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并不只存在于南极,温带甚至是赤道附近也有它们的存在

如果说提到熊猫就会让人想到中国,那么提到企鹅,你会想到什么?


企鹅并不只存在于南极,温带甚至是赤道附近也有它们的存在

我想大多数人的脑袋里面肯定立马会想到南极,脑海中会浮现出企鹅定着腼腆的将军肚一摇一摆的呆萌样子。虽然企鹅能在恶劣的南极洲生存,但企鹅并不是南极的“特产”。它们也可以在温带附近生活,甚至赤道附近也有它们的踪迹。


企鹅并不只存在于南极,温带甚至是赤道附近也有它们的存在

企鹅属于企鹅目(学名:Sphenisciformes)企鹅科(Spheniscidae),跟鸵鸟一样也是不会飞的鸟类。对于大多数鸟类来说,翅膀是它们进化出来的独特的飞行器,两个主要的关节可以可以使得翅膀弯曲,扇动并最终飞向天空。企鹅也有翅膀,但是早在六千万年前就已经丧失了飞翔的能力,从天空竞技场中退出。企鹅翅膀关节闭合,骨头也逐渐变平,只能从肩膀处活动翅膀。同时,又因为身材圆胖不善于奔跑,于是企鹅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


企鹅并不只存在于南极,温带甚至是赤道附近也有它们的存在

不过,虽然在地面上的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它们在水下却是游泳健将。企鹅的腿和脚藏在身体的末端,趾间有蹼可以将水下的阻力减到最小。如果说企鹅的翅膀是水中像船桨,那它们的两条腿就像是高效的船舱系统,可以控制身体往垂直或者水平的方向运动。比如企鹅的身体可以在五分之一秒内进行180度的转弯


目前已知全世界的企鹅共有19种,有两种已灭绝。企鹅多数生活在南极,因此很多人想到企鹅就会想到它们在冰面上行走和滑行的场景。但是,企鹅并非是南极的“特产”。除了帝企鹅、南极企鹅、国王企鹅等极地海洋馆常见到的企鹅是生活在南极,还有些企鹅出现在距离南极九千六百多公里的赤道附近,比如加拉帕戈群岛。除此之外,雨林、沙滩、城市中都有企鹅的踪迹。如果不是因为赤道附近的温暖水域的阻挠,企鹅可能早就已经进军北半球了。


企鹅并不只存在于南极,温带甚至是赤道附近也有它们的存在

企鹅能在南极洲生存且活动自如,其成功主要有三点原因。


脂肪。企鹅充满脂肪的身体使得企鹅可以常年在其他动物无法生存的地方繁衍生息,比如南极洲。企鹅的皮下脂肪达到身体的

30%左右,对于防止身体温度的丧失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对于成年企鹅来说,保温并不是十分困难,不过对于那些企鹅宝宝来说却还是需要依靠父母的保护,


肌肉。企鹅主要依靠海中的鱼虾生活,潜水和哺育都需要能量支持,隐藏的肌肉给它们提供了帮助。它们的肌肉没有长在裸露的肢体上,而是藏在隔热的体内。这些温暖的肌肉与肌腱相连,肌腱不容易受到严寒的影响企鹅连着翅膀和足部的骨,使得企鹅可以在世界上最严寒的地方完全的控制自己的身体。但是为了让发达的肌肉保持温暖,它们的身体还需要一些有效的隔热措施,比如最有效的羽毛。


企鹅并不只存在于南极,温带甚至是赤道附近也有它们的存在


羽毛。在南极洲的极端环境之下,肢体末端是比较脆弱的,比如脚和翅膀。如同我们人在寒冷的室外待久之后,手脚会感觉到十分坚硬。但是企鹅不管处于多少温度之下,它们都能活动自如。企鹅虽然不会飞,但是它们身上的羽毛却一点也不少,是普通鸟类的3倍之多。短小而硬挺的羽毛密集的重叠着覆盖在企鹅身上,形成一层密集的保护层。而且,在皮肤和蓬松的羽毛中间,还锁住了一层静止的空气,使体温得以保存。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系隔绝方式,此外这些羽毛还有其他的作用。


格拉斯大学的科学家在利用热成像摄像机观察帝企鹅的时候,有了意想不到的发现。作为寒冷环境中温血动物,它们本以为显示的企鹅的体温要比周围的环境高。但事实上企鹅的温度比周围环境的温度还有低5℃。企鹅最外侧的羽毛会向空气中散发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得企鹅的我身体表面似乎比周围空气的温度低。


企鹅并不只存在于南极,温带甚至是赤道附近也有它们的存在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了,既然在南极要保暖,怎么热量还向四周释放了呢?其实企鹅身体的致密的羽毛形成了强大的保温屏障,以至于企鹅外层的皮毛测量温度与真实温度有差

。比如外界虽然只有零下23摄氏度,但它们实际的体温却可以达到零上37摄氏度。所以,虽然拥有30%的脂肪,但它们80%的保温效果还是得益于羽毛的作用


此外,在南非,羽毛的散热作用同样重要。它们散热的秘密就在于和羽毛根部相连的肌肉,它们可以使叠在一起的绒毛层散开,让扩张的血管内的热量散出。因此,不管是炎热还是寒冷的环境中,企鹅的羽毛都可以发挥作用。


企鹅并不只存在于南极,温带甚至是赤道附近也有它们的存在

生存和繁衍是动物最重要的两件事,在南极,企鹅还会抢夺同类的幼崽。


企鹅并不只存在于南极,温带甚至是赤道附近也有它们的存在

南极的冬天气温可以低至零下70摄氏度,帝企鹅是最大的企鹅,也是唯一

可以在这样极端的条件之下繁衍生息的企鹅。


为什么会选择在全年中环境最恶劣的时候繁衍后代呢?这主要是因为在此时繁衍后代,小企鹅就可以在来年春天海洋食物最丰沛的时候孵化出来。既提高了幼崽的成活率,也减少一些企鹅父母照顾小企鹅的难度。


绝大多数处于繁殖期的雄企鹅都会在南极的严冬中孵化一枚蛋,为此,雄企鹅在120来天的时间内不能进食,雌企鹅需要到100多公里以外南极冰盖边缘捕鱼。对于留守的雄企鹅来说,脂肪、羽毛和隐藏的肌肉根本不足以御寒,为此它们会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企鹅群体。雄企鹅把蛋放在脚上孵化,且企鹅之间会互相保留2厘米的距离以免影响到自身羽毛的保护能力,同时也给邻居留一些

反应距离。由于处于群体中的位置不同,温度自然也会有所不同。在企鹅群的中心温度高达37℃,比外围要高出80℃。只要群体中一只企鹅向某个方向移动2厘米,就会在企鹅群里面引起连锁反应。不管这一只企鹅处于群体外围还是内围,只要移动了,其他的企鹅也会朝着同样的方向移动,因此我们常看到企鹅群不停移动变化。


企鹅并不只存在于南极,温带甚至是赤道附近也有它们的存在


雄企鹅在孵化小企鹅的这段时间内会丧失掉身体40% 的脂肪,等到雌企鹅归来的时候完成交接,雄企鹅就会外出捕鱼,弥补流失的脂肪。小企鹅孵化出来之后,企鹅夫妇就开始交替着照顾孩子。在此过程中,企鹅宝宝主要依靠父母反刍给它们的食物填饱肚子,而企鹅宝宝的主要任务就是吃。


企鹅的主要天敌是鲸、海豹海狗等动物,在外出捕鱼的时候如果发生意外久久不能回来的话。留守的企鹅为了生存下去就会抛下小企鹅外出捕食,这些被抛弃的小企鹅如果够幸运就会被其他失去幼崽的企鹅接管。在小企鹅长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变得十分的活跃,在冰面上来回的跑动。在此过程中,看护者虽然时刻跟在身边,但同样也很容易出现意外。比如抢夺小企鹅。


某些失去企鹅宝宝的夫妇,没有繁育后代的企鹅都可能参与到抢夺孩子的活动中来。企鹅宝宝像一个冰球一样被大人们抢来抢去,在此过程中,有些企鹅甚至因此丧命。抢夺企鹅宝宝只会出现在且宝宝出生后不久的一段时间之内,当小企鹅长到一定个头的时候,就不会再发生抢孩子的情况,失去子女的成年企鹅反而会将小企鹅赶走


企鹅并不只存在于南极,温带甚至是赤道附近也有它们的存在

虽然在我们看起来,企鹅宝宝在这么严苛的环境中孵化出来却没有长大是十分可惜的事情,但这恰恰也是大自然的安排。在经历过这些挫折和考验之后,虚弱的生存力不强的小企鹅被淘汰,而那些身体强壮的小企鹅将顺利活下来。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就是大自然!




我是辛拾秋,关注我,了解更多动物小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