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套路!途牛說著無損退款,發的竟是旅遊券

令人揪心的嚴峻形勢下,首先遭到重創的是旅遊業。


旅遊業本就是環境敏感型的產業,受到疫情的影響,絕大多數人的春節出遊計劃都被取消了。去哪兒網的CEO陳剛預計,參照2003年非典的情況來看,未來三個月將是整個行業企業需要攜手並肩的煎熬期。


自1月21日以來,包括攜程、飛豬、去哪兒網、途牛等OTA、各大航司、鐵路部門就開始了實行非常時期的免費退款保障政策。尤其是各大OTA,多次調整、升級政策,免費退改產品的涉及地區從武漢升級到湖北,再升級到全國;免費退改的機票酒店從境內升級到境外,退改涉及訂單的時間也逐漸延長。


然而,當老百姓真正去操作退票的時候才發現,OTA平臺只是說得漂亮,實際操作起來仍然要把損失儘可能的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都是套路!途牛說著無損退款,發的竟是旅遊券

“所有損失由平臺承擔”


在各大OTA平臺中,途牛算是反應比較快的那一個。1月21日中午,途牛就發佈了疫情退改保障方案。


都是套路!途牛說著無損退款,發的竟是旅遊券


第一版保障方案有5條,主要針對確診和疑似患者、目的地是武漢的遊客、跟團遊和地接遊客和醫護人員,幾乎每一條最後都有一句讓消費者們感動又安心的“損失由途牛承擔”。


後來幾天,途牛又陸續升級了幾次保障方案,增加了境外遊、遊輪、全球酒店等方面的保障措施,每一次升級,都是在幫助更多的消費者們減少損失。


然而,官方發佈說得好看,實際操作起來,卻沒有講得那麼省心。鮮姐在微博上以“途牛”為關鍵詞搜索,自動跳出來的卻是兩個負面詞條。


都是套路!途牛說著無損退款,發的竟是旅遊券


1月16日,黑龍江的張女士在途牛旅遊APP上購買了2月13至18日前往泰國的跟團遊行程,總價19506元,然而一切計劃都被疫情打亂,張女士只得取消行程。


1月27日,張女士接到了途牛訂單客服的電話,客服人員稱由於疫情影響,將給張女士的泰國團隊遊訂單做退團處理,張女士隨後在線申請了退款。


根據途牛最新發布的保障措施,張女士應當是符合全額退款的條件的——途牛“出境跟團遊(含半自助)退訂保障”介紹稱:1月27日至2月29日(含)出遊的出境跟團遊(含半自助),除已發生的簽證費(送籤中+已出籤)及生效可理賠的保險費用外,其餘訂單費用提供無損退訂保障,損失由途牛承擔。


都是套路!途牛說著無損退款,發的竟是旅遊券


可是,當張女士查詢退款情況時,卻被告知只能退還機票費用8088元,剩餘11418元費用不能退還。


都是套路!途牛說著無損退款,發的竟是旅遊券


這個結果真是令人始料未及,尼克楊聽了都要頭頂冒問號。


張女士顯然也一腦袋問號,她又撥打了途牛平臺的投訴電話,說明情況後,接線員表示張女士的訂單確實“符合無損退款的條件,可以全額退還。”


安下心的張女士覺得OK,繼續等待退款,結果又接到了訂單客服的電話,表示再次核定損失後,取消8088元的現金補償,先補償張女士4318元,並將以4318元等值途牛旅遊券的形式返還到張女士賬戶,其餘金額需繼續等待核損結果。


鮮姐捋了一下這個神奇的發展:總價為19506元的符合無損退訂的境外跟團遊訂單,消費者申請退款後,途牛第一次表示只能退8088元現金;消費者質疑投訴後,途牛表示你這個確實符合無損退訂的條件,那我就不退你8088元現金了,先退你4318元的等值旅遊券吧,其它的你等到核損結果再說。


都是套路!途牛說著無損退款,發的竟是旅遊券


絕了,一時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來打破這無敵的邏輯。


張女士當然不能同意這樣的處理結果,首先,途牛並“沒有發放成團通知書”;其次,這4318元的旅遊券還有各種時間和規則限制,還順便強制消費了一把;至於途牛所說的核損,這個機制是什麼消費者也不知道,具體明細也沒有看到。


張女士曲折的退款經歷並非個例,有記者詢問到了途牛旅遊的公關部門,被回應稱:因疫情取消的訂單,大部分退訂都是有損失的,按照途牛公開的保障方案,這部分損失確實是由平臺承擔的,但所謂承擔就是以旅遊券的形式退回給用戶。


那途牛這種做法可不可以呢?先不說話術和實操之間耍的心機,律師說了,途牛官網所示條款‘以上途牛為用戶承擔的損失部分,將以旅遊券的形式發放至途牛用戶個人賬戶中’,屬於無效的霸王條款。”“如用旅遊券抵扣,需在客戶同意的前提下,否則客戶可以不接受旅遊券,繼續要求退款。”


“但退還款項不能以券抵錢,因為很多消費者並不需要旅行券。途牛官網所示條款‘以上途牛為用戶承擔的損失部分,將以旅遊券的形式發放至途牛用戶個人賬戶中’,屬於無效的霸王條款。” 丁金坤稱,“如用旅遊券抵扣,需在客戶同意的前提下,否則客戶可以不接受旅遊券,繼續要求退款。”


說是這樣說,但是已經交給平臺的錢想要完整的要回來有多難,大家都懂的。


都是套路!途牛說著無損退款,發的竟是旅遊券

疫情影響惡劣且深遠


其實不只是途牛這樣,其它幾家OTA也有這樣類似的投訴。只在官微下面的評論裡,就會聚集大量想要維權的消費者。


一方面,這個春節的突發事件讓所有OTA的工作人員工作量暴漲,幾乎全員上陣24小時值班處理數量激增的訂單;另一方面,損失實在是太大了,OTA的現金流面臨著巨大考驗。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因此次疫情造成的機票、酒店、度假等旅遊產品退改,攜程、去哪兒網、同程、途牛、驢媽媽、飛豬、馬蜂窩、中國旅遊集團等企業已為消費者退款墊資達到數億元。


都是套路!途牛說著無損退款,發的竟是旅遊券


1月底,去哪兒網CEO陳剛接受採訪時透露,目前包括航司、代理商、在線旅遊平臺等整個行業的現金流都吃緊,去哪兒網已經墊資近10個億。“遇到系統性風險時,抗風險能力很弱。在面臨疫情發展不明朗、市場需求銳減的現實,沒有一家企業可以獨善其身。


根據業內人士分析,此次旅遊業遭受的重創衝擊面很廣,且由於今年採取的應對措施均比“非典”期間更加廣泛且嚴厲,因此預計本次旅遊業營收受衝擊影響甚至會顯著大於2003年同比下降13%的程度,屬於行業重災區。


僅春節期間,中國旅遊業停擺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在五千億元左右。根據2003年“非典”期間的經驗,巔峰智業課題組進行了初步測算,預計非冠疫情下全年旅遊業總收入約7萬餘億元,疫情造成的損失額度約為疫情前預測總值的22%至25%,也就是約在1.6萬億至1.8萬億元,這會導致全年預期從同比增長10%變為負增長14%至18%。


都是套路!途牛說著無損退款,發的竟是旅遊券

2000年-2020年全國旅遊總收入趨勢與預測


不僅是國內旅遊行業受挫,入境遊和境外遊同樣也會被波及——1月29日開始,多家外國航空暫停了往來中國的航班;1月30日晚,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型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也會導致團隊形式的入境旅遊幾乎停擺,散客形式的入境旅遊大受衝擊;目前,已有80多個國家對中國公民進行入境管制,甚至不只是旅遊,連留學生的人生規劃都被打亂。


拿非典時期做個對比,2003年4月-6月為“非典”爆發期,也是旅遊停滯期,6月“雙解除”後,7-9月旅遊業開始了快速復甦,第四季度旅遊業進入正常發展的階段,全程影響時間接近一年。這次疫情更加過分的是,開始於春節前,各方政策反應更快且更加嚴厲,現在正處於對疫情認知更深刻、緊張甚至恐慌、市場顯著下行的階段,什麼時候能回暖還未可知,但影響更加惡劣是一定的了。


都是套路!途牛說著無損退款,發的竟是旅遊券

報復性消費和復甦


大家都知道黑暗和困難是暫時的,只要能苦熬過這一段,旅遊業未來的發展依然會一片光明。


但未知的是,什麼時候才能撥開雲霧見太陽。


根據“非典”時期的數據,疫情超過3個月將對旅遊企業造成生存上的打擊。“這當中,企業不僅面臨需求減少、賠付增高的挑戰,員工的薪資就業、場地的租金等運營成本也將給企業帶來經營的壓力。”


都是套路!途牛說著無損退款,發的竟是旅遊券


“非典”時期和現在一樣,旅遊業是受衝擊最直接最快最大的板塊之一,與此同時,旅遊業也是反彈和恢復的最快的領域。疫情解除後,旅遊、餐飲、娛樂等領域會迎來報復性的消費高峰,對行業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而且,我國旅遊業保持長期增長的主要因素依然存在,即使因為疫情帶來的恐慌而停滯,也不過是按下了暫停,一定會再繼續播放。


現在,我國已經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我們依然擁有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國內客源市場基礎,老百姓的旅遊需求依然旺盛;其次,我國旅遊行業確實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抵抗風險的經驗,金融危機、疫病等等突發狀況都有前車之鑑。


更重要的是,根據行業人士的分析,這次疫情解除後,

促進旅遊消費極大可能會成為恢復經濟發展的首選手段之一。


2003年的旅遊業沒有被打倒,2020的旅遊業就更不會了。

武漢封城那天,一位武漢文旅服務商的高管發了一條朋友圈,說這可能是近20年來最悠長的假期。


都是套路!途牛說著無損退款,發的竟是旅遊券


儘管這場假期來得有點突然,來得讓人猝不及防又不甘不願,但面臨這樣的境況,積極應對才是最好的姿態。


當然,轉嫁損失到消費者身上的行為依然不可取。比起玩文字遊戲,把這次突發狀況當成一次提升和洗牌的機會才更明智——畢竟疫情接觸後,這樣受到巨大沖擊的行業,格局都有可能發生很大的改變。


沒有不可逾越的冬天,只有不想動身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