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家长群表示心疼流量,家委给老师充600元话费,合适吗?

老狐狸的小尾巴


可以明确地讲,老师在家长群表示心疼流量,家委们便给老师充600元话费,不管是老师还是家委们的做法都是欠妥的。

首先,老师用手机上网,用在家长群上所需流量并不多,如果还心疼那就太小气了。

我们平时都用手机上网,也都办理包月,就流量而言,如果只用于家长群里的交流,根本用不了多少流量。最多也就十块八块的钱,如果老师还要为这点钱而心疼,那就太小家子气了,试想能让家长们瞧得起吗?出于从师道尊严角度考虑,这位老师的做法实在不可取。

其次,家委们给老师充600元话费,这种做法完全是阿谀奉承,更不可取。

曾经有家长开玩笑讽刺一些家委会成员,说有些家委们平时就爱围着老师转,只要老师说一句话,他们就会私下去揣摩,甚至有时还会曲解老师的本意。就如给老师充600元话费的家委,就属于阿谀奉承的做法,绝对不能这么做,谁做谁被家长们瞧不起。如果真有老师在群心疼流量,大家根本不必理会即可。

最后,看似心疼流量,实则这是变相向家长在索取不正当利益,家长需谨慎。

家长们可以想一下,一个家长群原本就是老师与家长们相互交流沟通的场所,仅用于沟通能消耗多少流量?恐怕很少。再者说,老师们自己的工作群和朋友群会少吗?如果老师上网还需要家长们去买单,在家长群里说心疼流量,实则是在变相向家长索取不正当利益,目的根本就不是心疼流量的问题,家长必须要谨慎对待。

结束语:对于家委们来说,在我这里我要奉劝几句,别动不动老师一暗示什么,就马上迎合。如果你自己满足了老师的个人利益诉求,那别的家长可能说不出什么。但是如果到头来把你给老师的利益诉求分摊到家长们头上,那你就是在办缺德事了。这种不征求大家一致同意的私自做主,很难获得家长们的赞许。


寒石冷月


我先说一件真事情,有一次我的手机突然增加了100元话费,我当时问了我自己的所有家人,都没有给我充了话费,当时我以为是电信搞的什么活动,所以也就没有理会了,可是第二个月我的手机又增加了100元的话费,我就奇怪了,打电信问,没有信话费的活动(只有充值送小孩的孩子,呵呵)。这个时候我就想到可能是家长充的,但是确定不了是哪个家长,我就自己慢慢梳理,最近被我留下来辅导作业,家长与我联系比较勤的家长,终于把这个家长给”揪“出来了。然后我以还钱的方式,家长没有接受,没办法,我也只得以充话费的形式给家长充了回去。

我觉得题主说的这种情况说的应该以前的情况吧,现在流量都是用不完的,而且像我们这些地方已经实现全校网络全覆盖,完全不用为流量担心,也或者这可能是某个比较边远一点的地区不,老师与学生家长平时通过网络联系比较多,流量也比较少,确实存在流量不够的情况,超套餐的流量 也真的挺贵 。老师在群里可能真就是随意一说,也或者是发错了信息。

不过,很多学校的网络都不是很流畅,有些时候我们要下载资源或者看一些教学视频,都不得不用自己的流量 下载或者看视频,而且还有很多规定的视频内容要观看,一般老师都是通过套餐里含了一些流量 ,学校网络不好的情况下,这套餐流量实在是不够的。

当然不管怎么说,老师遇到流量不够的情况不管是有意在群里提醒家长不要没事有事和老师微信电话呀,更或者是发消息发错群了,老师应该是没有想要求家长给老师充流量 的意思,而且这本身也是一种不允许的行为,有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我们不能占一分钱的便宜,至少家长做这样的事,我们老师一定要坚决拒绝,不要觉得是小事情,但牵扯出来的就是腐败问题,是否廉洁从教的问题,问题可真的就大了。


杨锅来了


老师这是在变相地索取,家委这是在拍马屁。肯定是不合适的。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件事:我原来有个同事,她妈妈也是老师,她妈妈过生日的时候就会故意发个朋友圈,说自己要过生日了,然后只对家长们可见,第二天,她妈妈一定会收到家长送来的蛋糕;每次可准了,只要一发朋友圈就不用自己买蛋糕了!后来我同事实在看不下去了,给她妈妈说了一顿,这以后她妈妈才收敛些。



老师,要有老师的底线原则,不可贪图小便宜

之前还看过,有老师做微商,故意把单号发到家长群里,制造一种不经意发错了的假想,目的已经很鲜明了。然后家长群里总会有特别乐于拍老师马屁的家长,立马问老师要链接买东西,还说自己在哪里都是买!谁信呢,如果不是老师卖的,这个家长才不会买。其实,跟这次的老师在家长群里心疼流量一样,都是故意为之。作为老师,更应当给自己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做个好榜样。当然大部分老师还是非常好的,这只是少数现象。



家长,配合老师工作就可以,切不可只醉心于阿谀奉承。

家长群里,总是有少数这样的家长,不把精力放在提高自家孩子的能力身上,反而醉心于拍马屁,希望通过讨好老师来获取“特权”,期待自己的孩子以此得到特殊照顾。其实这是劲儿用错了地方,有那个时间不如多花些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多关心关心孩子的素质教育,搞好孩子的成绩。作为家长,只要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责、配合老师的工作即可。不要搞阿谀奉承那一套。不长久的。让自己的孩子变优秀才是根本办法。你的孩子优秀、懂礼貌、按时完成作业,老师自然会善待他。



好的教育风气不止老师,也需要家长,大家共同努力!

~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我是格格斗,2岁男孩的妈妈,喜欢读书,热衷儿童心理学研究,育儿路上与宝宝共成长。欢迎你关注我的头条号@格格斗爱baby)

格格斗爱baby


作为家长,我觉得确实不太合适,这样的老师我觉得师德有些欠缺的,这个老师的做法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我家在海边,海鲜比较多,碰巧我爸爸也有自己的渔船,所以说家里海鲜比较多了,我们高中的班主任,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知道这个情况之后,有一天,把我单独喊出去谈话,和我说让我爸妈帮忙买一些海鲜带给他。

我那时候已经高中,知道老师说这话的意思,试想一下,我爸爸妈妈帮这个老师买了,真的会收他的钱吗,显然不会收的,我知道这个老师,就是变相的要东西,我心里非常的不开心,我根本不想我爸爸妈妈帮他买,那时候年少气盛的,很鄙视老师这种行为,何况,这个老师师德真的很差啊,还会打学生,经常欺软怕硬的。

我回家的时候和我妈妈提了这个事情,说老师让你们帮忙买海鲜,但是我不允许你们买,我妈妈没有说什么,但是我后来感觉到,我妈妈好像偷偷的送了海鲜给这个老师了,但是没有告诉我,怕影响我的心情。

说实话,时到今日,我都很难理解这位老师当时的做法是处于什么的心境,我一直觉得为人师表,就该有老师的样子,不该利用职务之便去像家长索取一些利益。

所以说老师在家长群表示心疼流量,我真的觉得非常不合适。


乔治麻咪


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大学时班上有个女生,有点白莲花。她想要的东西从不开口,但是都能得到。

比如,她想要一本高阶双解词典,那时八十多块,二十年前能吃一个星期饭了。有个男生约她吃饭,吃完饭就带男生去书店转。

她拿起那本词典,看了又放下,转一圈,又去拿上词典,翻看一会儿。

男生殷勤,当场给她买下了那本词典。后续他们有没有故事,我也不得而知。

再比如,那段时间流行CD机,比随身听高级,价格不便宜。她借了一个CD机和一个男生出去逛街,在肯德基时她拿出机子听。后来不知怎么的,被别人给偷了。

那个男生也是学生,在后来咬牙给她买了同款CD机给她,后来一起出去吃过几次饭,就没有然后了。

有的人就是这样:想要什么,无意中会透露什么。



老师在家长群表示心疼流量,家委会给他充600元话费。这样的操作,我觉得老师和家委会都做得不妥。

第一,

流量现在几乎都是包月,要么在办公室有WiFi,再不济,班主任有话费补贴,有什么理由在群里说心疼流量?哪怕是说者无意,就不怕家长过度解读?

即使有的家长交了费,心里也是很不服气的。因为老师在家长面前哭穷,这是一大禁忌。因为斤斤计较的老师,是不可能教育出心胸开阔的学生。

第二,

家委会是配合老师工作,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但不应该不明就里地就唯老师马首是瞻,说什么,马上就要去满足老师的意愿。

否则,这样的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为孩子要做多少背后的事?



总之,作为老师,不要随意透露经济上的事,作为家委会委员,不要过度解读老师的意图。


英语老师Minnie


老师心疼流量,此种变相"索贿",还真是令人刮目相看,不过家委会的做法显然有些迎合,600元的花费,显然也只能解决一时之需而已,下一步是不要"吃饭送筷子、睡觉送枕头了"?

说实话,这位老师的手段有点低端,哪有这样明目张胆的在班级微信群内大言不惭的,难不成怕各位家长听不出弦外之音,如此灼灼之言,恐怕会让学生家长感到厌恶。

600元不多,但这钱是孩子们的班费,不是用来这样贿赂教师的,如此,让孩子们怎么看待这名教师,恐怕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见到这社会肮脏的另一面吧。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家委会的作用,虽不能说是阿谀奉承,但至少在在班级活动中扮演者重要分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好的班委会不仅可以起到风向标的作用,更能在使班级各项活动有序进行。

当然,这次出现此种情况,虽然有老师的不对,但至少班委会在其中起到推波助燃的作用。


鹰眼看教育


我是数学李老师,来说说我的看法。

老师在家长群表示心疼流量,家委给老师充600元话费,合适吗?

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这都是极不合适的

最为一名教师,实话实说,有些时候和家长的各种交流却是会话费一定的话费或是流量,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让家长为其充话费。

从理上说,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是工作的一部分,固然这当中会涉及到一定的花费,但这个钱由家长来出似乎并不合适。这样的做法虽然现在看来是家长为了能和教师更好的沟通,但结果未必会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这当中很有可能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这个教师在家长群中这样的言论在我看来也是实不应该

对于这个老师的这种交流,我也是不赞同的。

这样言论和苦穷又有什么区别?我是不赞同这样的交流方式的,这样在家长面前哭穷,并不会方便你开展家长工作,相反的,可能还会让你与家长的沟通面临诸多困难与不便。

说到底,无论是家长赠送的礼物还是各种形式各种理由的馈赠,作为教师都是不应去接受更不应去索要的。


数學李老师


我要说,这个家委家长就是马屁精。马屁精在社会上往往有一些小得意,但绝对成不了大气候。

老师不过在群里发了几个学生视频,然后再发了一个带哭腔表情的话:我的流量啊!很显然这是一种轻松的玩笑。意思是赞美学生。

结果马屁家长鼻子灵敏,嗅到了有马屁可拍的味道,建议给老师充600元话费。其他家长只好附和。


第一、这是煞风景。本来围绕孩子的活动聊天,很轻松的氛围。这个家长一出面就把气氛整得紧张尴尬。这样的家长在生活中恐怕也不受人欢迎,人们多半会敬而远之。不过,这样的家长也可能习以为常,还会为自己的“高情商”洋洋自得。

第二、这简直是陷害老师。老师再穷,也不会在意600元话费(不排除极个别老师贪小利)。这反而令老师以后不好做班级工作。建议这个老师(班主任)直接拒绝接受,直接在群里讲明:如果充了话费,就把这600元当作全班学生的面送还给带头家长的孩子。看那个家长如何处理?

第三、父母是孩子的直接榜样。拍马屁的家长又如何教育出行事大气、不亢不卑的孩子?


最后,反过来说这个老师。如果这个老师接受了家长的话费,说明这个老师也有很重的私心。对待班上的学生就不可能公平公正了,教育出来的学生既便成绩好,学生也往往会出现心理问题或者价值偏差。

教育环境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维系。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在老师与家长相互理解与包容,相互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有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孩子才能健康成长。我们所有人都要为孩子的良性发展而共同努力。


小屋听雪


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我们单位有网,有Wife,家家都有网,而且班主任手机号都赠流量,每月赠送的都用不了。

马上放假了,题主说点有根据的话好吗?老师干了一年也不容易,我们已经是惊弓之鸟,还要赶尽杀绝吗?孩子不准备上学了,自己教了吗?

不得不承认,老师的队伍也不纯洁,也有一些道德底下,素质偏低的人存在,可不能因为一条鱼腥了一锅汤啊!

我们这没有家委会,更没有人组织这些事情,都是班主任建立家长微信群,有事在群里通知。班主任老师害怕伤害家长和孩子的自尊心,学生都是编号的,学生和家长知道号码,直接通知几号家长,孩子没有做作业,用心看护一下,几号家长孩子最近上课打瞌睡,家长控制一下孩子晚上睡觉时间,特别需要交钱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搞清数字,别让孩子坐车多要钱,以免孩子学坏。

我们学校4号考试,评完卷子,大约十号左右就结束了,老师们也辛苦了一年,该歇歇了。

家长们整理好心态,准备接班吧。


元气女神


不合适,严重不合适!

啥叫弄巧成拙?这个家委会的负责人也真善于捕捉机遇,抓住机会就讨好老师,实际上这是弄巧成拙,是在害老师。

老师领着孩子们搞班级活动,是正常的工作,将活动图片发到班级群和家长分享孩子们的快乐,也是正常的工作,这是她的本分职责,就应该这样做。

相信,老师随口说了一句:“我的流量!”并且附带两个流泪表情,这绝对是是无心之作,也带有互动开玩笑的性质,绝对不是暗示家长给自己充值买流量。

但是这个家委会负责人的嗅觉很灵敏,老师这么有口无心的一说,家委会马上就有反应和行动,马上就给老师充值600元话费。

从道理上讲,这好像是在支持老师的工作,支持班级活动的开展,实际上这是弄巧成拙,对老师一点好处都没有。

这是想干什么?想让老师犯错吗?

如是这样的话,老师以后千万要谨言慎行,不小心一句话,就可能被别人挖出来其他味道,以后的班级活动还是尽可能不要开展,谁能预测这里面还能生出来什么幺蛾子?

知道的人都说这是家委会的自主行为,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真的是老师向家长暗示要钱,这种无须有的误会会越来越深,本来是一件好事,却越描越黑,最后将好事办成了坏事,让老师在其中莫名其妙的受到一些不好的影响。

家长和老师之间,根本没必要谁为谁买单的行为,更没必要去巴结讨好老师,个自己扮好自己的角色,尽好自己的职责,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搞这些小动作,小意思,小恩、小惠,实在是不好,如果老师收了家长给予的东西,也真的向家长暗示,也这个老师本身就有问题,这样的老师家长更不需要理会,因为他的德行就不配别人对他尊敬。如果老师两袖清风,家长也就各自尽职,根本没必要做这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