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害林冲、杀害卢俊义、毒死宋江的高俅,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一个人?

刘洋溢L


历史上的高俅,是个有梅西般超级天赋的足球明星。正所谓文体不分家,高俅的才华被当时还尚未成为皇上的超级文艺天才端王赵佶赏识,更何况高俅还会些拳脚,精通诗词,更重要的是写得一手好字,所以深得赵佶的喜爱。另外,高俅能够进入康王府,和大文豪苏轼的推荐也有重要关系,这里不做详述。

成为宋朝第八位皇帝后,作为大艺术家的赵佶,根本不懂管理学和领导艺术,也分不清什么样的人才能治理国家。所以原来关系很好的文体明星高俅被莫名其妙地推上了管理岗位。高俅天分高,人也机灵,可是管理国家比宋徽宗强不了多少。导致国家一步步滑向崩溃的边缘。

彼时内忧外患,北方的女真民族崛起,建立大金,不断侵扰中原,毫无艺术气息可言。内部农民起义不断,山东的梁山和江南的方腊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艺术审美也急需提高。

历史选择了赵佶,赵佶选择了高俅,宋朝在艺术和世界杯上都达到了高潮,可惜面对野蛮来袭,需要的枪炮而不是玫瑰🌹

下图:宋徽宗赵佶和他独创的瘦金体;文体全才高俅和他的书法作品。






陆老野


高俅作为北宋徽宗年间的一个权臣,自身有有点,也有缺点。

有文学修养,有球技,懂感恩

高俅的起点是一个助理,而他的老板主人就是苏轼,在苏轼身边,高俅自然受到了良好的文学熏染,他的文学休养也极高。苏轼交好当时的一个驸马王诜,这个王诜虽然有些才华,但本性风流,经常逛青楼,还拉着当时是端王的赵佶一起逛。王诜和赵佶关系十分要好,有次高俅帮王诜送礼物给赵佶,到了赵佶府中,赵佶正好在踢球,在这次碰面中赵佶知道了高俅的高超球技,把礼物和高俅都留了下来,高俅由此进入赵佶府中。宋哲宗去世后,徽宗赵佶即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因为高俅没有功名,要想当官只能从军中捞取资本,赵佶为了给高俅安排,把高俅下放到边境的刘仲武军中,高俅在这里捞了足够的军功,由此回到中枢,慢慢开始管理禁军。

苏轼、刘仲武在高俅的履历中至关重要,所以高俅掌权后十分关照苏轼的后人,而刘仲武也得到过高俅的帮助,刘仲武死后,高俅也曾保举刘仲武的儿子。高俅的私德应该是不错的,当时很多人对于他不忘故人的作为十分称赞。

媚上不作为

高俅掌管禁军后,禁军在他的手中慢慢变得更加腐朽。他占用军营营建私宅,又将禁军作为苦力,有了什么土木建筑活动,常常让有手艺的军士给他干活,没有手艺的也要雇工匠去干活,日常很少操练,以至于一些贫苦的军士只能另找其他工作养家糊口,禁军战斗力迅速下滑。高俅虽然是一个著名的权臣,其本身对于国家的治理也并没有什么功劳,但他没有对付过宋江,因为宋江的起义基本上也就几十人的流窜作案,高俅和宋江基本上没有打过交道。

高俅从一个助理开始,因为天生的伶俐,在苏轼的熏陶下有点文学修养,碰巧遇到了一个贪玩享乐的皇帝,从此掌管北宋的重要军事力量禁军,这是北宋的一大悲哀。


天天故史汇


说到北宋未年的权臣高俅,只能分开来说,因为《水浒传》小说中的高俅,和历史上的高俅并不完全一致。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把高俅加工成了一个地痞出身,市井之徒,工于心计,媚上欺下,祸国殃民,坏事做绝的十恶不赦的奸臣;无癞;恶棍形象!大家在小说影视剧己经非常熟悉了。

历史上的高俅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做为徽宗一朝,权倾朝野的大人物,掌握禁军的统帅,奇怪的是史书中记载不多。家庭身世,出生年月无从考揖,连高俅这个名字也发迹后取的,应该是出身市井,绝非豪门。但不可否认高俅多才多艺,头脑活络,非常善于钻营。先做过苏轼的小秘书,苏轼将其送于赵佶的姑父王诜,因踢得一手好球得以结识当时的端王后来的徽宗赵佶,从此飞黄腾达。高居太尉之位,掌握禁军大权。后来金军进犯,宋军不堪一击,做为统帅的高俅难辞其咎。

害林冲王进,毒死宋江卢俊义等只见于《水浒传》小说中,历史上并无记载。倒是苏轼被贬时落井下石者多,而高俅念及推荐之恩,极力求情,也算知恩图报了!

靖康之变后,只提及高俅病死,多大岁数死的都不知道。高俅虽不像小说中一无是处,可恶之极!但也未必做过多少利国利民的好事。


沧州老夫子


在水浒传中,高俅是加害林冲,杀害卢俊义,毒死宋江的大奸臣,但在实际的历史上却并非如此,他虽然不是忠臣,但还达不到水浒传所说的权倾朝野的大奸臣。


高俅本身能力一般,读过一些书,但也并不精通,不过他有一个很有名气的长处,就是他很善于蹴鞠。而且他很懂得如何讨好宋徽宗,他也确实靠着逢迎皇帝,而得到了很多好处。

训练禁军

高俅曾经执掌过禁军,在训练禁军上面花了一些功夫,虽然不知道他训练的禁军是否有战斗力,但宋徽宗看了之后却很高兴。

不过在现在看来,高俅的训练方法,有些类似把军队当成一个大型杂技表演团。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在史书中也有记载:

横列四彩舟,上有诸军百戏,如大旗、狮豹、棹刀、蛮牌、神鬼、杂剧之类。又列两船,皆乐部。

用军队表演杂技去讨好皇帝,估计也就只有高俅能干的出来了。


高俅是幸臣,还算不上大奸臣

其实高俅做的恶事根本比不上同时期的童贯和蔡京,在正史上也没有对他进行过多的描述,他和童贯,蔡京等人也并非同盟。

靖康时期,金军大举进攻宋朝,宋徽宗带着大臣狼狈出逃,而高俅因为和童贯产生了矛盾,因此被驱逐出了逃亡队伍。

这也可以看出,高俅和童贯并非一党,而且高俅在官场上的能量无法和童贯相比。

要知道成为奸臣,首先要成为权臣,童贯和蔡京算是权臣,高俅还差一些,他只能说是幸臣。


因为后世的文学渲染导致高俅成了臭名昭著的大奸臣

高俅之所以在历史上留下了这样的骂名,也是因为水浒传的渲染,事实上镇压宋江的是宋朝名将张叔夜,与高俅无关。

因此也就更谈不上加害林冲,杀害卢俊义,毒死宋江了。

高俅之所以会被后世人认为是大奸臣,或许也与他的经历有关,这样一个没什么能力,只靠着善于蹴鞠就能获得高位的人,自然会被很多人嫉妒,这样一来,高俅留下骂名也就理所当然了。

但高俅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人,他执掌禁军期间,曾经多次占用军营修建私人住宅,而且还让禁军将士给自己当仆役,克扣军饷估计他也能干的出来。

如果说高俅贪婪无能,这一点确实如此,但他却还达不到像水浒传中所写的那种大奸臣的标准。


东方大史


水浒一书中,表现出了极为鲜明的两种立场。其一自然是站在读者一面的梁山好汉,他们秉承着“忠义”理念,对待恶势力绝不低头,对待弱小的穷困百姓们,也表现出仁慈一面来。而另一面,则是以高俅、蔡京、杨戬、童贯这四大奸臣为首的贪官污吏集团。对上,他们奴颜婢膝,极尽谄媚之词;可对下,他们又显得高高在上,总是黎民百姓们的血汗钱巧取豪夺。

而高俅这样一个泼皮的发迹史,却也包含了作者对这个社会无情的讽刺辛辣之情。在原著中,高俅是东京城内的一个小混混出身。和其他泼皮一样,他最擅长的除了踢球的技艺以外,便是撒泼耍无赖了。而这种身份,也让高俅遭受到了不少人的白眼,被几户人家当做皮球,同样踢来踢去。

或许是祸害遗千年的缘故,高俅因为踢的一手好球,被当时的端王赵佶看重了。从此,高俅摇身一遍,成为了端王府中的高级门童。事情还没结束,不久之后,端王竟然成为了皇帝。而深受端王赏识的高俅,也因此平步青云,成为了殿前太尉。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水浒一书中,并未写出高俅如何作恶的经过。前任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其父亲曾讲高俅打的三四个月卧床不起。待高俅上位以后,王进只是被逼出了东京城而已,前者也并未斩尽杀绝。在说到高俅陷害林冲一事,那自然是再容易理解了。调戏林冲妻子的高衙内,是高俅的儿子。难不成要让高俅拱手讲将儿子让出去,送给林冲戳上几个透明窟窿来?

据笔者观点来看,书中的高俅才是最符合当时那个社会的一个人。而他之所以于蔡京等人合谋,先后陷害死卢俊义、宋江等人,也是为了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一些。在这里,笔者并非是为高俅辩解。而是按照古人没有戏说历史的习惯,为各位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高俅。

历史上的高俅,和书中介绍的差不多,同样也是破落子弟出身。根据南宋一篇笔记中所载:高俅最初之时,乃是一代大文豪苏轼的小书童。苏轼的水平之高,大家有目共睹,而高俅却能作为他的书童伴读左右。而且高俅还经常为苏轼抄写一些文章,想必其书法也曾收到前者指点。由此可见,高俅的文化方面,也是说的过去的。

后来苏轼陷入到乌台诗案,被贬去黄州。临行前,苏轼不愿意连累到自己的书童高俅,于是便在好友小王都太尉王诜那里,替高俅某了个差事。不久之后,高俅才得以结识到还是端王的赵佶。值得注意的是,宋朝向来重文轻武,如果不是因为高俅自身有着一定的文学素养,恐怕他也很难得到宋徽宗的赏识。

而高俅的升迁之路,也并非是小说中说的那样平步青云。在进入仕途之后,高俅是凭借自己出色的能力,先是在地方上做出了一些亮眼的成绩,这才被宋徽宗调入京城之中,后来慢慢升到了太尉。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高俅在统兵方面上,确实不是很行。这一点,从后来禁军羸弱不堪的战斗力,便可见一斑了。

不仅如此,高俅也是一个明明白白贪官。据相关史料记载,高俅在任职太尉期间,便曾利用职务之便,从中贪墨了不少军饷。高俅不仅做下过中饱私囊之事,而且还明里暗里的向属下收受贿赂。从这点来看,他确实并非个好官。可放眼北宋朝廷来看,这个现象却是一个普遍现象,这也让人不由得感叹北宋官员的腐朽。

可尽管如此,高俅却也是个有恩必报之人。苏轼对他很好,他也一直没有忘记,反而经常对苏氏后辈多有照顾。有个叫刘仲武的人,也曾帮助过高俅。后者在得势以后,也不忘旧恩,反而用自己的官职来保举恩人的儿子上阵杀敌。要知道,一旦刘仲武之子在战场上犯下什么过错,那么高俅也会受到牵连,但后者也依然这么做了,可见其本性倒也不算很坏。

靖康之变以后,高俅护送着宋徽宗南逃到了泗州。可高俅这时候却生了病,无法继续赶路。于是宋徽宗便撇下了他,带着奸臣童贯等人继续南下。讽刺的是,宋徽宗后来落到金人的手中,童贯也因此被杀。而在养病的高俅,却逃过了这一劫,后来便病死在了泗州。这对高俅来说,倒也是个不错的下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