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日系车能用低粘度20机油到底是因为发动机精密,还是因为油温普遍不高?

油然而生汽车


日系车都是低温发动机,节温器普遍82度,冷却系统设计的都是为保证发动机不高温设计的,全铝缸体,热胀冷缩小,这样才能加工得更精密,否则加工得分毫不差,一遇到热胀冷缩,机器就会卡死。德系则不然,涡轮一开,高温高转,要把发动机也加工成日系那样精密,正常工作温度下,热胀冷缩,发动机肯定卡住,所以得留够热胀冷缩的间隙,间隙大了,自然就不能用非常稀的机油,否则冷车启动,间隙大,机油消耗太大,高温的时候,机油又太稀,所以只能使用黏度高一点的机油。


宫博275


原因很简单!

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节油和降低发动机寿命。

但粘度低的机油油膜维持能力差,尤其是高温油膜维持能力差,所以就必须加大机油泵流量来维持润滑要求,这个和传言的日系车机加工精度无关!

但这样做缺点也很突出,低速行驶发动机运转阻力小,油耗亲民,但由如果没有变排量机油泵,高转速时机油压力会很高,反倒会影响油耗!而且低粘度机油对长时间高温高负荷高转速非常不友好,如果长时间高转速会加大磨损,这一点远不如粘度高的机油。

所以之所以日系车选择低粘度机油就是为了降低油耗,因为大部分民用车都是低转速低速的在市区内短途行驶,发动机甚至还没完全热起来就达到目的地了。所以低粘度机油在频繁冷启动预热不足的情况下能给发动机较小的运转阻力,相对也就降低了油耗,但长时间高转速驾驶时低粘度机油会带来额外的磨损,如果长时间高转速行驶还是建议使用粘度高的机油来降低磨损,

所以任何机油都不是全能的!只能维系高温或者低温的一端。用户不要完全迷信厂家的建议,他们的出发点只是为了维系他们低油耗的形象,但却不是最佳的方案!


1862至1873


以我为例吧,我一共有三台丰田车,一台是2006年的GRS180,就是12代皇冠,5GR发动机,2.5排量,行驶22万公里,一直使用丰田纯牌5W30,5000公里保养周期,机油损耗忽略不计。

一台是2007年的花冠,1.6自动档,一直使用丰田纯牌5W30,行驶12万公里,5000公里保养周期,机油基本无损耗。

一台是中东版兰德酷路泽LC200双VVT版1GR发动机,4.0排量,行驶3万公里,一直使用进口丰田纯牌铁桶0W20,建议7000保养,我基本都是5000换,丁点损耗没有。

0W20的机油,简单说,噪音大,但是油耗低,车很轻盈,平时开开不经常拉高转速的话没问题的。酷路泽我计划跑到15万之后再换30的机油[呲牙]


兰酷子


这个问题据我了解是因为日本车发动机加工精度高,而发动机的缸筒、活塞、活塞环、凸轮轴、大小瓦、机油泵等是对机油抗磨性要求最苛刻的部位,而日本汽车厂家通过精密的加工工艺,把这些零部件处理的如镜面一样光滑,极光滑的轴颈表面以及齿轮对润滑油的粘度要求大大降低,简单理解就是越精密的零件对机油的粘度依赖性就越小,我想这点大家是可以理解的。再就是日本是全球率先推出可变正时气门技术(VVT)发动机的。带有可变正时气门技术(VVT)的发动机对机油的流动性有非常高的要求,如果机油粘度大势必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因此带有可变正时气门的发动机必须使用低滚阻、流动性高的机油,再有就是日系车在研发之初,想法就是让汽车更省油,低粘度机油的油耗肯定要比高粘度机油的油耗更少(日系车的发动机温度被控制在极佳的状态也有关系)。大家要明白机油粘度越高,发动机运转的阻力越大,阻力越大,汽车就需要更多的能量,自然要消耗更多的汽油,所以日系车对于机油粘度一直朝着低粘度的方向发展,因为日系车是为了省油而生。


机械师大地主


我觉得谈论油膜厚度,机油性能,只谈20、30、40这种就是耍流氓。5W30,10W40这种只能说明机油在发动机冷启动时候的状态,水温上来后的运转状态下,你还得看高温粘度指数才对。有的30的油高温粘度比40高的都有。光扯机油标号是片面的,不同品牌即使同样标的5w30的机油,测试下来的机油各项性能参数相差有的很大的。


toutuo


去年年中买的奥迪A4,保养用的是030的进口机油,120元一升用了5.5升。问其缘由,被告知如果用540或其他型号会出现烧机油现象……


星期五


一方面是机械精度高,否则低粘度机油加高转速直接擦伤!另一方面节温器大小循环温度节点低也是原因,汽缸盖和缸体分开冷却和散热好也是原因,当然精度是决定性的!

还有,机油油道和压力润滑部位足够精密就可以用更稀的机油,一样的油压下,更稀的机油可以有更高的流速,更高的流速可以更快带走高温区热量,提供更好的散热。

而在冷启动时低粘度机油提供更低的运转阻力,机油泵消耗能量也更低,有助于节油!更低的粘度就会有更低的HTHS,引擎转速拉升就更快,车辆更轻快有力!所以低粘度化是大势所趋,不要担心激烈驾驶会拉缸或者增加磨损,只要厂家手册允许就行,毕竟机油不仅有物理润滑还有两重化学润滑,zddp和modtc不是吃素的!

现在宝马有了LL04FE标准,有了福斯GT1 0W20 EVO机油,大众也搞了vw50888标准,上海大众已经率先用上了0w20机油。当然,日系用20粘度已经二十几年以上了,现在主流是0w16了,比如奕泽和卡罗拉,凯美瑞等等!本田更是在地球梦和混动上用了0w8超低粘度机油,而且有超高粘度指数基础油和星型黏度指数改进计,和无硫zp添加剂!我的车上用的就是这种!

玩机油十一年,我对这个低粘度化的趋势认识得很清楚!现在你要买一台使用5w30粘度的机油的车就落后了5w40简直不忍直视,国产甚至都有用0w20机油的厂家了,吉利星越,缤越,ge,领克,都是这种,国产头一份!








页sure


发动机的油湿不高?这不是开玩笑吗,难道它不是烧的汽油吗?

总体来说,汽车并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了,它最有技术含量的也就是它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了,而现在发动机技术也是相当的普及了,真正说独步天下的技术也不多了,日系车的发动机也是一样的,成熟一点儿而已,它使用低粘度的机油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那就是它会比较省油,这个是最为直观的一个结果。当然了日系发动机领先的也就是它的铸造技术了,就是钢好,并不是有多么的精密,因为这个都是可以使用技术和参数来恒量的。使用低粘度机油,是比较省油的。并且很明显的。

先来说一下,低粘度可以省油,这个主要原因,其次就是现在的发动机已经非常可靠了,机油的质量也是非常好的,并且日系车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发动机优秀就会把服务提升到十年百万公里上去,一样是三年或十万公里而已,这就是它对于发动机的设计使用,还是比较保守的,并不会让消费者使用的比较久,这也与使用低粘度机油有关。

而油耗不高是胡扯了,业密也不是主因,因为一般的汽车也是可以使用这样的机油的,只是德系或是国产汽车,它们会更重视发动机的维护和保养,说的不太好听一点儿,就是德系和国产汽车,是希望通过后期来赚一点儿钱的,特别是国产汽车,它的质量绝对可靠,一样可以使用20的机油,那样后续车商和4S店可赚利润就更小了,是不是,本身车子就没有怎么赚钱了是不是呢?大家懂就好了。所以总结了就是,选择同极的车,买国产还是买日系,整体的通用花费并不会有很大的出入的。


百乐鱼


日系发动机精密度高,可以用流动性好的机油,这样不仅油耗低而且冷启动磨损小。刚才看了下评论,有人说日系是牺牲高转速保护,为了节油变态地使用低黏度机油,我问下你,日系烧机油吗?很少吧!德系用了黏度很高的机油,为什么一直“消耗”机油?早期的日系车也都是用10W40这样的普通机油,慢慢的5W30,到这几年0W20,是发动机精密度不断提高的结果,而德系,从我90年代开车开始,一直都是15W40,甚至15W50,近年才有5W40或者5W30,但是它们一直没停止烧机油!你随便找个5年以上的德系,地板油,大多数都会看见蓝烟,也就是说转速一上去,机油就进发动机参与燃烧了,大众4S“忠告市民,跑长途后请检查机油!”


黑山老妖37625003


没那么复杂,和精密无关,和市场有关。

确切的说美日韩系机油是同一体系。

原因在于日韩车都把美国当成主要市场,自然要追随美国市场特点。

试想一下,放丰田刚进入美国市场时,如果油液独树一帜,和市场上的美国车都不一样,美帝百姓必然抱怨丰田,好销量就免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