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瘟疫都是這樣發生的?

本人是歷史小說家、宋史研究學者,多年前在研究宋朝中期社會由繁榮穩定進入動盪導致北宋滅亡原因時,發現在神宗、哲宗、徽宗時期,曾在荊湖地區(今湖北、湖南)多次流行瘟疫,國家為撲滅疫情,付出巨大財力,也是導致國力衰退的原因之一。例如描寫宋江起義的《水滸傳》,第一回就是皇帝派洪太尉去祈禳瘟疫。

是什麼導致瘟疫流行、而且幾次都是“國家心胸”的荊湖地區(古今產糧區,自古就有“湖廣熟、天下足”美稱)?筆者曾就這個問題請教過鄰居一位祖傳的老中醫。這人雖然二十年前就已去世,但他的話至今令我難忘,他說從古至今,瘟疫都是這樣發生的,這也是荊湖多瘟疫的原因。

荊湖瘟疫多發生在秋末夏初,秋末天冷了,人們吃剩的食物放個晝夜也不會變質,同時認為飛蟲蟑螂之類沒有了,也就不像夏天一樣注意防餿防蟲,但老鼠因為蛇開始冬眠更加肆無忌憚了,所以偷吃食物、汙染食物更厲害了。自古老鼠和蛇是最帶惡毒的東西,因為它們鑽地洞、最汙惡的地方藏身。蛇又吃老鼠。一旦老鼠吃了人的東西而人又不知道吃了它吃剩的,必起禍端生異病。

夏天呢,長江和洞庭湖漲大水,淹死的老鼠不及時埋,氣溫高,腐爛在水裡,漁民喝了湖水,自然送病瘟神也就來了。

我聽了他這話,當時覺得,古人因為醫療技術不發達,現在一個傷寒小感冒,可能那時候沒有特效藥,也要死不少人,哪裡就是現在這類可怕的大瘟疫?

而老中醫感嘆說,自古至今,什麼流行的疾病,只要是傷腸胃傷肺的,都是不講衛生、都是與蛇鼠有關的。

二十年過去了,今次武漢起源的可怕的新冠病,是否也符合老中醫講的古代瘟疫的發生原因呢?

那個海鮮市場的地溝和陰暗處,藏有多少老鼠?又有多少人吃剩的食物,被老鼠偷吃過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