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春季高接換頭,用哪一種嫁接方法癒合效果好?

到老白楊背後去


1.獼猴桃實生苗嫁接良種及其效果,採用此法建園可確保品種純度及合理的雌雄株比例;秋冬初末冬初定植地徑0.5/0.6cm的健壯實生苗,6月中旬和9月中旬地徑達0.6/0.7cm,成活率達84.4%/97.7%;嫁接後第三年秦美獼猴桃開始結果,第四年每666.7m2產量達1200kg。獼猴桃建園多采用嫁接苗,但往往曾在品種不純和雌雄配置不理等問題,調查發現海沃德品種純度只有31.2%,秦美純度66.5%;果園雌雄比例3:1,大量的雄株嚴重擠佔了結果空間,有的果園按雌雄8:1比例應配置雄株204株。為獼猴桃純度及合理雌雄比例及實現優質優良進行了定植實生砧木嫁接。2.砧木粗度對栽植和嫁接成活率影響:地徑大於0.7cm的實生砧木苗,大田栽植成活率為94%,可直接就地嫁接;地徑大於0.5/0.7cm,栽植成活率87%,6月底7月初即可嫁接,地徑0.4/0.5cm,栽植成活率77%,載後翌年9月份可嫁接,地徑小於0.4vm,栽植成活率為62%,需一年後才可以嫁接。因此,粗細不同的實生砧木苗要分開栽植,以便分期分批嫁接。砧木越粗,其抗日灼,乾旱,高溫和乾熱風能力越強,在栽植成活率越高,並可以早嫁接,早成園,砧木越粗,雖然栽植成活率高,但其嫁接成活率並不一定高,砧木地徑在0.6/0.7cm,距裡面5cm處直徑0.5/0.6cm時嫁接成活率為最高。3.嫁接時間和方法對嫁接成活率影響:早春休眠期單芽枝切接嫁接成活率明顯低於生長季,6月中旬和9月中旬帶木質部芽接的成活率。其原因與獼猴桃枝條組織疏鬆,早春低溫不利於嫁接癒合,接穗經過冬季沙藏品質下降及獼猴桃萌芽前後的傷流有關。生長期嫁接,由於氣溫適宜,利於嫁接口癒合,從而提高了成活率,成活率高達88%/97.7%,雄株嫁接成活率高達99.0%。





東東在農村


獼猴桃樹春季高接換頭,一般指上架園的品種更新,就是將原有的老品種、過時品種,通過高接換頭法,改良成當下,或以後發展良好,且具有市場竟爭力的新優品種。比如對老品種秦美、啞特通過換頭,嫁接成具有市場前景的翠香、農大獼香等新優品種。

採取高接換頭法的優點,就是能在最短的時間,也就是一、二年後基本恢復樹勢,使新優品種產生經濟效益。

那麼,高接換頭的換接點究競選在什麼地方最佳呢?嫁接點的選擇直接關係著嫁接後的成活率,也關係著成活以後嫁接穗的後續發展問題,即嫁接穗次後年的結果及修剪問題。

高接點選高,即選擇樹主體最偏上端的枝條,這種的好處是成活率高,但最大的缺點是不利於次後年的復壯修剪發展。

高接點選粗,即選擇樹主體粗壯的多年生大枝條,這種高接法的最大缺點是成活率偏低,主要是傷口大,而接穗一般偏細小,不利於傷口癒合。

高接點選擇樹主體偏中下,即選擇樹主體偏中下或根部一年生,或兩年生的健壯枝。這種高接法的最大優點是成活率高,且有利於次後年的成活新技條的復壯修剪和發展。因為在一、二年生的健壯枝上高接換頭,一個是這些健壯枝生命力強,另一個是這些健壯枝的粗細程度與接穗相差不是多大,傷口較小,能在嫁接後快速癒合復壯,為次年結果打下堅實基礎。

嫁接方法這裡最佳推薦舌接法、插接法,其次是插皮接。

舌接法一般選擇砧木和接穗粗細相差不是過份大的嫁按法,主要是減少傷口過大,增加傷口快速癒合度。採取舌接法主要掌握好這幾個要點,以增加成活率。舌面要平整度高,增強舌與舌之間的接合度,最好能一刀成型;舌面儘可能削的長一點,傷口接觸面會寬,增加成活率;一定要至少保證兩舌面一邊對齊,因為砧木和接穗一般不會粗細一樣;一定要保證砧木與接穗上下之間的"留白","留白"最多一公分,這樣的最大好處是"白的"與砧木截面傷口能充分形成癒合面,結合緊密。

插接法一般選擇砧木較粗,而接穗較細小的嫁接法,插接法在高接換頭上較多用,主要原因還是高接砧木一般較粗壯,選用插接法能提高成活率。砧木面要平整,砧木直立切面可根據砧木粗細可中間,也可偏向一邊;嫁接穗的楔子頂端要尖薄,楔子兩面刀口要保證平整,以增加切合度;楔子型的長度儘可能長點,一般不低於兩公分;插入楔子時一定要保證一面皮與砧木皮相對齊,以增加傷口癒合度;楔子底部要"留白",不超一公分,"留白"可使砧木平面與楔子白口傷口癒合。

插皮接一般也是選擇砧木太粗壯,而接穗一般太細小的接法,在高接換頭上較常用,由其針對砧木粗大的樹木換頭成活率較高,插皮接的接穗可根據砧木粗壯程度,在砧木上可嫁接一到兩個以上接點。砧木的皮豎切面儘可能要長;接穗舌面要平整,也應儘可能長點,接穗舌面兩邊的皮一定要適當削去一些,以保證砧木皮和接穗皮無縫對接;接穗和砧木也要留白,以保證接穗和砧木傷口能充分結合。

無論是那種嫁接法,包紮也是成活率的關鍵,儘可能選擇有韌性、長點的塑料扎條,包紮要從下向上,再從上回下,不要怕麻煩,也不要怕浪費扎條。包紮過後如果手動接穗不變形,說明你包紮非常成功,將來的成活率也會更高。


金秋果香師兵朝


你好,我是農村黑妮兒,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您。

獼猴桃的質地柔軟,口感酸甜。味道被描述為草莓、香蕉、菠蘿三者的混合。獼猴桃除含有獼猴桃鹼、蛋白水解酶、單寧果膠和糖類等有機物,以及鈣、鉀、硒、鋅、鍺等微量元素和人體所需17種氨基酸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葡萄酸、果糖、檸檬酸、蘋果酸、脂肪。嫁接對獼猴桃品種的改良,嫁接可以提高獼猴桃的經濟價值。那麼獼猴桃嫁接時間是幾月?有哪些嫁接方法?

獼猴桃什麼時候嫁接好?

獼猴桃的最佳嫁接期在6~7月,過早、過晚成活率都較低。

獼猴桃嫁接方法

1.芽接:在6月上旬至9月上旬均可進行。芽接時,選健壯的實生苗做砧木,用“T”字接法。先在接穗上選取飽滿的芽,削成盾形芽片。再在選好的砧木上離地面5釐米處劃一個“T”字形,將皮挑開,把盾形芽片插入,最後用塑料膜條縛緊,露出芽頭。一個月後若芽片仍是綠色,說明木質部已連接在一起,嫁接成功。這時剪去砧木上部,加強肥水管理,當年新芽可抽條,翌年便可成為商品苗。

2.根皮接:接穗選一年生健壯優良母株上的枝條,隨接隨取。先於接穗上選取飽滿的芽,在芽的上下各橫劃一刀,再在左右側豎劃一刀,然後按“口”字形剝下芽片。以同樣方法在砧木根部按“口”字形把根皮去掉,貼上接穗芽,用塑料膜綁好,露出芽眼。最後剪斷砧木上部,統一栽入田間,第二年便可成為商品苗。

3.切接:選具2個芽並且和砧木粗細差不多的接穗,把上芽的上部平剪斷,下芽的下部削成楔形。將砧木根的上部平剪後劈開,對準形成層把接穗插入,用薄膜紮緊栽于田間。因獼猴桃屬肉質根,根接易於粘合,成活率相對較高。

嫁接後的管理

接芽萌發新葉展開後,在接口10釐米以上處剪砧。過早剪砧則砧木上易抽生新條影響接芽的發育。嫁接較遲的,可待來年春季發芽後剪砧,接芽萌發抽生枝條後,應設立支柱綁縛,以免折斷。

獼猴桃生長環境

溫度

溫度是限制獼猴桃分佈和生長髮育的主要因素,每個種都有適宜的溫度範圍,超過這個範圍則生長不良或不能生存。獼猴桃大多數種要求溫暖溼潤的氣候,即亞熱帶或溫帶溼潤半溼潤氣候,主要分佈在北緯18~34度的廣大地區,年平均氣溫約在11.3~16.9℃,極端最高氣溫42.6℃,極端最低氣溫約在一20.3℃,10℃以上的有效積溫為4500~5200℃,無霜期160~270天。

獼猴桃種群間對溫度的要求也不很一致,如中華獼猴桃在年平均溫度4~20℃之間生長髮育良好,而美味獼猴桃在13~18℃範圍內分佈最廣。獼猴桃的生長髮育階段也受溫度影響,有研究表明美味獼猴桃當氣溫上升到10℃左右時,幼芽開始萌動,15℃以上時才能開花,20℃以上時才能結果,當氣溫下降至12℃左右時則進入落葉休眠期,整個發育過程約需210~240天,這期間日溫不能低於10~12℃。

水分

獼猴桃是需水又怕澇,屬於生理耐旱性弱、耐溼性弱的果樹,因此對土壤水分和空氣溼度的要求比較嚴格,決定了獼猴桃最適宜在雨量充沛且分佈均勻、空氣溼度較高、溼潤但不漬水的地區栽培。中國獼猴桃桃的自然分佈區年降水量在800毫米~2200毫米,空氣相對溼度為74.3%~85%。一般來說,凡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2000毫米、空氣相對溼度在80%左右的地區,均能滿足獼猴桃生長髮育對水分的要求。如果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則必需考慮設立灌溉設施,以備乾旱時灌溉所需。高山地區霧氣較多、溪澗兩旁的土壤溼潤,常年溼度大,對獼猴桃生長是比較理想的。在中部和東部地區4~6月雨水充足,枝梢生長量大,適合獼猴桃的生長要求。

猴桃的抗旱能力比一般果樹差,獼猴桃葉型大而稠密,蒸騰量大,對水分需求量較大,據測算,樹冠面積25平方米的成年獼猴桃樹,每天蒸騰失水在75升以上。一般在土壤含水量減少到5%一6%時,導致水分不足,引起獼猴桃枝梢生長受阻,其葉片開始受旱,葉片下垂變小,葉緣枯萎。在乾旱時,葉片開始乾枯,這時必須及時灌溉或噴水,尤其幼苗期,根系還未完全展開,更需補充充足的水分。除不抗旱外,獼猴桃還怕澇,在排水不良或漬水2~3天時,植株死亡40%左右。中國南方的梅雨或北方的雨季,如果連續下雨而排水不良,則使根部處於水淹狀態,影響根的呼吸,時間長了根系組織腐爛,植株死亡。因此種植時應進行深溝、高畦栽,果園應修建完備的排、灌系統。

光照

多數獼猴桃種類喜半陰環境,喜陽光但對強光照射比較敏感,屬中等喜光性果樹樹種,要求日照時間為1300—2600小時,喜漫射光,忌強光直射。結果株要求一定的光照,自然光照強度以42%~45%為宜。

土壤

土壤以深厚肥沃、透氣性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有機質含量高,PH值5.5-6.5微酸性的砂質土壤為宜,強酸或鹼性土壤需改良後再栽培。

海拔高度

獼猴桃一般在800-1800米都能種植,但以海拔1000-1600米較為適宜。

其他條件

獼猴桃的抗風能力相當弱,易受風害,主要原因是其葉片大,缺少彈性,強風使幼嫩枝折斷,葉片破碎,果實摩擦碰傷或搖落,從而降低產量和商品性能。因此山區建園應儘量避免選在迎風口、山脊和山頂風大的地區,適宜選在背風坡為宜,坡向為早陽坡、晚陽坡。

以上就是獼猴桃嫁接方法,喜歡的朋友點贊點關注。


農村黑妮兒


一、嫁接時間

獼猴桃嫁接的時間為春季萌芽後,大概的時間為4月份,建議在清明節到穀雨之間的這段時間進行,這時的氣候對於嫁接是有幫助的,成活率會更高。在嫁接的時候一定要避開獼猴桃樹的傷流期,若在春季萌芽時嫁接的話,可能會遇到倒春寒,對嫁接會不利。

二、注意事項

1、嫁接所使用的工具要消毒,上面如果有殘留的細菌,它就從砧木或接穗的切口中侵入,從而會降低嫁接成活的幾率。而且,切口也要平滑。

2、砧木的切口和接穗的切口要一樣,不能相差太多,一般情況下粗度是在0.6cm以上。

3、嫁接的時候要讓砧木和接穗貼合在一起,儘可能的讓所有的形成層對準,之間不要有空隙。在嫁接之後還要將其捆綁好,不能接觸水。另外,切口不能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削好切面後要儘快的嫁接。


666不會飛的小魚


劈接,舌接中,選擇砧木與接穗粗度相等處砧木高度為宜。大園子以大多數砧木與接穗粗度相等處統一高度嫁接,小園子嫁接可以不拘砧木高度,在砧木與接穗粗度相等處嫁接即可。過租砧木劈接時,在砧木切口插2個小接穗,佔據切口,促進嫁接斷面早日癒合。


冷靜167617856


先了解按技術要求,在冬剪後收集的接穗應以50根一捆,做好品種標記,沙藏於背陰處。但有些果農為將接穗沙藏於向陽處,這樣容易提前萌芽,致使接芽作廢,不能使用。若要4月上旬嫁接,應將接穗在接芽萌動前及時將接穗轉入冷庫保

存。如條件不具備者可將長接穗剪成小接穗,預先浸入農用鏈黴素溶液中消毒後,撈出控幹水分,蠟封後存放於0℃—5℃的冰箱(櫃)冷藏格保存備用。

  

  嚴格掌握嫁接時間獼猴桃春季嫁接,不論是高接換優還是幼樹嫁接,要想達到高效成活率的目標,應選擇樹液流動之前或傷流期結束之後進行,避開樹體傷流期,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嫁接成活率。應選擇的具體時期為:萌芽前(即2月下旬至3

月上旬,雨水—驚蟄);為了防止倒春寒和晚霜等不利因素對嫁接成活率的影響,最佳時期應選擇在萌芽後(4月上月開始,即清明至穀雨之間嫁接為宜)。

  

  選擇適宜的嫁接方法獼猴桃大樹高接,宜用劈接和皮下腹接;幼樹嫁接宜選用舌接法和單芽腹接法。切記:接芽務必向陽,東、南、西面均可,最好是先將剪好的接穗融蠟封頂,然後再行嫁接。具體操作要點:找一小金屬容器,將蠟燭切成若干小節放

入容器,將容器放在水盆裡,再將水盆放在火爐或電磁爐上加熱熔化,然後逐一將接穗在蠟液裡將頂端速蘸一下即可。

  

  正確選擇嫁接部位過去低位嫁接抗凍抗病力差,因此,現在應改為地面上1米—1.5米處高接。通過筆者多年觀察和實踐總結,高接不但可有效提高樹體抗性,而且還能促進嫁接苗早上架和早成形。

  

  牢記嫁接操作要點

   第一,砧木和接穗粗度一致或接近、粗度應在0.6釐米以上。

  

  第二,工具於使用前後用75%的酒精消毒,刀口鋒利切削麵平滑,切面大小一致。

  

  第三,所有傷面都要保持清潔,無菌類感染。

  

  第四,儘量使所有形成層對準,緊密接觸,如果砧、穗粗度不一致,可保持一邊的形成層對齊。接穗(芽)基部和砧木切口要接觸緊密,不留縫隙。

  

  第五,要綁紮嚴密,不讓傷口接觸外界水分和空氣。

  

  第六,技術熟練,操作快,傷口暴露時間短。

   加強嫁接後管理

對於墒情不足的應及時澆水。如果在日平均氣溫10℃—15℃的春分節氣以前嫁接的,因低溫影響傷口癒合,可隨接隨套一小塑膜袋用以保暖防寒,促進癒合。勤檢查勤抹接口以下萌芽。樹立杆或吊布條培養直立主幹防風害。當新梢

長到50—60釐米及時解綁。當新梢打彎時注意摘心。

以上是個人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謝謝





農人世界


獼猴桃大樹高接,宜用劈接和皮下腹接;幼樹嫁接宜選用舌接法和單芽腹接法。切記:接芽務必向陽,東、南、西面均可,最好是先將剪好的接穗融蠟封頂,然後再行嫁接。具體操作要點:找一小金屬容器,將蠟燭切成若干小節放入容器,將容器放在水盆裡,再將水盆放在火爐或電磁爐上加熱熔化,然後逐一將接穗在蠟液裡將頂端速蘸一下即可



蒲江新型農民職業人


一般選用劈接枝接的露芽接


早紅蘋果


我們當地一般用切接的。


用戶韋新


芽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