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域之眼:15世紀朝鮮儒士崔溥眼中的中國”古代識字率考

CCTV4《國寶檔案》首播 海絲傳奇——崔溥和《漂海錄》。

CCTV4《國寶檔案》視頻和筆記:海絲傳奇,崔溥和漂海錄,崔溥,漂海錄


識字率考

且江南人以讀書為業,雖閈童稚及津夫、水夫皆識文字。臣至其地寫以河之,則凡山川古蹟、土地沿革,皆曉解詳告之。

江北則不學者多,故臣欲向之則皆曰:“我不識字。”就是無識人也。

【明代時期(公元1488年)的中國江南地區的人以讀書為業,即使是童稚及津夫、水夫都識文字。崔溥在江南的時候,在地上寫河流名字,江南人凡山川古蹟、土地沿革,都曉得,並且能詳細解釋告知給崔溥。說明在明朝江南地區,無論地位高低,家庭貧富與否,都接受過基本的童蒙教育,文化普及程度非常高。

江北則不識字的人多,崔溥每次向他們寫字諮詢,他們都是如此回答的“我不識字。”換句話說江北人識字率低,而江南人識字率非常高】

中國江南公務員平易近人

且江南人號為官員者,或親執役為卒徒者,或踞胡床,冠帶無章,導卑無位,似若殊無禮節。然在官衙則威儀整肅,在軍中則號令嚴切,正伍循次,無敢喧囂,一出令時,聞一錚聲,遠近雲集,莫或有後。

江北亦然。但山東以北,凡出令非鞭撲不能整之。

【且做官的江南人,平時和百姓家裡,親切,或踞胡床,冠帶無章,導卑無位,看似是沒有什麼無禮節。但是當他們在官衙執行公務的時候,就威儀整肅,在軍中則號令嚴切,正伍循次,無敢喧囂,一出令時,聞一錚聲,遠近雲集,莫或有後。

江北也是這樣的。但山東以北,凡是上面發佈命令如果不用鞭撲就不能整裝待發】


摘要

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中國明朝建國120年),朝鮮官員崔溥,字錦南,乘船不幸遭遇風暴,漂流到了中國,又從中國沿陸路曲折的回到朝鮮。崔溥將自己的一路見聞寫成《漂海錄》一書呈給了當時朝鮮國王。書中涉及到明朝弘治初年中國社會的諸多方面,被朝鮮視為了解中國的重要資料而備受重視。

“異域之眼:15世紀朝鮮儒士崔溥眼中的中國”古代識字率考

明弘治元年,朝鮮官員崔溥(韓國歐巴,同時也是一位韓國學霸),字錦南,奔父喪從濟州島乘船回駛,不幸遭遇風暴,幾經周折,最終漂停於我國浙江沿岸。錦南先生及同行共四十三人,由浙江登陸後,歷經曲折,沿運河北上至京城,由京城出山海關過遼東最終回到了朝鮮半島。

“異域之眼:15世紀朝鮮儒士崔溥眼中的中國”古代識字率考

崔溥回國後將自己一行人的這段不幸而又傳奇的經歷寫成《漂海錄》一書呈給了當時的朝鮮國王,書中明載行程始末,往來細節,生動的記錄了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當時朝鮮是中國的屬國,朝鮮人對中國的態度也可以從《漂海錄》中流露出來。《漂海錄》是崔溥寫給朝鮮國王的,這決定了書中朝鮮對中國態度的真實性。因為是內部資料,中國人並不是它的受眾,所以書中不需要刻意掩飾什麼。這本書流入中國是很晚之後的事情了。

《漂海錄》作為珍貴的時代寫照,對了解我們中國古代歷史具有極重要的意義。多視角。更真實。

“異域之眼:15世紀朝鮮儒士崔溥眼中的中國”古代識字率考

異域之眼:·13世紀外國人《馬可波羅遊記》眼中的中國

異域之眼:·16世紀葡萄牙人眼中的中國

異域之眼:·16世紀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眼中的中國

異域之眼:·17世紀西班牙傳教士閔明眼中的中國

異域之眼:·17世紀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哲學家萊布尼茲眼中的中國

異域之眼:·20世紀英國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羅素眼中的中國

整理自2020年1月7日

未完待續:內容整理中···

字者,文化之心。心者,民族之志。

萬古華夏,文化延綿不斷,字之功。

千秋九州,聖賢相傳不息,字之德。

故字存,則志存,字失則志失。

字創於洪荒,擬之自然。立本象,沿用千年。

故欲神交古人,必斷文識字,欲志在聖賢,須明古知今。

習雅言之道,育君子之風。


“異域之眼:15世紀朝鮮儒士崔溥眼中的中國”古代識字率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