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吗?这可是“小孩子”的世界《看上去很美》

从胎教到九年制义务教育,我们都是在接受同一种“规训”

规训的概念源自法语,在权威的法语词典中,解释为:法则、纪律、守则,以及对这些的屈服与顺从。自19世纪早期以来,在新型教育机构和强制性机构中,士兵、学生和囚犯屈从于这样一种控制模式。


恐怖吗?这可是“小孩子”的世界《看上去很美》


“规训”理论完全可以来阐释电影《看上去很美》

《看上去很美》改编自王朔的同名小说,这本小说是王朔陷入写作危机后的第一部长篇,因此并没有引起文学界的太大关注和评论,它是由痞子文学和世俗文学向严肃文学的转型。

改编为电影后,获得柏林电影节杰出艺术创新奖,这也是导演张元少数几部能够在全国院线上映的作品之一了,其实很难定位这部影片是什么类型。


恐怖吗?这可是“小孩子”的世界《看上去很美》


据发行方说:<strong>这是一部儿童片。

而导演张元说:<strong>这是一部成人片,只不过涉及到很多教育问题。

有人看过电影说:<strong>这是一部恐怖片,小孩子看了会吓坏。

《看上去很美》主演是一群孩子,电影表现的却是成人世界,虽然影片中充斥着赤裸裸的镜头,但却是孩子们最原始的表演,这一切并不低俗,而是一种另类。电影截取了原著前半部分的故事,以方枪枪的一段幼儿园成长经历为主要故事线,讲述他日常生活中的吃喝拉撒睡,遇到过的成长烦恼等。


恐怖吗?这可是“小孩子”的世界《看上去很美》


其实电影讲了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故事,在一个构架中,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去掉每一个人的个性,让每个人都制度化,被制度化了的人又再去制度化其他人……

这个制度化的过程,从每个人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方枪枪一进幼儿园就被老师剪掉了小辫子,老师还告诉他们不许说话,不许吵闹,不许尿床,要听话,要举手,要穿自己的衣服,要早上拉屎,晚上洗屁股……一切的一切都要按照制度执行,还有就是不许质疑老师说的话和制度的合理性。


恐怖吗?这可是“小孩子”的世界《看上去很美》


而孩子们期盼的就是遵守制度后,被奖励的一朵小红花。

<strong>电影的英文名《Little Red Flowers》就是“小红花”。

奖罚机制是这一社会化进程中的最重要手段,通过奖励和惩罚将人们的个性引入一个统一、融洽的释放渠道,合理的奖罚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矫正和压制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异类。


恐怖吗?这可是“小孩子”的世界《看上去很美》


幼儿园就是个体社会化生活的最初发源地,而“小红花”、关禁闭则是一个社会奖罚制度的开始。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的奖状都标志着一个社会对学生个体行为的认可,是荣誉和成就的象征,而禁闭,当众批评、处分记过,标志着社会对个体行为的否认。

这部电影最大的价值在于,以最独特的角度直面了中国启蒙教育存在的普遍症结,电影中藏着反思力量,就算是二三十岁,只要是经历过那段岁月,看着依然心惊胆寒,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你获得过“小红花”吗?


恐怖吗?这可是“小孩子”的世界《看上去很美》


然后,你需要想的是,身边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岗位中,“小红花”是不是无处不在?

读懂“小红花”,也许能够警醒我们,教育成功学的毒性比想象的更严重。

方枪枪是个特殊的存在,在老师眼里他是个调皮的孩子,老师们喜欢听话的孩子,并建立了“红花会组织”在组织力,集结了很多积极分子,他们会无条件的响应老师的命令,方枪枪想加入组织,当某部长的儿子因其父亲的关系拿到了小红花,并连带着让方枪枪也拿到了第一朵小红花后,方枪枪放弃了进入红花会的想法,转而开始反抗制度化。


恐怖吗?这可是“小孩子”的世界《看上去很美》


他做出的第一件事就是“妖魔化”老师,我想很多小朋友都有过这样的想法,随着一次次对抗,小孩子被迅速有力的镇压了,之后方枪枪被孤立,被整个红花会组织隔离,但是方枪枪还是乐此不疲,他的夙愿就是快点长大,离开幼儿园,离开有红花会的地方。


恐怖吗?这可是“小孩子”的世界《看上去很美》


可是,就算他逃出了幼儿园,还有成人之间的“红花会”

整个组织的势力遍布全世界,方枪枪无处可逃。


恐怖吗?这可是“小孩子”的世界《看上去很美》


现代教育体制建立在强制规范秩序的理性社会基础之上,因此采取的任何教育措施都是为理性服务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幼儿园的孩子们言行举止都要遵守纪律,不能犯错,因为会受到惩罚。因此,本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在众多“规训”下,变得愁眉苦脸、死气沉沉。

电影中,孩子们从每天睁开眼的那一刻起,他们的自由、活泼等天性被压抑,从早到晚根据幼儿园的各项规范活动,早晨听到吹哨声必须起床,在老师“一二三,请蹲下”的命令下拉屎……


恐怖吗?这可是“小孩子”的世界《看上去很美》


多年之后,在这样制度、规训下长大的孩子,最终会成为规训的守护者,他们会像当年幼儿园老师一样,用自己身份的权威来压制孩子们,这就是一种“集体无意识”

《看上去很美》的幼儿园里一代人长大了,一代人又将老去,可是等那些老去的人离开这个世界,新的一批接班人继续克隆着前辈们的思想和规训,继续培养着下一批服从者和继承者。

想起一个词——薪火相传。


恐怖吗?这可是“小孩子”的世界《看上去很美》


不过文化的延续和对新生代的传递,从本质上是政治制度、价值观和技艺的传递,需要传统的沿袭。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适度而合乎情理的规训值得推崇和赞赏。

但凡事过犹不及,过分的规训,结果就是整个社会群体的同质化和平庸化。

挪威哲学家史文德森认为<strong>“一个社会想要持续发展,必须有前提条件!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归属于某个团体,在这个小团体里,大家会感到一种对彼此的道德义务与相互依赖。”

恐怖吗?这可是“小孩子”的世界《看上去很美》


从教育起源来看,中华先民早期的教育发生于实际生活的需求,教育与生活基本是一直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谋求全族人的利益。

中国社会在殷、周之际,发生了第一次大的变革,宗法制度产生,随后有了君臣上下之分,嫡庶长幼之别,“礼教”也成了中国古代教育中最重要的特征。

西周的政治目的在于使人类社会有一定的秩序:为君的当尽君道,为臣的当尽臣道,为父的尽父道,为子的尽孝道……父子、君臣、兄弟、夫妇、朋友这五伦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元素,无论任何人都同时具有此五伦的资格,个人对社会的关系就像是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按照他所具有的资格对社会各方面尽责。


恐怖吗?这可是“小孩子”的世界《看上去很美》


一个多元和民主的社会不仅仅要一句规训和规范引导公众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应该尊重不同的思想和声音,鼓励和提倡共性的同时,也要允许个性的存在,这就是电影《看上去很美》给我们带来的重要思考。

幼儿园教师是孩子们离开父母怀抱后接触到的第一个具有社会性关系的群体,因此老师在孩子们心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老师的责任就是对学生负责,学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把学生看做是有思想有主题意识的个体,而不是一个只知道读书写字的机器。


恐怖吗?这可是“小孩子”的世界《看上去很美》


看上去很美,只是看上去,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关键的时刻,不同国家的很多导演都有洞见到社会化过程对孩子的异化,我们每个人都想成为方枪枪,虽然我们不需要小红花,可是我们都在争小红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