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是時候了,單獨寫寫鍾南山院士。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不知從何時起,“火神山、雷神山、鍾南山三山鎮毒”,開始在網絡大火。

不知從何時起,“鍾南山說能動才動”,開始刷爆朋友圈。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1月28日,鍾南山院士接受採訪。

在如今這個非常時刻,再沒有一個醫生,比他更受關注,更被寄予厚望。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可是,這次採訪中,這位經過無數大風大浪的老人,卻流淚了。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

國士的淚水裡,絕對沒有脆弱。

01

時間回到,2002年11月,第一個非典病例,在廣東佛山出現。

這個可怕的疾病,迅速在全國傳播開來,很多人被感染,卻無藥可醫治。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2003年,SARS席捲中國

醫學專家都在拼命想辦法,但前期很多專家誤入歧途。

有權威人士宣稱,“病原基本確定為衣原體”,並建議“使用抗生素治療”。

媒體隨後大量報道,可那是個錯誤的方向,若照此方案執行,不知非典到底多帶走多少生命。

關鍵時刻,鍾南山想要發聲,可那也意味著,公開挑戰權威和同行。

關鍵時刻,有人遞話給他已統一口徑,你最好閉嘴。

關鍵時刻,他在父親的墓前徘徊良久,最終鍾南山下定決心哪怕揹負再大的風險,也必須說出真話。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2003年4月12日,鍾南山牽頭的聯合攻關組宣佈這根本不是衣原體感染,而是一種罕見的新型病毒。

這種病毒,傳染性極強!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他的堅持,使廣東在非典防治中,沒有走更多的彎路,廣東省SARS病死率全球最低(3.8%)。

日後回望總結,若非鍾南山的堅持,非典的結局或許真要改寫。

02

17年前,非典肆虐,有人感染,有人死亡,疫情蔓延。

板藍根、消毒用品,被搶購一空,每人每天定時測量體溫,每個人都得帶著口罩。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很多醫護工作者,被傳染、工作到累暈;

很多醫護工作者,寫下“遺書”進入隔離區。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所以,你若是以為鍾南山,僅僅是敢說真話,那就錯了。

他除了敢言還敢醫。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2003年,67歲的鐘南山,堅守在非典的最前線。

他堅持說:“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衝上去誰上去?”

他這麼說也這麼做。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非典時期,鍾南山探視患者

當年,即便是一線的醫療人員,也被感染和死亡的恐懼所籠罩,一位護士長回憶——

當時病人來了,她喊了2次“接病人”,病區的護士都沒有出現。

直到她喊第3次,幾個小姑娘才從屋裡走出來。

那些女孩告訴她,“護士長,我不是不出來,我腳軟了。”

醫生也是人,誰能不怕呢。

鍾南山發現,身邊的人也怕,當時很多人不敢接近患者,送藥都隔著窗戶。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於是,鍾南山說“把重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

在他的堅持和付出下,一個又一個奇蹟接連出現。

2003年5月29日,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行的一次大會上,負責領導動情地說“這次抗擊非典,如果沒有鍾南山院士,結果可能就不會是這樣。”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如今“敢言敢醫”四個大字,掛在鍾南山辦公室裡,最為醒目的位置。

03

17年前,敢言敢醫;

17年後,武漢有事,84歲的他,一邊告訴公眾“儘量不要去武漢”,一邊自己登上去武漢的高鐵掛帥出。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由於春運座位緊張,臨時上車的他,只能被安頓在餐車擁擠的一角。

當天23時,他抵達武漢聽取彙報後,這漫長的一天才算結束。

轉天一大早,他前往醫院觀察患者狀況,然後參加會議,會後乘坐飛機趕往北京,直奔國家衛健委,回酒店時已是凌晨2點。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接下的一天,更是忙到飛起,凌晨6點起床準備材料;

接著是全國電視電話會議,新聞發佈會和媒體直播連線。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三天輾轉四地的奔波勞累,是他常年累月的鍛鍊成果在支撐著他。

84歲的鐘南山有著完美肌肉。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04

在耄耋之年,還能擁有這樣的好身板,非一日之功,而是年輕時打下的基礎,並且在日後一直堅持。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1959年,正值體能高峰的鐘南山,以大學生身份參加第一屆全運會,以54.4秒的成績,打破當時的全國紀錄,成為首屆全運會男子400米欄冠軍。

鍛鍊身體,常搞運動,成為他保持一生的習慣。

冬泳,那是經常的事: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跟小年輕打籃球,照樣虐: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掛門框,做幾個引體向上: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擼鐵,那是常有的事: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脫掉白大褂,都是腱子肉: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84歲了,他依然沉著冷靜,依然是精神矍鑠,就如同此前那樣。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憑藉著高超的醫術,如一道永久的“救命符”,給容易驚慌的人們,以巨大勇氣和信心。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84歲的鐘南山院士,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滿腔責任為國為民,令人瞬間肅然起敬。

05

1月28日下午,官方媒體發佈“專訪鍾南山”的預告,一篇預告閱讀和在看雙“10W+”。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鍾南山在大夥心中的份量,可想而知。

採訪的最後,84歲的他哽咽了,雙唇緊閉,鼻子抽搐了一下。

透過眼鏡,能看到他眼角的淚花。

看到有他的採訪,很多從來不看新聞的人,紛紛地關注著。

看到他說“武漢能過關”,很多人都感到安心了不少;

看到他眼眶溼潤流淚,很多人也紅了眼眶。

很多老百姓夸人,不會使用多少溢美之詞:

一句“看到你、心裡就踏實”,就是最大的讚美;

一句“鍾南山說動才能動”,就是最大的信任;

一句“看到他流淚我也紅了眼”,就是最大的讚譽。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人們為什麼信鍾南山?

因為他——

擁有院士的專業,還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

流淚的鐘南山,已鞠躬盡瘁

致敬國士鍾南山!

願鍾南山院士,壽比南山,也願南山之外,還有南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