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百姓一般吃什麼?一天有三餐嗎?

安徽六安君


大明王朝一樁曾惹來“國際影響”的話題,正是“吃什麼”。

比如在十六至十七世紀,諸多歐洲傳教士的筆記裡,明朝百姓“吃什麼”的話題,就把多少歐洲讀者看得流口水:葡萄牙人克魯士的《中國志》形容明朝老百姓“極好吃喝”,除了大米小麥之類的主食以及蔬菜外,還有豐富多彩的肉食,包括豬肉牛肉以及大量水產。城市裡到處都有攤販,隨處可以買到食物,所以“中國人是大食客”。

西班牙人拉達的作品《記大明的中國事情》裡,明代福建沿海的老百姓,肉食也很多樣,不但有燒肉燻雞鹹肉等各種常見肉食,還有鴿子和斑鳩,做法也有好多種,精細的記錄,看得多少歐洲人流口水。

而在“中國通”利瑪竇筆下的《利瑪竇中國札記》裡,當時的明朝南方土地肥沃,生產高度發達,所以“人們都很愛好吃喝聲色之樂”。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米麥魚肉水果的價格都很便宜,特別是大米的種植與生產,簡直“遠比歐洲富裕得多”。

那麼真實的大明百姓飲食,真有這些外國人寫得那樣?對照下歷史背景就知道,這些外國人記錄的明代生活,主要集中在明代嘉靖至萬曆年間的東南沿海地區。倘若參考中國史料的話,陳舜系《亂離見聞錄》裡回憶,萬曆年間的廣東地區,鬥米只要二十錢,一斤肉不過六七錢,一斤魚一二錢。確實像利瑪竇說的那樣“價格便宜”。所以普通老百姓生活也“百般平易”,吃得很豐富。

那是不是在明朝所有時代,各個地區的普通百姓,都能如這些外國人記錄的那樣,能“愛好吃喝”甚至“做大食客”?

明朝弘治年間的《溫州府志》記載,當時溫州的普通農民,每年春分起開始勞作,到冬初收割了晚稻,才算稍有農閒。家中的女人卻還閒不下來,貧民家即使六七十歲的老嫗,也要替人紡織掙錢。就這樣辛苦,每天一日三餐,早晚兩頓都是喝粥,中午才吃得上乾飯。下飯的菜餚,也基本是水產品居多。同時代的《嘉興府志》,描述的農家生活也差不多,不過端陽節時,大家可以湊錢喝酒,名曰“賽樂會”,小小奢侈一把。

當然,這樣的生活,也是建立在風調雨順的前提下。也由此可見,即使老天爺照應,農民的生活,依然是幾多辛苦在其中。

而比起農家飲食來,城市平民的飲食,則相對豐富一些。《明朝的居家必用食類》全集裡統計,明代“一線城市”的普通百姓飲食,包括了“槽魚”“臘肉”“風雞”“酸筍”“泡白菜”“醃蘿蔔”等各種食物。比起當時奢靡成風,號稱“食不厭精”的士大夫飲食,著實簡陋得多。

就以北京老百姓的“吃菜”來說,到了缺菜的冬季,當時北京的官宦人家,家裡都有自己的火炕溫室,哪怕外面天寒地凍,都能優哉遊哉種菜。甚至還能吃到鮮嫩的黃瓜。普通老百姓家呢?只能吃自家地窖儲藏的大白菜,或是醃製的鹹菜。有錢沒錢,就看能不能吃口新鮮菜。

不過,明朝老百姓的飲食種類,比起之前歷代來,那也是豐富得多。不同地區的食材甚至蔬菜,都常見在異地流通。《如夢錄》記載,在明代的開封,就有許多售賣“希奇”蔬菜的店鋪,不止有南方來的“乾菜”,甚至也有一些新鮮的蔬菜,價格也不貴。

而明朝人謝肇淛的《五雜俎》裡的記載,更生動見證了明朝人的“餐飲消費”:當謝肇淛二十歲那年(1587)來到北京時,想在京城買點肉食,卻也就只能買到雞鴨牛羊,買條魚簡直是萬分困難。但到了謝肇淛四十歲(1607)時,北京的集市上,卻充斥著大量的銀魚甲魚螃蟹等南方特產,價格竟還比江南便宜得多。普通的北京市民家庭,有倆閒錢都能打打牙祭。明代的商品經濟發展,乃至“資本主義”萌芽,幾樣食材就已縮影。

但別看明朝普通百姓日常飲食“簡陋”,明朝老百姓特別是城鎮百姓,“做大食客”的熱情,確實如利瑪竇形容得那樣高。從十六世紀中葉起,明代城市奢靡之風大起,餐飲消費也不能“免俗”。比如江南民間普通家庭,辦宴席都常用“簇盤”,桌上食物能堆到一丈高,不止有肉食蔬菜,還有各類珍奇果品糖果,甚至還有斑鳩馬奶等珍奇。以至於“一會之費,常耗數月之食”。辦頓大餐,幾個月生活費沒了。

這越演越烈的奢靡風氣,也讓餐飲行業在明朝,變得十分有前途。萬曆年間官至內閣大學士的申時行,就在筆記裡感嘆說“.今都城如賣醬、屠沽有千萬之資”。也就是從事屠宰甚至鹽醬的小商人,都有上千萬資產,比他這個“閣老”還肥。

如此火熱消費,也常被當做明朝“富庶”的證據。但必須說的是,這繁華景象,只是大多發生在明代的經濟發達地區,更集中在明朝中後期的“中興”時代裡。如果看看風雨飄搖的明末,同樣是“吃什麼”的話題,卻又是另一番觸目驚心的場景。

比如崇禎年間,明朝官員馬懋才的《備陳災變疏》裡,就以細緻的筆墨,描述了陝北百姓的“餐飲生活”:延安府顆粒無收的年景裡,朝廷的賑濟眼巴巴盼不來,餓急了的百姓們,先是去吃山上的蓬草,沒多久蓬草吃光了,又去吃樹皮,樹皮吃光了,只能去吃山上的石塊,這種叫“青石”的石塊,聞起來有腥氣味,吃一點就飽,但吃後“不數日就腹脹下墜而死”,場景慘不忍睹。

看過這悲慘一幕,相信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號稱生活“精緻”的晚明,會突然陷入西北大亂,直至大亂如烈火燎原,吞沒整個王朝。一個“吃什麼”的問題,就像晴雨表,縮影了大明朝的興衰。

而如果對比同時代,那依然壓在災民頭上,讓災民們吃“青石”都不可得的“催科加派”,再看看明末年間,那些享受著“食不厭精”的餐飲水平,吃飽了把“民生”掛嘴上,卻玩命掐架黨爭的官僚們。那繁華背後觸目驚心的反差,乃至反差之後,明朝滅亡的深刻教訓。幾百年後,僅看這個“吃什麼”的問題,就依然如回聲般激盪人心,震起深深的回味。

參考資料:《明史》《明實錄》《如夢錄》《五雜俎》《明朝的居家必用食類》《溫州府志》《嘉興府志》、陳寶良《明代社會生活史》 、 顧誠《明末農民戰爭史》、 何茲全《走進晚明》


我們愛歷史


明朝百姓的飲食習慣,也是一個由尚儉到逐奢的過程

明朝建立以後,經過連年征戰,百廢待興,國家尚未完全統一。面對民生凋敝的狀況,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後,以身作則,力行節儉,禁止一切奢華。飲食上亦是如此,樸素至極,不過是家常菜餚,並無珍饈美饌。

皇帝每日定例進二餐,食物也儘量精簡,御膳中也一定有一道豆腐以警示皇帝不敢忘記建國初期民生艱難的民情。因為豆腐這種食材易得,價格又很便宜,在冬天蔬菜十分難得的季節裡,作為素菜端上餐桌還可以調節膳食平衡。

除了對皇帝本人詳加規定以外,對親王、后妃的飲食也有所要求:每日可支取的牛羊肉只有一斤,而且只能支取其中一種,支取肉食之後就不能支取牛乳了。他經常告誡臣子們:

“今天下已平,國家無事,封賞之外,正宜儉約以省浮費。”“節儉二字,非徒治天下者當守,治家者亦宜守之。爾等歲祿有限,而日用無窮,費或過度,何從辦集?侵牟剝削皆源於此,須體朕懷,共崇節儉,庶幾無悔。”

在明太祖的帶領下,後宮以馬皇后為首,也身體力行節儉,馬皇后甚至親自執掌中饋,掌管宮內飲食。平日裡如此飲食,到災荒之年,太祖與后妃甚至同吃草蔬礪飯。

連皇室貴族的飲食尚且如此,平民之家的日常飲食是何等情況自消不必說

這種風氣一直持續到成化,一般而言,在古代帝制社會中,飲食上往往是向上層看齊的。鑑於上流社會的影響,以及明初物質生活十分匱乏的客觀情況,民間的飲食也不會有多豐富,但是到了成化年間,宮廷飲食開始奢侈起來,在宮廷的帶動下,尤其是在江南地區,商業的發展繁榮提高了城鎮的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直接刺激了人們享受生活的慾望,最直接地表現在滿足口腹之慾的飲食中,帶動了整個社會的飲食風氣發生變化。

這種變化不只在平民中,在平民的上層士大夫群體中的表現也很突出,例如在明英宗正統年間南京人請客吃飯,“止當日早,令一童子至各家邀雲‘請吃飯’。至巳時,則客已畢集矣。如六人、八人,止用大八仙棹一張,殽止四大盤,四隅四小菜,不設果,酒用二大杯輪飲,棹中置一大碗,注水滌杯,更斟送次客,曰‘汕碗’,午後散席。”

由於這種風潮自上而下帶動,平民的飲食風俗便不可避免地也開始走向豐盛

不只是菜品多樣,連果品也甚為考究,還經常性地舉辦各式宴會。宴會中全用“簇盤”、“糖纏”等物來招待客人,類似於今天的拼盤和果仁糖,極盡奢華,時人皆習以為常。

起初,富家大戶宴請賓客,瓊漿玉液,山珍海味一應俱全,發展到後來中人之家也開始仿效,不絕如縷。“一會之費,常耗數月之食”。

宴會所用菜餚,但求華美異常,種類繁多。在喜宴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明初的喜宴每席不過六盤菜餚,五盤水果,三盞湯水,共計十四樣。中期以後,即使不是像喜宴這樣正式的宴會,僅僅是菜餚就有十盤。葉夢珠《閱世編》中記述明末中產人家的宴會說:“肆筵設席,吳下向來豐盛。縉紳之家,或宴官長,一席之間,水陸珍饈,多至數十品。即使是士庶及中人之家……有多至二三十品者。若十餘品則是尋常之會矣。”


野談歷史


明朝時期傳入中國的食物有玉米、馬鈴薯(土豆)、紅薯(地瓜)、花生、辣椒、西紅柿(番茄)、菠蘿、豆角。

秦漢時期:小麥、高粱、藕

漢朝時期:葡萄、石榴、黃瓜、大蒜、香菜、胡麻(亞麻)、胡豆(蠶豆)

南北朝:胡椒

唐朝:菠菜、開心果

宋朝:占城稻

元朝:胡蘿蔔。

所以,你要問吃什麼,應該以上都有些吧。在現在我們看著很日常的食物,古代的技術種植技術雖不如現在,這些作物生長力頑強,產量不高也足以裹腹,所以吃不起牛羊肉,地大物博的中原,產些農作物做民眾主食,也不是什麼難事。

應該是一日兩餐。明朝的開國皇帝是誰?朱元璋!朱元璋是農民出身,當上皇帝之後也是十分節儉,不僅十分節儉而且九分殘暴。作為皇帝的朱元璋一天也就吃兩餐…當然你要說晚上出去喝花酒這算第三餐,本人無法反駁。

我們再來看看明朝的思想文化,明朝為了鞏固皇權採用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八股取士:沿襲科舉制度,為了嚴格控制士人的思想,科舉考試僅從儒家的四書、五經中命題,只准用程朱理學。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皇權至上的原則下,大多數當然是效仿皇帝。而且古人睡得都比較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兩餐,應該是足夠的。

我是陸棄,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喜歡歷史的朋友請點個贊加個關注哦~

陸棄


日落而息和“過午不食”是我中華民族博大精深和傳統的理念,普通百姓一天兩餐的習慣也就繼承和傳承了幾千年,正所謂“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餮而始”。當然,無論哪個朝代的貴族就不能同日而語了,畢竟階級成分不同。

據考證,到了明代,特別是萬曆年間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已經相當不錯了,稻米十元以及這豬肉等等家禽已經擺上餐桌,上流社會和工商業戶,在衣食住行上還是十分講究的,可民間百姓和前朝元代幣已經是人上人。
(明朝的日常百姓生活)

我們不妨看明萬曆末年老百姓生活情景:陳舜《亂離見聞錄》回憶明萬曆時期情景

予生明萬曆四十六年戍午八月二十六日卯時,父母俱廿三歲。四方樂利,又家海角,魚米之鄉。鬥米錢未二十,斤魚錢一二,檳榔十顆錢二文,著十束錢一文,斤內、只鴨錢六七文,鬥鹽十文,百般平易。

我們可以解釋一下他的內容:

我出生在明萬曆四十六年,也就是明朝的萬曆末年,父母那時候二十三歲,四方安居樂業,且我家住在靠海的地方,是一個魚米之鄉。購買一斗米不到二十文錢,買一斤魚才一二文錢,買十顆檳榔只需要二文錢,雞和鴨六七文,鹽十文,有很多交易方式。

從這個解釋不難看出,在明朝的萬曆年間後期,老百姓不但豐衣足食且又安居樂業。物價平穩,農副業十分充足,油鹽醬醋柴,可以平等自由交易。
(一片欣欣向榮景象)

再看工商業等其它描述:

窮者幸託安生,差差徭省,賦役輕,十米輸千錢。每年兩熟,耕者鼓腹,士好詞章,工賈九流熙熙自適,何樂如之!

明末人表示萬曆皇帝遠勝於漢武唐宗,是為聖君……

窮人生活在這個年代,感到非常的幸福。各種徭役都取消了,繳納的賦稅也很少。一石稻米才一千文錢,每年兩次成熟。 農民們都能吃飽飯,文人墨客們能夠安心做文章。各行各業三教九流都有自己謀生渠道,非常的幸福。
(明代百姓的副業)

通過上面的介紹,無論是上流貴族社會團體,還是工商業的商人,以及普通老百姓,不難看出他們對那時的生活是滿意的。

至於明代百姓一日幾餐,這個問題也是與現在我們的生活沒多大區別和差距,根據他們的身份地位和他們的生活環境,作息時間來確定他們的飲食起居。

當然在明朝的末年,必然由於戰亂造成的社會動盪而引起的不穩定因素也是必然的。

(圖片來自網絡)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相互分享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歡迎期盼網友們評論留言吐槽。


日堯居


這個問題三哥來回答。明代人的飲食因為社會階層、地域風俗和民族習慣等不同而有差異。一般北方人一天兩餐,南方人一天三餐。

明代的飲食風俗大致可以劃分為兩個時期,嘉靖以前的前期,明代社會各階層成員的飲宴等日常生活消費標準,均遵循封建王朝的禮制及嚴格限定,很少有違禮逾制的事情;到嘉靖、隆慶以後的中後期,隨著社會價值觀的變化,各式商品的漸趨豐富,飲食方面也越來越奢華了。

明朝開國之初,出身農家的朱元璋提倡節儉,在飲食上也不例外,平時吃的就是些家常菜餚, 並無珍異美食。每天早晚進膳, 必有一道豆腐, 以示不敢奢侈。馬皇后也以儉樸自持, 甚至親自“主饋”,掌管宮內飲食。

為了防止奢侈之風,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確立了一套飲食上的等級制度,就飲食器皿的質料作了詳細的規定:公侯與官一品、二品,酒注、酒盞用金, 其餘的器皿用銀;三品至五品, 酒注用銀, 酒盞用金;六品至九品,酒注、酒盞用銀, 其餘都用瓷;庶民百姓, 酒注用錫, 酒盞用銀, 其餘用瓷、漆。同時,為了堵塞豪飲之風,明朝廷一向實行一種禁止民間種植造酒的糧食, 或者直接禁止造酒、造麴。

在這種等級制度的約束下, 明初的飲食普遍以儉樸為時尚。老百姓設宴待客只是一種禮節性的儀式,而不是豪飲奢靡的場所。浙江桐鄉的李樂在書中記載, 小時候他隨父親赴鄰居家的喜宴, 所設不過水果五盤、菜餚六盤、湯三盞。如果是平常鄰人相聚, 坐客或五、六人, 或八、九人, 都用冷餚四品, 用有蒂瓷鍾輪流飲酒, 並不是一人一杯。

在嘉靖以後,人們的飲食就開始變得奢華起來,這種風氣首先來自宮廷。宮廷中倒是依然保持著吃豆腐的習慣, 不過豆腐已不再是由黃豆製成,而是用百鳥腦釀成, 一盤豆腐, 需花費近千隻鳥腦, 奢侈至極。

在民間,人們競相借宴飲來顯示排場,講究氣派,所陳列的菜餚也越增越多,品種越變越奇,器皿越來越精細,宴飲的禮儀越講究越繁瑣,人們在餐桌旁吃喝的時間也就越來越長。

萬曆時人謝肇淛說,晚明一些富家巨室舉辦一次宴會,常常是窮山之珍,竭水之錯,諸如南方的蠣房,北方的熊掌,東海的鰒炙,西域的馬奶,無不羅致宴上,確乎如古人所言,一筵之上,食品所列,已是“富有小四海”。比如,鵝在明代算是美食,一般人不輕易食用,但當時有人請一次客,殺了30多隻鵝。

晚明這種普遍的吃喝風,使當時的人際關係也以吃喝為紐帶了,因此南京曾流行“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兒親戚”的諺語,大家認為招待賓客是一件很莊重嚴肅的事情,不可草率馬虎,當時還有“辦酒容易請客難,請客容易款客難”的說法。

由於中國地域遼闊,在飲食習俗上南北差異也很明顯。一般說來,東南之人食水產,西北之人食陸產。萬曆時人王士性說京師人的飲食習尚是“嗜辛辣肥醭,其氣狂盛,多嗜鬥狠,常以酒敗,其天性然也”。“晉中俗儉樸,古稱有唐、虞、夏之風,百金之家,夏無布帽,千金之家,冬無長衣,萬金之家,食無兼味。飯以棗,故其齒多黃,食用羊,故其體多肉,其朔風高厲,故其色多黯黑,而少紅顏白皙之德”。

一天的飲食次數上,北方人每日兩餐, 習以為風。江南人家,每天均以三餐為足。此外, 又有上、下午中間的點心。這種飲食習俗, 不僅存在於官宦人家待客, 即使工匠、傭夫之家, 也是如此。比如,浙江紹興民間飲食, 一日三餐, 而且三餐都是吃飯, 只有遇到災荒之年, 才改為一日兩餐, 或將飯改為粥。溫州民間百姓飲食, 也是一日三餐,早晚食米粥, 午食米飯, 幾乎很少吃麥面。



聽三哥說歷史


作為90後歷史和美食狂熱愛好者的千戶君終於等到這麼等到這麼一個讓千戶君最感興趣也最熱衷回答的問題了。

明朝因為開過皇帝朱元璋出身貧苦,所以很關心老百姓的生產生活問題。明朝實行移民墾荒和屯田政策,耕地數量達到七百八十多萬頃,這一水平甚至到了後世的“康乾盛世”都沒有被打破。而且明朝還大力引進經濟作物,番茄、地瓜、南瓜、蠶豆、土豆、玉米、辣椒、大蒜、棉花都開始實行全國推廣種植,再加上占城稻種的改良、農耕工具的改良——“龍尾車”取水、“攪車”紡棉等大大節省人力,甚至還出現“生態養殖法”大大提高了生產力。

有了農業經濟基礎,人們的生活條件也大大得到提升,那時候芝麻主要用來榨油了,豆子也不再當主食而用來做菜了,麵食開始成為北方的主要口糧,馬鈴薯、地瓜等蔬菜開始進入平常百姓的飯桌,家禽家畜成為人們肉食的主要來源。

明朝是一個關心吃喝也講究飲食的朝代,那時候已經產生了繁榮的市民經濟和市民文化,這種文化注重享樂,直接的體現就是出現淮揚官菜和民間江湖菜的出現。

因為朱元璋出身安徽鳳陽,開國將領中也多是來自淮揚,所以官場上流行的菜還是以淮揚風味為主,比如太祖燒香菇、長壽菜、徽州毛豆腐都帶有濃郁的淮揚菜特色。淮揚菜口味清鮮平和,鹹甜濃淡適中,南北皆宜。並且食材講究時令新鮮,原料以河鮮比重較大,"醉蟹不看燈、風雞不過燈、刀魚不過清明、鱘魚不過端午"。烹飪技藝精細,注意刀工,強調本味,重視調湯,善用火候,擅長燉、燜、煨、焐、蒸、燒、炒。經典菜餚有“肉圓肥而不膩,青菜酥爛清口,蟹粉鮮香,肥嫩異常”的蟹粉獅子頭、“鹹鮮適宜,軟嫩清醇,入口即化”文思豆腐等。

明代普通老百姓也極重飲食,像山東秋白梨、文官果、羊肚菜,福建牛皮糖、福橘餅、紅腐乳,南京地慄團、桃門棗、山楂糖,蘇杭橄欖脯、雞豆子、花下藕,台州瓦楞乾等各地特產,全國流行。明代著名白話小說《金瓶梅》中提到的主食、菜餚、點心、乾鮮果品等達280多種,菜餚像什麼燉鴿子雛呀、燒滑鰍呀、水晶鵝呀、茶本樨餅呀,小吃像芋餅、肉餅、捲餅、夾沙團、臊子面呀,千戶君光是想想都口水直流。總之一句話,明朝的美食在文史記載中香氣四溢。明朝老百姓還是比較能吃、會吃、懂吃的。

最後有更多觀點的小夥伴,歡迎留言評論。認同千戶君觀點的小夥伴也可以留言點贊關注轉發哦,Thanks♪(・ω・)ノ!最後的最後美圖鎮樓!



蕭千戶


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到三餐。

也不是所有人一年四季都三餐。

尤其是普通人家。

其實中國古代人很長時間裡是吃兩餐的。

怎麼知道明朝人吃什麼呢,一個是看史料記載,一個是明人的筆記,再一個是看明代人寫的小說,比如《金瓶梅》之類的。

相關的記述很多。

但能記述這些的人,都不是普通老百姓,所以他們的見聞和親歷,能否代表老百姓,不好說。

古代的絕大多數老百姓的飲食,不論哪個朝代,不管什麼明君昏主,基本是四個字:吃糠咽菜。

精米是吃不到的,雞鴨魚肉一年也看不到幾回的。


拾字接頭


明朝的平民百姓的一般吃菜和粗糧。

冬季一日兩餐,夏季一日三餐,農閒食稀,農忙食幹。

夏季的一日三餐,也是兩稀一干。逢年過節一般才有肉食吃到。

和其他朝代差不多。

《金瓶梅》裡面記載雖然是宋代的事,但是體現的是還是明朝的飲食比較豐盛,都是士紳地主階層的,他們都是一日三餐,而且在飲茶或者晚上還有點心之類的。


穿越再現彼岸


古代有這麼一副著名的對聯,上聯是:自古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從古至今,上至王公貴族,下至普通百姓,吃飯,永遠是頭等大事。只有填飽了肚子,也才有機會去思考別的事。那麼生活在明代的百姓,他們吃什麼呢?吃的又怎麼樣呢?

明代大概是諸多中國封建王朝中比較奇葩的一個了。受限於朱元璋的小農意識,明朝出現了十分奇特的民富國窮的情況。其他王朝一般都是中前期達到鼎盛,國強民也富,一般被稱之為盛世。


而到後期,隨著人口的增多,土地兼併的嚴重和官僚的貪汙腐敗,天災人禍共同作用下,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往往急劇下降,甚至民不聊生,起義遍地。而明朝直到萬曆年間,百姓依然生活十分富裕。

有了足夠的物產和財富,再加上中國自古就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說法,老百姓自然想盡辦法去吃的更好,飲食業也因此空前繁榮。八大菜系中著名的川菜、魯菜、粵菜等菜系,都是在明清時形成的規模。


而當今國人最喜歡在吃飯的時候談事情的習慣,實際並非現代人的獨創。早在明代時,明朝的文人就喜歡以吃聯聯誼,增強士大夫們之間的凝聚力。

而明朝百姓吃飯,且不說王公貴族們,僅普通富戶的吃飯,就極為奢侈。例如在《金瓶梅》中,曾描寫過西門慶的早餐:有四個鹹食,十樣小菜,一碗蹄子,一碟鴿子雛,一碗春不老乳餅,一碗混沌雞兒,再加上一碗添了數十種乾果的白糖粥。


午餐更是豐富到爆:不但雞鴨魚肉、生猛海鮮樣樣齊全,做法也極為精緻。比之當今的大飯店中大廚做的絲毫不差,且更為純天然。

而不僅是富戶吃的奢侈,普通的中產之家和平民也開始在飲食上追求豐富多彩。尤其是明代時,很多海外來的食材開始大量出現,大大豐富了原本的菜系,如西紅柿,辣椒,南瓜,地瓜,玉米,大蒜等,都開始登上老百姓的餐桌。

當然,雖然明朝的賦稅並不高,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也使得市場空前繁榮,因此老百姓的生活質量比之前的王朝要好很多。但是,這些一般都指的是江南、沿海等地富裕的地區。

其他貧瘠的地方,例如西北、西南等地的貧苦百姓,依然無法做到溫飽,一旦遇到天災人禍,這些地方賣兒鬻女的情況更是比比皆是。整個明朝期間,這些地方的起義造反也從未停止。


鳶飛九天2018


明代由於紅薯、土豆、玉米剛剛進入中國尚未進行普及推廣,所以糧食主產是水稻、小麥、高粱、豆類。

從經濟發展上看,明中期之後,由於海外貿易的推進,大量白銀流入中國,所以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與首都百姓日常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糧食價格有所下跌。

城市居民與初級產業工人得到實惠,🐔🐟🐑雞蛋都有了品嚐的機會,也能湊份子打牙祭。富裕人家甚至可以製作暖房,冬天吃上新鮮的蔬菜。

但這也僅僅只是沿海工商業與傳統農業發達地區。

廣大山區就差遠了。太湖流域糧食畝產年均兩季可達650斤,山區丘陵也就300斤,山西陝西能有150斤都是幸事,所以大多數百姓依舊食不果腹,農忙有碗豆渣飯吃飽就可以了,更不要談什麼蛋白質的攝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