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师德标兵,每年都是那几个人,合理吗?

小学班主任张老师


合理与不合理是相对的,且这种现象在每个单位都存在,按照“存在即合理”的原则,是不合理的合理。

一按理说,每年的评先树优依据的是单位每名工作人员今年的工作情况,但实际考评结果,新来的工作人员看不懂,多年的工作人员却是不用看来评价,反正逃不出那几个人。对于在教育领域,每年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等称号的评选同样如此。


对于当选的人民教师来说,本来如此。“我去年评选上了,今年如果评不上,说明领导对我有意见或者我今年工作不如去年”,很多“优秀”教师会这样想,且被评选上的人民教师多是在校有一定能量的人物,校领导为照顾这些人的颜面,只能“照旧”处理,其它反对声音也影响不了大面。按照存在即合理的原则,这是合理的。


对于未当选的人民教师来说,绝对不公平。“为什么老是这样,绝对有黑幕、有潜规则,有种你唱票”,自己愤愤不平只会带来负面能量,于结果于事无补,多数年轻的老师会义愤填膺,但老教师却早已见怪不怪,爱怎为目的怎么地,接着混下去,如果按照真实情况,这种多年一成不变的结果绝对反常且不合理。

当然,如果你能夹着尾巴当老师,在校园混资历,多发表一些有影响的文章,给校长和校领导争面子,慢慢能在教育界说上话,时间久了,你也就会成为永恒优秀人才的一员,但那时你的不合理也就变成合理。


总之,合理与不合理是相对的,这几乎是各个单位惯常的现象,如果实在看不开,就不要在里面混了,不然你的存在就是合理人严重的不合理。


鹰眼看教育


除了班主任,其他三项本人都获得过,先进工作者是连续三年获得,同时获得晋升一级工资的指标,但领导说我年轻还有机会,让给了其他老师。一句话,是你的,想跑都跑不了,不是你的,得到了也会跑掉。做老师,学历,能力,资历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责任心。有些事不必太在意


GRD雨林


上世纪1972年返城后,有幸在一家国大中型厂子弟中学任教(并立字据“永不反悔当老师”)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背上了“老九”的臭名。授课语文教学二个月后,因学校缺体育教师又改教体育(因学生时代荣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组织了校田径、蓝球合一的运动队,经历了两年风雨无阻(包括寒署)训练荣获了全区32所中学校田径运动会初中组(新办的中学仅有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团体总分第二名,74年秋荣获全区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战胜我的母校。区教委和体委点名要我去给区教委办的体育教师师训班毕业生作一次报告,报告内容要以“一个知识青年如何能在两年中作出了光荣的成绩”。76年我率领的高中田径男队夺得了径赛(除4OO米外)5个项目的第一名,第二名,初中田径女队夺得了径赛6个项的第一名。78年被评为由市教委、市体委联合举办的“重庆市学校体育先进工作者”。连续三年荣获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总分第一名。为市区业余体校输2O名学生,参加省、全国中学田径运动会。77年为省工队输了一名学生,79年为北师大体育系输一名学生,(西南三省唯一的一个学生)8O年为西师大输送一名学生。(当年全校高考文考为O)26年体育教学获区、市体育室外课、体育理课、体育教学教案、体育论文评比四个一等奖。

在厂里没有一次评奨,在学校的会议室里挂满体育的奖牌,可体音美组评先没份,调资没份。评职称全是初级。

体育教师也要养家糊口,90年代后三名体育教师先后提前带退休离职,新的大学毕业体育教师到来,学校体育竞赛伦落为全区2O多名了。我98年应聘到了私立学校,教了二年体育,体育中考获全区第二名,升职校政教副主任,后到省外私立学校任政教主任,兼体育业余训练,为大学输送三名体育大学生,O6年落叶归根。好在本人心态好,身体也随之好,冷眼向洋看世间,除身体是自己的,钱财名利都是身外之物了!

学校照样在办,先进照样在评,太阳照样东升西落,长江照样滚滚向东流……

这就是我们社会的学校教育的缩影之一,“马俊仁现象”盘旋何时了?评先评职称犹如“撕杀”……小小的学校、可悲的教师又何能改变当今教育的丒陋呢?


山里人光津墨趣


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师德标兵,这些都是荣誉称号,是每年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学校对这一学年度表现突出、成绩优异、贡献巨大的教师的认可。

在评职称过程中,这些表彰是很有分量的,打分时,分值较高,属于一个学校教育教学的佼佼者。每一个教师都想获得其中一项表彰,但实际上,不可能每个人都能获到。原因很简单,因为你还不够优秀,不符合评比的标准。

各行各业中,都有佼佼者,都有领跑者,都有突出者,这些人都是行业的标兵、时代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教育行业也不例外,他需要有人领跑,需要有学习的榜样。

获得这些表彰真的不容易。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是一个清贫的职业,一个良心的职业,一个责任心重大的职业,比鸡起得早,比狗睡得晚,比猪吃的差,还随时随地要处理来自学生之间的矛盾。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心,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做不好教育教学工作的,特别是班主任。

不要小看班主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干好的。这也是学生毕业多少年后,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当年的班主任,可见班主任工作艺术的高低,班主任个人形象的好坏,在学生的心目中是永恒不可磨灭的。前一段时间,某地常某同学殴打20年前的班主任事件,就折射出班主任个人人格魅力在学生中的地位。

当然常某可能是诸多学生中的另类、与众不同的一个人,并不代表所有的学生。但是也说明了,一个班主任老师,管理班级工作的艺术存在着重大问题。即使一个老师管理学生比较严格,甚至于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至少也要在事后把问题善后好,不能给学生成长过程中留下阴影,甚至于记恨如仇。

一般情况下,学校领导班子会根据当年老师们在校表现情况,分配任务完成情况以及相关工作的表现,予以正确的评价,表现突出、所带班级成绩优异、组织活动获得好评,这样的班主任,一般都可能予以表彰,甚至向上级进行推荐,获得更高层次的表彰。至于有的学校领导班子可能出于私心、凭个人交情的好坏、甚至于幕后操作,这样的徇私评比可能引起群体性事件。

试想一个老师管理一个班级,每天都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以及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还要应付上级主管部门需要填写的各种报表,可以说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个人,他总有自己的父母子女,总有自己的家务活动,总有自己的个人爱好,在有限的时间里处理这么多事情确实不容易。有的人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将时间、事情和个人的精力安排的井井有条,而有的人就忙中出乱,乱七八糟,混乱不堪,顾了这头顾不上那头。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班级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学风学貌、行为举止、文明礼貌,都是不一样的,和他们的班主任老师个人的工作艺术水平、个人人格魅力、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看看我们身边的人,那么多班主任,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获得荣誉称号,对比一下我们和这些先进、和这些榜样、和这些楷模之间的差距,我们是不是也就心平气和了。



新零售践行者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搞清楚你们学校的评优评先是否公正公开?如果是公正公开进行评选,每年都是那几个人,这是合理的。如果评优评先有暗箱操作行为,这是不合理的。我们学校的评优评先都是公正公开,按照年度考核综合分进行评定,我最近几年都被评为"优秀教师",在别人看来觉得有点不合理,我只想说,付出与收获成正比。



最近几年,我都从事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接断班),我所教班的中考成绩在片区都是数一数二的。教学业绩考核是满分。我每年也承担有市级普教课题研究,现目前有三个课题已结题,分别获得市级一、二、三等奖。对于已结题和获奖的课题研究,在年度考核时,依据教育局的相关文件规定,可以加年度考核分,而且他老师很少有加分项。


每当有学科竞教比赛时,学校都会派我出去参加比赛,也获得过不少荣誉。而我们学校有部分老师,工作也有一二十年了,连区上的竞教活动,一次也没参加过。也没有一个课题研究或论文发表。有的老师看到别人获得荣誉时心里就不爽,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也要看到别人的辛勤付出。

我认为,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那种坐享其成的年代已过去。要认真分析每年的评优评先为什么都是那几个人?再对照那几个人的平时表现和工作能力,看看是否名副其实?


Lance课堂


合理什么啊?我这儿有不经过考评直接从教委空降县优秀班主任奖状的,别人不也是干瞪眼吗?真正的一线教师,累死累活的,想得张这种县级的证书,走正常程序,还真轮不到你。再说了,程序也是人定的,考试的时候别的学区藏起几个差生来,你班里有几个考二三十分的,一算平均分,名次肯定到不了前头。

所以一线的教师累死累活,评个职称难于上青天,干活有你,评比没你,干的不如玩的,玩的不如耍的,有人有关系才能吃的开。啥也没有,就装聋做傻,能干的也别干,做好自己的本职,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保重身体,足矣。


歪歪踏尘


我做了几十年的班主任,所带的班级也是名列前茅,但从没评上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因为你没有和领导搞好,累活都是你的,所以忍着,让着,做好自己也就算了。对得起学生,不误人子弟。


随性自然问心无愧


两种情况:

一,有些人是真优秀。

被评优秀,无可厚非。

总不能“优秀”还轮流坐庄吧,那才挫伤积极性呢。

大家都有个通病,觉得自己很努力,付出很多,可试问:有几个觉得自己付出少的?跳出工作层面,从管理角度审视下,有助于发现问题 而且有利于自己的提升。

类似有部分学生自认为很努力,但其实咱们老师看来,还不够努力。

领导看老师,其实就如同老师看学生。

二,并不突出的,年年优秀。

学校虽然比社会上简单很多,这里面容易滋生一些见不得光的问题。如果是如此任人唯亲,权钱交易,这学校离被合并,也就不远了。

努力提升自己业务能力,别被同化,别消极怠工,等待调动工作的机会,或者合并进大点到学校后,迎来爆发。

另外吐槽下:年年优秀就那么几个人,你们领导的管理能力,实在不敢恭维。退休了,估计也是个打牌点炮,下棋被将军,没人愿意搭理的怂主儿。


哇天呐


别让“评先评优”走了形、跑了调、变了味!

假如一所学校里,确实有那么几位能力和成绩出挑的教师,他们的德能勤绩廉能绝对碾压其他同仁,假如每一回评先评优都按照正当、规范的程序操作,荣誉总是花落在这几家,其他人还有什么可非议、腹诽的?

但是前面所说的都是“假设”,实际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的。

学校里评先评优除了评价功能之外,还同时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一旦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势必走形、跑调和变了味。因为就像一杆秤,本身的定盘星都不准,它衡量出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就像失灵的导航,它能把人领到该去的地方吗?

笔者猜测,之所以出现题主所说的这种现象,有可能是该学校的评先评优工作是采用了“计算积分”的方式。而积分办法则是以过去的几年里取得的各种荣誉为依据,证书越多,积分越高,结果形成了“滚雪球”,最终是“赢者通吃”——偌大的一所学校里,荣誉和奖励几乎年年都落在某几个人身上。

后来者有机会吗?这公平吗?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校长说了算。荣誉成了他恩赐属下的福利,想给谁就给谁,谁与他走得近给谁:“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个更可气。

除了题主所说的情况,还有评先评优采用全体教师投票产生这种方式的。这种方式看似“民主”、尊重民意,而实则必然导致某些教师为了胜出而不择手段。比如提前打招呼、拉关系,甚至设宴请吃。笔者原来所在的中学就曾经多年采用这种方法,每当即将开始评先评优的前夜,无意参评的教师都成了竞争者竞相拉拢的对象。有的许诺事成后兑现好处,有的则立即采取行动,一时间电话不断,手机能被打爆了。在这种情形下,那些工作虽有实绩奈何生性腼腆或者有些清高的,他能够顺利当选吗?说实话,确实也有能秉着公正之心能客观评价同仁工作的教师,但他们抵不过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的那些“拉偏架”的。结果不言而喻。

说起来好笑又可气,那就是还真有不少学校实行模范“轮流坐庄”的!比如为了照顾某些教师晋级的需求,不问其平时工作表现,一概论资排辈。这好像要比照顾某个特定的教师,总把好处倾斜给他显得要“公平一些”。但是,在这样的学校如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那也一定会成为奇迹。

学校也成了名利场。


花眼看花


评选先进,一般会公布评选条件,评选办法,公示评选结果。

我们学校采取的是自愿申报加基层推荐的办法产生初选名单,学校审定时根据评选条件逐条审核实证材料,由于名额有限,学校还规定,三年之内不重复(中学都是三年一循环),这样基本就能避免领导的主观臆断和每年老是评那几个的现象。

本人评了省特级教师之后,将近二十年,主动放弃了所有先进的申报评选(评特级也不是我主动申报,单位先上报了其他同事,上面在审核时觉得缺少一些硬性条件,为了不浪费名额,补报了我)。有时别人(含上级领导)劝我,我总是说,我已经有至高无上的荣誉了(其实人民教师这个称号才是),就让我努力做个合格的特级教师吧。荣誉多了也沉重,所谓不贪,不仅是财,也含荣誉。我这样坚持,失去了评正高的机会,但我一点不后悔。所谓淡泊名利,知易行难!我更愿意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