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劫難——公元前47年渤海大海嘯

西漢元帝初元二年秋七月(公元前47年),渤海海域發生大地震,從而誘發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災難性海嘯。

大劫難——公元前47年渤海大海嘯

華北平原東部淪為一片澤國,數以百萬計平民在海嘯中不知所蹤。在這次自然災害中,死亡人數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多的一次。無數的古蹟、良田毀於一旦,迄今難以恢復。

於這次鮮為人知的大海嘯,史書中記下了許多的蛛絲馬跡。據《漢書·天文志》記載(初元二年秋七月):“一年中地再動。北海水溢,流殺人民……。”

《漢書·溝洫志》記錄大司空掾王橫給新帝王莽奏摺中言道:‘海水溢,西南出,浸數百里,九河之地已為海所漸矣。’

酈道元在其著作《水經注》言道:“昔燕齊遼曠 ,分置營州,今城面海濱,海水北侵,城垂淪者半”。

大劫難——公元前47年渤海大海嘯


海嘯波及的地區是西漢王朝的糧食主產地,經濟發達,人口稠密。據《史記-河渠書》記載:“民茭牧其中耳,歲可得穀二百萬石以上。”漢代一石粟相當於31公斤,文中所指的200多萬石糧食是渤海一帶上繳朝廷的,足夠40萬人吃上一年。

海嘯中受災最嚴重的是渤海郡、遼東郡、廣陽國和河間國。

渤海郡是漢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設立的,下轄浮陽(今河北滄州滄縣舊州鎮)、章武、千童、東光、阜城、南皮、景成、東平舒(天津靜海)、文安等地。相當於今河北省滄州市東部、天津市東南部、山東省德州市東北部(樂陵,慶雲一帶)、山東省濱州市北部,人口452560。

河間國下轄樂城(今獻縣)、弓高(今阜城)、侯井(今東光)、武隧(今武強)等,《嘉靖河間府志》記載:河間國十一城,戶九萬三千七百五十四,總人口634421。渤海海嘯50年後漢平帝原始二年(公元2年),河間國人口187662人,而同時期的渤海郡,總人口已不足10萬人。

據《靜海縣誌》記載 , 東周時期 此地為“長蘆 ”, 西漢時期 , 設東平舒縣 , 屬渤海郡管轄 , 人口約4萬餘人,但是這次海嘯完全吞沒了東平舒。一直到了一千多年後的宋紹熙年間 ,此地才有6815 戶,人口不足33000。

《南皮縣誌》也有類似記載:……渤海溢,大水千里,絕人煙!

單是渤海郡、河間國兩地就損失了百萬人口。

大劫難——公元前47年渤海大海嘯


另外廣陽國(受災地區主要是現在的薊縣一帶)。遼西郡(受災地區包括河北遷西縣、唐山市以東及長城以南地區),也受到海嘯的侵襲,損失無算。

富裕繁華的灤河三角洲被海水吞沒,近60萬平民失蹤 ,直到一千多年後的12世紀才逐漸恢復生息。

這次空前絕後的渤海大海嘯,給上述地區帶來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華北平原沃野千里,戰國時趙國、燕國、齊國都在這片地區保留著傳統的勢力範圍,作為獲取海鹽的主要途徑,在加上秦朝、西漢數百年的苦心經營,留下的文物古蹟應該不計其數,可在海嘯肆虐的地區,所有的遺蹟都毀於一旦,現在這些地方發現的文物除了西漢以前的,就是唐宋以後的,留下其間近千年時間的考古空白。

大劫難——公元前47年渤海大海嘯


海水侵入華北平原以後,蒸發和退去是個緩慢的過程,滄州的標緻鐵獅子位於浮陽縣舊址,名為鎮海吼。鐵獅子鑄造於後週年間,說明直到北宋初年,海岸線還在舊州鎮一帶。

還有一個鮮明的例證,滄州一帶北宋年間最大的鹽場,其轄區內鹽山就是因曬鹽、煮鹽業格外發達而得名。

大海嘯後250年,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征伐烏桓凱旋,登臨碣石,留下千古名篇《觀滄海》,其中尚有:“水何澹澹,山島竦峙。秋風蕭瑟,洪波湧起”的詞句。

大劫難——公元前47年渤海大海嘯

到了唐太宗貞觀十九年(645年)登臨碣石時,已是“披襟眺滄海”,海水已脫離碣石山,重歸大海。

海嘯給當地帶來的另一個危害就是製造了大量的鹽鹼地,促使華北地區成為鹽鹼化最嚴重的地區,其危害迄今難以消除。

說了這麼多,其實小編對這次渤海海嘯的認知,還是一知半解,今天之所以把它寫出來,就是想達到拋磚引玉,吸引更多的專業人士去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