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戚家军的鸳鸯阵,可以几乎无伤击败武艺高强的倭寇?

地瓜水手


给笔者普及几个背景知识,一,倭寇的主要构成是江浙沿海的中国人,日本的流寇只是少部分……不是他们武艺多么高强,而是他们更熟悉地理海况民心等;二,明朝是极度的防范武将的武将的地位是非常低且被看不起的;三,武器是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明朝是发明火器作为武器最多的一个朝代,在当时世界范围内都算先进,战场上如果有大炮你放心将领绝对不会用刀枪的。基于对武将的防范,这些好玩意戚家军是得不到的;三,关于军队战术心里,戚家军是重新在江浙当地招收的农民,受倭寇之害,保家卫国之心强烈,同时听话;倭寇就是强盗,图财才是根本,抢不到钱他们会拼命,不太可能;四,所谓的阵法是因地制宜的讲究,用竹制的武器,说实在有火绳枪有火铳,怎么会用竹子……


管管156041833


先说结论:能和倭寇打出冷兵器时代的一系列零伤亡的全胜战绩,一是靠戚家军的正规化建设,二是采用了科学的战术体系和训练体系,并非全是鸳鸯阵的功劳。

鸳鸯阵战术详解

从鸳鸯阵本身来分析,这种队列编制对倭寇确实是科学有效的。鸳鸯阵基本单位是11人制的小队,设藤牌手一人,长牌手一人,狼筅手2人,长枪手4人,镗钯手2人,火兵1人。

这种阵法的核心逻辑是:兵种相互掩护,追求火力密度。

长牌手则是手持巨大的一面盾牌,为长枪手抵挡矢石,并掩护藤牌手;整队火力输出的核心是4名长枪手。但因为长枪回手较慢,一击不中,容易给对面暴露空挡,需要牌手掩护;而狼筅则可以凭借繁多的枝丫扰乱敌人,掩护藤牌手,给藤牌手创造击杀的机会。后面的2名镗钯手用于防卫侧翼,防止有漏网之鱼绕侧;这样2列纵队的鸳鸯阵作战小组在正面的火力密度达到了6长1短或6长2短——这个火力密度达到了靠单兵武艺来逞能的倭寇的7倍或者8倍。什么样的武士能战胜这样的作战小队?宫本武藏来了也够呛。

鸳鸯阵的变阵同样非常灵活。可以根据不同场景变阵成“左右二伍”(两个小纵队),“小三才”和“三才”(纵队变横队)。这种变阵方法和近代西方非常类似,可以很好的满足战场需要,完成行军队列到作战队列的转变。

左右二伍(二列纵队)

小三才(二横队)

三才阵(纵队变大横队)

当然了,鸳鸯阵不是单独存在的,戚家军是按照4队一哨,4哨一官,4官一总;每个总设置信号旗和鼓手号手,完成队列行走、变阵和作战指挥。

戚家军的正规化建设

鸳鸯阵的使用要归功于戚继光将军的创造——一位具备科学思维的军事家。戚继光不迷信古代兵书成法,又敢于“崇洋媚外”(认为鸟铳远胜于土造火铳),都是他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表现;这样的思维模式下不仅能否发现正确的军事建设方向,还能制定各种各样的战术细节,纵观才整个大明王朝,能达到这个层次的军事家是罕见的。他很早就知道军事正规化是提升战斗力的根本:“兵制完备,令行禁止,定标准,重四艺,严军纪,重赏罚,可长保虎狼之师也”——《备俺答策》。

而之所以说戚家军是正规化建设的军队,是因为它满足了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戚家军征兵的兵源做到了去身份化。兵员不再依赖军事贵族或军户,而是来源于社会各个阶层(主要还是平民阶层),士兵的出身只要满足一定门槛即可(避免鸡鸣狗盗之徒入伍),士兵服役领工资。戚继光建设戚家军时,果断排除了卫所兵和军户,而是从民风彪悍的义乌平民阶层中招收兵员,是典型的志愿兵。而对这些大头兵的军饷,能做到从来不拖欠,不吃空额。这个是北方连装备精良的九镇边军都做不到的。

二是对记军功进行了改革。明代是以敌军首级计算军功,但是戚继光严禁战场上割首代功:“长兵之数决不许带解首刀,只管当先杀去,不许立定顾恋首级”。因为战场上一旦队形崩溃,就会带来毁灭性的结局。因此采用集体记功法:“每颗首级以三十两论之,当先牌枪筅分二十两,当先牌枪筅分二十两,砍首兵二两,余兵无分者分一两,火兵虽不上阵,本队有功,亦分五钱;每颗本队鸟铳手亦分二两。”这样就极大激发了集体的能动性和凝聚力,并且避免了因为战场上挣功而导致的混乱。

三是很强的纪律性。《纪效新书》一共18卷,前9卷都是各种军法、条款、禁令、规范,戚继光事无巨细的全部记录,对触犯每一项的处罚都做了很详细的规定,如果看过这本书你会发现对违反军纪的惩罚是动不动就斩;能把处罚定的这么狠,说明戚家军的军纪已经相当严明,很少有违纪行为。

四是科学的战术体系和严格的训练。面对个人武艺高强的倭寇,戚继光详细的分析了他们的长处和短处;长处当然是单兵作战能力强悍,短处则是战场上每2个倭寇之间必须有足够的距离,这些倭寇的武艺才能发挥出来。针对这样的特点戚家军选择了密集混合编队的作战小组——鸳鸯阵。这种阵型非常灵活,在作战时可以结成密集阵,在索敌、侦查的时候,又可以以哨为单位进行拉网排查,非常好用;而在接敌时可以按照不同情况变阵为二伍、小三才,三才,这需要严格和频繁的进行队列行走和队列变换训练。能做到这一点的古典军队确实是非常不易的。

此外戚继光重视远程投射火力,弓、弩、鸟铳、弗朗机混用,满足不同射程上的打击,及时淘汰了不实用的各种火门枪和火箭。在训练上只要求士兵精确射击90步以内的目标,甚至要求士兵“长兵短用”:”至若弓箭火器,皆长兵也,力可至百步者,五十步而后发;力可至五十步者,二十五步而后发,此亦长兵短用之法也。”在近距离发射,既保证了精确性又保证了威力,但对士兵的心里素质要求非常高;英国人曾经在加拿大创造了30米距离上以3轮射击击溃法军的记录,但之前就是像一根树桩一样一动不动站在那里承受着巨大伤亡,这对士兵的纪律性和心理素质的要求可想而知。戚家军敢这么做,也是因为纪律强作为前提。


纸上的宣仔


戚家军的鸳鸯阵之所以能够无伤击败武艺高强,单兵格斗技术极高的倭寇,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针对倭寇的特点,开发了狼筅这种武器-倭刀虽快,也拿它没办法

倭寇的特点是武器厉害,单兵格斗技术优于明军士兵。

倭刀采用特殊工艺打制,极为锋利,可以轻易斩断明军的长枪、腰刀等武器。加上倭寇主要成员是无主的日本武士,俗称浪人,天天过着刀头舔血的日子。

针对这些特别,戚继光使用狼筅做为阻止倭寇进攻的主要武器,这货长成这样:


长度很长,布满了尖刺。用倭刀根本无法在一两招之内斩断,就算斩断了因为长度很长,也无法很快进入到倭刀的进攻范围。

最重要的,狼筅只是一个防守武器,它的目的是阻止倭寇的进攻,而真正的重点就是团队做战。

二、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鸳鸯阵是历史最早的特种兵作战小组

经常看国外大片的人都知道战斗力来自于作战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一个小组里面有善于远攻的,有负责防守的,有负责保护侧冀的,还有负责近身攻击的。

鸳鸯阵里面的狼筅也好,其他武器也好,单独拿出来都没办法有效遏制倭寇,但是团队一起作战就完全不一样了。

先是狼筅把倭寇挡在外面,让他不能有效发挥倭刀的长处。在他疲于应付狼筅上的尖刺时,后面的火枪手已经瞄准了他,两旁的刀手、盾牌手以后面的长枪手,轻松斩杀。

<strong>

鸳鸯阵这个特种兵战斗小组,始终是团队合作,各展所长,不和倭寇拼武力和武器,拼的是战术思想。

所以才能在很多场战役中,大比例无伤完败倭寇,成就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一段神话。


欣星


戚家军的赫赫威名是靠打出来的,而且极其悬殊的伤亡比。

<strong>

比如宁温台大捷(宁波、台州、温岭),明军前后斩首胃口一千零二十四级,仅上界岭之战中,戚继光所部明军便阵斩三百四十四,而损兵不过三人。

当时戚家军以少打多,以一千五百人对倭寇二千人,先是在山区设伏,之后全为攻山、攻坚作战。

而那支倭寇也不是什么乌合之众。他们在被明军伏击之后,三战三败依旧不乱,突围而出的残兵依旧自发聚集一起,进入有坚固围墙的大宅死守,期间还曾组织过一次突围,其战术素养和战斗意志,以及面对挫折时的韧性,放在任何国家和时代,均可堪称一流水平的精锐军队。

然而,这么一支精锐轻易的就被戚家军给消灭了。他们在战场上被斩首三百四十四人,除被生擒若干,其余一千多人或被摔死或被烧死,而明军仅仅阵亡三人。其中陈四和陈七十二,死于围攻朱家大宅时放火烧屋,只有王华廾一人死于两阵交锋。

这种让人瞠目结舌的伤亡比是怎么打出来的?

就如《剑桥战争史》一书中特别提到的那样,戚继光是一个16世纪时,与西方莫里斯亲王交相辉映的军事改革天才。而他最伟大之处就在于创立当时最先进的冷热结合步兵战术。

通过对《纪效新书》十八卷本和十四卷本,以及《练兵实纪》的复原,我们可以还原一下,当倭寇遭遇戚家军时会遭遇到什么样的打击。

当倭寇距离戚家军112—128米时,在约每十五米的单位宽度上,倭寇要承受10名火绳枪兵的一次齐射;12名弓箭手的每人九次射击,共108支箭;镗钯手的一次齐射,共6支火箭,合计进行124次射击。

大家知道倭寇善于跳跃与使用倭刀,但倭刀这种大型双手刀,需要很大的挥舞空间。比如倭寇在前面打头阵的剑豪,需要大约宽度为3.5米的一个正面,这样才能施展剑术。

因此面对戚家军,那些打先锋的倭寇剑豪,每个人要承受24—31次的投射攻击后,才能与明军进行肉搏作战。而且为了防止倭寇以长枪列密集阵型来冲击鸳鸯阵。戚继光还在戚家军的每个哨中,配备有三门小炮——赛熕铳。这样倭寇如果使用密集队形,就会被糊一脸,如果是剑豪打头阵,也得是炮口余生后,才有机会‘享受’那24—31次的投射攻击。


其实,按这种火力配置,基本上倭寇打头阵的那些精锐剑豪,很难有机会冲到明军跟前。

而当倭寇顶着枪林弹雨、付出惨重伤亡冲到明军跟前时,会发现明军身体正面均被长牌手的盾牌遮蔽。当倭寇持长枪从上而下,刺入鸳鸯阵中时,牌手举起盾牌,将敌方长枪顶起,身后长枪手出枪直刺;当倭寇从下刺枪时,牌手下坐盾牌,将敌方长枪压住,身后长枪手出枪直刺。当倭寇将长枪从左右两侧刺入阵中时,左右两边狼筅手用狼筅将对方长枪绞拿,长枪手出枪直刺,镗钯手跟长枪手齐出,以保护长枪手。当倭寇人数较多,一拥而上之时,狼筅手护在牌手左右,左右方长枪手各跟狼筅手出枪,镗钯手护卫身后,藤牌手以藤牌遮蔽身体,用刀砍敌人下盘。


这样,鸳鸯阵一共十名战斗人员,正面只有两个身位宽度。每一个试图攻入的倭寇,都要在越过一面盾牌之后,被一支狼筅控制格架兵器,然后被两支长枪直刺。直刺的长枪手身边还有一名镗钯手保护,以防止长枪脱出狼筅的保护。这样无论倭寇从那个方向、怎样进攻,都要面对至少三、四件兵器,等于一个倭寇被四个明军围殴。为面对战术、火力上全面领先的戚家军,倭寇作战意志越是顽强,就越是将自己送到戚家军刀下被屠杀而已。

总体上,戚家军跟倭寇打仗,就是先是各种火器与弓箭,把冲在前面的精锐倭寇杀得七七七八八,然后各种冷兵器一起上,四个打一个,收割剩下的倭寇。

面对这样的敌人,就算是日本剑圣宫本武藏来了,也得跪……

靠这种战术和火力的优势,戚家军死三人和干掉一千倭寇这样极高的交换比,也就不足为奇了。

<strong>


冷兵器研究所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什么戚家军的鸳鸯阵,可以几乎无伤击败武艺高强的倭寇?我们首先就得从小日本的倭刀以及刀术谈起。

日本倭刀,源自中国唐刀,传入日本后,经改良形成狭长、刀身略带弧度的刀形。倭刀因刀身狭长,既适合砍劈(双手握刀可力劈),也适合刺(刀身细长可刺),刀法简单洗练,就是刀走直线,直入直出,刀势凶猛。

今天日本的剑道其实就是当年的倭刀术,看过日本剑道表现的读者一定会有深刻的印象。日本剑道最基本的技术动作主要有击面、击手、击腹、刺喉、摆震、击面切返、碰体等,其中击面、击手、击腹、刺喉四个动作是用得最多的。注意那个“击”字,可以说很好地概括了日本剑道的精髓所在。即挥剑时只求刀尖快速劈中对手要害即可,不求大面积的创伤。可以说,这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杀人技!这也是很符合日本人的脾性的。如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战术就是如此,快速出击,一击即退。

由于明朝侵入我海疆的倭寇,多是日本一些没落武士与浪人,他们从小练习倭刀,刀法闲熟。与人对战,瞅准机会常突然纵身一跃,利用刀长的优势,一刺或一击(劈),就能取人性命。因此,常将养尊处优、缺少训练的明军打得一塌糊涂的。如嘉靖三十一年(1553年),一股倭寇仅三百余人,侵犯嘉兴,打败守将卢镗,明军伤亡千余。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一股仅53人的倭寇,从浙江绍兴登陆,竟一路洗劫浙、皖、苏三省,攻掠杭、严、徽、宁、太平等州县二十余处,直逼留都南京城下,暴走数千里,杀死杀伤四五千官兵,历时八十余日,才被绝对优势的明军歼灭。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继光受张居正的推荐,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正式开始了剿灭倭寇的辉煌生涯。剿倭伊始,戚继光就已经注意到了倭寇的刀法奇特了。在他的兵书《纪效新书》里就指出日本刀法是一种“以双手执一刀”的刀法,又说“长刀,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彼以此跳舞内光而前,我兵已夺气矣。倭喜跃,一进足则丈余,(加之)刀长五尺,则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者身多两断。”正因为如此,戚继光全面改革了自己的军队。其中最见成效、战果最显的就是创造了“鸳鸯阵”,自始,横行一时的倭寇末日到了!

“鸳鸯阵”就是专门针对倭寇的战法、刀法创造的,“鸳鸯阵”一般由十一名士兵组成一个战斗小组,上阵时大家互相配合,互为羽翼,是一个战斗整体,就像一辆人肉坦克,威力无比。比如“鸳鸯阵”中专门设有士兵手握长长的狼筅,一种用长毛竹枝杈缀以金属尖物的武器,长达数丈。你倭寇不是“喜跃”、能进“丈五尺”余吗?我就用几丈长的狼筅扫你!不让你跃、不让你靠近。你单个倭寇的武艺不是很厉害吗?我就整阵人碾压你!直至将你“碾”成肉饼!这样,倭寇的长刀长优势,以及单兵作战能力强的优势一下子就没有了。

嘉靖四十年(1561年),戚继光在台州摆出“鸳鸯阵”,以1500人在山林中伏击倭寇2000多人,全歼倭寇,而戚家军几无伤亡!“鸳鸯阵”发挥出了无比的威力。可以说,“鸳鸯阵”是中国人根据实际情况、实战需要,勇于创新求变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很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发扬!


50后男人


倭寇主要组成人员包括日本浪人、日本武士、沿海强盗、无业游民等等。其中最厉害的当属日本武士和浪人,这些人原本都是日本各军阀的支柱力量,由于年纪增大或者其他原因退休,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以至于沦为倭寇。

日本离着中国最近,所以这些倭寇经常到我们东南沿海地区打家劫舍、抢劫财物,滥杀无辜。甚至有一伙40人的倭寇,曾经从沿海登陆,一直杀到了应天城下,还杀掉了上千人,从此也能看出倭寇的可怕。

倭寇武艺高强,佩戴武士刀,单兵作战能力很强,明军普通士兵不是对手。在明军接触倭寇初期,经常吃败仗,直到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

戚家军最厉害的战法则是鸳鸯阵,戚家军从创立之初几乎没有败绩,敌我伤亡比例是50比1,这都得益于精妙的鸳鸯阵。在那以冷兵器为主的明代,阵法大多数是集团作战才有的,而小股部队的阵法几乎没有。

戚继光独创了这套厉害的阵法,而且是无法破解,无论倭寇的武力值多高,只要碰到鸳鸯阵就必死无疑。那么鸳鸯阵的奥秘是什么?为何针对倭寇无往而不胜?

一寸长一寸强

戚家军是特种军队,和现在的海豹突击队、俄罗斯阿尔法别动队类似,数量比较少,一般执行特殊任务,面对正规军无法攻克的敌人,才会让戚家军上场。

戚家军的武器都是特制的,是戚继光专门命人打造的,狼筅、长枪、镗耙都比正常的武器长很多,目地就是防止敌人近身,在稍远处歼灭敌人。因为倭寇擅于近战格斗,就算戚家军受过专业训练,在近身格斗方面也不一定是他们的对手。

所以要在一定距离内作战,让敌人无法靠近,主要的攻击人员是长枪手,在11人为主的鸳鸯阵阵中,长枪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速收割着敌人的生命。况且当时的倭寇个子也比较矮小,在没有破绽的鸳鸯阵面前,只能败下阵来。

团队之间配合默契

鸳鸯阵的常规阵型是11人,前面两个盾牌手最靠前,之后是指挥的队长,两名狼筅兵分裂左右,之后是四名长枪手,再后面是两名镗耙手。既然是阵,那么最重要的就是配合,就好比足球比赛,哪怕前锋能力再强,没有团队配合也很难取胜。

这11人如果配合默契,几乎是可以到如入无人之境的地步,指哪打哪所向披靡。两名盾牌手格挡敌人的刀枪、弓箭,一旦被后面的狼筅挂注,长枪手会马上上前结果敌人的性命,如果敌人恰巧冲到了最后,那还有两名镗耙兵,可以迅速补刀干掉敌人。


当然鸳鸯阵的阵型很多,在狭窄地区有更小的阵型,在广阔的地区还有更大的阵型。戚继光是个了不起的将军,以他自身的学识和经验,竟能另辟蹊径结合倭寇的特点,发明出如此厉害的阵法,实在是佩服至极。戚家军也是大明战斗力最强的特种部队之一。


九鱼亭


其实鸳鸯阵能够打败武艺高强的浪人倭寇,正是应了那句“乱拳打死老师傅”的俗话。也就是团队合作集中攻击对方的单兵游勇,纵使对方人多,也可以创造出局部人数优势的局面,然后击溃对方。


事实上鸳鸯阵的使用,是中国陆军阵法从中古时代走向近代的第一步,在中古时期,除了个别军队外,大多数军队还是更多的仰仗个人战力的武勇。比如岳家军里面的扎马刀手,那都是千锤百炼出来的强军力士。而鸳鸯阵从选员到分配武器,都是经过了严格的标准审核,然后通过短期的高强度训练,让每个士兵在团队中发挥出最佳的实力,也就是说我自己一个人不是你的对手,但是我在团队中只要好好配合作战,绝对完爆了你。

在戚继光的鸳鸯阵里面,真正做到了近代战术要求的小团体高配合战斗模式,木牌手和藤牌手在前面掩护,两个狼宪手在后面阻断敌人进攻的节奏,四个长枪兵负责主要的杀伤,两个耥耙手在最外侧迂回掩护,火兵负责远程杀伤和近战替补,队长指挥和替补。可以说一套下来,真切做到了攻守皆备。也正是评价这么一套战法,戚继光可以在福建浙军对倭作战做到基本百战百胜,还大明一个太平江山。


火器工坊


戚家军是明朝的一只赫赫有名的军队,也被后世称作是16到17世纪东亚的最强军队,而戚家军的赫赫威名也是通过无数的战役以及十数万的战绩打出来的,也是当之无愧的最强军队,至于说为什么戚家军的鸳鸯阵可以几乎无伤,或者说只伤亡几个人就可以击败这些残暴的倭寇,其实这也并不是完全靠鸳鸯阵的功劳,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虽然说鸳鸯阵这种经过实战总结出来,特别适合个人与行伍,甚至万人以上的一种实用性阵型,能极大地发挥出军队的实力,甚至成倍的增加战士的作战能力,但也是有限的,没那么玄乎,只能说鸳鸯阵带来的是更加严明简洁的队形,以及高效的作战手段,能够充分发挥个人实力而非限制,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强了戚家军的实力,是戚家军强大的重要保障之一。

但是关靠一个阵型也不足以使得戚家军近乎无伤的对付倭寇,以及后续的对付各种对手达到的十数万的斩首的恐怖记录,戚家军另外的一重强大的保障就是,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在古代那个除了将领基本上士兵是很难披甲的时代,戚家军就能做到战斗部队全营披上精良甲胄上阵,这是历史上少有的,当然光有盾也不行,还得有矛,戚家军的矛也很强大,各种先进的火器装备,从火铳,到各类近远程火炮,火器使用率最低的马营都达到了42%以上,最高的辎重营高达58%以上,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只有20%左右,另外戚家军的近战装备也是最为精良的,最强的矛,结合最强的盾,面对一群落魄日本武士和浪人,岂有不胜之理。

另外戚家军的兵员来自于中国最能吃苦,最能忍耐的农民和矿工,他们吃的了苦,打的了战,经过戚家军的艰苦训练和阵型上的配合,自然能够百战百胜,恐怕敌人还没冲上前就已经倒下一大半了,即便近战,身披精甲的戚家军也能极大程度上止损,这也就是为什么戚家军能够百战百胜以及自身损失很小的主要原因所在了。


历史微探索


由于倭冦大多是破落武士,是专业从事格斗的人员这些人单兵作战能力相当强!而此时明朝的军队,战斗力比较差,再加上普通士兵,作战能力远不如专门从事格斗训练的倭冦,就如同一个业余挙手对战专业拳手一样,因此屡剿不绝。而且倭冠人数越来越多!为患甚重,惊动中央!于是派戚继光南下平冦。

开始打了几次,戚继光也有损失,但戚毕竟是一代名将,他立刻发现了问题的根源!重新作了规划!

1、招慕新军,重新巡练。2、重新打造武器!自唐朝后期,经五代十国的混乱,再加上宋朝的重文抑武,使中国的武器-单刀,流于好看,实不堪一击。倭刀是学自唐刀,又加以改良,刀背厚,刀面窄而长,可以劈、刺。而且双手握刀,力道很大!当时明军的刀面宽而短、薄,且单手持刀,两刀相碰,明军的刀常常被砍断了!因此,戚准备重新用包钢法制刀。3、创建鸯鸳阵!由于东南沿海一带,阡陌遍地,河沟纵横,而倭冦又到处流窜,少则百十人,多则数千人,散布各处!很难采用大部队一次性决战解决问题!于是针对倭冦的特点创造出鸳鸯阵!下面着重介绍鸳鸯阵:

鸳鸯阵阵形以11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此二人一执长牌、一执滕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箭矢、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枝丫,每支狼筅长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

狼筅

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进的是两个手持“镗钯”的士兵担任警戒、支援等工作。如敌人迂回攻击,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各种兵器分工明确,每人只要精熟自己那一种的操作,有效杀敌关键在于整体配合,令行禁止!

而且这个阵法可以随时以11人一组叠加,变千人万人!又可以变少化减成5、6一组的两才阵和3、4人一组的三才阵,去对付单个的倭冦。在任何时候,都能保证自己的安全,而且有效的杀伤敌人!就这样通了一年多的时间,基本上用零伤亡的成本,肃清了倭寇!

戚继光的伟大之处,是亲临战场,勤于思考,基于实际,根据敌我双方的态势,具有针对性的创造出把敌我双方优劣之势颠覆性翻转的阵法!抗倭胜利后,戚继光后来又到北方驻防,他还创造出许多针对北方地势平坦广阔、骑兵纵横突击的许多阵法!

纵观中国整个军事史上,戚继光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军事家!可以与大破林胡的战国名将李牧媲美!


夜夜龙泉壁上鸣


先不用具体介绍这种阵型,也不着急摆历史事实,看问题我们就能直接给出最明确的答案了,倭寇再怎么武艺高强它是个人的优势,鸳鸯阵是一种阵法,打仗毕竟不是江湖比武单凭膘肥体壮敢打敢冲就行了,战场上互相配合非常重要,同样这么些人非常散乱和排成阵型效果就是不一样,队形散乱打起来周围都是自己人互相影响,还不能有效支援,军事上布阵解决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下面我们具体到鸳鸯阵来说说它的优势在哪。



鸳鸯阵的大概情况大家或许有所耳闻,这不是一种成千上万人配合的大型阵法,而是采用十一人为一队进行密切配合的小型阵法,最前面为队长持有长枪或者旗子,身边为两名持盾牌者,手执盾牌和刀,敌人射来箭的时候可以将后面的人护在身后,短兵相接时可以近战,盾牌有大一点的长牌和轻便灵活的藤牌。



其后是两名狼筅手执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枝丫,每支狼筅长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这种武器很长,就像一棵树一样,士兵可以用它直接攻击敌人也可以挥舞起来袭扰,敌人也无法近前,对手慌乱之时长枪手顺势攻击。



后面就是长枪手了,长枪进攻很有优势,是进攻的主力不像前面的人有进攻的有袭扰的,所以用长枪的人比较多,有四人。后面还有两个使用镗钯,样子就是个三尖的叉子,负责支援和保护阵型后方,这种兵器可以别住刀剑有效支援前面的人作战。



在戚继光之前军队中招募了很多江湖上武艺高强之人,每个人都是高手,但是后来戚继光的胜利让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行军打仗不是江湖比武,团队的配合胜于个人之力。鸳鸯阵人数不多,灵活多变,而且也是根据倭寇作战和兵器等特点进行设计,非常实用。当然了,抗倭的重大胜利不仅是鸳鸯阵的功劳,也和戚继光这个人的才能,和他平时对士兵的教育、训练有关,阵型只是对他们的军事技能很好运用的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