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对许多朋友来说,自从学校毕业以来,这应该是享受过的最长假期了吧?但问题是,如果在外面疯跑海吃聚会旅游也罢了,这天天不出门哪受得了?看剧看到想吐,电影看到片单告竭,还能干啥?


但是,还有书籍。


需要多久我们才会想起,其实还有这么一种选项。平时因为快节奏的生活,无法享受的纸页时光,何妨在这时候重拾?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你有多久没看完一本完整的书了?或许在这些年里,你积压了很多人生的困惑,对具体问题的不解,对某个地方或某段历史的向往。快节奏的生活,让你试图用最快捷的方式找到答案,其实或许你对此也并不满意。


但是没关系,还有书籍。


人类与书的故事,已经延续了太多年。但现在,书籍似乎要离开了我们的生活。那么,是怎样一批人还在坚守着书籍?这些纸张和文字,到底凭什么一代代流传,至今依然成为许多人,甚至我们潜意识里的白月光?这部纪录片说得明白——


《但是还有书籍》。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但是还有书籍》

导演: 罗颖鸾 / 杨骊珠 / 王悦阳编剧: 罗颖鸾主演: 朱岳 / 俞国林 / 范晔 / 朱利伟类型: 纪录片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集数: 5


1

这个时代的书籍


劝人读书?不稀奇。这些年,书籍所面对的窘境大家有目共睹。为什么世界读书日大家那么重视?为什么《一本好书》《见字如面》《邻家诗话》这些节目走红?还不是因为大家不读书了。


世界总是如此,一定是大家缺什么,才极力倡导什么。所以也非常肯定胡歌作为配音,加入了《但是还有书籍》的制作,我们需要更多对读书鼓励的声音。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人们为什么不读书了?要搞懂这个问题,要先明白,人为什么而读书。


书给予人类的,首先是超出你所见之外的世界。这其中,包括知识,大到世界如何形成,小到母猪产后护理;也包括娱乐,从莎翁剧本、雪莱诗集,到金庸小说,丰富了一代代人的精神世界。


但是现在,信息时代加速的社会,给了人类更便捷的信息渠道。想知道知识?别在那些密密麻麻的故纸堆里翻了,直接百度了解答案;想娱乐?是剧集不好看了,还是游戏不好玩了,要去看书?


书籍,已经作为慢生活和低效率时代的产物,显得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不妨来看看这些在书里消磨时间的人吧。和书籍待在一起时间最长的,是出版社的编辑。纪录片的第一个故事,正是关于一位编辑,后浪文学部主编朱岳。


中年早秃,貌不惊人,无版型的黑T上写着“精神恍惚”。朋友问他近况,三个字:还那样。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哪样?早上到公司喝茶逛豆瓣,看稿,然后清一遍邮箱,这一天就算过去了。这种生活……很有退休的范儿啊。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其实连朱岳自己,也被巨大的枯燥困扰着,他曾说,“写小说是当上帝,做编辑是当杂役”。


直到39岁那年,他找到了中国台湾作家袁哲生的小说《寂寞的游戏》。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他惊呆了,称其“不亚于西方哪个大师的作品”,并坚持想把它引进内地。但现实就是,没有名气的作者和作品,根本得不到认可。朱岳连找了100多家出版商,没人愿意接手,气不过的他还拉黑了一个不肯帮他出版的朋友。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所幸的是,这本书竟凭借生命力被读者慧眼发现。获得了媒体推介,还收获了2017年“新京报·腾讯年度十大好书”等众多奖项。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朱岳,依然在自己的工作里自得其乐着,寻找下一本佳作。


“如果我能发现一个《百年孤独》,那我觉得我做编辑这个职业也值了。”


不理解?再看看这位,“中华书局”的古籍整理编辑。相比朱岳,俞国林的工作内容更可谓佶屈聱牙,索然无味。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这是现在少见的,依然可以说“皓首穷经”的读书人。但现在读经做不了官,哪怕编纂出版了一部巨著,也只是在业内有名,天下并无人知。


手上捧着的是前人一辈子的心血,俞国林不敢怠慢。翻阅几十本各种版本的史料,才能战战兢兢为古籍抄漏的地方补上三个字。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他最得意的一战,是源于一次偶然。阅读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发现了一页郑天挺的日记。这位郑天挺,是西南联大的总务长。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西南联大,中国学术史、文学史、教育史乃至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转战千里,云集了当时最顶级的大师精英,留给我们可供查实的资料,却算不上详实。


而郑天挺作为总务长,其日记对于补足这段历史可能发挥的作用,已经足够俞国林兴奋起来了。尝试联系郑天挺家人后,他的心情更仿佛挖到了金山。


郑天挺先生从1938年写到1946年的日记,至今在家中保存完好,其中甚至不乏陈寅恪等联大教授的题跋手记。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但郑天挺后人并不愿意将父亲的日记付梓,毕竟是自家旧事嘛。俞国林频频登门,再三求恳,一晃,就是十三年,终于换来了郑先生后人松口。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十三年,求来了几大箱散发着霉味和旧墨气的文稿。


出版之后,业界叫好,销售情况也不差:卖出两万册。尚不及畅销书的零头,已经是同类书籍的佳绩。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在这个时代做这样的事,实在是有些脱节的呆气。让谁去做这份工作,现在或许都有犹豫吧。


但为什么,会隐隐觉得有些羡慕?


2

书籍怎会无聊?


《但是还有书籍》的题名,来自于波兰诗人米沃什的一首同名诗歌。恰如它的来历,全片没有说教,颇具诗意,以极尽温柔的方式叙述了与书相关的故事,仅如一场书迷的小型聚会,每个故事,都可以配酒。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对书籍的纯粹热爱,是这部纪录片渗透的质感。它告诉我们的,是人与书籍之间的关系。


书籍里,是前人的智慧,是先贤的选粹。恰如研究西班牙语的北外西语系主任范昭,接到首部《百年孤独》国内授权版翻译的邀请时,他根本无法拒绝。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那是《百年孤独》啊!二十世纪最宝贵的文学著作之一,魔幻现实主义的渊薮,拉美文学的明珠。在没有得到授权的时候,国内都在不同时期产生了几十个版本,以致气得马尔克斯有生之年都拒绝给中国授权。


而现在,第一版得到授权的中文本《百年孤独》,在范昭手里诞生。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书读得越多,会觉得自己越无知;翻译做得越多,范昭越觉得无所适从。他自号“象寄门下临深履薄仓皇右使”,因为一字一句的斟酌,真的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他需要完整阅读马尔克斯其他作品,并研读关于《百年孤独》的关键论著。坐在书案前,他希望把自己当成马尔克斯。


日常用电子书的范晔,还是把西语原本翻到纸版散架。怕对不起读者,怕对不起先贤,更怕对不起文字的传承。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是的,文字当然有传承。在第二集里,一群淘旧书的雅人们,有太多文字的奇幻漂流故事。


譬如继承了父亲旧书店“旧香居”的台北女孩吴雅慧,经营各种绝版书、珍本书,为旧书收集者们提供了一方小天地。旧书于他们来说,是收藏,更是故事和情感的凝结。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1918年初版的《呐喊》仅有500册,却是一个时代的开始;1937年日本《国果图鉴》收藏的“和果子”图样,至今被人珍视。


一次次收集图书的过程中,吴雅慧也曾收来从旧香居买回的书籍,上面还有父亲曾经留下的编码数字。那一刻,恰似旧友重逢。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同样是经营旧书,上海的书店老板蜗牛和lulu,则以“流动的书店”四处游走。他们开着一辆满载新旧书籍的面包车,行驶九千多公里,在城市与城市之间穿梭不停。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在蜗牛看来,其实大多数人都有阅读的欲望,只是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很难停下来买书,当这辆车出现在他们的楼下,哪怕农村的田间,都会吸引周围的人群。他们也因此结识了许多朋友。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爱书的人和书的关系,往往不是功利的,而是感性的。翻阅那些书的过程,本身会成为书在历史长河的流转的一个瞬间。在人类文明传承的过程里,我们的存在就此被镌刻。那一刻,我们在书本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大概该是图书馆的样子。


3

书籍,请多停留一下


或许每个人都会有那样的瞬间,走进图书馆或者书店,那些油墨和字纸的气息包裹你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有些眷恋,也会下意识的放轻脚步。


寻找一本书,需要时间,也需要精力。虽然这个过程同样堪称享受,但在这个时代更是一种奢侈。这种与书之间的关系割裂,或许是这个时代最大的遗憾之一。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还好一部《但是还有书籍》,让我们看到了这些人的生活。


他们被书包围,以书为职业,引书为爱好。目之所及,都是书。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这让观看该片成为一种享受。观者会 惊讶,隐隐羡慕,继而希望拥有。这样的作品,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正因如此,剧组请来了胡歌为全片配音,以吸引更多青年观众。而观众对于剧集的观感惊人的一致:始于胡歌,终于书籍。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书籍没有那么远,它在通过这部纪录片,通过更加低的姿态,唤起你对于书本最初的热爱。只要你肯接近,总会在某个时刻,被一种热爱震动。


因纪录片播出,片中出现的书籍也受到关注,在电商平台突然热销。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在第一集上线三天后,《寂寞的游戏》在后浪淘宝店就卖出700多本,当当上断货,紧急加印了8000本;《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也一度断货。有很多人称该片为“大型种草机”。


正如片中出现的那些人,他们都怀着对书籍的爱,希望书籍不要真的消失。所以电子书也得到推广,编辑会重视腰封的重要性。如果这些看似功利的行为,让书本多一个受众,那也是好事。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在鲜少有读书习惯的农村道路上,lulu和路过的农妇攀谈着,聊起那些书本里有趣也有意义的人和事儿。


“书就希望它被看”,她脱口而出的这句话,会让你的心里忍不住一动。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书籍,不分高低贵贱,不分流派种类。既然它们历经艰难来到了人间,就殷切地盼望着,能够被全世界所有的人所阅读、所拥抱。


书籍,就是这样能够给所有人带来美好、幸福的存在。希望我们这个时代,不会成为书籍消亡的终章吧。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浮士德在看到人间胜景的时候,忍不住说出了“这太美了,请多停留一下”,为此付出了灵魂的代价。但现在,我们也同样期待书籍,“请多停留一下”。


既然长假无聊,何不尝试拿起书籍?或许你拿起它的时候,将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宅在家里,不如看书


微博:@藤井树观影团2011

公号:藤井树观影团


“藤井树观影团”已同步入驻平台

| 微博 | 今日头条 | 一点资讯 | 豆瓣 |

| 搜狐号 | 企鹅号 | 什么值得买 | 大鱼 |

| 趣头条 | 虎嗅 | 百家号 | 新知 | 大风号 |

合作、投稿、咨询请联系:1771746409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