情爆发的关键时候,回不回去只是一个仪式而已,并不重要。

最后,请大家团结一心,克服困难,共抗疫情。愿天下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平平安安,长命百岁。


湘俚伢子


老婆的奶奶在农村去世了,现在又是疫情爆发期阶段,能回去吗?我的建议是,现在哪里不要去,呆在原地自家隔离。先要打电话给你老丈人及丈母娘说明白现在疫情爆发期的情况,回农村不大可能了,只好等疫情过去了,再选个“七日”回家给奶奶多磕几个头了。


现在是特殊疫情爆发期,就是农村有老人去世了,奔丧工作还是要一切从简,避免群体性的疫情感染,这点已经有教训了,在这特殊时期,一定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节哀顺变,保重身体。要尽快安排逝者活化出堂上山,严禁外人进村,自家亲人也要理解现在是什么样的形式,疫情爆发期,我们都要对我们身体负责,我们也要对全村人的健康负责。

其实疫情发展到现在,还是出现很多点赞的情况。农村里也同样出现了。比如说,有个朋友说,他们村前几天也去世了一个老人,后来老人的子女都通知大家不要来吊丧,只需要在本村的亲人几个人料理后事就可以了。说是等疫情过后再补办礼仪什么的。这个做法绝对值得我们点赞。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请关注我,我们一起进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题主你好,你老婆的奶奶在农村去世了,在疫情爆发的现阶段,到底要不要回去,这的确让人为难。

在平常,如果家中老人不幸辞世,无论多远,做晚辈的都要回家送老人最后一程,因为这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标准。

你老婆的奶奶现在去世了,她的心里肯定很痛苦,自己的奶奶,她肯定很想回去看她最后一眼,这是人之常情。

但是鉴于目前是疫情爆发期,我还是建议你们先不要回去。

我知道,我这个建议显得有些冷血,但是,在这个非常时期,我们只能特殊对待。

如果你自己家没有私家车的话,你现在根本就走不了。像我们这里,从乡镇到县城的客车都停开好几天了。

就算你自己家有私家车,但现在农村都在村口设置有检查点,外地车辆不让进村了。再说了,我们这里的新闻都说了,这段时间,红事禁办,白事一律从简,其目的就是不让大家聚集,尽最大力量阻断疫情传播。

人们常说,逝者为大,自己奶奶去世,若是在平时,不回去的确有些说不过去,但现在,你们不回去,其实都是为了大家的生命健康着想,我想,九泉之下的老人肯定也会谅解的。


李茗说乡村


请点击关注【乡村关中】, 分享不一样的“三农”精彩。

当前,正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关键期,因为这次疫情来势汹汹,让人猝不及防,各地农村都按照规定加强疫情防控管理,要求村民不串门、不聚集、不聚会、不走亲访友,讲卫生、除陋习,做到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那么,现在老婆的奶奶在农村去世,可以回去奔丧吗?作为“三农”领域民间观察员的【乡村关中】结合本地农村疫情防控管理规定,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第一,现在不能回去奔丧。

防控疫情,人人有责。为了打好这次疫情防控战疫,各通行的主要路口都加强疫情检测,严禁人员无序流动;且各地农村都认真扎实的做好各方面工作,对于农村的“红事”要求停办,或延期操办,要求“白事”一切从简,减少停丧时间,取消丧事祈祷等农村丧葬习俗,不通知疫区亲朋好友,不召集远方亲戚,尽一切可能减少本村村民从事丧事帮助,且取消参与丧事村民的集体聚餐活动。这就是当前农村防疫工作的现状,我们不知道你在哪个地方,但为了疫情防控工作大局,还是不要回去奔丧。

第二,做好亲属安抚工作。

老婆的奶奶不幸逝世,作为晚辈感到悲痛,但在当前疫情爆发期和防控攻坚期,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核心。这时,你要和亲属沟通好,多方劝导亲属操办丧事一律从简,提醒亲属尽一切可能减少参与丧事的人员,做好家庭消毒杀菌工作;对于参与丧事的亲朋好友和邻居,做好防护措施,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亲朋好友和邻居负责。当前,用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悼念奶奶才是最好的方式。

第三,要求亲属做好应急事项。

虽然不能回来送奶奶最后一程,但要多方提醒家属做好丧事期间的应急事项,加强家庭的环境卫生,增强健康意识、防病意识,提高防病能力,对于参与丧事的亲朋好友和邻居佩戴口罩,做到勤洗手,避免人群聚集,降低操办丧事的疫情传播风险,做好丧事各方面的应急事项,也就是你缅怀奶奶的最佳方式。

总之,在当前疫情爆发期,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加强防控意识,都要按照规定要求,对丧事举办期间的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加强清洗和消毒,尽一切力量把疫情滋生的风险降到最低,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

我是职业农民【乡村关中】,我们一起关注“三农”动态,解析“三农”热点,剖析“三农”万象,探索“三农”规律,推动“三农”发展。你对此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分享。


乡村关中


对于题主所说的老婆的奶奶在农村去世了,首先希望题主一家人节哀顺变。对于现在疫情爆发的阶段,而且现在也是关键时期,人去世了以后的确办起来丧礼非常的麻烦。因为现在去吊孝的人非常的少了,而且还需要每个人进行入村检测体温消毒等工作。如果说吊孝的人不是与去世的人有特别亲近的关系,基本上很难入村了。如果说村民一致拒绝陌生人到村里面,也不得不让这些吊孝的人跑了一趟冤枉路。



现在各个地方管理的非常的严,对于一些婚嫁等之类的喜事基本上不允许举行隆重的婚礼,不允许在一起聚餐,强烈要求问题推迟时间,过了这一段时间再举行,或者补办一个婚礼更完美一些。毕竟现在参加婚礼的人比较少,举行婚礼就是图了一个热闹,就是祝福一对新人白头偕老,幸福一生。如果没有人参加婚礼,或者是人很少参加婚礼,没有多少人来祝福,似乎这个婚礼就显得非常的凄凉一些。

对于现代的农村去世的人,基本上实行了上丧礼程序从简,把过去的繁文缛节取消了,主要是减少了人们之间聚集的现象,尽量减少疾病的传播的机会,防患于未然,小心行得万年船。当然喜事可以推迟婚期,如果丧事人死亡的日子是不能够选择的,放在家里也是不可能的,只能入土为安。所以现在在农村去世的人举办的丧礼,基本上选择与去世的人非常近的亲戚进行通知,而且通知一个家最多来一口人。如果能其他家能少来的话,让一个人把礼金等一起捎来就可以了,这样来的人就非常少了,而且也非常的安全,对于丧主家来说也是理解的。非常时期办事就得非常对待。



对于村里面办事的人基本上是用红白理事会的几个成员就可以了,他们从来没有离过村,所以是非常安全的。也不用再安置酒席,因为现在不允许聚餐。只要吊孝的人来了以后直接进行登记吊孝,磕完头以后送出村回家,吊孝的礼节就完毕了。对于本村的人可以多一点人到丧主家去吊孝,要避开人群比较集中的现象,要一家一家地去吊孝,这样也增加了丧主家的面子,让去世的人安心走。这样必须让村集体进行协调安排举办这样的葬礼。一般一个葬礼在以前是三天的时间,现在可以简化为两天的时间,其实基本上就是两天的时间举办了完丧礼了,这样举办丧礼的费用非常的少。



总之,题主所描述的自己是孙女婿,自己的老婆是孙女,这与去世的老人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在平时举办丧礼必须一家人回去再送老人最一程。这体现了一家人的亲情血缘关系,如果不回家的话,绝对会被村里人说三道四,说不懂得人情世故没有家教。但现在是可以不回去的,全村的人都是非常理解的,因为毕竟在外地进这个村是非常难的,到了村以后还要在村里住一夜,这让一些村民有些反感情绪存在。现在举办的葬礼非常的简单,题主还不如过了这一段时间以后,可以再给去世老人上五七坟或者百日坟回家,送老人最后一程也是可以的,这样回去更加安全,也更加受村里人欢迎。毕竟现在是特殊的时期,人死了死了,一了百了。


三农一姐


现在正处疫情非常时期的阶段,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防护措施,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好自己的亲朋好友,这些天每天早上我都会打开手机,翻看一下关于疫情的最新情况,时刻掌握最新的疫情动态,同时也学到了如何正确的提高预防疫情的对我们的影响,比如说这次疫情主要的个人防护就是“不聚堆”“不外出活动”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疫情间接传播。

就好比问题中提到的有人去世了,但是现在正处于疫情的非常时期,那么这个时候能回去参加追悼会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在这个阶段是不能回去的,更不要说参加其追悼会了,因为一般像这样的场合都是人比较多,所以对于我们的自身防范疫情不利,所以能不回去还是尽量选择待在家里不要随便外出。

其实这问题就好比我爷爷本来今年正月初五,要举行逝世三周年悼念,当时在此之前就邀请了很多的亲朋好友,可是后来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追悼会往后推迟了,毕竟在这个非常时期一定要注重疫情的所带来的影响,以及注重个人做好防护疫情的传播,这才是在疫情非常时期我们应该要做的。


当然话又说回来咱们的传统文化就是讲究“死者为大”但是对于这个传统观念,我们也要学会认清当前形式来看待不能一味的去遵循,因此综合当下疫情形式来看,能否回去参加葬礼还是尽量不要去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