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農數據公佈在即 但美聯儲對此的關注度可能大不如前

對於每一個交易員來說,毫無疑問,“大非農”的地位始終高於“小非農”。而對於美聯儲來說,情況正在發生著微妙變化,“小非農”數據可能越來越重要了......

明晚,美國勞工部將公佈萬眾矚目的1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週三公佈的“小非農”ADP新增就業人遠超預期,但眾所周知,大小非農數據經常出現背離現象,也就是說,明晚非農能否表現出色依然是未卜之事。

本次數據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是2020年的第一份就業報告,將揭示最新的勞動力情況,也將成為美聯儲今年往後幾次決策的依據。

但是,近日有分析師指出,美聯儲不僅僅依賴非農、零售數據等官方數據了,美聯儲對ADP等非官方機構公佈的經濟數據,關注度開始增加。

轉變的起源還要追溯到1年前,當時美聯儲處於一片混亂之中——市場對貿易局勢不確定性的擔憂與日俱增,2018年的多次加息也加劇了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恐懼。與此同時,從2018年12月22日起美國政府因預算不足開始陷入"停擺",歷時35天,創下歷史記錄。

這場停擺帶來的一個大問題是,政府部門不得不延遲公佈大部分經濟數據,其中包括比較重要的、美聯儲決策所依據的消費和就業數據。官方數據的延遲公佈對美聯儲和華爾街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他們無法根據數據判斷美國經濟的發展情況。

在此背景下,美聯儲官員採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他們轉向私營統計機構以獲取“備份數據”,其中包括第一數據公司(First Data)。例如,在消費數據方面,First Data的數據顯示,消費情況幾乎沒有受到政府停擺影響,表現依然強勁。

隨後政府也密切跟蹤了First Data的數據。數週後,政府公佈其延遲發佈的數據與First Data的數據果然出入不大。曾協助編制First Data數據的前美聯儲官員Claudia Sahm表示,美聯儲決策者“對私營機構的數據開始表現出興趣”:

“在沒有公佈零售數據的情況下,這些機構大大協助了美聯儲獲得有關美國經濟的信息。”

非农数据公布在即 但美联储对此的关注度可能大不如前

自此之後,美聯儲對非官方機構公佈數據對幫助評估經濟健康狀況的依賴性有所增加。在這件事發生之後,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非官方數據的準確性幾乎與官方數據的準確性相同,甚至往往要比後者的準確性更高。

我們知道,在很多場合,美聯儲經常稱其十分“依賴數據”。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去年7月就對外表示,“美聯儲正在處理大數據”,這似乎也透露美聯儲對非官方數據的重視度有所增加。

如今,非官方機構數據的重要性和普及度確實與日俱增。以下分兩個方面論述:

①對政府:作為官方統計的有效輔助

首先,私營機構的數據成本較低。由於一系列的技術突破,私營機構的計算機處理能力和數據存儲已經變得更加便宜,這些機構可以依賴日常收集而得的大數據快速進行大規模數字化處理。

相比之下,大多數政府報告都依賴於調查,而調查成本高昂,且企業和家庭的回覆率不高,經濟效益較低。

而事實上,政府機構已經開始尋求替代數據源。例如,負責編制主要通脹指標CPI數據的勞工統計局從5月開始使用J.D. Power報告的發佈新車價格數據;去年冬天,美國人口普查局也表示,將把NPD集團從商店收集的零售數據納入其每月零售報告中。

密歇根大學經濟學家Matthew Shapiro表示:私營機構數據更有利於反映經濟全貌:

“沒有這些數據的幫助,官方統計數據的質量將會下降。”

②對美聯儲:作為更準確的經濟指標

這些機構的數據不僅可以為政府的數據統計提供參考,還有助於美聯儲和市場參與者更快地發現並應對經濟衰退,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失業和經濟危機造成的社會和心理動盪。

美聯儲經濟學家發現,“小非農”ADP數據比非農數據更能說明2008-09年金融危機的嚴重性。在2008年初,官方最初發布的非農月度就業報告顯示,失業人數相對較少。但是,幾個月後,這些數字被大幅上調,顯示失業情況比之前所揭示的更嚴峻。

隨後,美聯儲經濟學家Tomaz Cajner做了一個實驗,他僅使用了原始的ADP數據來構建單獨的就業指標(ADP編制了僱用大約五分之一勞動力的公司的工資記錄)。實驗發現,在2008年的前八個月中,美國失業人數為100萬人,比非農顯示的75萬人要多。該經濟學家得出的數據甚至更接近官方修正後的數據。

而鮑威爾去年9月的發言也表示出對官方數字的懷疑。他指出,就業狀況可能比官方數據所揭示的要差得多。這也似乎間接反映了,美聯儲對官方數據採取一種保留態度。

看到這裡,有人可能會揣測,日漸式微的“數據行情”會不會恰恰和這樣的趨勢有關?被譽為“恐怖數據”的零售銷售月率不再嚇人,非農數據的威懾力也大不如前。若這個猜測正確,這種現象恐怕還得持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