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更考驗一個人的智慧與能力

關鍵時刻,更考驗一個人的智慧與能力 | 《資治通鑑》日讀

關鍵時刻,更考驗一個人的智慧與能力 |《資治通鑑》日讀


【專欄介紹】

與你一起,每天閱讀《資治通鑑》,歡迎關注。

這是第 125 篇。

【發生時間】

公元前二零三年

【相關人物】

· 劉邦

· 項羽

【故事大概】

上一篇文章講到了,劉邦佔據了滎陽的敖倉,也就是佔據了重要的糧倉,相當於給自己找了一個源源不斷的補給站,同時也斷絕了項羽的後路。

糧倉,是軍隊打仗最重要的部分。一旦糧食無法供應,也就說明了軍隊已經接近失敗了。可以說,楚漢之爭走到現在,已經快到最後的時刻了。對於項羽來說,他沒有其他的選擇,要麼利用"背水一戰",快速突圍,殲滅漢軍;要麼選擇退守,重新找到一個新的根據地,如同當年紅軍所做的一樣。

當然,按照項羽的性格,退兵並不是他的風格,他選擇的是進攻。但是在進攻之前,雙方還是選擇在廣武,隔著廣武澗進行一次會談。項羽多次叫劉邦單挑,不要連累其他的士兵以及百姓。劉邦當然不同意,項羽是一個力能扛鼎的人,劉邦怎麼可能打得過?但是,為了不掉面子,劉邦也一直在數落項羽的罪行,例如說他背信棄義,不遵守楚懷王的約定,燒燬秦朝的宮殿以及書籍,殺了秦三世子嬰等等。

在這種關鍵節點,是非常考驗一個領導人的應變能力的。如果劉邦一直退縮不敢應戰,那麼勢必會讓自己的手下認為,自己是一個無能之人。如果下屬以及士兵產生了這種想法,那麼對於整個軍心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劉邦的做法,是數落項羽的罪行,證明自己打敗項羽是為了正義,是為了民心,是為了天下。

項羽是一個心高氣傲的人,聽到有人一直在數落自己的罪行,心中自然是非常憤怒的。於是,他拿起弓箭,對著劉邦就射了一箭。這一箭,射到劉邦的胸膛之上,情況非常危險。

但是劉邦沒有慌亂,而是非常鎮定地捂住自己的腳,說項羽你這個小子,居然射中我的腳。

劉邦這麼說,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為了穩住軍心。如果將領胸膛被射中,最嚴重則是導致死亡。將領死亡,軍隊很容易就垮散了。一方面,也是為了嘲諷項羽,箭術不精。這是非常明顯的"避重就輕"。在現實中,我們也會經常運用這種方式。

回到營寨當中後,劉邦馬上就支撐不住了,躺在了床上。可是,現在已經沒有時間讓劉邦好好恢復了。正如上文所說的,項羽很可能奮起一博,在這個時候進行最後的反攻。所以,穩定軍心,讓軍隊臨陣以待,是非常重要的,劉邦絕對不能夠倒下。

於是,張良便吩咐劉邦,請劉邦一定要起身,以此來安撫士兵,不要讓楚軍有可乘之機。劉邦強忍著傷痛,外出視察軍隊。大家看到漢王沒有事情,還能夠出來視察,軍心也就穩定了。大家可以看看,為什麼新聞喜歡播報領導人的信息,就是為了穩住百姓,穩住國家。所以,越是在艱難的環境裡面,就越考驗一個人的能力與智慧。這一點,劉邦與張良都看得非常清楚,也做得非常好。

另一邊,韓信也取得了不錯的戰績。韓信在跟龍且(ju)的戰鬥中,通過截住上游水流,讓下游河水乾涸,接著引誘龍且軍隊渡河。等到龍且的軍隊渡到一半的時候,將上游截流的沙壩去掉,利用河水衝擊,迅速瓦解了龍且的軍隊,將龍且殺死。打敗了龍且所帶領的楚軍之後,韓信還抓了齊王田廣,平定了齊國。

韓信此戰功勞相當之大,於是他便上書,向劉邦自薦,說齊國那邊的百姓非常狡詐,南邊還靠近楚國,希望自己能夠當假王,來鎮壓整個齊國。假王,就是類似於代理國君的意思。

劉邦聽完之後非常生氣,大罵韓信:"吾困於此,旦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自己現在的情況非常不好,希望韓信能夠帶兵前來相救,沒想到韓信你小子,卻想要自己當齊王。

張良和陳平在一旁,聽到劉邦說這些話的時候,馬上踢了他一腳。為什麼呢?眼前這個送信的,很可能就是韓信的心腹。如果劉邦表現出自己對韓信的不信任,使者說給韓信聽,勢必會導致韓信心生間隙,對漢王不忠。

劉邦馬上意會了,接著說了一句:"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這句話說的就是,大丈夫要做就做真國君,做什麼代理國君呢?這句話與上一句話接起來,反而變成了劉邦讚賞韓信的話。相信使者向韓信匯報之後,能夠減少韓信的疑慮,避免韓信起兵謀反。

劉邦是從來都沒有相信過韓信的。每次韓信帶領大軍打仗回來,劉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韓信的兵權收回。韓信這個人,能力太強大了,劉邦始終懷著不安全感,所以才會將他牢牢控制在自己手裡。

【推古驗今】

可以看到,劉邦在這些關鍵節點上,所表現出來的智慧與冷靜,都是常人難以匹敵的。我們在考驗一個人的時候,會使用一些手段,例如交代一些很難完成的事情,看看對方的態度是怎麼樣的,他會用什麼方式去完成。越到關鍵時候,越到壓力大的時候,就越考驗國君以及整個官僚隊伍的能力。平時說得再多,說得再好,如果無法應對真實情況,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故殺一人而三軍震者,殺之;賞一人而萬人說者,賞之。"為什麼需要免職以及獎賞,就是為了震懾以及鼓舞整個團隊的士氣以及凝聚力。

"殺貴大,賞貴小。殺及當路貴重之臣,是刑上極也;賞及牛豎,馬洗、廄養之徒,是賞下通也。"可以看到,處罰的天花板還遠遠沒有到來,因為不處罰一些位高權重的人,是無法形成強大的震懾力的。如果不獎賞基層人員,也是無法調動起大家的積極性的。

大家可以以經文的視角去看待最近所發生的事情,以及預測接下來可能會出現的事情。

【觸類旁通】

<strong>

<strong>

歷史使人明智,經典使人通達。

領略歷史魅力,感悟先賢智慧。

歡迎搜索:稽聖

進行關注,歡迎轉發、在看、收藏。

關鍵時刻,更考驗一個人的智慧與能力 |《資治通鑑》日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