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请把应急车留给最需要的人

2月5日14时,空荡荡的加格达奇光辉路上,一辆应急救援车辆开着双闪疾驰而过。车辆在地区医院门诊楼前刚刚停稳,一名怀抱婴儿的男子匆忙下车冲进大厅。挂号、就诊、检查,最后医生诊断婴儿并无大恙。应急车辆又将这名男子送回了家。直到此时,车上两名身穿制服的人才深深松了一口气。

这两人是加区应急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而他们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出车救助急重症病人了。

“加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实施交通管制的同时向社会公布了应急救助热线,以保障待产、突发重大疾病等特殊群众送医的用车需求。”加区应急管理局局长柴国斌告诉记者,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该局所有人员24小时待命,集中精力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柴国斌介绍说,自热线开通以来,每天都能接到数以千计的群众来电,电话里反映的问题五花八门,真正需要应急救助的反倒不是很多。

“热线开通第一天,我们的电话就被打爆了。一上午电话没停过,光是打不进来未接来电就有好几百个。”柴国斌说,他很担心那些没打进来的电话里有真正需要救助的急重症患者,一旦耽误了送医,后果会很严重。

该局负责热线接听的卫萍和王海云是两位年轻的女同志,说起热线电话的事,两个小女生忍不住红了眼圈。“我们不怕累,能够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我们感到非常自豪。但是一些群众的不理解,甚至无端的指责谩骂,让我们觉得有些委屈。”这两位同志介绍说,群众来电反映什么问题的都有,“有人说单位离家远,让我们出车接送他上下班;有人撒谎说身体特别难受,结果到了医院他转身就去探望亲属,他自己根本没生病;有人让我们出车去给换煤气罐……”“有些群众来电不在我们的权责范围内,解释一下也就过去了。有些人无论我们怎么解释就是不理解,张口就指责谩骂,我们也只能笑着听完,放下电话自己掉眼泪。”

“2月4日晚上,我们接到了群众的求助电话,家中70多岁的老人突发心梗。我们第一时间把老人送去了医院,医生说再晚来一会老人就会有生命危险。你看,我们的热线对有需要的群众来说就是‘生命线’。”采访的最后,柴国斌提醒广大市民,应急救助热线是用来救助急重症患者的,如果没有这种需求,请尽量不要拨打热线,把希望留给最需要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