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開始時的秦將王齕後來到哪裡去了?

鯤鵬九變


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中,白起為上將軍,王齕為副將,大敗趙國。公元前259年,奪取趙國的武安和皮牢。公元前258年,代替王陵統軍圍攻趙都邯鄲,但未能攻克,楚、魏聯軍大敗秦軍。

公元前257年,王齕繼續攻打邯鄲,但依舊未能攻克。恰逢各國援軍向王齕進攻,在邯鄲城下大敗秦軍,王齕撤圍逃奔秦軍增援部隊所在的汾城附近。不久王齕進攻汾城,隨即攻克魏國的寧新中。公元前247年,王齕攻克上黨各城,秦國將其設為太原郡。公元前244年,王齕去世。


手機電腦一站式


王齕一生經歷秦昭襄王、秦莊襄王、秦始皇三代秦君。最有名的是在長平之戰,武安君白起為主將,王齕為副將大敗趙國。這一年是昭襄王47年。



昭襄王48年,也就是公元前259年,這次是王齕直接攻打趙國,攻下了皮牢。我們知道主將在戰爭中最有話語權,長平之戰,主戰場在今天的山西省高平市,當時王齕身為左庶長,率軍攻下上黨,進攻長平時他的主路線全在水路,他率軍從咸陽出發,順著渭河東流而下,直到河曲轉而乘黃河之水,到新田後又轉而東下穿過黃父(今山西翼城),王齕至此才進入上黨腹地,水路行兵速度快,而且較陸地不易被察覺,這也是王齕能夠出奇兵迅速拿下上黨的重要保證。王齕駐紮在沁河沿岸的端氏城,為秦軍進攻長平打開了一條東西大通道。王齕其實主要攻的趙軍西壁壘。在整個長平之戰王齕扮演的是先鋒主力的角色。



昭襄王49年,大將王陵久攻趙國邯鄲攻不下來,昭襄王就罷免了王陵,王齕接任王陵為主將上任。到了昭襄王50年,王齕也攻不下邯鄲,於是他決定和汾城郊外的秦軍集合一起,轉而攻打魏國,這個計策很成功,當時的戰果是,斬首6000級,魏軍敗走之後,汾城被拿下了,張齕在這4年之間是他最輝煌的時期。

到了莊襄王手裡,王齕於莊襄王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47年,他再次出兵攻上黨,攻下之後秦在此立太原郡,各國見秦國日漸強大,魏國信陵君率領五國組成聯軍攻秦,秦國派出蒙驁迎戰,卻被打敗,秦軍退守函谷關,五國聯軍解散。


到了秦王嬴政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44年,王齕去世了,值得稱道的是,歷史上沒有記載王齕出生於哪一年,但是從他一生的功績來看,王齕應該是善終的。這一年蒙驁攻打韓國,奪取了13城。



王齕的主要功勞在長平之戰作為先鋒,為長平之戰後續進攻打開了門路。王齕也是秦崛起的功臣,能善終也是理所應當。


木月先森


王齕戰國時期秦國大將,長平之戰初期擔任秦國主將率領秦軍和趙國作戰,趙國大將廉頗為避秦軍鋒芒築壁堅守,兩軍形成對峙。後來秦昭襄王用白起代替王齕為秦軍主將,王齕則為副將最終秦軍大敗趙軍,趙軍大敗后王齕又接替白起指揮秦軍攻佔趙國武安和皮老。由於其中期未能指揮軍隊打敗趙國軍隊名聲遂被白起所掩蓋。在後來的邯鄲之戰中又和王陵交替指揮軍隊作戰。

歷經秦昭襄王、莊襄王、秦王政三代秦王,據《史記》記載公元前244年(秦王政3年)王齕去世。王齕的去世史記沒有過多描述多半為正常死亡。但也有說是在作戰中陣亡的。


博史鑑行


無史料可查。

或許後來能善終也說不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