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再怼”特斯拉,智能汽车缘何不如人意

何小鹏“再怼”特斯拉,智能汽车缘何不如人意

银河系在飞驰

空间在膨胀

我们走过的路

穷尽时光,无法回头

但我们的高歌跨过时空

万物的细语超越时间

我们曾拥有闪亮的日子

我们的梦与渴望将化为光

在每一个凶险的转角处

按理说,“大量持有特斯拉股票”的何小鹏,应该心情不错,近来特斯拉股价飙升,一度突破900美元大关。

然而,外界从他的微博中感受到了矛盾和压抑的情绪。一方面,他写道,“我一直坚持认为十年内,智能汽车会有多家市值在1000亿~1000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另一方面,他却想不通当前特斯拉高估值背后的逻辑,因为身为马斯克的同行,何小鹏认为智能汽车现在的发展水平还“远远不够”。

何小鹏“再怼”特斯拉,智能汽车缘何不如人意

这已经不是何小鹏第一次说破“皇帝没穿衣服”了。去年他就曾直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多半是企业的自嗨,卖给普通消费者的只有十几万辆。该说法引起业界一片哗然,虽然反驳声不绝于耳,但下半年节节下滑的整体销量多少说明,新能源汽车仍未真正赢得用户的芳心。

如今,何小鹏就智能汽车再次发声,我们内心的认同感似乎更强了。尤其当“5G”、“AI”成为高频热词,汽车已不再是单一交通工具,它被视为家与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

然而到目前为止,“智能汽车”并未真正实现颠覆性创新,它搭载的大部分黑科技,说好听了是锦上添花,说不好听就是可有可无,难怪何小鹏会有上述不满言论。

何小鹏“再怼”特斯拉,智能汽车缘何不如人意

水滴汽车APP认为,汽车的智能化,不在语音点歌或帮你找餐厅停车场上,这些都是雕虫小技。作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空间”之一,智能汽车将是我们又一个堡垒和港湾,带给我们自由、舒适、愉悦的生活体验。未来智能汽车能实现多少功能无法估量,因为它有无限可能,但我们能够确定的是,实现这一切必须以汽车的本源为出发点,即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

现在乃至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驾驶者依旧是出行安全的决定因素,即使车身结构更科学,辅助驾驶功能更丰富,在车辆实现百分之百自动驾驶,将人彻底解放出来前,汽车的角色都很难发生本质上的变化。

而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我们对于车辆安全的要求,又上升到了新的维度,不仅要保证行驶安全,还要守护我们的生命健康。

何小鹏“再怼”特斯拉,智能汽车缘何不如人意

因疫情导致的对公共交通工具的不信任,使人们的出行刚需更多要依靠私家车来满足。2003年非典过后,国内车市就曾出现过销售高潮,虽然今昔不同往日,但不少业内专家和车企领导仍坚信,疫情过后消费者需求会有一轮释放。

吉利品牌销售公司总经理宋军在独家回应水滴汽车APP时表示:“疫情对一季度的销量影响应该会比较大,但长远看影响有限。基于疫情期间对公共交通工具的恐慌,众多消费者或许会选择购买私家车作为替代出行工具,尤其是三四线市场,购买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而15万以下车型的增长将迎来一大利好。”

何小鹏也在文博中写道,“今天中国的疫情给我们一点新的提示,即使高自动辅助能力的驾驶时代到来,私有车辆模式的比例还是会远远超过全职共享模式。”

何小鹏“再怼”特斯拉,智能汽车缘何不如人意

目前看来,汽车距离人们的要求与期待还差得远。不过好消息是,不少车企已经意识到“第三空间”的核心所在。

日前,吉利汽车宣布,先期将投入3.7亿元,启动具备病毒防范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车”的研发工作。吉利汽车表示,“全方位健康汽车”将有别于专业的医用防护用车,是主要面向普通消费者的消费级产品,不仅具备吉利汽车产品已有的隔绝外部空气中有害物质、快速高效净化车内空气等功能,还将重点突破车内病毒防范功能和技术,有效抑制并降低病毒对人体的侵害,实现更具实用价值的“全方位健康”。

何小鹏“再怼”特斯拉,智能汽车缘何不如人意

造车新势力中的头部企业威马汽车,向水滴汽车APP表示:“此次疫情的发生,让人们开始重视各类空间中的健康和保护。因此与人体健康相关的个性化配置在未来会越来越普遍,也将更受用户青睐。”

据威马介绍,在已经上市的威马EX6 Plus上,除了有一键通风、clean space空气净化系统,还搭载了疲劳驾驶监测、分心驾驶监测和危险监测功能。基于驾驶员面部数据分析,一旦车辆监测到驾驶员产生疲劳,如眨眼和打哈欠行为时,就会自动进行分阶提醒,通过仪表的提示音进行警示,或者主动启动语音,询问车主是否需要“来点音乐”;如监测到驾驶员发生饮水、吸烟、接打电话时,车辆还会通过仪表与中控系统给予声光提示。

何小鹏“再怼”特斯拉,智能汽车缘何不如人意

类似的技术研发和储备,很多国际零部件供应商和车企巨头也都在做。沃尔沃去年将车载摄像头作为产品的选配件,该摄像头可通过观察瞳孔来判断驾驶员的血糖水平,如果发现驾驶员有健康问题,汽车会给亲人或医院打电话。

戴姆勒则与Garmin International公司合作,将后者的佩戴式技术整合到梅赛德斯-奔驰的车辆中,为车主提供压力及心率数据监控服务。

随着车内视觉、触觉传感器的引入,今后汽车将有更强的能力了解、记录驾驶人甚至所有乘车人的健康状况。例如,车内摄像头通过读取车内人员的面部表情,来分析他的情绪、健康等信息;加入温度传感器等,就能检测体温;甚至,应特殊用户的要求,车内未来也可直接加入可感应心跳、血压等更专业的检测设备,并通过5G网络,直接上传至个人健康云或医疗机构。

何小鹏“再怼”特斯拉,智能汽车缘何不如人意

水滴观点:

或许,过去我们对于智能汽车的认识,就像何小鹏看待特斯拉一样,也存在着矛盾与不解。一方面,我们的思想保守,脑洞并未真正打开,结果造成大量传统汽车“嫁接”智能手机的同质化产品出现;另一方面,我们遗失了初心,忘记事物的发展不能脱离本源,导致真正意义上的“第三空间”迟迟没能诞生。

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情,说不定会是一次转折。虽然它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们的认知升级,并且倒逼企业重新思考智能汽车的本源和终极使命,在危机中发现新的机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