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离不开单位,还是单位缺你不行?

crewyor


曾经我也思考过一个问题:

假如离开了公司的平台,你是谁?

假如失去了领导的光环,你是谁?

假如…………

你是否有这样的体验?

给你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

2018年7月份,同事小王跟我说他准备辞职创业。

在公司干了一年,有了一些成就,心就一下子膨胀起来了,觉得应该出去外面闯荡一下,就天不怕地不怕的准备跟领导辞行。他也挺感谢老大一年的栽培,也感谢公司同事的互帮互助,一起成长的时光总是在自己要离开这个平台的时候,就会有回想。

他也跟老大谈了一夜后续创业规划的路线,老大也是个懂得分寸的牛人,知道留不住,也没有说很多的废话。

之所以小王想辞职的理由是:

假如离开了公司的平台,你是谁?

假如失去了领导的光环,你是谁?

假如…………

小王提问思维方法,通过自我提问,寻找自己内心真正的想要什么,题主你也是有过这样想法的一个人吗?

上进有话说:

请你记住,有能力的人去哪里都能吃香喝辣的。这句话价值百万。

不论你以后是否坚持在单位发展,还是另起炉灶创业,你都要有时刻的危机感。就算那一天,公司决定裁员,而你刚好又在这份名单之中,你是否准备好没有单位,你也能正常生活呢?

好,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启发。

关注@上进演练,每天与你分享职场、销售思维与方法论,互相学习成长。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上进演练


拿我们单位来说,铁打的单位,流水的员工,每个月都在招人,每个月也都有人走。真正像我这样干了几年的人很少,一是生产单位的劳动强度很大,一个班12小时,过程中必须站着。二是单位规章制度太严,一个不小心就会被罚款。

可能因为我是单位低层的缘故吧,我的眼光看不到,也许单位不会轻易的更换高层的领导,那样不利于单位政策的指定,大单位天天换领导人心也不会稳。

谢谢


等爱的总马


你好,陌生人!

首先,我说一下哈,(大白话)我做销售三年了,离职的朋友,同事特别多,隔几个月就一次,之后会有新的大学生进来,确切来说公司没有了谁都能照常运作,你没了之后还会有另一个人来顶替你的位置,即使你职位再高

纯手打,加油陌生人



住他隔壁我姓王


某公司一位员工,在公司工作了10年,薪水每年涨的非常少,有时候还不加,和当初入职时候的薪资比,一共上涨才2000块。

一天,他终于忍不住内心的不平和郁闷,当面向老板诉苦,要求老板给他加薪。

老板直言道:“你虽然在公司呆了10年,但你的工作经验却不到2年,能力也只是新手的水平。公司人性化,不忍心裁你,你怎么还好意思加薪?”

听完老板的话,他气愤极了,马上决定骑驴找马,开始偷偷上网投简历,可惜一直是石沉大海,偶尔几个面试,他发现自己的技能和经验已经无法满足别人公司的要求,而且自己年纪也大了,那还是老实待着养老吧。

现在,他居然有些担心公司对他裁员,再也不期待那份10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了。

认为,

你如果觉得公司亏待你,如果你确信自己做出了显性的业绩,或者能力有显性的提升,那就放心大胆去找老板提加薪,老板不会傻到不给你加薪,放手让你走。

如果老板主动给你加薪,各种场合给你荣耀,那就是公司缺你不行。

如果像这名可怜的员工,在他最宝贵的10年青春中,他能够忍受长期的低薪和郁闷,也可以说明不仅公司不认可他,社会的认可度也低,那就是他离不开公司。


人力资本运营官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地球没有了你继续转!更何况是单位!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大部分人都会把自我看的比较重,认为公司取得的业绩成果都有着自己功不可没的作用。实际上,很多事情的成功大部分是因为团队力量,不存在某个人的作用。

知道为什么公司都是各就其职,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吗?就是为了把人群做好划分,像螺丝钉一样放到对应位置,即使你这颗螺丝钉坏了松了,还有其他螺丝钉顶着,一时半会不会有太大风险。那么公司就有时间找另外一颗螺丝钉换上去。这就是现实!

反倒是我们自己,时常需要深刻反思。自己的价值有多大?这个价值不仅仅是做好你应该做的工作,还能为其他人员和团队带来新的贡献和作用。也意味着你要主动去做一些跨部门工作,了解整个公司业务模式和需求。然后找到你可以利用的资源互利共赢。

当公司各个部门都知道你是谁?且都有着和你密切合作关系,有着资源共享,需要你来主导和执行的时候。才是老板和单位离不开你的时候。

如果你依旧是颗平常螺丝钉,要么你厌倦了心累了自己离开,要么就是公司效益不行让你离开!这就是现实,所以永远不要掉以轻心,温水煮青蛙!适当危机感会促使你不断进步,积极努力!


安娜鱼


从个人角度来讲是你离不开单位

1,不要错把平台当本事

有个同学在某BAT工作了好些年,做到了部门经理,待遇优厚、业内名声好,但是加班多,996是标配。

于是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准备出来创业……

相信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因为已经在大平台验证过;

确定自己掌握了行业链的上下游,对搞定供应商很有信心;

各种自信心爆棚,拉拢资金,直接开干。


一开始确实如事先预料的那样,完成了一个强势开头,步子迈得越来越大,一下子扩招了一百多人,换更高档的写字楼。

后来因为决策失误、资金断裂,人员流失,宣告失败,负债累累

为什么会决策失误?

原先大公司的信息收集能力强,市场试验能力也强,因为这些在原先大公司是有专门的制度,而新成立的公司都是靠员工个人。

一个是靠制度推行的项目,一个是靠员工个人主观推动的项目

再者,很多供应商和客户之前对他恭敬,那是因为公司这个平台,一旦失去了这个大平台,之前形成的关系就不复存在了。


因此,在职场上,千万不要错把平台当成自己的本事


2,尽量培养离开单位的“本事”

曾有报道称,华为不惜拿出上亿的赔偿金,辞退了7000多名员工,主要是辞退35岁之后的老员工。

虽说赔偿金额和是否是只针对35岁之后有待考察,

但是互联网巨头慢慢清退30岁以上的员工已是公认的事实。

与其等待着被“炒鱿鱼”,不如发展自己的横向能力。也就是离开了公司,也会存在的横向能力,也可称为个人品牌影响力。

举个例子,培养自己的“横向”职场人际关系,


换句话说就是,

确保客户和你成交不是因为你名片上的头衔,而是因为你这个人,可以是你的人品你、你的专业技能;

公司里的同事不是因为你的级别而和你交朋友,当你离开了公司,他们依然会帮助你,支持你,甚至介绍一些客户给你。


这些都是因为成功构建了个人品牌影响力。




如果您觉得有启发:

欢迎点个“赞”:)

关注@公叔荣看更多让你有启发的职场干货……


公叔荣


冯阿元的观点:我个人更认为是自己离不开单位,而在职场中最不缺的就是人,没了你还有其他人能把这件工作做好,所以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认为单位缺了自己就不行没法运转下去,如果一直抱有这样的想法,那在如今残酷的职场中则非常危险。


当然不排除有那些职场精英和大咖,他们在一个公司发挥着特别大的作用,甚至因为他们本身的高度专业化在公司有着不可替代性。这样看来,公司或者单位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缺他们不行的,但是也不是绝对。

比如说:张小龙对于腾讯公司,张小龙被誉为“微信之父”,他带领的团队开发出“微信”这款现在在整个中公乃至国外都使用比较广泛的社交产品,可谓帮助腾讯又壮大了市场。

张小龙因为自身的专业性、职业能力以及产品创造能力为腾讯公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对于马化腾来说肯定想要留住这个人才,希望他在公司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但是,全中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像张小龙这样的职场精英,许多公司希望花大价钱把他们挖过来从而为公司带来更多收益。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多的人还是普通人,我们需要一份工作来赚钱养家从而生存下去。

所以,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觉得单位或者公司没了自己就不行,其实不防坦然一些,正视一下自己的现状:

一、某种程度,我们都是工具人

无论什么行业、什么公司,大多数都是标准化、规模化经营,而岗位的设置也大同小异,有研发、销售、市场、行程、财务、人事等等,我们大多数人从事的也只是公司其中的一个岗位,所以公司只要我们能够把岗位中分内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了。

我们其实就像工厂中流水线上的NPC,每个人都埋头干活、互不打扰,如果其中有一个因为什么原因离岗,再找一个人就可以,只要整个流水线不断掉就行。

二、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也别把自己不当回事

这俩句话看起来有点绕,但是其实说了两个职场中的现象:

1.太过自负,认为公司离不开自己

好多人觉得既然应聘到这家公司工作了,那么就可以想当然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觉得自己特牛气!什么都想插上一腿,觉得自己能力特强,比老板都厉害!

我们应该知道,工作只是通过自己的付出来换取一定的报酬,所以不必要太自负,反而应该时刻保持谦虚和低调,有时不防自嘲一点,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

2.完全依附于工作,没有个人思想

有的人不把工作当回事,无论领导交办什么都敷衍了事,没有自己的想法,从不考虑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过一天算一天,每天的工作都是重复,导致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能得到提升。

因此,如果出现了这种现象就要保持警惕了,我们还是要对自己负责,不要觉得每天的工作差不多完成了就行了,还是应该在工作中多想一点,多干一点,这对自己是没什么坏处的。

三、提升个人实力就是拥有底气

无论是你觉得离不开单位,还是单位缺你不行,其根本还是要提升自己的个人实力。

只有自己的实力提升了,才具备话语权,这样不论是想在原有公司升职加薪还是想跳槽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都会有很大的底气。

这种底气是来源于自己的,别人抢不走所以安全感很强。

所以这也提示我们在工作中除了要积攒经验不断学习以外,在工作之外也要加强充电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相关素质。

总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自身更离不开单位,毕竟我们需要工作来养家糊口,但是也不要忘记提升个人能力,只有让自己不断变强,因为你的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单位终有一天也会离不开你。


冯阿元


之前有一个朋友在一家公司里面当副总,主要是负责销售的。他自己一个人一年可以搞定整个公司一半以上的销售任务,所以获得的奖金和收入都非常的高。后来他就自己出来创业了,结果一年亏了几百万,最后没办法又重新回去打工。

很多人在一个平台里面,获得了非常好的成就。就以为说自己的能力非常的强,这些都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不得不说能做出这样的成绩,确实需要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奋斗的。

但是脱离了这个平台,你就是在努力奋斗,想要获得成功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很多人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大部分是依靠平台的资源和人力才能获得成功的。没有平台的这些资源,就是自己的能力再强,你也没办法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也是很多那些大公司里面的人出来创业,最后能成功的并不多的原因。这些人放大了自己的能力,却忽视了平台的重要性。不懂得有些人脉和资源,一旦你离开了那个平台,这些都会消失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你辞职了再去找之前的老客户,人家都不理你的原因。

所以选对一个好的平台,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在平台里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大的企业人才济济,并不缺你一个人。一旦你离开了,立马就会找到新的人来顶替。但是你离开了这个平台,反而会失去很多。


老茶聊职场


这个问题分两个方面,第一种情况你每天无所事事,干什么事都做不好,工作老是出错还不服从领导的安排就算你在公司呆着也不会有升职空间。你在不在公司都不放在心里,因为你给公司带来不了效益所以你提现不了你的价值。你在不在对公司来说无所谓,有你没你都一样时间久了你自己也会觉得没意思待下去。第二张情况就是你每天上班都是第一个打卡报到,特别勤快、干事比较细心、考虑事情比较周到、遵守公司的各项制度,超额完成领导布置的工作。和蔼可亲同事关系处理的好,对公司做出杰出的贡献。这样的人如果离开了那会是公司的损失!我想只要这个企业老板不是老子有问题、任何企业都不会放走这样的人。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挽留你这样有价值的人!这个世界上其实离开谁地球照样转,企业照样运转,不会因为少了誰企业就停止运行。你能体现价值单位就会挽留你,如果你没有价值你会自己觉得没意思做下去。在这里我想说希望我们都要做有价值的人,用实际行动起来加油!!!





申通源哥


各行各业都有着顶尖大牛的人,有时他们的一举一动有时可以对整个行业产生冲击,但究其原因,是各位大牛具有超凡的能力还是其他呢?

不可否认,真正的大牛个人能力绝对是行业内的标杆,但是有时却忽略了成就他们的平台,他们所在的企业和赏识他们的老板,我们也在现实和影视剧中看到他们的影子。

1、《乔家大院》孙茂才,是他的出现让乔家的生意越来越壮大,帮助乔致庸实现汇通天下的想法,他的能力毋庸置疑,属于奇才,每一次商业战,充分证明了他的才华,但就是这样一个行业大牛,在此之前无非是一个落魄书生,没有慧眼识才的乔致庸,他还会一展才华吗?如果没有乔家庞大的生意网,他会有施展的平台吗?可他随着一步步的成功,认为乔家的一切都是他得来的,错把平台赋予的能力,当做自己的能力,最后被乔致庸逐出家门,他再也没有取得以往的成就。

2、苹果大牛乔布斯,可以说是他一手将苹果带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他的才华谁也取代不了,但与其说他成就了苹果,倒不如说成就了彼此,当2011年乔布斯离世,很多人以为苹果会一蹶不振,直至退出舞台,但少了乔布斯的苹果虽然遇到过危机,但依然走在市场前端。

3、身边的例子,我的前同事,在公司里借助于公司的主营业务,可以说如鱼得水,结识了业务圈里各个专业公司的老总或副总,借助于公司平台,他的能力在业务圈内得到了认可,后期认为公司对其重视不够,离开了公司自主创业,但是离开了大的平台,以往的业务圈对他也不会多瞧多问,他的能力是靠平台体现的,创业屡屡失败。

单位没有谁是离不开的,也许行业大牛或关键岗位人员的离开,会导致一段时期内,公司业务或工作显得捉襟见肘,但很快就会步入正轨,因为一个良好的企业,都有着较强的自愈能力,不会被某个人所钳制,无非花的代价会高一些而已,因为行业内不是就这一头大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