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长江750大胯抖摩托车的由来是什么?

老牛31899056


说起宝马车,各位朋友们第一印象应该是各种贴地性能良好的小轿车

但是它不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话题,宝马公司不止生产轿车。他还是超跑摩托的佼佼者。电影生化危机终章女主角的摩托座驾上宝马商标清晰可见

(图片说明:生化危机6女主角宝马摩托坐骑)

实际上宝马公司的摩托历史非常久远。1937年11月德国陆军最高统帅部根据作战需要,要求聪达普和宝马两家公司为军队研制专用挎斗摩托车。宝马公司最终拿出了一系列的R系列摩托车,其中宝马R75摩托从1940年一直生产到1944年。

大多数人对德军摩托兵的印象最早来自电影:虎口脱险和夺宝奇兵印第安纳琼斯系列。德国鬼子风驰电闪着驾驶着摩托一路追杀着英国飞行员,而英勇的抵抗战士和英国人用南瓜不停地回击。

(图片说明:虎口脱险摩托剧照)

宝马R75摩托装备了750毫升排量的19千瓦双缸水平对置风冷发动机和回速(带倒挡)变速箱。这些设计上世纪40年代是相当前瞻的,后来成为现代摩托车设计的元祖。

(图片说明:二战德军的摩托军团)

该车的设计还体现了很多人性化的方面。比如在寒带地区作战,为了保护驾乘人员。发动机废气排放被设计成可以通过管道可以向驾驶员乘坐部位生成暖气,不停地供暖,车斗内里部分也是被设计成有供暖线路。这点在严寒的苏联地区非常重要,因为摩托车驾乘是暴露在外的。尤其是俄国的冬天感觉不是那么好受,如果冻伤了手脚则直接失去战斗力。油箱的侧面设计了两块塑料护膝,这样在急速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的双膝部位和金属油箱的碰撞就得到了缓冲。此外,德军还装备了风衣风镜,这种风衣是用防水的橡胶材料制作的。可以在恶劣的风雨天气下保障驾驶员的舒适度。我们经常在电影镜头里看见的宪兵执勤时穿的风衣踩着摩托就是标配了。

(图片说明:车斗上的机枪安置)

宝马R75的武装标配是一挺MG34机枪(安装在挎斗前方),有时候换成一门迫击炮。宝马R75系列是二战德国装备数量最多的挎斗摩托。德军装备数据显示超过一万六千辆。

(图片说明:现代复原的R75摩托实物)

该车服役的地域非常广阔,德国本土部队以及欧洲占领区都在使用,日常执勤以及各种占领区对抵抗力量的搜捕军事行动都用上了。在炎热的骄阳下的北非战线,涂刷成沙漠色的R75摩托为隆美尔将军的非洲军团服务着,非洲军团的摩托略微有改动成防沙尘装置,轮胎也换成更耐磨粗糙抓地力强的型号。以便更适应沙漠地区作战。白雪皑皑的东线,摩托车面对的是凶悍的俄国军人和冻死人的冬天,尤其是春季,泥泞的俄国土地让R75经常陷入困境。但是R75的服役过程中的可靠性是无可置疑的。

(图片说明:泥泞中的R75摩托)

此外由于该车外形微小,利于隐蔽,不仅可以作为通讯通勤车辆,还可以运输伤员,带拖斗就变成弹药运输车。

(图片说明:带拖斗的R75摩托)

1937年,中国陆军在南京筹建装甲兵团曾少量装备该车。二战期间美军相中了宝马摩托。哈雷,戴维森公司仿造了宝马的设计思路生产出产品亦提供给美军。苏德爆发战争前夕,苏军已经看到了宝马R75的优势,于是仿制成苏联乌拉尔M72摩托。到了1950年代这门技术又被苏联提供给盟友中国,终于在我国制造出全国闻名的长江750品牌,开始了这辆德国血统的摩托另一段传奇故事。

(图片说明:抗日战争中我军装备的R75)

2019年,媒体报道长江750新版需要5万多的裸车报价,但是相关资料显示中国生产该车的国营赣江机械厂已经停止该型号生产。可以肯定这是小工厂类型的产品。

(图片说明:国产长江750)

自1957年以来,我国生产该车大概年均产量1600辆,至今具体产量已经不可考据,因为除了正规厂家,一些小作坊类型的车间也在仿制。最早时期,我国技术人员采用的是土办法,把所有的M72零件拆下来,再一一进行测绘,零部件则是用手工敲打制造出来。后几年,我们又修改了一些外形。长江这个名字是因为生产厂家都位于长江流域,所以起了这个商标名。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物质需求和人口增长快。长江750一度大幅度装备到各种单位,从军队到邮电部门,到行政单位都有装备。

(图片说明:威风凛凛的干警正用长江750执勤)

可能90后读者对该车比较陌生,因为现在由于各个地方的政策和长江750的年代久远关系基本见不到了。但是80后70后读者是非常熟悉的。长江750摩托车广泛应用于军警以及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单位等系统的工作用车。该车在中国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图片说明:解放军使用的长江750摩托)

现在全世界也只有中国还在生产这种犹如化石一般存在的经典摩托车。虽然国内已经不多见长江750。在国外,一些摩托聚会以及个人收藏家手中,还有不少的长江750存在,可见该车的生命力和人们对它的爱好程度。参考资料:《战车,机动作战有效工具》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关注微信公众号:战争史,多位专家将在公号中将继续为您解读。独立专业,有种有料,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战争史政治军事历史精彩内幕解读。


战争史


这个我来答下吧,毕竟我这里是做长江750这车的。

国内的750是苏联援助的50个项目之一。

最开始在湖南株洲做,后来装配线到了江西南昌。

当时原型车有苏联的乌拉尔,还有一台真正的宝马r71。

乌拉尔是仿制的德国的宝马r71.

但从风格上来说,国内的750宝马元素不少,也被认为是最像宝马r71的边三轮。

当然,国内的750减配了一次,比如手动挡,加热系统都取消了。

说个小故事,早些年,宝马公司的人来过我株洲,拿了一台高仿r71回去,现在宝马陈列馆里面的r71好像就是那台。宝马自己的生产线没有了,只能找我们拿了。

现在国四电喷版的750我们做出来了,750又可以上牌了。


摩改侉子边三轮


很多人认为长江750是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时骑的车。这主要因为电视剧的误导。

日本人真正骑的不是长江750,而是日本本土的侧三轮“陆王”。而且“陆王”和美国哈雷还颇有渊源。那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段历史吧。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对于摩托车的进口只能以军用车辆的名义, 一次大战后日本民间才开始有摩托车出现。然而由于日本政府基于保护日本国产摩托车的政策, 对进口摩托车苛以高额关税, 使得进口哈雷机车在当时日本国内的售价居高不下.

因此, 日本哈雷进口商向美国总公司申请在日本开生产线, 正好那时美国受到经济大恐慌的影响, 哈雷总公司的销售额也不理想, 于是同意了这个要求, 唯一的条件是日本生产的哈雷只准内销!!


1936年由日本三共会社(原本是製药厂)取得生产执照, 开始在日本生产1934年型哈雷vl(1200cc)系列,之后以1935年型哈雷r(750cc)系列为主。 这个车型在日本公开募集名称, 最后以"陆王"定桉。公司名称也由"三共内燃机"改成"陆王内燃机\


Ease清风


首先说明一下长江750跟日本鬼子没半毛钱关系,都是那些傻逼导演误导国人,长江750是嫡传宝马摩托车,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了宝马从油冷发展到了水冷水平对置双缸,而我们的长江发动机却还是不思进取,到处跑冒滴漏,最后不得不退出市场。去年有公司说要复活长江,看了实车照片觉得就是个笑话,没有了水平对置双缸发动机,没有了轴传动,没有了牛角车把,没有了很多经典的东西就像是人没有了灵魂再外表光鲜也不想多看一眼。不是随便个摩托装上个兜子就可以叫长江750,。也让我觉得这个公司根本就不懂长江750 ,要想复活他,外观可以少动,着重优化发动机变速箱,后牙包,提高壳体铸造精度,减轻车子重量,增加发动机功率,,,这些才是有责任心的企业真正要做的 。

我第一次骑长江750是在部队通讯连,后来复员了前前后后拥有过十几台,实在是没地方放,再加上都是没手续的车,所以就都陆陆续续的卖了,现在还留下有两台,一台单机,一台老m72,都是自己翻新改造的,特别希望国内的摩托车企业能复活优化原汁原味的长江750,虽然比不了现在的宝马水鸟,哪怕能达到乌拉尔的水平也心满意足了


79912124


提起长江750这个名字,大家并不陌生吧!这是一辆历经半个世纪的传奇车型,在几代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长江750充满战争年代摩托车的魅力,从二战期间德军的BMW R 71到前苏联的乌拉尔M 72,二战后凭借苏军与我国的战友关系,3000部乌拉尔M 72引入国内,我国以此为原型,于1956年设计制造了第一部750cc三轮军用摩托车。

BMW R 71

乌拉尔 M 72

大家熟知的长江750名号起源,是由于1958年湖南株洲和江西南昌联合打造CJ750整车,并取洞庭湖和鄱阳湖都流入长江之意,得名长江750。虽然长江750早在20年前就已经全面停产,但留给我们的不止是那一份“挎子”情怀,同时还记录着中国摩托车发展的历史。

长江750停产后,嘉陵600边三轮(俗称大公鸡)配备到军队服役,但在民用市场迟迟未能满足挎友的需求。

军事版:

5.38万元人民币(辐条轮)

5.58万元人民币(铸铝轮)

经典版售价同上(颜色黑、红、银)

探险版:

5.68万元人民币(辐条轮)

5.88万元人民币(铸铝轮)

两版车型最大的区别,在于探险版加装了绞盘并且在边斗上配有辅助照明灯光。

警用版:6.38万元人民币(铸铝轮)

实拍图:


踏脚石边三轮


当年相亲的时候,也找哥们儿借过一辆侉子,我以为给丈母娘的印象应该是这样的……


后来才知道原来印象是这样的……

进入正题聊聊,我国边三轮的历史和现状。

对于长江750边三轮,更多的是一种记忆和情怀吧。记得小的时候,村里万元户顶账收了一台750跨子,因巨大的耗油量,放在门口就成了摆设!和小伙伴们放了学,总要骑在上面威风一把……



其实长江750和宝马的R71有着很大的关系,99%相似的外形,宝马特色的‘拳击手’水平对置双缸。看过二战经典老电影的,都会对这款德军铁骑印象深刻。



解放初期百业待兴,汽车工业更是刚刚起步,军用和民用车辆的需求极大,当时后勤部提出来仿制从苏联购买的乌拉尔72,而这款边三轮正是当时苏联占领区的,巴伐利亚机械厂的产品,也就是宝马R71,仿制的任务就交给了当时的南昌宏图飞机制造厂,也是较早实行军转民的军工企业。



八、九十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逐渐发展,对于边三轮需求量越来越低,最终不得不停产,成为了一段尘封的历史。直到近些年,几个喜欢摩托车的外国年轻人,发现了长江750挎斗,视若珍宝。



那如同二战时原始般的外形,让此车成为抢手货,长江750侉子在国外玩车的眼里就是最顶尖的收藏品。复刻二战前宝马R71的东方经典,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这个车了,最骨灰的玩家设法搞到废品来翻新,但一旦上路,那吸引到的绝对是国王般的注目礼!



现在这款经典的车型将迎来复产,新款长江750会有所改变,发动机采用春风动力的发动机,这个在长江750项目启动会上就已经看到了,经典的拳击手对置双缸将成为历史……



感谢欣赏!


玛莎辣弟


长江750摩托车,北京人叫“挎子”,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仍在生产的老牌摩托车之一。重要的是,它是正宗国产货。长江750的原形是BMW R71摩托车。1939年,斯大林想为苏联红军装备机动性很强的摩托,他想到了一种750cc、对置双缸、带边车的摩托车,那就是当时德国的BMW R71。后来5辆BMW摩托车被“走私”到了苏联,这些车被解体、测绘……苏联人造出了乌拉尔(URAL)M-72型摩托车。

中国就是仿造后面这个车型生产出来了长江750,大慨就是这样


御厨小子


山东烟台这边叫偏三轮,声巨大,巨费油!!此款摩托是模仿的大名鼎鼎的宝马R71!不光长江750,就连保时捷那时候也仿,美国,日本,俄罗斯!可以说宝马此款摩托带领了一个时代!不过到如今,能够1比1仿造的,也只有我们国家的长江750了,这也是是为什么很多老外到中国来买长江750的原因,因为它是目前为止世界上唯一仅存在的一模一样的宝马R71.


木子1312666610



有志同道合的吗 我们的车队 都有牌有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