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五大匪區:山東、河南、湖南、四川、東北

民國時期天下大亂,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很多人或被迫、或主動當了土匪,以搶劫、綁架為生,給百姓帶來了無窮災難。據統計,民國時全國人口約為4億,而土匪最盛時則達到了2000萬人之多,佔據總人口的5%,其中尤以山東、河南、湖南、四川、東北五個地區最為猖獗。

山東

民國五大匪區:山東、河南、湖南、四川、東北

從明清時代,就有“山東出響馬”的說法,小編是山東人,小時候也經常聽老人們說民國時土匪橫行的景象。

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各派都喜歡在山東招兵,像吳佩孚、孫傳芳、王佔元、褚玉璞等都是其中佼佼者。當時,“各省招兵皆多半在山東,而遣散一兵,山東即來一匪,是在招兵未戰之時已伏蹂躪山東之種子。”

軍閥們打來打去,山東屢遭兵難,百姓越過越窮,投身綠林的就越來越多,同時潰兵逃兵們也成了土匪的主要來源之一。

《中國盜匪問題之研究》的作者何西亞曾在1924年赴山東調研,當時山東境內土匪有47股,18000人,而到了1930年,山東 武裝土匪已達百萬之多。

山東土匪中以魯西孫美瑤和劉黑七最為著名。前者曾在1923年5月製造了被稱為“民國第一案”的臨城劫車案,劫持了十九名洋人和一百多中國人,轟動國際;後者曾是孫美瑤手下,自己單幹後兵力一度達上萬人,還曾刨過征剿他的韓復渠的祖墳,後來投降了日本人,1943年被八路軍剿滅。

河南

民國五大匪區:山東、河南、湖南、四川、東北

民國時的河南和山東是一對難兄難弟,都是天災人禍不斷,土匪自然也是極多,當時流傳“山東出土匪,河南出蹚將”,蹚將,即土匪也。

河南地蹚將大多出自豫西汝州、寶豐一帶,如白朗和樊鍾秀是寶豐人,老洋人張慶是汝州人。

白朗於宣統三年(1911年)十月起事,當時正值連年大旱,饑民四起,短短几個月就發展到數千人,後來更是打出了撫漢討袁軍的旗號,自任司令,1914年兵力過萬,攻入安徽,連破霍山、六安等地,後在段祺瑞聯合豫、鄂、蘇、皖等省數萬軍閥會剿下,轉而向西,過秦嶺,克周至、乾縣、戶縣、彬縣、鳳翔、隴縣等地,兵逼西安後轉進甘肅。不過最終因孤立無援,而又戰鬥不休,以至於後繼乏力,在甘肅兵敗,退而轉回河南時,在魯山石莊力戰而亡。

民國五大匪區:山東、河南、湖南、四川、東北

樊鍾秀和老洋人張慶的蹚將集團,前者成立了豫軍討賊軍,後者成立了河南自治軍,規模雖次於白朗,但也影響巨大。

另外,縱橫河南、陝西兩省的鎮嵩軍,其中兵將也大都是蹚將出身,如宜陽人賈濟川、臨汝人姜明玉等。

湖南

民國五大匪區:山東、河南、湖南、四川、東北

湖南人霸得蠻,耐得煩,在民國那個混亂的時代,他們自然不甘束手就縛,於是很多人上山做了土匪。山東土匪多在魯西,河南土匪多在豫西,湖南土匪也多在湘西,據沈從文說,他年輕時就當過土匪(其實是戲說,他加入的是半匪半軍的湘西武裝)。

湖南土匪中最著名的是湘西王陳渠珍,清末曾當過清軍統領,清朝滅亡後逃回湘西老家上山為匪,他曾在名義上統一過全湘西土匪,故人又稱“陳老統”。還有電視劇《烏龍山剿匪記》中的匪首田大榜的原型——姚大榜,也是湘西著名的一代積匪。

解放前夕,湖南共有土匪十八萬人,而湘西就佔了十萬以上,解放後47軍、46軍136師、38軍114師等主力部隊奉命進入湘西剿匪,直到1953年共剿滅十一萬人,數百年的湘西匪患,至此宣告終結。

四川

民國五大匪區:山東、河南、湖南、四川、東北

民國時的四川軍閥多,土匪更多。

四川土匪,當地人又稱為“棒老二”或“棒客”,因在有槍支之前,四川土匪們打劫多用一根大棒威嚇過往旅客,而“老二”則有調侃蔑視之意。

民國時四川有名有姓的軍閥就有劉湘、劉文輝、田頌堯、楊森、範紹增等四十多人,他們互相攻伐,混戰不休,“大小戰爭達四百次以上”,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民不聊生,進而土匪叢生。

有記載稱“四川匪禍之烈,為他省所不有,以軍團數量特別發達,於是槍流入民間,遂為匪禍之源,且每次戰爭發生,士兵轉變為匪者不在少數,由匪招安成軍隊者亦多,四川許多將官,出身固綠林豪傑也。”

另外,四川袍哥的存在,更是給土匪提供了橫行的溫床,幾乎每個土匪都會加入袍哥會。

四川土匪中比較著名的有黃清沅、賴子方、賴金廷等人。和湖南一樣,解放後,專門有部隊入川剿匪。

東北

民國五大匪區:山東、河南、湖南、四川、東北

東北地處關外,到處都是深山老林,從清末到民國,一直都是管控力度最弱的地區之一,自然在民國時就成了土匪勢力最為強大的地區之一,畢竟東北王張作霖,以及他的幾個結拜兄弟張作相、馮德麟等都是土匪綠林出身。

東北土匪相比於關內土匪,武器更好,戰鬥力也更強,而且大都擅長騎馬作戰,這些特點保證了他們從清末,歷經張作霖時代、抗戰時代,都存活了下去。

到了解放初期,東北土匪大概有三十多萬人,而且裝備極好,有坦克、裝甲車、平射炮、擲彈筒等先進的武器,不過最晚在1948年基本被全部剿滅,如當時的四大土匪謝文東、李華堂、張雨新和孫久榮等,還有座山雕原型張樂山,也是在1947年被楊子榮活捉的。

參考文獻:《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兵變》、《民國時期的土匪》、《中國盜匪問題之研究》、《土匪、軍隊、紅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