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威海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生命守護者”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威海市立醫院各條戰線上的醫務工作者24小時奔忙在“戰疫”現場。用生命呵護生命,用真情抗擊疫情,譜寫出一曲曲動人讚歌。

上班時間十七小時

為實現發熱患者同普通患者就診區域分割、就診通道分流,感染性疾病科副護士長江菲菲帶頭打破常規作息,每天早上8點上班凌晨1點下班,調整護理人員隊伍,完善發熱病人護理流程。

致敬!威海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生命守護者”

預檢分診是第一關口

預檢分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個關口。醫院在門診大廳病人入口處設置了“預檢分診處“,醫護人員在這裡對進入醫院的所有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同時詢問相關病史,對有不明原因發熱、咳嗽等症狀的患者,仔細詢問發病前14天的旅行史或可疑暴露史。通過這道關口,將病人做簡單的區分,需要去發熱門診就診的,由醫院安排專人陪同送到五號樓二層感染性疾病科門診;普通病人,按正常就診流程進行。

致敬!威海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生命守護者”

核查嚴格,確保無誤

隨著時間的推移,防控形勢愈加複雜和嚴峻,醫院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緊急調配護理人員到感染性疾病科來協助工作。為確保新上崗的護士迅速掌握接診流程、防護措施,上級護士認真發揮傳幫帶作用,對新上崗護士進行崗前培訓。同時,對每天登記的病人,實行嚴格的核查制度,相關人員基本信息要多層核對,確保準確無誤,對後續的追蹤工作提供數據支持。

致敬!威海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生命守護者”

體溫槍打響疫情阻擊第一站

體溫增高,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早期典型症狀。作為醫院防控關卡的哨兵,預檢分診護士正用體溫槍對進入醫院的人員進行體溫測量。體溫槍又稱額溫槍,採用紅外線掃描原理,多以額頭溫度為準。但冬季外界溫度低,病人從室外到室內,額頭溫度短時間內未恢復到正常體溫,護士會測量其他正常體表溫度來糾正誤差。醫院如同戰場,醫護人員如同戰士,體溫槍打響疫情阻擊戰第一“槍”。

致敬!威海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生命守護者”

陽性檢測

標本採集和檢驗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環,面對疑似病例的感染高風險標本,檢驗科制定了嚴格的接收處理流程,既要保證檢驗結果及時準確,又確保檢驗前、中、後標本的管理形成閉環,嚴格防範和杜絕新冠病毒在實驗室內播散感染的風險。為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醫院及時對全院檢驗SOP流程進一步標準化,突出標本保護、轉送風險、人員防護等重點環節的質控,並及時對高危流程進行模擬演練。

致敬!威海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生命守護者”

消除恐慌、耐心講解

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不少患者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有很多不解和困惑。為保證患者明明白白就醫,消除患者和家屬的恐慌情緒,醫院專門製作了《就診患者及家屬告知書》。門診護士對每一位來諮詢臺的病人,都認真接待,耐心細心地告知就診患者個人防護與居家隔離注意事項,並建議儘量選擇通過威海市立醫院互聯網醫院進行網上諮詢或網上就診。

致敬!威海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生命守護者”

維持秩序,疏導病人

感染性疾病科門診是威海市立醫院發熱病人的主要接診區,也是醫院抗擊疫情的主戰場。護士林曉的主要職責是維持這裡的就診秩序,疏導併合理分流待診病人,同時也要做好候診病人的普通宣教工作。疫情發生以來,信息量爆炸,微信、網絡等自媒體信息滿天飛,但國家防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最新標準是這裡唯一可信可用也是群眾百姓必須知道的內容。在病人等待之餘,林曉正在講給病人聽。

致敬!威海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生命守護者”

院內感染防護

醫院環境分為清潔區、半汙染區和汙染區,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管控標準。勤洗手,做好手衛生,是預防交叉感染、切斷疫情傳播的重要手段。醫院一直把院內感染的防控放在突出位置,全體醫護人員接觸病人前後,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前後,穿脫隔離衣前後,進行無菌操作前後,均要嚴格落實手衛生。護士長高立卉進入半汙染區後正在洗手進入清潔區。

致敬!威海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生命守護者”

後勤保障,滿足患者所需

隔離觀察區是對密切接觸者、疑似和有流行病學史的患者進行隔離觀察的區域,嚴格按國家標準執行,隔離者不能隨意走動,也不能留陪護人員,留觀者的生活起居均由醫院安排專人來完成。疫情發生以來,醫院加大後勤保障工作力度,並組織醫院內部的志願者,承擔並完成部分非醫療工作,讓醫生保持更多地精力來治病救人。護士楊一平正在為患者送水並詢問是否還有其他生活需求。

致敬!威海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生命守護者”

門診搬遷,切斷傳染途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積極防控疫情,醫院黨委高度重視,將疫情防控作為當前主要工作來抓,全黨動員,全員行動,全力打贏這場阻擊戰。為方便群眾,防止院內交叉感染,醫院將發熱門診搬遷到5號樓,同時將藥房和檢驗科配套在一起。雖然有效地切斷了傳染途徑,但檢驗窗口也由大樓內搬到了陣地的前沿。主任辛曉文往返奔跑在抗疫的第一線,帶領檢驗科團隊直面看不見的防控戰場。

致敬!威海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生命守護者”

疫情當前,不掉鏈子

作為區域醫療中心,疫情面前,醫院不但要集中力量做好疫情的管控和全市重大危重新冠病人的救治工作,而且依然要做好普通非新冠病人的救治工作。醫院急診科是集院前急救、院中搶救、重症監護三位一體的急診急救中心,是醫院醫療工作的前沿科室。疫情發生後,急診科承擔著轉運高危發熱患者的工作,工作任務繁重、危險而艱辛。為加強對來診患者及留觀患者流行病學史的關注與調查,護士陳偉、曲晶麗正在認真交接核對留觀患者病情及相關信息,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關。醫院的其他科室,也與急診科一樣,在保持疫情警戒的同時,維持著正常的運行節奏。

致敬!威海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生命守護者”

團結協作、眾志成城

1月23日,醫院將十號樓感染性疾病科門診整體搬遷至五號樓,且與發熱患者輸液區、隔離留觀區在同一樓層,科室全體醫護人員團結協作,舍小家為大家,加班加點,不分晝夜,吃住在科裡。隔離留觀區,護士們平均年齡只有25歲,在沒有家屬陪護的情況下,承擔起患者的飲食起居,監測生命體徵,安撫患者緊張焦慮的心情,在防護服下連續密封8小時,任汗水低淌、任睫毛成霜也不下火線。

致敬!威海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生命守護者”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面臨防護物質緊缺、人力資源不足等困難,儘管廣大醫務人員時刻有暴露的風險,但“威海加油”“中國必勝”成了他們的見面語和口頭禪。因為他們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不能過去的冬天。

致敬!威海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生命守護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