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工廠“用工荒”的原因是什麼?

七米嘀嗒


你好,我認為用工荒出現的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用工荒企業的老闆一直在給員工吃草,卻又要求員工像狼一樣打拼!現如今,網友們紛紛吐槽,“正規,優質的公司太少了”!

現如今做的好的民企當屬華為了,自從華為的狼性文化眾所周知以後,很多企業都想模仿,可是為什麼沒有成功的呢?就是因為他們忘記了華為的“狼”是一直吃肉的,而你們給員工一直吃的是“草”!所以說,用工荒會出現在很多工廠,企業。具體原因如下:

一,工資太低,員工無法生存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說的經典話語:“不是人才,錢給的多了就是人才了”,這句大白話想必我們大家都懂,只要你工資給的到位,符合市場化工資,或者略高於市場化工資,公司的員工會千方百計給你交代的任務完成。


現在很多的工廠的老闆,總是把員工當做工廠最大的成本,很多一線員工,很多基層員工的剩餘價值都快被榨乾了,辛辛苦苦一個月,只能掙到微薄的工資;辛辛苦苦一整年,搞不好連個年終獎都沒有,有也就是兩三千!所以他們考慮到外面單位,家鄉的工廠,或者換個工作會有更好的待遇,必然會造成員工的流失。這樣到工廠怎麼可能不會出現用工荒?

二,工作環境惡劣,跟人性化管理不沾邊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在鄉鎮或者較近的小城市也有適合的工作了,如果工作差不多,誰願意背井離鄉掙一份微博的收入呢?

工作環境差是很多工廠都存在的問題,比如工作環境有異味、輻射、粉塵、噪音、高溫、寒冷、潮溼等,很多製造業工人工作環境都是“髒亂差”。


頭幾年的一個新聞,2014年8月2日,江蘇崑山開發區某金屬製品有限公司汽車輪轂拋光車間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爆炸。員工受傷,死亡,看著我都覺得心痛,後來經調查組調查確定,事故發生的原因是粉塵濃度超標,遇到火源發生爆炸。離職的工人在採訪時稱,工廠工作環境差,一週只發兩個口罩,工廠車間內缺乏粉塵危險的警告標誌,防火意識欠缺。


作為工廠的老闆,應該給員工提供好一點的工作環境,該有的防患意識都要有,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是不可逆的。而且,工人們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長期以來,身體素質變差,工資沒攢多少,倒是攢了一身的病。這樣的公司,這樣的工廠,必然是要出現用工荒的。

三,缺少對員工的人性化關懷

現如今,員工的需求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更有精神上的。員工家裡有事,請幾天假是否得到審批;家裡有喜喪嫁娶,公司是否准假,是否有慰問金;員工住院了,公司是否有慰問金;員工親屬住院了,公司是否有時間慰問金;員工家庭非常困難的,是否有救濟金;是否合理安排休息休假;公司食堂條件如何;工人住宿條件是否改善。

綜上所述,如果企業出現用工荒,企業老闆應該首先反思一下企業內部的各方面待遇是否已經不能滿足員工現如今的需求了。雖然說現如今中小企業生產環境也有壓力,但是儘量能夠在保證合理薪資水平的前提下,企業管理更加人性化。


HR雜談


我本人是從事企業招聘工作的,對工廠“用工荒”深有體會,我認為中國企業出現的“用工荒”實在是很荒唐的現象,因為中國有14億人口,再怎麼著勞動力都是夠用的,但現在竟然出現了“用工荒”,我覺得非常的不可思議。在我看來,企業出現“用工荒”絕大部分原因都是企業自己造成的,當然還有一部分客觀原因,容我細細道來。

現在大多工廠效益不好,給不起足夠有吸引力的工資,員工就流失了,而工廠又因為工資低招不到人,所以就會出現“用工荒”。

工廠招工條件嚴苛,各種限制導致大量有能力的勞動力被排除在外,人為造成勞動力不足,而工廠的用工需求一直很大,當勞動力供需出現矛盾的時候,必然導致無人可用,“用工荒”也就隨之出現。

通貨膨脹比較嚴重,錢不值錢,而務工人員大多都在大城市打工,掙的錢基本全部消費在打工的城市了,根本存不了什麼錢,所以在外打工沒意思,而現在農村地區不斷的有政策扶持和開發,很多人都趁機回老家發展了,不僅可以掙錢存錢,還能照顧一家老小,受通貨膨脹的影響比較小,比在城市漂泊打工更有意義和價值,當務工人員大量回流的時候,那些大城市的勞動力必然急劇減少,工廠就出現了“用工荒”。

此外,由於人口紅利的消失,新生代員工一般都在比較優渥的環境里長大,他們學歷都比較高,志向也都很遠大,都想賺大錢,都想幹輕鬆的工作,所以沒多少新生代的員工願意進工廠打工,而那些年齡較大的人又被排除在就業的市場之外,沒辦法工作,所以出現新老員工“青黃不接”的局面,這就演變成了“用工荒”。


還有,我們的工廠基本上都是12小時兩班倒的工作,又累又髒,待遇又低,而且工廠的管理也不人性化,沒有多少正向的激勵制度,喜歡各種罰款,工人對工廠沒啥好印象,導致絕大多數工廠的員工一直處於流動之中,無法讓員工長期安穩的在一個地方工作,所以員工的整體流動性越大,工廠的用工缺口就越大,必然出現“用工荒”。

總之,工廠“用工荒”的出現,其實是有辦法解決的,在我看來,只要工廠自身放寬用工條件限制,讓年齡較大的人能夠進工廠工作,同時更加人性化的對待員工,“用工荒”就能得到極大的緩解。


Sir聊HR


企業用工荒、是近幾年才出現一種現象。這種荒,對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實在是一件荒唐的現象。


說怪不怪,事出總有因。仔細分折、不外乎如下原因。

一、企業原因

(一)企業招工條件的設置與就業人員實際情況差距過大,造成部分人群不能入職。例:學歷要求與工作實際要求過高,入職年齡與實際入職的工作要求過高。

(二)設置的薪水及福利待遇過低,不能滿足入職人員的期望。

(三)工作地環境、設施、設置落後。

(四)企業效益也是一重要因素,效益差的企業、一般招難。


二、科學技術的進步原因

隨著科學技術進步的不斷加快,企業產品升級換代也在加快進行。隨之而來的是企業對設備的更新換代,管理手段也再更新。這就使得人才、由其是專業人才一時青黃不接,企業用人困難也隨即出現。

三、社會大環境原因

(一)大專、大學畢業生不原進企業,自我失落、很沒面子。

(二)所學專業與企業不接軌,畢業生在企業很難施展。

(三)由其是製造業技術工人,由於國家、沒有相應規定,使得企業對技術工人不夠珍惜、工資待遇低。

四、個人願因

(一)企業效益好,工資高、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差、年輕人是不願意去的。

(二)高不成低不就、一味要求高薪者,不願進企業。

(三)自持大學畢文憑者,不願入職企業。

(四)由於國家、企業對技術工人不夠重視,外加個原因使得年輕人不願就讀職業技術。

(五)由於就業選擇性較大,使得部分年輕人的離職也頻繁。


總之、用工緊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效益好的高技術企業招工還是不難的。效益差、勞動強度高、工資、福利又低的企業招工還是有難度的。那些不能按(勞動法)規定、依法為職工發放工資、補貼、補助、福利,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又不給付加班費、私罰亂扣的企業,今後的招工將更加困難。


來自老區的毛刺槐


我一號在廣州一家快遞公司做了一天夜班臨時工是通過中介去的說好做到18號16塊一小時11號到17這幾天最低18一小時。我就做了一晚就跑了。被分到翻面崗位就是把轉送帶上的貨物有條碼的一面翻到朝上這樣好掃描。晚上九點半上班到十二點吃宵夜,十二點半一直上到早上七點就現在轉送帶邊上一直把貨物翻過來翻過去的小的貨物還好一些大件的幾十斤一上班傳送帶上的貨物就沒停過還基本都是幾十斤的大件貨物。幹了一晚第二天拿筷子手都抖的走路的姿勢就想被七八個大漢煎過一樣。就這樣的勞動強度幹一晚才150[捂臉][捂臉][捂臉][捂臉]他們正式工工資也只有4000多一個月只比零時工多了社保而已


土豆PK洋芋1


中國企業,工廠"用工荒"的原因是趕貨997不停的加班工作且薪資不高,淡季逼你休息領最低工資,就像臨時工一樣,沒有工廠主人的感覺。誰願意去這種工廠呢?


海棟樑


分享下,之前一個從深圳搬到,我這邊的工廠,工資低,規矩多,工作時間長(每天最少10小時以上,月休2-4天),請假難(曠工一天扣三天工資,遲到10秒,最少扣一個鐘工資,遲十分鐘,扣50元(工作8小時的工資基本扣完白乾了),所以遲到跟曠工,沒差多少代遇,(平均8塊多的時薪,加班,好像是11.5元/小時)…流水線上,工人每天像機器一樣忙個不停(工作枯燥無味,還不能交談,人就像個行屍走肉)。有人要表示辭職,領導也不會留人的,一副有錢怕請不到人的樣子!哪些領導自我感覺優秀,畢竟深圳發達地區搬來的,趾高氣揚,滿身優越感,看不起咱們鄉下人,聽不進別人的建議!


從泚孤單壹個人


我56歲,北京一家飯店打工,四千工資,新來的年輕人工資都比我高,但很多幹不長的,說實話,很多幹活還不如我那,幹活磨磨唧唧,浪費嚴重,不知道珍惜餐廳的物品,但他們辭工就業機會多,我就不敢隨便辭工,因為我們這個年齡再找工作很多單位一聽年齡就不要。現在老齡化越來越嚴重,但很多招聘單位觀念卻沒有轉過來,即使一般體力勞動崗位,也是隻想用年輕人,但年輕人卻普遍不想做這些工作。只能不好找了


聽風137203806


企業用工荒不是無工可用,而是企業管理出了問題,改革開放以來企業不斷髮展壯大但是對員工卻越來越失去信心和吸引力,就我家大兒子所在企業來說該企業是上市大型企業,但企業管理特別是對員工本末倒置舉一例,我大兒子五年軍齡退伍後難免因軍隊原因有時需請假回老部隊參加活動,但是企業不問請假原因一律規定凡是請假一天不斷沒有全勤獎而且每請假一天另扣工資二百元。試想一下這樣的企業能留下什麼人?而且這樣的企業不是個例想當初我們那年代企業就是我的家而現在卻根本沒有把員工當作自己的員工而是應剝的對象,所以企業用工需求難企業自身應該反省一下


金槍魚34538246


我04年20歲時在大型的合資工廠幹過一年,就說說自己的體會吧。四班三倒,做三休一,在那時需要倒班的工廠算好的。但是倒班真是反人類的事情,休息不規律,飲食不規律。一年後就覺得身體明顯變差很多,立馬走人。再以後不管做什麼都不幹倒班的工作。這兩年據說那家工廠改成三班三倒了,沒有休息了。

國內工廠用工荒,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收入低,倒班毀健康,而且年齡大了後被裁員和辭退的風險比其他企業要更高


哪有那麼多同名的


工廠出現“用工荒”的現象,有宏觀原因,也有微觀原因。

宏觀原因: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多種新職業興起;

微觀原因:企業效益不好,給不起高工資;企業管理有問題,很多人不願意進工廠。

我有一個親戚,今年50來歲,是遼寧省某地農村的。他們鎮裡規模比較大企業只有一家,是做食品的集團企業,下屬分子公司有十來個。2013年前,親戚兩口子都在這個企業上班。當時企業發展得還不錯,給工人的待遇也還可以,很多人想去這家企業上班,都得托熟人、找關係。

大概從13年下半年起,企業效益開始下滑。隨之而來的是,工廠開始拖欠工人工資,後來更是直接降薪、裁員。分子公司也是關的關,停的停,最後只剩下了2家正常經營。

親戚兩口子,有一個直接就失業了。最後工資拖了一年多才結,還是拿30多隻羊抵的。另外一人還在這家企業上班,不過一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每月拿4000不到的工資,還挺知足的。

失業的這個親戚,因為年齡、家庭原因,也不想去外地打工了。在家閒了半年多,開始跑黑車,結果沒幾天就被查了,還罰了不少錢。後來又在家養了幾頭牛,雖然很辛苦,掙得也不多,但也只能這樣了。

從我親戚這幾年的經歷,其實可以大致得出一些工廠“用工荒”的原因。

第一,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有的地方無人可用,有的地方無工可打。

出現工廠“用工荒”現象的地方,一般製造業比較發達,工廠比較多,比如“珠三角”等地區。而像我親戚那個地方,整個鎮子也沒幾家工廠,很多人想進工廠,都不一定能進得去。這就造成了一個奇特的現象,有的地方無人可用,有些地方無工可打。製造業不發達地區的人,想進工廠打工賺錢,只能背井離鄉去外地。等到了一定年紀,他們就不願意折騰了。

第二,多種新職業的出現,讓原來打工的人有更多選擇

最近兩年,最火的一個詞兒應該是“自媒體”了吧?自媒體從業者裡,有相當一部分原來就是打工的。還有一個“外賣小哥”。據調查顯示,2018年初,全國外賣小哥的數量超過了700萬人。隨著社會的發展,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新職業。而這些新職業中,有相當一份對人的能力素質要求也不高,選擇進工廠打工的人,也只會越來越少。

第三,工廠效益不好,工人待遇太低。

這幾年,很多中小實體企業真的是太難了。原因有很多,這裡就不細說了。企業效益差,自然給不起工人很好的待遇,而且還經常拖欠工人工資。另一方面,人們的消費水平又越來越高。很多人不願意進場打工,也就不難理解了。

第四,企業管理有問題,導致員工流失率越來越高。

很多中小企業的管理真的有很大問題。其中一個最突出的問題是,中層管理人員的素質太差,管理水平太低。很多中小工廠的中層管理,就是老闆的親戚。我一個客戶,一個100多人的小廠子,大大小小10多個管理人員,只有2個外人。這樣的工廠,但凡是有點能力的人,都幹不長。

如果只是管理水平有問題,還有情可原。有些企業老闆,根本就是心術不正。我一個廣東的同學,在親戚廠子上班。他跟我說,他們廠子為了節省人工成本有兩大套路:一是跟某些學校合作,大量引進實習生;二是招工人有試用期,給低工資。等試用期快結束的時候,直接以不合格為由辭掉。時間長了,企業的名聲全臭了。但凡是知道這家企業的,幾乎沒人願意進這家工廠打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