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節後返程疫情防控,粵運準備好了!


春運節後返程疫情防控,粵運準備好了!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春運節後返程疫情防控,粵運準備好了!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春運節後返程疫情防控,粵運準備好了!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目前,距離復工、復學的時間已越來越近,廣東省將迎來返程高峰,防疫工作也將迎來一次巨大的考驗。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粵運交通共購入超過51萬個口罩保障基層一線員工和後勤保障人員的身體健康,購買超過1.8萬包消毒粉和3000桶消毒水用於清潔消毒,所屬74個客運站場、所轄217個服務區均已設置體溫檢測點,共投入大型測溫儀17臺、手持測溫儀超過1500個,超過1.3萬名粵運員工奮戰在防疫第一線,以最強防疫陣容、最嚴防疫措施、最健康姿態去迎接旅客們的到來。

服務區疫情防控“零”盲區

為防止在服務區中途休息的旅客交叉感染,各服務區與當地衛生防疫部門等形成聯防聯控機制,合力完成超過100個醫療檢測救治點。對區內公共衛生間進行一日三次消毒,對區內開水房、餐廳、休息區則進行一日兩次消毒,同時加強對來往人員的盤查和健康檢測。各服務區臨時設立鄂牌車輛專屬停車位(小車位不少於4個,貨車/客車位不少於1個),安排協管員專人專崗值守。設置廢棄口罩回收點,防止廢棄口罩造成二次汙染傳播。進一步加強服務區商戶餐飲、員工飯堂的衛生監督,落實營業場區的每天消毒工作,切實做好食品安全管理。

粵運交通所轄217個服務區均已設置體溫檢測點,配置手持測溫儀超過300個,確保24小時不間斷,迄今共為超過15萬名旅客提供測溫服務。按照上級強化高速公路服務區防疫工作的有關要求,在確保加油、汽修、便利店、洗手間等公共服務設施設備正常運行的前提下,只保留部分主營餐飲店,供有需要的顧客及員工用餐(僅提供餐飲外帶服務),對保留的餐飲店配備測溫設備,對進入餐飲店的人員必須檢測體溫。同時,按照上級團組織的部署,通過多種渠道積極發佈志願者招募信息,在高速公路服務區組建團員青年“戰疫”突擊隊。

頂住壓力,道路運輸責任在肩不放鬆

根據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最新發布的數字:2月5日,全省當天發送旅客72.8萬人次,同比下降 86.5%,其中道路客運發送旅客55.14萬人次,同比下降86.21%。春節期間本應人頭湧湧的客運站場因疫情顯得略微冷清,但粵運交通作為提供出行服務的國企深感責任在肩,絲毫不敢懈怠。粵運交通所屬各運輸單位黨組織頂住壓力迅速行動,組織黨團員先鋒隊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對站場的售票大廳、候車室、車輛等人員頻繁接觸的設施設備進行定時消毒,設立臨時體溫測量點和隔離室,當班站務員配備手持體溫槍,對每一名進站的旅客進行體溫測量,督促乘客佩戴口罩乘車,確保防疫控疫工作不少一車、不漏一人。同時,按照“日消毒”“每班次通風”的工作要求,每天對全司客運車輛、客運站場進行消毒通風,確保防疫工作不留死角。

目前,粵運交通所屬74個站場均設置體溫檢測點,共投入大型測溫儀17臺、手持測溫儀超1100個,保證測溫工作在營運時段不間斷。假期陸續結束,群眾開始返工返崗,我省是全國主要的外地務工人員、學生等群體節後返程目的地,作為我省道路運輸的龍頭企業,粵運交通將不遺餘力地擔負返程人員運輸和疫情防控的雙重壓力,依據預售票情況動態調整班次及運力,做好恢復校園包車、定製班車等特色服務的準備工作,竭盡所能解決老百姓的出行問題。

“戰疫”一線,“小眾”也是力量

高速公路拯救在交通行業中看似“小眾”的一支隊伍,因為涉及公共交通的安全運行,他們也站在了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第一線。“打鐵還需自身硬”,做好自身防護是打贏“戰疫”的第一步,為保證拯救隊伍員工的健康和安全,粵運拯救公司上下動員,採購2萬多個口罩、150個手持測溫儀、600餘瓶消毒液、洗手液等防護用品,及時送到各高速公路320多個駐點和備勤點,為服務里程橫跨我省5500多公里的600餘名一線拯救隊員築牢了防疫的鋼鐵長城。從辦公室、宿舍到清障救援設備,粵運拯救這幫“大老粗”隊員們細緻地開展著每天清潔消毒工作,“救援車每天都是經過消毒的,如果事故車乘客需搭乘我們的車輛進行應急轉移,也能讓他們更放心。”一名拯救隊員如是說。粵運拯救隊員們時刻堅守本職崗位,在高速公路各駐勤點、備勤點執勤,隨時準備關鍵時刻衝鋒在前。

廣州交通電臺記者曉輝、通訊員嶽韻萱的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