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怎么看报告?

D字开头娱乐


(医患家特约回答:检验科果子哥)

朋友小玲子单位体检,她又紧张了,一大早,来电话,焦急得语无伦次:果哥,我这回完了,我的肝功能,有两项箭头朝上了,偏高!

一惊一乍的,我嘱咐她把报告先发过来,先看看怎么回事。恰好,本期我们唠一唠,肝功能检查报告单怎么看这个话题。

说到肝功能检查,一般都有哪些指标呢?



话说肝功能,可以有很多很多指标,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肝功能状态。

有能够反映肝脏细胞损害的,有反映肝脏细胞合成功能的,还有反映胆红素代谢的指标等。


1.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指标

最为常见的是指标是: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

其中 ALT、AST 提示肝细胞损伤,炎症,坏死,这两个指标也是我们大多数公司为员工体检,所选套餐里最常用的指标(也称转氨酶)

ALT、AST这两个酶存在于在肝脏细胞,并且含量最多,其次存在于心肌、骨骼肌、肾脏、脑、胰等脏器中,因此在心肌和骨骼肌等脏器损害时,ALT、AST也可异常升高,在剧烈运动、劳累,饮酒,肌溶解可出现一ALT,AST的升高。

笔者每年都会遇见那么几例肌溶解患者(比如吃小龙虾造成的肌溶解综合征),转氨酶极高。

ALT、AST 是肝细胞损伤相对敏感指标,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升高,常见于大多数肝脏疾病,包括乙型肝炎这类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药物中毒性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肝损害。

特别提到的一点是,乙型肝炎患者特别是大三阳,治疗时,肝功能检查时必须的。

ALP、γ-GT则与胆汁淤积有关,胆道疾病如胆囊结石,胆囊炎等可以造成肝内胆汁淤积。

ALP 主要存在于肝、骨骼肌,在某些骨骼疾病时 ALP 可异常升高。

γ-GT广泛分布于肾脏,肝脏和胰腺。在急性肝炎,活动性肝炎,有升高。在阻塞性黄疸时,γ-GT明显升高。

2.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

血清白蛋白、球蛋白等由肝细胞合成并释放入血。白蛋白的半衰期为15天,肝脏有一定代偿功能,轻微肝损伤,白蛋白和球蛋白不一定能有较大改变,当肝细胞发生实质性损伤时,干细胞合成能力减弱,白蛋白和球蛋白降低。临床常见一些癌症患者也会出现肝脏合成能力降低。

3.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

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主要有胆红素,胆汁酸。

胆红素是体内衰老的红细胞,经过脾脏破坏以后,血红蛋白分解,下游代谢产物产生胆红素。

那么胆红素主要在肝脏内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经过肝脏的理化作用以后大部分随粪便排出,少部分经肾脏排出。当肝脏代谢功能异常后血液中总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时,就会出现尿黄、皮肤黄染,临床上称之为“黄疸”。

黄疸又分轻度黄疸(TBIL34.2--171umol/L),多见于溶血性黄疸及肝细胞性黄疸,中度黄疸(TBIL171--342umol/L),多见于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疸和重度黄疸(TBIL>342umol/L)多见于完全阻塞性黄疸。

健康人血清中胆汁酸较低,肝胆管阻塞时,胆汁酸会异常升高。急慢性肝炎,肝癌,肝硬化也会明显升高。

特别要注意的是,肝脏疾病的患者,特别是肝癌,为什么一经发现,多数到了晚期呢?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肝脏具有十分强大的代偿功能,也就是说只要部分肝脏功能使好的,也可以基本满足人体的基本代谢需要,而不表现出明显的黄疸等症状。这也是我们常可以看到割肝救女,割肝救父亲这样的新闻。如果不是进一步检查,临床症状病情相对比较隐匿,难以自查。

定期体检和检测肝功能还是很有必要排除肝脏疾病的。


医患家


我来教大家看懂肝功能检查报告的简答方法

这是一张普通的肝功能检查单,是不是感觉很复杂,密密麻麻

是不是很烦,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分块,顺带抹去一些作为病人不用管的部分。

这样,删去了一些不用看的指标。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葡萄糖

因为检查肝功能是空腹血,这个血糖反应的就是空腹血糖水平。由于肝功能检查应用的是静脉学,所以比指尖血测的血糖更准,正常人空腹血糖值为3.6-6.1

高于这个数值之后,就要进一步行糖尿病相关检查

低于这个数值,要结合临床指征,找出低血糖的原因。低血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简单的可能是营养不良,也有复杂的如胰岛素瘤,也会导致低血糖。


第二部分:胆红素部分

胆红素这个东西,就是找一个人黄疸的原因。一个人体内胆红素高了,那么他就会发黄,最常见的就是眼白发黄,手掌和身上发黄,小便也会发黄的厉害。

而直接和间接胆红素主要用于提示黄疸的原因,帮助医生寻找病变发生的部位。因为肝脏的疾病,胆囊的疾病和血液方面的疾病可以导致胆红素升高。

直接胆红素升高说明是由阻塞性黄疸造成的。比如胆结石。

间接胆红素升高说明黄疸可能是溶血性黄疸造成的

如果总胆红素升高说明肝脏细胞受到了损伤,有可能是肝炎、肝癌等原因。


第三部分:蛋白部分

肝脏的一个功能是生成白蛋白,肝脏受损之后,白蛋白产量下降,就会导致人体水肿等症状。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肝病病人晚期会出现腹水,就是因为体内白蛋白不够了,这也是为什么医生要求病人打白蛋白的原因。

而球蛋白是由血液中的免疫细胞产生的。

如果是白蛋白生成下降,而球蛋白正常,说明是肝脏的问题。比如肝炎、肝硬化、肝癌

如果是两者都下降,说明是体内制造蛋白质的原料不足,可能是营养不良等。


第四部分:谷草和谷丙转氨酶

这是评价肝脏功能的两个重要指标

谷丙转氨酶升高提示有肝脏的损伤,导致这些损伤的原因可能是肝炎、饮酒、肝癌、肝硬化、脂肪肝等。

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心肌中,其次才是肝脏。因此谷草这个检查指标不如谷丙。谷草升高还提示心脏可能有病变。但是当谷草和谷丙同时升高,而且谷草升高的幅度大于谷丙时,说明肝损伤非常严重了!!!


第五部分:血脂部分

甘油三酯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血脂,血脂约高越不好,它会堵塞我们的血管,引起血栓、脑梗塞、心脏病等病。

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大家只需要记住一点。低密度脂蛋白是不好的脂蛋白,它的数值越低越好。而高密度脂蛋白有助于我们体内脂肪分解,是好的脂蛋白,他的数值高就比较好。


一张肝功能报告可以给临床医生提供很多有意义的信息,再结合这些信息进行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检查。

另外,长期服用药物,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的患者,都应该定期去医院检查肝肾功能。因为肝脏是体内重要的药物代谢器官,是药三分毒,伤的主要就是肝脏,因此长期服药的人一定要去定期检查肝脏功能。

另外附一个自己的答案:如何看懂血常规报告。也是简单实用的。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506756495382675726/


人体探索者


抽血查肝功能可以说是非常基础而普通的检查,所有人体检的时候都有这个项目。为了减少食物消化对结果的影响,肝功能检查需要空腹抽外周血。

肝功能化验单主要包含三大方面的内容

1.酶学的指标 看肝脏的损害情况,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谷丙转酶和谷草转氨酶,这两项升高,说明肝细胞受到损伤。各种病毒性肝炎、饮酒、药物性肝损伤、毒物性肝损害、脂肪肝,都会引起转氨酶升高。谷丙转氨酶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标,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1倍。而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则是综合判断是否有胆管损伤及胆道梗阻,是否有肝内外胆汁淤积。碱性磷酸酶可以来自于骨骼等其他系统,比如肿瘤骨转移病人ALP会明显升高。此外还有胆碱酯酶(CHE)和乳酸脱氢酶(LDH),肝脏功能储备越强,胆碱酯酶CHE指标越高,而像有机磷中毒的病人,胆碱酯酶可显著降低。在肝细胞坏死时LDH升高明显,但特异性差,病毒性肝炎、恶性肿瘤尤其肝脏受累时均可显著升高。

2.胆红素的指标 是看肝脏对胆红素的排泄能力,包括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三种。通过总胆红素判断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和肝脏是否严重损伤。总胆红素升高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胰头癌等等。如果间接胆红素升高,多见于溶血性贫血、母儿血型不合、疟疾等等。如果是直接胆红素升高,多考虑肝内的胆管或总胆管出现梗阻,比如胆道结石、肝癌、胰头癌等。

3.肝脏的储备功能,也就是蛋白,包括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肝脏是合成蛋白的主要场所,如果总蛋白偏低,多半考虑营养不良,而白蛋白偏低,则要排除是否存在肝硬化,而营养不良病人总蛋白和白蛋白都会下降。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球蛋白会升高,出现白球比倒置的现象。白比球值常用来衡量肝脏的严重程度,当比值小于1时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特征之一。

肝功能检查只是临床医生判断疾病的辅助检查手段,肝功能正常不代表肝脏没有任何问题,我们经常在临床上看到,有些晚期肝癌的病人,化验肝功能完全正常,也有些多年肝硬化代偿期病人,每次检查肝功能全是正常的。所以我们不能单单的拿一个肝功能的化验单,看见肝功能正常就说肝脏没病。此外,肝功能异常也不单纯表示是肝脏的问题,很多其他疾病,比如溶血、中毒、营养不良、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胰腺肿瘤等都有可能引起肝功能指标异常。


胡洋


其实我想说我们大学读了7-8年,又经过临床培训3-4年后大概花了10年时间才能基本能看懂里面的所以异常结果!很多时候里面的异常结果需要组合起来看,而且还要跟临床症状表现以及其他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比如说肝脏的彩超或者是肝脏的ct配合加一起看,不可三言两语就一下子就教会你怎么看,而且就把你给教懂!总而言之,当你拿到化验单的时候,你发现里面没有一个箭头,化验单后面都有正常范围(就是下图的参考值范围),发现化验单里面如果一个箭头都没有,这张化验单就基本正常的(这个仅限制于肝功能化验单,其他化验单就算没有箭头有时候也有可能是异常的),如果发现有箭头,而且箭头很多越多,不管箭头向上还是向下,最好都要去咨询专业的消化科或者肝脏科的医生(比如说下面配图这张化验单)最好就要去咨询一下专业医生!


消化内科叶医生


肝功能化验单都有哪些指标?都代表什么意思呢?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及二者的比值。

  1. ALT活性测定对肝、胆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均有重要价值。急性肝炎时ALT显著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时仅轻度升高;对无黄疸、无症状肝炎的早期:诊断阳性率较高,且出现时间较早,根据其活性变化可判断病情和预后,若出现黄疸加重、ALT 降低的“酶胆分离”现0象,是肝坏死(重型肝炎)的先兆;脂肪肝、肝脓肿、胆管炎及胆囊炎ALT亦可升高;
  2. 血清中AST也可来源于肝细胞,肝中AST 70%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 30%存在于细胞质中, AST和ALT平行的增加提示肝细胞坏死,在肝病的鉴别诊断中AST具有特别意义,各种肝病可引起血清AST的升高,有时可达1200U,中毒性肝炎还可更高。
  3. AST/ALT比值测定对肝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AST/ALT比值<1.0表明轻度肝脏损害和一些炎性疾病;比值>1,特别是>2,表明主要是坏死型的严重肝脏疾病,这种比值经常出现在慢性肝炎和酒精性肝损害;急性病毒性肝炎AST/ALT降低,因为AST在疾病病程的半衰期要比ALT短, AST/ALT也是肝损害预后的指标。



碱性磷酸酶( ALP)

血清ALP增高常见于肝胆疾病 肝外胆管梗阻(如结石、胰头癌)时血清ALP水平明显升高,且梗阻越完全,ALP水平愈高;肝内胆管梗阻时(如癌组织的侵入等) ALP水平上升较小;传染性肝炎患者ALP轻度上升或正常。

胆红素测定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 I-BIL)。

  1. 判断有无黄疸和黄疸程度 总胆红素在: 22~ 35umol/L为隐性黄疸; 35~ 170 μmol/L为轻度黄疸; 170~350 umol/L为中度黄疸; > 350 μmol/L为重度黄疸。
  2. 判断黄疸类型根据总胆红素含量: 阻塞性黄疸(完全阻塞) 360~540 umol/L; 不完全阻塞性黄疸为180~280umol/L;肝细胞黄疸为29~126umol/L;溶血性黄疸很少超过90 umol/L。
  3.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增高为阻塞性黄疸,如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增高为肝细胞性黄疸。

血清白蛋白(Alb)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A/G

  1. 白蛋白是由肝实质细胞合成,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在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体内代谢物质转运及营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 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比值 A/G比值可反映肝功能损害的程度,比值<1.25提示有肝脏损害;比值<1时病变严重,常见于肝硬化;若治疗有效比值逐渐回复,可作为病情观察和疗效的指标评估。

总结:以上就是评价肝功能的指标,不学医的做个了解即可。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觉得写得不错的话,记得点个赞哦!如果还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识,关注我,私信为你解答!


医疗工作者张


肝功能检查是生化常规的一部分,是临床上非常常用的检验项目,主要用于诊断肝胆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大家拿到肝功能检查报告单后可能不太明白各项指标的含义,下面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怎样看肝功能报告单。



肝功能报告单,该怎么看?

拿到一张肝功能报告单,主要看三大部分:肝酶类、胆红素类、蛋白类。

一、肝酶类: 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基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和乳酸脱氢酶(LDH)。其中主要看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其正常值均为0-40IU/L。当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炎或者肝硬化等肝脏疾病,这两种转氨酶会明显上升,谷丙转氨酶更为灵敏,谷草转氨酶若升高反应较为严重的肝脏损伤。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是反映肝外胆道梗阻、肝内占位性病变的重要指标。当出现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或肝癌时,血清中碱性磷酸酶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无黄疸肝脏疾病患者若血液中出现碱性磷酸酶升高,应警惕是否患有肝癌。当胆汁排出受阻时谷氨酰转肽酶增高。

二、蛋白类: 包含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我们主要看白蛋白的含量。因为白蛋白主要是由肝脏产生。当出现白蛋白降低,很有可能是由于肝脏损伤导致其合成不足:常见于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癌;若球蛋白升高,见于肝硬化、长期肝病、肝纤维化等。

三、胆红素类:胆红素水平主要反应胆道的通畅情况,胆红素是血液循环中衰老红细胞在肝脏、脾脏及骨髓的单核—巨噬系统中分解破坏的产物。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是判断黄疸的指标。若总胆红素升高伴间接胆红素升高提示溶血性黄疸。若总胆红素升高伴直接胆红素升高则提示胆汁淤积性黄疸。若三者都增高提示为肝细胞性黄疸。 特别提醒,肝脏检查并不能完全依靠肝功能检查。当检查结果异常时,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肝脏彩超和其他检查方法共同做出诊断。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汪医生小课堂


 经过空腹、抽血、等待,终于拿到了肝功能化验单的时候,是不是有一种面对浩瀚天书的望洋兴叹感!那么多项目指标数字乱七八糟有的没的!到底该看什么!今天就先带大家认识肝功能体检报告的具体明细,让你自己过目就可以了解身体状况~

  肝功能检查分析及临床意义

  1、总胆红素TbiL正常值是 1.7-17.1μmol/L

  急性黄疸型肝炎活动性肝炎肝坏死、肝癌、胰头癌都异常偏高。

  2、直接胆红素 DbiL正常值是 0-6.84μmol/L

  结石病、肝癌、胰头癌与这项比值异常偏高状况息息相关。

  3、间接胆红素IPIL正常值是1.71-11.97

  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输血反应、新生儿黄疸、疟疾都有异常偏高。

  4、谷草转氨酶 AST 正常值是 8-40u/L

  各种肝病、心肌梗塞早期、肝细胞坏死变性肝硬化肝癌都异常偏高。

  5、谷丙转氨酶 ALT正常值是 5-40u/L

  肝炎药物中毒阻塞性黄疸、肝变性硬化胆管炎胆管瘤都有异常偏高。

  6、谷草/谷丙的比例正常值是1.5~2.5 : 1

  当比例小于1时称为倒置、是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特征之一。

  7、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P正常值是5-50u/L

  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胆道感染肝硬化、心肌梗塞会出现异常偏高。

  8、碱性磷酸酶 AKP(ALP) 正常值是20-110u/L

  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肝癌都有异常偏高。

  9、血清总蛋白 TP正常值是60-80g/L

  出现异常偏高或偏低都有可能反映肝功能障碍、肝细胞损害肝硬化。

  10、白蛋白 A 正常值是35-55g/L

  总蛋白和球蛋白增高、白蛋白正常或低或高表示肝硬化、肝损害。

  11、球蛋白 G 正常值是20-30g/L

  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表示都有肝硬化、肝腹水或肝癌。

  12、白/球比值 A/G1.5~2.5 : 1

  当比值小于1时,称为倒置、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特征。

  13、AFP甲胎蛋白正常值是< 20

  原发性肝癌绝大多数大于25%以上。

  详解肝功能检查指标分析

  肝功能检查项目后面往往会出现“H”或“L”的标志,如果没有“H”和“L”标志,那么恭喜,该检查者肝功能检查指标正常。而如果肝功能化验单有“H”或“L”的指标,“H”或向上箭头(↑)表示偏高,“L”或向下箭头(↓)表示偏低,凭借这两个指标,再根据各项肝功能检查项目的数值,就可以初步判断肝功能结果符合不符合肝功能检查指标正常值。

  第一、肝功能检查可反映肝细胞炎症的活动性及损伤情况,以血清酶检测常用,在各种酶试验中,以ALT、AST能敏感地提示肝细胞损伤及其损伤程度,对于急性肝细胞损伤以ALT最敏感,而对于反映其损伤程度则AST较敏感。

  第二、肝功能检查可反映肝脏排泄功能,临床常用检测胆红素定量,总胆红素大于17.1 μmol/L为黄疸病例,如果胆红素进行性上升并伴ALT下降,及临床上的酶胆分离现象,其提示病情加重,有转为重症肝炎的可能,因此,出现总胆红素偏高的症状应积极治疗。

  第三、肝功能检查可作为疾病治疗的评估指标,尤其对于乙肝肝功能异常的抗病毒治疗,定期的肝功检测对评估抗病毒及降酶治疗效果、是否出现异常、用药情况的观察、肝损伤情况都是很有价值意义的。

农地圈问答团队:董金平


农地圈


你好!
不管是体检,还是看病,肝功能的检查是常规检查项目之一,什么是常规检查呢?比如血、尿、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均为常规检查项目,因为不管患什么疾病,均可能引起上述常规检查的异常或常见异常结果。

所以,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或病因是非常复杂的,作为患者,自己看懂肝功能化验结果是非常难的。下面这个图表只是例举一部分病因。


怎样才能看懂肝功能的化验单?

1,看结果的数值


患者和医生看肝功能的化验单,首先看结果的数值是否正常,如上图的第一项:总胆红素(TBIL)结果为16.7,参考值为5.1---19,结果在这个范围之内,所以是正常的。同理,只要在参考范围之内的均为正常的,若在参考范围之下或之上,视为降低或升高,化验单可标注“↓”或“↑”,以示异常。

作为体检的健康人,上述数值若是偏高偏低,不要过份担心,视为基本正常,因为肝功能化验时的血液检测受被检查者的多因素影响,如休息,睡眠,前一天的饮食,运动,烟酒、心情等均有影响。若是数值很高,咨询专业医生。

2,肝功能化验单结果的分析

这是专业医生的工作,但作为被检查者,明白什么时候应把肝功能检查结果拿去咨询专业医生。


(1),肝功能异常不一定真的有大问题,肝功能正常不一定没有问题。所以,若有慢性病如慢性乙肝 、肝硬化、肝癌、胆道疾病(胆结石等)、脂肪肝、胰腺疾病、心衰,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脑卒中等或长期服用相关药物者,均应给专业医生分析。比如,有的患者病情严重,但是肝功能不一定异常的。医生会结合临床表现、查体和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分析个体患者的病情。

(2),提醒大家注意,肝功能化验单不等于乙肝两对半化验单,好多患者拿作化验单问:“医生我有乙肝吗?我能不能打乙肝疫苗?”,只有乙肝两对半才能回答这些问题的。

余千兰


肝功能检查,就是通过抽血化验来了解肝脏功能是否正常。肝功能化验单是对肝功能化验结果的显示,医生通过对肝功能化验单的查看,可以很好的判断出一个人肝脏的情况。

肝功能化验单上常见的项目包括:

1.血清蛋白检测

这个项目中包括3个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另外,白蛋白/球蛋白的比值也比较常用。

其中总蛋白和白蛋白主要反映慢性肝脏损害和实质肝细胞的储存功能。总蛋白降低常伴有白蛋白降低,总蛋白升高常伴有球蛋白升高。

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可导致白蛋白升高,肝病、肾病和营养不良可导致白蛋白降低;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容易导致球蛋白含量增高。

2.常用血清酶检测

这个项目包括2个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同时要结合两者的比值来就行诊断。

当ALT和AST都显著增高且ALT增高的更快时,这可能患有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表现;当ALT和AST都轻微增高且AST增高的更快时,可能是非病毒性肝病。

3.碱性磷酸酶(ALP)检测

这个项目包括2个指标: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

当γ—GT含量显著增高,可能是胆汁瘀滞、肝癌、胰腺癌、前列腺癌或脂肪肝等病因引起的。

4.血清胆红素检测

这个项目中包括3个指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这三个指标都有各自的健康参考范围值,这些指标主要是用于黄疸的诊断和类型鉴别。

上面只是简单了列举了一下指标变化和引起指标变化可能的病症,但实际来说,每一种疾病的症状在每个人身上都会略有不同,而且即使是一种小病,它涉及的上面的指标可能也会非常多,很多时候是需要多项指标综合判断,大致判断只能可能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才能确诊。另外呢,肝功能化验单其实更多的是给医生做来参考和判断病情的,患者只需要有个简单的了解就好,主要还是要听医生的。

一切正在发生,思想陶熔鼓铸。


一切正在发生


段医生答疑在线🚀肝功能报告单分析🚀

毕竟“术业有专攻”,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如果看到肝功能体检报告单中提示异常的情况,比如有超出正常范围的指标,请专业的医生给你分析:有没有问题、严不严重、原因是什么、怎么治疗等等。



如何判断肝功能化验单是否有异常,以及原因:

①转氨酶升高,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正常值0~40U/L,超过40就考虑异常,越高,提示问题越大。

转氨酶升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损伤,比如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乙肝、丙肝、药物肝损伤、各种感染、胆汁淤积引起的肝细胞损伤等。

②胆红素升高,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超过正常范围,提示异常,病情越重,胆红素越高。

胆红素升高不仅可以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损伤;还可以见需红细胞溶解,以及胆汁排泄受阻(胆管结石、胆管炎、胰头癌等)。



③胆汁淤积酶升高,包括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移酶。

两者同时升高见于胆汁淤积疾病,比如肝内、肝外胆管炎或结石、胰头癌等。

注:碱性磷酸酶升高,但是谷氨酰转移酶正常,考虑青少年、孕妇的正常情况,或者骨骼的疾病。

④白蛋白下降:长期肝病或者严重肝病时,白蛋白下降。当然白蛋白下降也可见于肾病。因此,和其他结果联合起来分析,对肝病诊断更具有意义。


段医生特别提醒:

(1)大家应该提高健康意识,认识定期体检的重要。不管自己的身体有没有问题,都应该定期体检。没有问题固然是好;有问题,及时请医生进行干预治疗。

(2)大多数人是看不懂包括肝功能在内的检查结果。大家能做到的做好的就是——发现问题。

(3)有些肝功能异常的问题,比如转氨酶、胆红素轻度升高,病情比较轻,短时间内没有危险,不需要药物治疗,或者药物治疗效果差。但是必须找到原因,并进行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