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的江或者河是哪一条?最让你喜爱留恋的是哪里,为什么?

林梓源


如果要问我最喜欢的江或河是哪一条,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告诉大家:我喜欢赣江。

赣江是江西老俵的母亲河,长江主要支流之一,江西省最大河流。赣江源出赣闽边界武夷山西麓,自南向北纵贯全省。有13条主要支流汇入。长766公里,流域面积83500平方公里。赣江是由章贡两水汇合而成。贡水发源于武夷山脉笔架山南麓的寻乌县罗珊乡天湖下。章水发源于石城县境内的武夷山南段石寮岽。章水和贡水在赣州城下汇合后浩浩荡荡往北奔去,因此“章”“贡”两字合在一起就是“赣”字了,汇合的地方就是赣州城,而这条江就称之为“赣江”。站在赣州八景台能清楚的观看到两江汇合的景象。
站在赣州八景台眺望章贡汇合处,经纬分明。

赣江是鄱阳湖流域第一大河,流域范围涉及赣州、吉安、萍乡、宜春、新余等市所辖的44个县(市、区),面积为83 500平方公里,占全流域国土面积51.5%。 赣江还是长江的七大支流之一,如果按径流量算,赣江应该是长江的第四大支流。

我喜欢赣江的原因不仅是我喝赣江水长大的,还有我出生地在赣州,就是赣江的汇合地。这就多了几分感情。小时候跟随母亲在上犹住过三年,那时候母亲是上犹江水电站的建设者。上犹江也是赣江上游的支流之一。


上犹江水电站

后来全家在新余扎根落脚,而新余的母亲河袁河也是赣江的支流之一。生于斯,长于斯,我是完完全全喝着赣江水长大的,所以我爱赣江,感恩于赣江。

新余袁河上的浮桥

1968年9月初我在南昌码头登上轮船,朔赣江而上,两个小时之后在店前村下船,翻过赣江大堤在这座赣江边的村庄插队落户当了三年知青。


赣江大堤,当年我就是在这里插队。

在这三年里,我最先学到的劳动本领不是如何耕地插秧,而是怎么划船,怎么撒网打鱼(这就是我昵称叫“赣江渔夫”的原因)。赣江在缺吃少穿的年代,慷慨的敞开胸怀让人们索取,部分弥补了人们生活的不足。 到了夏天,农村蚊子多,晚上也是酷热难忍。村里的人们搬了竹床就在赣江大堤上睡觉,这里河风很大,没有蚊子的骚扰,很凉快,必须盖被子,我闻着赣江水的甜香安然入睡,一觉睡到大天亮。我们戏称为赣江大堤是“小庐山”。
赣江里有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为此,在万安县建了水电站为江西人民提供能源。赣江自古以来就是江西省的黄金水道,江上大小船舶终年川流不息。赣江里面的沙石,为国家基础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了贡献,据说有重要的国防工程指定要用赣江质量优良的沙。 赣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江西老俵,也哺育出了文天祥、王安石、曾巩、欧阳修、陶渊明这样的大家和民族英雄。还哺育出了无数的为中国革命献出了生命的革命者。 总之,我们江西老表爱赣江,感恩赣江,也一定会维护赣江一带的青山绿水。让她永远保持洁净,让古老的赣江永远充满活力。

(上犹江水电站和新余袁河浮桥照片来自网络)


用户4454429173


我最爱的河流是成都锦江,因为此处是故乡。

相比较中国的大江大河如长江、黄河、湘江、淮河来说,锦江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河,它却是成都人、包括我的母亲河,它孕育了古蜀文明,承载了一座城市的变革发展,融入了成都人、来过成都许多人的深厚情感。

锦江源自长江上游最大的支流岷江,锦江在成都分为府河和南河两条河,是人工开凿的护城河,千百年来环绕着成都老城墙而流,在合江亭汇合后继续南流。锦江从“合江亭”再出发后,流经九眼桥、中和场、黄龙溪,过江口镇汇入岷江,到乐山继续顺流而下,流经宜宾汇入滚滚长江,全长102.66公里。

锦江作为美丽的河流,流经成都千百年,从古至今多少诗人对它赞美有加,诗仙李白写道:“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无”。“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诗圣杜甫写道:“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意大利威尼斯探险家马可波罗则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成都府》中如是写道:“有一大川,经此大城,川中多鱼,川流甚深......水上船舶甚众,未闻未见者,必不信其有之也。商人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世界之人无有能想象其甚者”。

但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濯锦之江不堪重负蜕变成为藏污纳垢臭水沟,水利变水害。自我记事起,看到的锦江就是水质污浊、散发着腥臭气的臭河沟。曾有打油诗描绘锦江水说:“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洗马桶盖。”提出整治锦江的是上世纪86年,居于锦江之畔龙江路小学的一个小学生,他给当时的市长写信提出:还我锦江清水。从92-97年的五年整治疏淘,两岸绿化美化,在1998年,锦江综合整治工程获得当年度的联合国人居奖。

如今,清澈的岷江水又回来了,两岸的景观一年更比一年美了。锦江水面常年白鹭掠过、水鸟翔飞,合江亭旁的爱情斑马线成了新人们的打卡圣地,端午、中秋佳节,河道里满是闪着对美好生活祝福的点点河灯。在天气晴朗清澈时,站在锦江河畔向西眺望,可以隐约看见美丽的西岭雪山,杜甫描绘的“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美景,又回到了锦江。

走过千条大江大河,最爱的还是家乡的锦江。








橘子洲的文学之旅


最喜欢的是发源于贵州,在重庆的涪陵汇入长江的乌江。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简称彭水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处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前几年去重庆出差,恰好有空余时间便坐上了开往彭水的大巴。一路上,崇山峻岭,高速公路宛如缠绕在群山中的一条巨蟒,时而平坦,时而又昂首冲入云霄,时而又俯冲着奔向山脚。乌江咆哮着,仿佛要挣脱大地的束缚。江水拍击着岩石,仿佛要把岩石撕碎,寻找一条通向天际的道路。即使坐在车上,知道距离乌江还有一段距离,也不禁被这壮观的景象惊的胆战心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此时才真正明白这句诗词所代表的意境。心中暗自佩服古时那些征战的将士,是如何征服这般险峻的川府之地的。在怀着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无限遐想中大巴停靠在了彭水。

稍作安顿,便找人问明了通往乌江的路径,疾步赶到了乌江江畔。乌江,长江上游支流,长江上游右岸支流。又称黔江。发源于贵州省境威宁县香炉山花鱼洞,流经黔北及渝东南,在重庆市涪陵区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2万平方公里。六冲河汇口以上为上游,汇口至思南为中游,思南以下为下游。

乌江水系呈羽状分布,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流域内喀斯特发育。地形以高原、山原、中山及低山丘陵为主。由于地势高差大,切割强,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以流急、滩多著称。感叹着乌江的壮美,审视着沿江而建的彭水县城。小城虽小,却也是高楼林立,乌江大桥横亘而过。沿江而上,阿依河、乌江画廊、土家族苗族山寨栉比鳞次映入眼帘,仿佛一幅巨大的水墨画展现在天地之间。既有三峡的雄美壮观,又似乎在壮观中有一丝江南烟雨的温柔。大美乌江,大美彭水。


人在旅途69230


母亲河黄河

黄河发源于我的家乡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所以我从小就对三江源情有独钟,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因为黄河发源地就在我的家乡所以有幸多次亲身领略了美丽的黄河源头。

黄河源头有着三个美丽迷人的湖泊扎陵湖,鄂陵湖和卓陵湖,其间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黄河源头两个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素有“黄河源头姊妹湖”之称,这里地势辽阔,牧草丰美,蓝天白云,美轮美奂自然景观非常奇妙。

估计很多人都想知道养育中华儿女几千年的母亲河的源头是什么样子吧,其实谁都不会想到黄河源头的河流一步就能跳过去,一个脸盆就能扣住的几个泉眼呀,黄河对中国的意义始终不会改变,这也不得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让人没想到气势磅礴的黄河源头竟然只是几个碗口大的泉眼!

虽然已经又很多年没有再去黄河源头了,但是心中一直非常向往,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在去领略下伟大的母亲河源头!





西北户外旅游攻略


由于我从事了小水电站设备业务,基本上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亲近了数百条河流,但内心最依恋最喜欢的还是自己的母亲河赣江。我出生在一条叫梅乌江的支流岸边,几公里就是进入赣江。这条支流发源于井冈山主峰,经遂万泰三县百余里,在泰和马家州流入赣江。地图上把它叫蜀水。说到蜀水不能不说马家州,抗战避难期间,江西省府南迁至泰和,浙江大学迁在泰和上田,国民党的集中营迁在马家州。廖承志就关在马家州。马家州有两大特产,一种是产于蜀口州小岛上的茶叶,另一个是武山脚下的乌骨鸡原产地。马家州的富足历来吸引了各地迁徙的移民。文革前马家州就有一百多个县的外来户。最多的是广东,河南,湖南,有广东村,河南村,在我的印象里,赣江两岸好像没什么大的自然灾害。最难忘是青春少年时代,在梅乌江上放木排,后来参加工作了,骑自行车坐轮船在赣江两岸下乡出差。现在梅乌江见不到木排了,赣江也没有客运轮船了,但按人生轮回原理,赣江将是我永远的归宿。


寂春居士


漓江

漓江是我的母亲河,我在漓江边出生,喝着漓江水长大,漓江哺育了,我对漓江深深情怀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漓江被评为全球最美丽十五条河流之一,是中国唯一入选的最美丽河流。桂林山水甲天下,主要精华所在美丽的漓江景区,是国家五A级景区,来桂林漓江旅游的总统总理国王元首级别的有数十位。

漓江不仅有如画的风景,也有丰厚底蕴的山水历史文化。

我热爱漓江,因为现在漓江更美生态环境更好,漓江不仅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周游四海112584


我爱故乡慈溪的大塘河!小时候夏天,我天天会去游泳!由于当时太爱大塘河,一游二游忘了回家!等太阳下山了才想到上岸,回家往往没晚饭吃了!但妈的一顿骂一定有的吃!现在没人敢下大塘河游泳了!水只比阴沟水干净一点点!


平安8993514


长江。最喜欢长江。


往事在途上


长江。一种无法言语的喜欢😀

有一个梦想,自驾车从长江源头到入海口来一场净化心灵的旅行。





狗哥带你游山玩水


黄河,壶口瀑布,因为气势磅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