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智为何会少林七十二绝技,他怎么会结识慕容博的?

十点历史君


鸠摩智当年与慕容博的交往,只有在新修版小说中才有交代,是金庸先生为填补结交一事的空白,解释鸠摩智为何会少林七十二绝技,也解释了他为何会为了慕容博,去天龙寺抢夺《六脉神剑剑谱》。新修版小说,对鸠摩智这个人物的情节,做了不少添加,不但解释了他与慕容博的交往,还交代了他的师承,更讲明了他所修炼的“小无相功”来源,无疑是进一步,丰满了他的人物形象。

按照新修版小说的设定,鸠摩智之所以能跟慕容博结识,还要从慕容博到少林寺盗取武功秘笈说起。“雁门关血案”发生后,慕容博虽然顺利借中原群雄之手,让萧远山远离了辽国政坛,为宋辽的再次交恶扫除了一大障碍,但是他的谎言,却因萧远山留下的绝笔被掀开。带头大哥玄慈发现受骗之后,由于雁门关一战伤亡惨重,还误杀了致力宋辽交好的活菩萨萧远山一家,几次派人到燕子坞请慕容博,就此事对质,但慕容博为了保护慕容家的声名和大业,一直暗中藏身不敢面对群雄。然而肩负复国重任的慕容博,自然不甘于暗无天日的躲避,他还得继续为复国创造机会和增强自己的实力,于是他把目光瞄向了少林。

慕容博心想,少林武功是中原武学之首,如能求得“七十二绝技功诀”,传授于暗中纠举的羽翼人马,则慕容氏复国实力将如虎添翼,更形壮大。为此目的,他易容化名为燕龙渊,潜入少林,摸清藏经阁的所有动向后,开始盗取秘笈,抄录副本,此后分四次,共从少林抄录了八十多册,合计五十多门少林绝技的功法秘诀。也是在这四次盗取经书出外的过程中,他与萧远山交手比试了三次,并在最后一次与萧远山交手后,就遇到了同上少林的鸠摩智。

根据鸠摩智所言,他师承吐蕃国密教宁玛派,由于他们宁玛教派在吐蕃国,与黑教邪徒争斗剧烈,他从他师傅那里学到了,他们的传派绝学“火焰刀”。羽菱君个人猜测,鸠摩智此番登拜少林,乃是受师门所遣,名为交流佛法,实则觊觎少林的“七十二绝技”而来。为的就是设法取得这些秘笈,回去壮大他们宁玛教派的实力,彻底消灭黑教邪徒。然而鸠摩智到得少林之后,却无机会下手,明取不得,便生暗夺之心,打算夜中潜入了藏经阁,但尚未进入藏经阁,他就看到从藏经阁而出的慕容博与萧远山。暗中跟随两人,观看了两人各用少林绝技的比试之后,为求慕容博传以秘技绝招,便现身结识慕容博。

两人谈起武功,鸠摩智有心向他学招,但想与他素无渊源,贸然求人传以秘技绝招,对方必不允诺,唯一的法子是投桃报李,各得其利,便道:“慕容先生,小僧在吐蕃国密教宁玛派出家,因与吐蕃国黑教邪徒争斗剧烈,从上师处学得‘火焰刀’之技。‘火焰刀’能以内力凝聚于手掌掌缘,运气送出,威力非小。今日与先生言语投机,非敢炫示己能,仅为剖析武技,请先生莫怪。”新修版《天龙八部•第四十二章》

这里有个羽菱君认为比较突兀的地方,就是鸠摩智贸然跟慕容博攀谈,两人互通姓名,慕容博竟是以真名相告,而不是以“燕龙渊”的化名,与之结交。要知道,与同在藏经阁盗取经书的萧远山,慕容博一直都是以“燕龙渊”的身份,跟萧远山交手。此时暗中行盗经之举的慕容博,在不清楚鸠摩智意图的情况下,竟然会以真名相告,这实在不是慕容博这号人物的行事常态,不过这并不影响情节的推进。接着慕容博就将鸠摩智,带到他的住处,鸠摩智便以投桃报李,各得其利的方式,用自己的师门绝技“火焰刀”,交换慕容博最新抄录的三十多册,共计约二十门少林绝技的功法秘诀,当然了,也是另录相赠的副本。

不过受传鸠摩智“火焰刀”的慕容博,在联想到与“火焰刀”武学原理相近的,大理段氏“六脉神剑”时,却又动了坏心思。他跟鸠摩智极力推崇“六脉神剑”的威力,成功勾起了鸠摩智夺取《六脉神剑剑经》的贪念,并与鸠摩智达成约定。那就是待鸠摩智取得《六脉神剑剑谱》之后,到他燕子坞,去交换他之前几次抄录的,另外三十多门少林绝技的功法。也就是说,鸠摩智号称自己精通少林七十二门绝技,是在说大话,他手头上的功法也就只有二十门左右,他后来之所以一心要夺《六脉神剑剑谱》,其中一个原因也是为了取得另外的五十余本绝技副本,当然了,贪多务得的他,拿到《六脉神剑剑谱》,他也会另录副本,自己修炼。

(慕容博)便即说道:“常言道得好:无功不受禄。大师今日传我‘火焰刀’功法,在下感激不尽。这些年来,在下潜入少林寺藏经阁,借抄了七十二门绝技功法,现下手边有三十余册抄本。今日午后起,我二人共同再录副本,副本尽数赠于大师。苏州舍下尚有五十余册功法,在下即日返家,抄录副本。待大师取得《六脉神剑剑谱》,便请光临苏州燕子坞参合庄,在下将那五十余本绝技副本相赠,交换《六脉神剑剑谱》,大师以为如何?”新修版《天龙八部•第四十二章》

这就是新修版小说中交代的,当年鸠摩智与慕容博结交的往事,他的“少林七十二绝技”就是这么来的。另外新版小说还对鸠摩智的“小无相功”来源,也做出了交代,那就是在“曼陀山庄”顺手牵羊而来的,但所得的功法秘笈却少了一册,这也加剧了他的走火入魔。

许多朋友对于新修版的一些解释,一直持否定的态度,认为金庸先生的这次修订纯属多此一举,相比于三联版小说中,存在的能够让读者自行畅想的大量空间,填补空白无疑是毁经典。其实对于这一些读者们的态度,金庸先生早在新修版小说出版之前,就已经想到了,他在小说后记中,也对此有做解释。羽菱君摘点后记中的内容,以供大家参考。

这一次第三版又改写与增删了不少(前后共历三年,改动了六次)。有一部分增添,在文学上或许是不必要的,例如无崖子、丁春秋与李秋水的关系,慕容博与鸠摩智的交往,少林寺对萧峰的态度,段誉对王语嫣终于要摆脱“心魔”等情节,原书留下大量空间,可让读者自行想像而补足,但也不免颇有缺漏与含糊。中国读者们读小说的习惯,不喜欢自己凭空虚想,定要作者写得确确实实,于是放心了:“原来如此,这才是了!”尤其许多年轻读者们很坚持这样的确定,这或许是我们中国人性格中的优点:注重实在的理性,对于没有根据的浪漫主义的空灵虚构感到不放心。因此,我把原来留下的空白尽可能也填得清清楚楚,或许爱好空灵的人觉得这样写相当“笨拙”,那只好请求你们的原谅了。因为我的性格之中,也是笨拙与稳实的成分多于聪明与空灵。新修版《天龙八部•后记》

作为一枚忠粉,虽然知道文学作品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但羽菱君却认为金庸先生这样的增添很有必要,由作者亲自解释,能够消除因读者对某些前因的过度想象,而造成的一些争议和非议。比如说在新修版出来之前,许多读者就认为鸠摩智之所以会“小无相功”,乃是曾经当过李秋水小白脸的缘故。小说中的鸠摩智虽然对武学过度执著,但却是一代佛法有为的高僧,近似如来的形象,几次中原之行的境遇,也不过是他修行路上所须堪破的诸多魔障和劫难,最终才能助他大彻大悟而成正果。但假如将他想象成为了武学,而自甘堕落的肮脏之人,无疑是对他这个人物的亵渎,这也是金庸先生所不想看到的,毕竟贪与脏,对一个人,可是两重不一样的评价。

新修版小说的对鸠摩智相关情节的增添,使许多未解之谜得到解释,不仅丰富了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充实了小说的原始架构,可谓锦上添花。作为读者,一直很感谢金庸先生在八十高龄时,还花这么大的心血,再一次去完善自己的作品,给了读者一次盛宴的回馈。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看过《天龙八部》的观众应该对鸠摩智这个吐蕃武学天才不会陌生,作为吐蕃国师,却习得多项少林绝技,按少林武学的传承制度,他是没有资格学少林绝技,这得益于慕容博,慕容博在少林偷学多年,小有所成。


慕容博,燕国遗主,流落宋朝的目的就是挑起宋朝大乱,以获得恢复燕国的机会。宋朝的最大威胁北有辽国,西有吐蕃。《天龙八部》开篇就讲了慕容博以"大哥"的名号召集中原武林屠杀乔(萧)峰一家,以挑起宋辽争斗,但是收效甚微。

鸠摩智来少林偷学少林绝技,又让他看到了企机。传授鸠摩智少林武学,其目的就是让鸠摩智扰乱中原武林和大理段氏。大理段家有一门武林人士梦寐以求的绝学——六脉神剑,慕容博也不例外,而鸠摩智对武学的痴迷,恰好成了他利用的工具。

吐蕃一直有东进的野心,只是没有遇到机会,鸠摩智进入中原,明则以武会友,切磋武技,实则探查中原武林的虚实,与慕容博本质上是相互利用。

鸠摩智的死,是一种大彻大悟,因为他在最后才发现人所谓的利益、权力、争斗不过都是欲求不满,当看见段誉与王语嫣为爱而活时,才痛悟,不惜牺牲自我成全他人。


娱乐新剧情


鸠摩智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反派形象,是个武痴,为了武学可以不顾廉耻,不择手段,但毕竟也不是冷血无情之辈。而且由于李国麟老师的精彩演绎,鸠摩智有了很高的人气,单单在头条,我见过的以小僧、明王、鸠摩智等等相关名字的条友会不下几十个,作为一代高僧,一代高手,鸠摩智还真的值的好好探讨一番呢。

在电视里,鸠摩智扮相华丽,还有点搞笑情节,时常被乔帮主虐一下。可是在书里,鸠摩智可厉害多了,除了跟虚竹打了个旗鼓相当,从来都是虐别人的,不少正派高手都被他虐过,比如出场就力敌天龙寺高僧的六脉剑阵,并抓住保定帝当人质,后来改抓段誉,一下子树立了绝世大高手的形象。在少林寺面对少林神僧依然轻松狂虐,如果不是虚竹出手,少林寺丢人丢大了。后来在走火入魔的情况下还能肆虐没有彻底黑化的慕容复,大师功力委实高深。看到这些情节忍不住给国师叫好,国师真的厉害!


而且国师虽然面对武学过于执着,有些不择手段,经常暴击大高手,但是对普通人还是很善良的,比如他当时在苏州,逼迫慕容家仆人带路去参合庄,虽然口头上性命威胁,但是人家不听他也没咋地。后来还是他捉了个公差领路,公差领路后还给人家十两银子。真真是个好大师,打人只挑狠角色打,对普通人却是网开一面。

鸠摩智与慕容博的相识相知,说的好听一点是英雄惜英雄,说的难听一点,却是王八看绿豆看对了眼。这就要从两个人的经历性格说起了,慕容博武功是极厉害的,但是甘愿做小人,净喜欢干些挑拨离间,无中生有的事,他以为挑拨各国高手之间的矛盾就会天下大乱了,实在是幼稚可笑。当日,他看中了契丹高手萧远山,挑拨中原高手去围攻,经此一役后,他就假死玩失踪了,潜伏少林,窃取七十二绝技,不过挑拨的心思一直还在,契丹高手利用完了,他又瞄上了吐蕃高手鸠摩智。鸠摩智与萧远山不同,他本身就是个不安分的主,学了火焰刀的高深功夫,仍然不满足,依旧谋求其他高深武学。都说天下武功出少林,他肯定是要去少林看看的。于是,慕容博和鸠摩智两个各怀鬼胎的人就遇上了。



慕容博那种老狐狸,一眼就看出大轮明王年纪虽轻,野心却极大,只要给他少林武功,不用自己挑拨,他练成之后自己肯定就会惹事生非。至于另一个原因嘛,扫地僧说的明白,慕容博窃取七十二绝技,妄图融合,但是七十二绝技非同小可,有一些极其难练,融合更是千难万难,慕容博虽然聪明,也不能完全领悟,他需要找个人当实验品,看看自己悟得对不对,鸠摩智这是送上门的买卖呀,于是乎,两人一拍即合。鸠摩智那时候毕竟年轻,又痴迷武学,哪里想得到慕容博的坏心,便欣然接受了。

说句实在话,在新修版本里,金庸老先生为了完善作品,把鸠摩智的绝技小无相功出处推到了丁春秋和王夫人身上,导致他学习小无相功是在大战天龙寺之后,这无疑又大大增加了鸠摩智实力。因为在天龙寺鸠摩智的表现感觉已经不下乔峰,后面修习小无相功,金庸又用了功力大进几个字,鸠摩智被无限拔高了。

不过大师千方百计谋求武功,对于练功走火入魔一事看得太轻了,最后才便宜了段誉,一身功力尽数给了段誉,也是凉凉。纵使书中说他因此以后潜心修佛,但是日后想起来,心中怕也会惆怅吧。


一览众河小


鸠摩智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反派形象,是个武痴,为了武学可以不顾廉耻,不择手段,但毕竟也不是冷血无情之辈。而且由于李国麟老师的精彩演绎,鸠摩智有了很高的人气,单单在头条,我见过的以小僧、明王、鸠摩智等等相关名字的条友会不下几十个,作为一代高僧,一代高手,鸠摩智还真的值的好好探讨一番呢。

在电视里,鸠摩智扮相华丽,还有点搞笑情节,时常被乔帮主虐一下。可是在书里,鸠摩智可厉害多了,除了跟虚竹打了个旗鼓相当,从来都是虐别人的,不少正派高手都被他虐过,比如出场就力敌天龙寺高僧的六脉剑阵,并抓住保定帝当人质,后来改抓段誉,一下子树立了绝世大高手的形象。在少林寺面对少林神僧依然轻松狂虐,如果不是虚竹出手,少林寺丢人丢大了。后来在走火入魔的情况下还能肆虐没有彻底黑化的慕容复,大师功力委实高深。看到这些情节忍不住给国师叫好,国师真的厉害!

而且国师虽然面对武学过于执着,有些不择手段,经常暴击大高手,但是对普通人还是很善良的,比如他当时在苏州,逼迫慕容家仆人带路去参合庄,虽然口头上性命威胁,但是人家不听他也没咋地。后来还是他捉了个公差领路,公差领路后还给人家十两银子。真真是个好大师,打人只挑狠角色打,对普通人却是网开一面。鸠摩智与慕容博的相识相知,说的好听一点是英雄惜英雄,说的难听一点,却是王八看绿豆看对了眼。这就要从两个人的经历性格说起了,慕容博武功是极厉害的,但是甘愿做小人,净喜欢干些挑拨离间,无中生有的事,他以为挑拨各国高手之间的矛盾就会天下大乱了,实在是幼稚可笑。

当日,他看中了契丹高手萧远山,挑拨中原高手去围攻,经此一役后,他就假死玩失踪了,潜伏少林,窃取七十二绝技,不过挑拨的心思一直还在,契丹高手利用完了,他又瞄上了吐蕃高手鸠摩智。鸠摩智与萧远山不同,他本身就是个不安分的主,学了火焰刀的高深功夫,仍然不满足,依旧谋求其他高深武学。都说天下武功出少林,他肯定是要去少林看看的。于是,慕容博和鸠摩智两个各怀鬼胎的人就遇上了。

慕容博那种老狐狸,一眼就看出大轮明王年纪虽轻,野心却极大,只要给他少林武功,不用自己挑拨,他练成之后自己肯定就会惹事生非。至于另一个原因嘛,扫地僧说的明白,慕容博窃取七十二绝技,妄图融合,但是七十二绝技非同小可,有一些极其难练,融合更是千难万难,慕容博虽然聪明,也不能完全领悟,他需要找个人当实验品,看看自己悟得对不对,鸠摩智这是送上门的买卖呀,于是乎,两人一拍即合。鸠摩智那时候毕竟年轻,又痴迷武学,哪里想得到慕容博的坏心,便欣然接受了。

说句实在话,在新修版本里,金庸老先生为了完善作品,把鸠摩智的绝技小无相功出处推到了丁春秋和王夫人身上,导致他学习小无相功是在大战天龙寺之后,这无疑又大大增加了鸠摩智实力。因为在天龙寺鸠摩智的表现感觉已经不下乔峰,后面修习小无相功,金庸又用了功力大进几个字,鸠摩智被无限拔高了。不过大师千方百计谋求武功,对于练功走火入魔一事看得太轻了,最后才便宜了段誉,一身功力尽数给了段誉,也是凉凉。纵使书中说他因此以后潜心修佛,但是日后想起来,心中怕也会惆怅吧。


周氏家族v


鸠摩智之所以能跟慕容博结识,还要从慕容博到少林寺盗取武功秘笈说起。雁门关血案”发生后,慕容博虽然顺利借中原群雄之手,让萧远山远离了辽国政坛,为宋辽的再次交恶扫除了一大障碍,但是他的谎言,却因萧远山留下的绝笔被掀开。带头大哥玄慈发现受骗之后,由于雁门关一战伤亡惨重,还误杀了致力宋辽交好的活菩萨萧远山一家,几次派人到燕子坞请慕容博,就此事对质,但慕容博为了保护慕容家的声名和大业,一直暗中藏身不敢面对群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