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你买房了吗?你对买房有什么打算?

长风万里


你好楼主,我是91年的,工作地海口,有车无房。2016年进入房产行业,那时候海口的房价还只是8000-10000之间,但是这两年房价疯长,买房的压力剧增。女朋友是广西的,打算今年年底结婚,一直想给她一个温暖的家,但是海口的房价均价17300每平米,如果不是因为政府限购限价,房价早就20000以上了。很多人会说,你们做房地产的怎么会没买房?其实,房地产这行赚到钱的毕竟是少数,赚钱的速度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更多的人需要时间去积累去沉淀,在海南这个高物价低收入的地方生活,大家都不容易!但是不管怎样,只要努力,不忘初心,早晚都会实现的!

同楼主问大家,90后的你买房了吗?



美丽海之南


我是第一批90后,现在年近30了,已经结婚,两人工作,第一套房90多的两居,2013年买的,5100多每平,目前还有贷款,去年刚入手了一套三居,8700多每平,两套月供7500多,压力很大,三线城市山东临沂,算是把买房这件事解决了,以后也不用为买房而担心了,努力赚钱还房贷就是今后的目标,到了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生病的阶段。努力中……



想不起忘不掉了


90后,刚毕业的时候就有了买房的打算但是因为工作不稳定家里不允许也就作罢了,2017年城市限购房价疯涨,虽然有了一定的存款,但是首付还差一些,想让家人借给我一点,把首付付掉。家人因为我是女生也都反对买房,只有妈妈支持我,但是妈妈也没有工作,经济上帮不了忙。

只能退而求其次在隔壁四线小城市买了一套房,两年不到涨了三十万。感谢自己当初在所有人反对的情况下,坚定的下手。不然现在更买不起。

今年年初升职,薪水涨了不少,遇上好老板无息借给我二十万,又付了首付买了工作城市周边一套小房子。准备自住几年,后面卖掉添点钱在工作的城市买一套。

有自己房子的感觉真特么幸福!


小西红柿君啦


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你应该知道下什么是租售比?

租售比本身很简单,就是租金和房价的比例,是判断房价是否「合理」的一项重要指标。针对某一个具体的房子你可以计算它的租售比,对于某一个地区——比如北京城区——你也可以计算平均的租售比,后者可以作为判断这一地区房价状况的参考。

用租金和售价的比例判断房子的投资价值——这个概念不是中国人发明的,而是一个很常见、很通行的房地产指标,国际惯例叫 price-to-rent ratio,也就是「售租比」,跟中国版的「租售比」正好反过来。还有一个小差比是,中国计算售租比通常算的是月租金,国际惯例是年租金。

不管是售租比还是租售比描述的都是一回事儿,用哪个对于讨论的结论都没影响,为方便起见,下文一概用国际惯例的安年租金计算的售租比。

根据 NUMBEO 的最新统计数字,中国深圳的售租比是 78.89 ,也就是说,深圳的房价相当于七十九年的房租。那这个数字到底是算大还是算小呢?

这个问题好回答,如果你是外星人,抓到了一个地球人郭敬明,量了一下身高——一米五五,那这到底算高还是算矮呢?很好办,再多抓几个地球人比一比不就知道了?下面是 NUMBEO 统计的世界上二百七十五个房地产市场中几个国际「一线城市」的售租比。

中国深圳:78.89

中国北京:72.34

中国香港:51.37

中国上海:51.23

日本东京:41.30

新加坡:37.47

英国伦敦:36.04

美国纽约:19.03

郭敬明高不高这个简单问题有答案了。但是,郭敬明的身高是不是「合理」呢?这个问题就复杂多了。上海售租比五十一,比纽约高两倍不至这我知道,但这并不能说明上海的售租比就不合理啊?

从两个角度思考:

一、所谓的「刚需」

这是房地产商以及网上那些靠鼓吹买房骗钱的房托特爱挂嘴上的一个词。他们希望你相信的是,房价高是因为住房「刚需」高。

一个房地产市场的租金水平,反应的是当地居住需求和住房供给形成的价格平衡,简单地说,一个地方房租越高说明这地方「居住刚需」越高。当然了,房价一方面也反映了居住需求,但是房地产本身有投资属性,房价高本身不一定能说明居住需求高。

比如说,北京某一年房价暴涨了百分之二十,只有傻逼才会由此得出北京一夜之间忽然多出了一大堆以前不存在的住房需求这样的可笑结论。事实是,同一年的房租并没有明显的波动,恰恰说明居住刚需、供给没什么变化,暴涨的仅仅是我们这里讨论的「售租比」。

那能说明什么呢?

记住:售租比上升说明了房地产投资需求的上升超过了居住需求的上升(假定两者都在上升)。通俗点儿说,一个地方售租比高,说明这个地方的房子目前「是用来炒的,不是用来住的」——炒房需求比真实的住房「刚需」要大。

房托儿们都弄错了…

咱们算笔账吧…

假定你有三百五十万存款,二〇一七年一月初贷款六百五十万在北京投资了一个总价一千万人民币的房子,贷款利率 6%,那么你的每月按揭还款是 39,000,全年 46.8 万,按北京平均售租比 72.3 算,你获得房租收入 13.8 万,到年底还欠贷款 642.02 万。

查了一下,二〇一七年北京全年房价略跌,但为了让房托们高兴,咱们假定房价涨了百分之三,你投资的房子现在值 1030 万了,如果你把房子卖了,那么全年的收益是:

1030 - 642 - 350 - 46.8 + 13.8 = 5 万

如果你把一年里投资房子的钱 350 + 46.8 = 396.8 存个普通的理财,年息 5%, 那么你的收入是:19.84 万。

所以说只有弱智才会在北京买房。

有人说房产税出来了,终于可以降价了…

一、推出房产税的一个重要目的恰恰就是为了给地方政府一个新的、稳定的收入来源,从而减少对地方财政对卖地的依赖。

所以啊,你先别高兴得太早了,房产税是给政府挣钱的办法,没有你认为的降低成本的功能。

第二,你把房价跟成本的关系弄反了。

这个错误观念很多人都爱重复——认为高房价的原因是土地成本高。当然了,一部分原因是大家经济学常识不够,但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像任志强这样靠骗房奴发财的房地产商有意散布这样的错误观念,目的是想把大家对房价抱怨的目标转移到政府头上。

记住,是价格决定成本,而不是成本决定价格!

就拿房地产来说吧,正是因为有足够的人愿意出现有的高房价买房,房地产开发商才敢在土地拍卖会上出高价买地。有人愿意出十万一平米买房,各个房地产开发商会以此推算包括土地成本在内的各项成本以及相应的利润空间,然后在拍卖会上决定出多少钱。

土地价格不是政府定的,是市场定的。从根本上说,土地价格也不是房地产商定的,而恰恰是那些一面抱怨高房价一面又拼了命地非要买房的房奴们定的。


灞桥难受哥丶


我买房了。现在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每天睁眼就是房贷,家用,油费。生活痛苦并快乐着。



耕田那些年


做为90后的最后一批,刚刚初入社会,对于社会这个大家庭来说还是小白,买房的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遥不可及的梦,但我还是相信不甘落后的九零后有着无限潜力!


小哥儿阿平


首先我不是90后,我是80尾的,对买房我觉得是人生一件大事,我是去年买的房子,我来分享一下我的买房心得吧!现在年轻人社会压力大,要娶媳妇,但是首先你的要有房有车,车还好点,但是房子对那些家庭不是特别富裕的,压力确实很大,首先你要存钱付首付,然后每个月要还房贷,现在的90年后也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了!买房我觉得是有必要买的,年轻人要有压力才会有奋斗目标,有时候不给自己压力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力,假如你不买房的话,没有生活压力做什么大手大脚,到最后房子也没有钱也没有存,房子也是投资,现在房价还有上涨空间,即使你以后卖掉也不会亏,所以我个人意见90后买房是必须的,为自己定个奋斗目标吧!



阿煷的Life


本人也是91年的,目前还是没有买房子,结婚时父母给了一笔首付钱跟装修钱,现在房价都涨了,首付钱跟装修钱加起来也不够首付了。至今还是在租房子住。而买房子无论大小,都是自己的避风港,当初买的房子玩的已经涨了几十万,而却并没有存下这么多钱,工资也没涨多少,看着小区幼儿园,学校,人渐渐多了起来,父母在小区的朋友也渐渐多了起来,晚上遛弯的时候熟悉的面孔越来越多,而不再是租房时那些匆匆过客。所以建议大家不管怎样,最好还是买房子,不管大小,总是有个家,比租房子还是有保障性的,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所以还是奋斗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从新开始的生活


我们这里四线城市,买个房子最起码的90平左右,这不算要求高吧?但是我买了车子14万,但是这100多万的房子,不可能不可能,孩子读书3万进的1年级。我宁愿在老家盖别墅,我也不可能在这个城市买洋楼,买一个洋楼能在我们老家盖两栋。差距太大。我不否认别人能力好,我只能说我是真的尽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