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懷念天津哪些已經消失的美食?

Lime2018


看到這個題目第一個想起來的菜,就是蘇閩菜館(原周家食堂)的周家排骨。 咱天津衛人嘴大吃八方,甜口兒的菜除了蘇錫常滬,最被接受的就是天津了。 在江南數載,後來發現周家排骨基本上就是蘇州菜的醬方,雖略有變化,大致沒變,香甜濃郁,令人手不釋筷。 今日搬到總醫院旁的蘇閩,早已沒了往日神韻。


二郎690


現在的狗不理不是以前的狗不理了!最早的狗不理秘方已經失傳,現在用的是三合益,同合成,同義成幾家比較有名的包子鋪合併而成的,後來人家也分出去了,狗不理現在只剩下個名了!


而且總部在山東,狗不理包子確實有點不如五、六十年代好吃了、肉包子又香、鹹淡可口、再一碗小米稀飯、小鹹菜、那才叫美食吃一回還想笫二回!


除了狗不理包子以外,當地好吃的美食還是不少的,貓不聞水餃!個人覺得它是津門一絕,而不是津門四絕!本人有幸,在零幾年的時候吃過三四次,其中一次吃到的是紙漿餡兒的,還有一次吃到的是碎塑料袋餡兒的,味道的話都是相當的棒。

還有天津地區好吃的煎餅果子,南樓煎餅,趙師傅,楊姐煎餅還可以的,現在好多外地乾的煎餅果子,加芝麻孜鹽生菜的實在是難吃,還有天津人雖說愛吃餃子,天津人都愛吃自家包的,出去吃餃子也有百餃園和清真的白記餃子等等,這些都還是挺不錯的店。


商丘身邊事兒


可能還有但是很少見,我懷念的特色,現在看不到的記憶中有這幾個

1.小時候早點中,牛奶房,裡面一碗奶一個老味道的麵包,懷念那種早點鋪的氣氛

2.小時候的冰棍 雪橙 (上海關汽水味道)6毛一根,好消息(可口可樂味道)4毛一根。貴一點的羅哥,大橋道,美登高等等

3.小時候第一次吃到方便,發現了最美味的東西,牌子怎麼想想不起來了,就記得在南市父親給買的,袋子是紅顏色的 上面畫著簡單的雞蛋等等,現在還有的 就是 三鮮伊麵 ,七寶一丁等等 還能看到。

滿滿的都是懷念,有印象又模糊,但是每次回憶都是很美好


Tj尿尿貓


八幾年渤海大樓後身有個回民飲食店,賣牛肉餅。當時1毛7一個。薄皮大餡,純牛肉的,咬一口,餡軟嫩彈牙,汁水四溢,甩現在那些網紅款幾里地去!

同義莊沒拆遷前,地道洞子下有一對老夫妻帶著下崗的兒子賣燙麵炸糕。老爺子原來是老陸記退休職工。那燙麵炸糕做得地道。當時陸記還沒拆,大家寧可排隊買他家的,也不去買陸記的。

北馬路紅旗飯莊的銀絲捲,澄瀛樓的羅漢肚。

西北角平房沒拆之前的回民食堂。經典的回民菜。


允槿1314


最懷念的是馬場道和南昌路交叉口上的吉美林包子鋪,60年代是1毛2一兩,那時候我一存到1毛2分錢的時候就去買一兩包子。還有小白樓的稻香村。不過最懷念的還是那些老糧食店,老付食店,老早點部。當時都屬於國營的。現在真的吃不到那時候的餛飩味兒了,那時候是9分一碗,而且還是那種粗瓷的大海碗,那時候要用小鍋買走還多給你一大勺湯。哈哈,不說了,太多的回憶說不完的,現在的年輕人根本感受不到那時候的滋味,特別是鄰居的關係。永遠體會不到那時候的感覺。


1483067454


我是70年生人,小時候最喜歡康樂2角錢一盒的奶油冰糕。還有和平餐廳的小麵包。還有糖耳朵,還有很多,過去的雲吞特別香不像現在一股豬哈拉味。還有過年時姥姥家的什錦火鍋味道,火鍋裡碼滿了海參,海螺肉,蝦,火腿,金元寶(雞蛋皮裡面是肉餡)各種海鮮,雞湯做鍋底,一家人圍在一起。還有姥姥家的獅子頭,扣肉,各種好吃的。哎呀……可惜手藝沒學會啊


新新1217


最懷念小白樓的梅菜包子。上世紀八十年代,只要到小白樓逛街,就一定安排吃回梅菜包子。記得老大的個兒,除了濃郁的梅菜香、肉香,還有隱藏其間的一絲絲甜,一丟丟辣…咬一口,汁水肥厚鮮美,麵皮暄軟~再也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梅菜包子了。

後來小白樓改造,熙攘熱鬧的店鋪街巷都沒了,梅乾菜包子更是消失得無影無蹤。幾十年過去了,吃過很多包子,找過很多梅乾菜包子,自己也試了不知道多少次,就是再也找不回那麼鮮香、豐富的味道了,太遺憾了!

包子店還有三鮮包子、豬肉包子,味道也不錯。但是最愛的,還是梅菜包子,最後來碗雲吞,太妥了!

那時,包子店裡,常能見到一位衣帽齊整的白麵男子,三四十歲的樣子,拎著一個黑色的皮包,獨自一人。看到有人吃完離席,但碗盤之中還有剩下的一隻半隻包子的時候,就會靜靜坐下,撿拾起來默默吃掉,不乞而食。這,在今天,應被稱為有“故事”的人。


anntiger


東北角的新時代,南門臉兒的南門飯店,當然北馬路的紅旗飯莊,這幾個地方70年代由父親帶著和他的同事經常去。那時進去飯館的味道永遠忘不了,現在一家也找不到。好像有點類似椒鹽的味道,米飯都是大polo盛,啤酒都是鮮啤、但是啤酒的味道現在也很少能再找到。記得在紅旗二樓吃紅燒大蝦,大約是八元。太難忘了,又想起了我的父親!


京美其


1.小時候吃過食品街有一家雲吞特別好吃。大蝦乾吊的湯,就在現在賣茶湯那個位置左右。2.狗不理和老幼樂包子那時候也好吃,現在不行了。3.還有醬貨店的叉燒肉!4.法國菜市裡面有野雞、扇貝裙罐頭,這個和韭菜包餃子非常好吃。5.西關街靠近城裡這面有一個油炸的羊肉串,他家自己配的辣子蘸料特別好吃。6.耳朵眼炸糕曾經又大又酥脆。以上就是我印象中消失的味道。


姜姜556


很多人都反應一個現象,就是同樣的食物就是吃不出當年的味道,我略微分析了一下,這裡面有幾點原因,第一就是當年我們(80年代的)缺食也缺油,所以覺得好吃。第二,現在的什麼農作物都為了高產而使用轉基因,別的不說了,現在的豆腐真沒小時候的香,小時候豆腐都不用做,蘸醬油我能吃飽飯,現在的豆腐都沒什麼味了。西紅柿真的一點西紅柿的味都沒了,小時候我家這種過菜,一進西紅柿菜園,那濃濃的西紅柿味撲面而來,現在的吃都沒味。很多都吃不到原有的味道,真是萬惡的轉基因。最後就是黑心商家的偷工減料,真的是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我小時候在東北,最喜歡吃的豆腐腦,我記得有個老頭天天挑著兩個木桶,一桶裝豆腐腦,一桶裝滷子,那豆腐腦又白又滑,滷子更是各種山貨,調的滷子鮮美好喝,那滷子都掛漿。一碗五毛錢,一天一碗。現在就是糊弄,那天我去一家店要了一碗豆腐腦,滷子就是一點蝦皮,醬油,撒點香菜,真是太糊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