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梧巨大的炎黃二帝塑像,形態萬千

實拍炎黃二帝塑像,炎黃二帝巨型塑像位於河南省鄭州市西北部三十公里之處的黃河風景名勝區向陽山(始祖山)上,炎黃二帝巨塑背依邙山,面向黃河。塑像佔地2816平方米左右,像整體高106米左右,其中,山高55米左右,像高51米左右,雕塑中高者為炎帝,矮者為黃帝,所使用的材料均是太行山真石哦。原創 褲網雄

魁梧巨大的炎黃二帝塑像,形態萬千

上部頭胸部分系由鋼筋砼框架結構支撐外殼、外殼面採用條石雕砌,其下部以山體為像身。巨塑以山為體,使山人合一,渾然天成,融黃河、黃土、黃帝三者於一體,以體現與大地共生,與山川同在,與日月同輝,氣勢磅礴、雄渾、博大的藝術效果。黃帝雄才偉略,高瞻遠矚,是最早統一華夏的偉大政治家、軍事家,炎帝為中國的農業神,構思的二帝像用花崗岩雕築而成,

魁梧巨大的炎黃二帝塑像,形態萬千

一個威武剛強、鳳目龍隼、氣宇軒昂,一個廣額純樸、智慧慈愛,他們包容了中華民族的崇高品質,體現了不屈不撓、勤勞勇敢和開拓前進的宏大氣概。

魁梧巨大的炎黃二帝塑像,形態萬千

比如炎黃二帝廣場寬300米左右,長500米左右,從塑像前一直延伸到黃河老灘,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左右。廣場按地形分為三級,在三級廣場上有一紀念壇。一級廣場中有一高6米的大鼎--炎黃鼎,二級廣場兩邊對稱放置鍾與鼓,各高5米,三級廣場通道兩側分置鑄銅八鼎,各高4米,與炎黃鼎合成九鼎之數。古有夏鑄九鼎的記載:夏禹治水統一各部族之後,建立了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王朝--夏王朝。"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象徵九州",以紀念九州的統一,因此九鼎就成了傳國的重器。在巨塑廣場設九鼎,其寓意是:象徵祖國領土完整,江山永固繁榮昌盛,永遠鼎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設九鼎也含有九州炎黃子孫共祗先祖之意。設鍾與鼓,喻鐘鼓長鳴,炎黃子孫戒驕戒躁,自強不息。

魁梧巨大的炎黃二帝塑像,形態萬千

大家對炎黃二帝塑像怎麼看,談談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