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很多穿汉服的女孩你有什么看法?

无声的琴弦


我想#爱上汉服#的女孩,其单纯个人喜好吧。别带上太多其他想法与色彩。

我家也有个#爱上汉元素#的小仙女。😄我家宝贝说:“每个穿汉服的女孩,都有一颗小仙女的心。不喜勿喷。”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深远。汉服文化也是一大学问,汉服演绎史也是一部智慧史。恕我不才,这里不能一一追溯考究汉服其渊源。

我家小女从去年开始,也迷一样爱上汉服。刚开始我极不赞成女儿穿汉服,感觉那袖子、腰带、裙摆设计,和现代快节奏生活很不协调,非常不方便。

哪像古代,特定环境下女孩子闭门深锁,常常赋闲香闺,大门不出。小户人家的碧玉,乖乖待在家里做些绣花纳朵女儿红手工活。大户人家的千金,大家闺秀吟诗,抚琴,学画,十指不沾阳春水。

我女儿就强调说只在周未或节假日才穿,平时不穿,不买夸张阔袖那种。尝试一下另一种穿衣风格也未尝不可。最后拗不过她,于去年下旬,答应给她买了一套秋冬款。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今年她又连续软磨硬泡要求我给她买了三套夏天版汉服。周末、节假日,她就和小闺蜜一起穿上汉服,美滋滋的相约去看书或逛街,乐此不疲。

对于小女来说,她未能理解历史的博大精深,未必理解汉服文化的深远以及传承价值。或许她只是单纯的爱上汉元素,觉得古典与现代的不同而吸引她而已。

倘若能感知中国历史的底蕴与深厚,而去探索与发掘,那最好不过。倘若从中能传承汉元素文化,亦值得发扬光大。



不过,讲真我家小女,无论古典与现代都挺相宜。哈哈,有点小傲娇。

一些披金戴银,全身上下耍大牌者,不一定有衣品。衣品与名牌没多大关系。

本人可以说系个重视衣品之人。

“女生需要书房,其重要程度不亚于女生需要衣柜。书品与衣品,一个养内,一方安外。” 我深以为然。

依我而言,书品与衣品,若两者缺一都是遗憾。

如果说人品,可以洞见一个人的人格魅力。

那么书品,可以沉淀一个人的内在底蕴与气质;

衣品,则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审美能力。

雅洁素净,由里至外,系最好的衣品。


紫爱蓝调


大多数少男少女受古装剧影响,买一件穿在身上,走在大街上,满足一下好奇心和虚荣心,这也很正常。今年16岁的丫头一出门看到大街上穿汉服的小姐姐、小妹妹,忍不住要回头多看几眼,羡慕得很。我看在眼里,也不表态,偷偷地在网上买了一件汉服,并配了一双古戏鞋,送她一个惊喜,让她在爷爷8o大寿宴席上穿,她没好意思穿,还是暑假里我带她去西安旅游时,大大方方地穿了两天,现在乖乖地叠在柜子里睡大觉……😂😂











一个老男人7o


我对汉服文化了解的不多,我第一次穿过汉服是在我拍婚纱照的时候,对汉服也挺喜欢的,选的是一件红色的,拍出来的效果也不错。

要说有什么看法,就用平常眼光看待吧。穿什么衣服是人家的自由。不过我觉得吧,不求汉服料子多贵价格多高,至少要打理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穿出来比较好,出门前熨一熨,不要衣服上一身褶子还起球就穿出来了,这是对衣服起码的尊重啊!还有就是无论是全套还是混搭,最好什么季节穿什么衣服看起来更赏心悦目,我见过有在冬天穿一身雪纺夏款汉服出来的,因为怕冷里面再套点保暖内衣毛衣什么的,那画面实在是惊悚,相比之下穿着干净整齐的冬款汉服的姑娘们看起来就好多了。

几年前在街上真的不会看见穿汉服的小姐姐,近几年就比较常见了。看见的时候就是觉得我好看 自己也好想穿啊,有时甚至因为自己没有而伤心 ,忍不住就多看了几眼。

在学校里平时也会有小姐姐穿汉服上课,(大学允许穿)因为我是喜欢汉服的,所以看见了也不会觉得奇怪,就是那种羡慕又有点小崇拜的感觉。

在一些偏僻的地区(一般是山村啥的,因为是我朋友告诉我的)上了年纪的,或许会觉得怪异,年轻人,可能同上面所说的一样想法。

其实,大多数人都会觉得穿汉服是很漂亮很好看,但毕竟,汉服暂时不可能像日常服装一样。穿着汉服,走在路上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关注,只要你自信一点,穿上一遭,对你而言,基本就跟穿平常服装没啥区别,毕竟是自己喜欢的服饰!


阿奇爱剪辑


汉服很美很漂亮,我个人很喜欢!记得10来年前我乘地铁时第1次看到十几个年轻的姑娘,穿着漂亮的汉服,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姑娘们年轻漂亮,穿着美丽的汉服,真是恍若天仙。10来年过去了,现在街上穿汉服的姑娘已经很多了。今天早出门锻炼的时候,回来的路上还见了几个姑娘,穿着汉服在中山陵游玩。一路上经过太平门,新庄广场火车站,人群中都有不少穿着漂亮汉服装的年轻姑娘,更给这个节日增加了不少色彩。汉服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服装它很好的展现了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的文静,和柔美。可以媲美世界上任何民族的民族服装。值得中华民族传承和发扬光大。我是汉服的坚定支持者。


伊然美


关于对汉服的认识,请参看我的这篇文章, 有很详细的讲解。

总体来说,汉服在演变和传承,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1. 我们学习的是传统文化内涵,孔子的儒家和其他家的融合文化修养,不要用爱国情怀来道德绑架,认为不穿汉服就是不爱国,这是不理智的,
  2. 我们穿汉服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传承文化,是把我们中华的美德继承下去,并不是你穿了汉服就是高尚了,要学历里面的礼仪,通常在大街上,看到有人把汉服穿的不伦不类的,我就想吐槽以下,这些行为会误导一些人
  3. 详细可以看看,

4. 穿汉服会增加国民自信,这个是有的,现在一到活动日,那些著名景点,都会举行一些文化活动节,可以看到汉服的队伍,在日益壮大,对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这个是有必要的,在未来的后代知道我们的祖先,了解我们的历史是有意义的~汉服现在在网上的呼声很高,后期可能成为一个节日,这就要看我们的国情来定了!

5.以下列举一下汉服常见错误,注意一下!




逸生学说


Miss林认为:一个国家的民族自信,是从文化自信开始的,最起码从老百姓可以自然、自然地穿各种民族服饰开始的。

历史原因,我们的人民难免“崇洋媚外”,因为列强靠暴力打服了你,甚至过了若干年,都还有深患“斯德哥尔摩症”的一群人深信外国的月亮更圆。

但是现在,国家强大了,我们完全有资格、有环境、有理由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文化,包括我们自己的审美观和时尚观,大胆地表达出来。

Miss林坚定地支持那些穿汉服、旗袍的朋友。

在某些人看来,这是哗众取宠,甚至说什么“丑人多作怪”——但是,20年前,很多人也是这么说烫头、听录音机、跳舞的,现在不都证明,不必大惊小怪!

西方女性以性感为美,修身衣服、练翘臀是她们的必修课;我们国家的女性,传统上就是以含蓄为美,汉服具有这样明显的特点。

在穿汉服以前,我印象深刻的是少数民族同学穿民族服装的问题。

以前我觉得,汉服平时穿肯定不行。后来慢慢发现,各民族特点的服装,是跟他们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的,并不是所有人千篇一律穿西装、牛仔才叫现代。有时候,少数民族的同学为了融入汉族社会,舍弃了很多他们的习惯,并不是真心觉得他们自己民族的不好。

说汉服也是。无论中国还是日本、韩国,在落后挨打的情况下,发奋学习西方,难免会接入包括着装时尚方面的文化,但现在看来,我们的文化多元化的前提就是,要尊重、重视我们自己的着装历史和文化。


林洁儿


说三点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穿汉服的女孩子,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汉服和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质是相符的。穿在女子身上,可以将她们温柔善良、含蓄却又落落大方的气质表现得恰到好处,让人一见就生出好感。现在,大城市中穿汉服的女孩子越来越多,有些人觉得奇怪,但更多的是感到赏心悦目,称赞她们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只是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穿汉服的女子请尽量避免在晚上11点之后出现在大街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二、只要不违反法律,不违背公序良俗,穿什么衣服都可以

中华文化一直都呈多元化,非常具有包容性。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水平提高了,眼界宽了,包容性就越来越强。汉服虽然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但对现今社会而言来说仍属“小众”,不过人们对它都很包容,甚至喜闻乐见。所以,在不违法法律,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大家可以喜欢穿什么就穿什么。

三、建议以汉服为切入点,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我很高兴的看到喜欢穿汉服的男女都是一些年轻人,这些人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而随着穿汉服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我们的诗词、礼仪等优秀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传播、推广,建议相关部门不妨推动一下,以汉服为切入点,进一步推广我们的传统文化,逐步增强“文化自信”。

最后奉上以前做过的关于汉服一首藏头诗:

独有少年人,领引风气新。风雅服秦汉,骚惊四海人。


磊落故人


希望有更多的汉族同胞能够找回自己的民族自信,穿着自己的汉家衣裳_华服/汉服。传承自己汉族文化和礼仪。让东方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保持着生生不息吧!

民族复兴,衣冠同行。在骨在衣,衣德同体。唇齿相依,骨肉相连。一起筑成华夏民族的基本底线,来凝聚华夏民族体魄精髓。

华服/汉服是华夏文明的象征!汉民族的尊严!

如果有缘相会,在国内的某个城市、某条街道,或者是某个村镇的某个角落,亲眼看见到穿华服/汉服的汉家小妹、中华好儿郎,我当然为我们的炎黄好子孙予以支持和鼓励。因为有了下一代青年人的努力奋斗,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有望了。

看到未来的美好希望,照亮了我喜悦的心房。感动得禁不住热泪盈眶,华夏民族的自信心终于找回来了,找回来了汉家衣冠的华服/汉服文化之美。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让我感到无比的骄傲而自豪!















汉化失败


现在一些女孩子穿汉服基本上是一个见怪不怪的事情了,尤其是在大学的校园里非常普遍,甚至还有汉服社团。我个人而言对这件事情还是持一个折中的态度。

第一点,就汉服本身而言,之所以慢慢的会淡出人们的视线,必定是有其客观原因存在。汉服这种宽袍大袖的设计,虽然十分美观,但却不利于日常生产劳作,穿着过于繁琐。在现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往往很难有时间进行如此复杂的穿着打扮,这样也就造就了汉服在当今时代不受欢迎的基础。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启示,那就是汉服也要适时革新,没有必要一味的追求与古代完全一致,可以试着以传统汉服特色为基础去营造一款更加便捷的服装形式。 第二点,中国古代汉服最主要的特色是服装本身赋予的阶级概念。现在我们经常看到的汉服式样,在古代基本上只有上流社会的女子才可以穿着,下层普通百姓民众是不可能穿戴成这样子的。而且对于服装的材料以及图案在潜移默化之间可能传达出双方不同的等级。尤其是以男装为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两个男生同时穿着汉服出席一场聚会,一人身上绣的是团花似锦,而另一个人身上绣的是海水江崖,很明显就能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后一人比前一人地位高上。即使原本没有这层意思,但是这些服装上所赋予的等级概念确是逃脱不掉的。

最后,对于汉服的再次流行,我个人不褒不贬,不反对也不鼓励。客观上讲汉服的流行并不能全方位的代表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但总体来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而且出于个人的主观意向,没有什么不合理的。本人还是觉得应该在汉服的改良上做一些文章,将一些束缚拿掉之后,汉服才能真正的走进现代社会。


君名史评


穿了好几年汉服了。每到传统节日就会穿上汉服和同袍好友一起出去。中秋拜月,元宵赏灯,清明祭祖。

除了活动之外,渐渐的日常也敢穿出去了。旅游的时候,到景点玩的时候,聚餐吃饭的时候,出门看雪的时候。大概我是把汉服当做是我的一个正装看待,有正式的场合就会穿。

西安现在也非常容易看到穿汉服的小哥哥小姐姐了,大家有时候擦肩而过会互相笑一下行个礼。也是别有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