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已经把相声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什么一些“人”还是敌对呢?

用户3504064775


第一、郭德纲让相声回归本真,并不是新高度。

第二、有人对郭德纲持有“敌对”态度是正常,人性使然。

关于这个问题,我不敢苟同题主的观点。所以我得分两点谈一谈。

郭德纲用相声挣了大钱,这不代表相声本身达到了新高度。

郭德纲与主流相声早已经划清界限,虽然他是被迫而为之,但不可否认主流相声群体确实曾经堵死了郭德纲投靠组织的希望之门。

痛定思痛,他创办了德云社,这是一个私人相声团体,存在的目的是盈利。既然想挣钱,那就要顺应市场经济潮流。有需求才有供给,摸清了观众的喜好,才能让德云社开门有饭吃。

观众喜好什么样的相声呢?很简单:能放松,能让观众发自内心笑的,就是好相声。换言之,德云社相声存在的意义与相声最初产生时的意义,是相同的。服务于老百姓,让观众能乐在其中,以此消遣,排解现实生活中的负面情绪。

郭德纲和他的师兄弟、徒弟,让相声真正的服务于观众了。他常说观众是他的衣食父母!这听起来像是客气话,但事实本该如此。天津市井中最初产生的相声,就是用嘴皮子讨饭吃的行当。尊重观众、讨好观众、取悦观众,伸手像观众要饭吃

!这是相声的本真。

为什么有人敌对?

这个道理很简单,从人性来讲,相声前途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相声能带给某些人什么?

所谓的主流相声演员,是真的关心相声的死活吗?不!他们在意的是郭德纲通过说相声挣了钱,而自己没挣到钱!说到底相声是吃饭的手段,仅此而已。

主流相声早已成为一种宣传和传递正能量的工具,他能带给观众的教化意义多过于娱乐作用。他失去了相声的本来面目,所以被观众所抛弃,快要饿死了的主流相声演员,悲哀地发现,把大俗加进相声段子里,居然产生了叫响叫座的结果,而这个结果的受益人正是郭德纲,不恨他恨谁?

人心凉薄,眼红心热是常有的事。


娱乐半个圈1984


吴京《战狼2》卖了百亿、《流浪地球》也卖了几十亿甚至在向百亿冲刺,影视圈没有一个人叫好、哪怕站出来发声——徐峥发了微博,结果还是删了。为什么呢?不就是动了娱乐圈约定俗成的“规矩”和大佬们的奶酪嘛

在郭德纲之前,相声界有不成文的规矩:返场不超过三次,就是怕给观众给多了、别的演员“没饭吃”。每段演出都有相对固定时间,电视上也就十几分钟、剧场顶多也就半个小时。

郭德纲从成立德云社开始,每个节目都按小时计量(返场除外),用郭德纲的话说就是“给得足”。返场次数更是在天津“省亲专场”演出时创造下了相声界25次的历史记录,至今没人破。在大多数小剧场禁止录制视频的情况下,德云社从不制止观众这一行为。

以观众有衣食父母的郭德纲,尽力满足了观众的需求,但同时也把相声界得罪遍了——尤其体制内。把持着行业话语权的老一辈行内大佬,最忌讳的就是既有秩序——也就是所谓“行规”——被破坏。只是有的人默不作声、有的干脆破口大骂。

既然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引起质疑和敌对也就在所难免了,既行江湖路、便是薄命人、从此江湖远、不必再相见。这种新旧利益体的博弈,经久不衰,向来如此。哪怕是拦路劫道的土匪,也会嫉恨地盘的侵入者,何况自视清高的相声界。

当你处于行业底层时,没人会搭理你,一旦你拔尖了肯定会招惹同行嫉恨。自古文人多相轻,相声艺人不是文人、却自视文人,并沾染了一大堆文人才该有的毛病。当然了,“同行是冤家”并非相声界才有,各行各业都存在。

这点上说,郭德纲应该早就看破了,不纠结于什么是大师、什么是挽救相声,只会踏踏实实做艺、卖票赚钱,剩下的留给世人评。

“反三俗”也好、各种专家评判也罢,一切皆是浮云,最现实的就是商演。有了广阔市场和铁杆粉丝才是硬道理,骂街解决不了问题。


岑詮



雍心562


郭德纲一面似乎不屑于官方,自称非主流、骂人的祖宗,一面又隔三差五的弄俩篇文章发到新华网或人民日报媒体平台上,并极力鼓吹这是官方的肯定。可稍微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这些网络文章与官方态度无关系,特别是文章的后面都有明确提示:此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官方态度。一些大V明知事情真相,却不断发文炒作某人的“成功”,幕后的交易大家自然心知肚明。而其人品的低下,炒作的卑劣可见一斑,还可笑的去谈什么相声艺术的新高度?要说是自我吹嘘自我炒作的新高度倒也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用户5544579843


你自己不要坐井观天,也不要夜郎自大,你凭什么说郭德纲把相声艺术带到一个新高度?郭德纲是相声界的争议性很大的演员,是有些相声的天赋和相声表演的做派,否则侯耀文也不会让一个五谷不分目不识丁的人当自己的徒弟,郭德纲也就是侯耀文门下才有今天的所为。作为侯耀文的徒弟是郭德纲的资本,出了这些他只是江湖相声艺人而已,一个玩弄炒作和利用炒作名人效应的商业高手。相声艺术走向舞台是众多相声艺术家努力的结果,不是不择手段取悦大众的低俗的糟粕。


含笑面对现实


他有什么创作?什么演出?什么代表作?就靠你们这样自问自答不停的炒作就达到了什么高度?请用事实说话!只靠说空话,和昧着良心炒作是没有价值的!


孤鸿牛虻走天涯


只因为老郭越来越强且招人不待见对吗?郭德纲已经把相声带到了新高度,为什么还总招黑呢?没有其他理由,就是因为他的德云社发展了壮大了,后起之秀们能挑大梁了,因此会导致他敌对的人急躁与嫉妒。

我个人的感觉是这样:在郭德纲不行的时候德云社没发展起来的时候,不会有人找他的毛病,当下数落郭德纲的对方1、是感到自愧不如了。2、不愿让老郭比对方强大。3、网喷而已,老郭依然是老郭。4、坏一坏毁一毁黑一黑,是对老郭进行施压。

老郭和谦哥的相声反场里有段对口:你看以前没人理你,因为你不值得他们费心,现在有人天天盯着你,太正常不过了。当然他没有点透,只轻带了一下王宝强,天天在北影门口等演群众的时候,谁认识他呀?出名了就会有人黑你,这是必然。

人都是为希望而生存

当一个人很强,另一个人很失望的时候,必然会有所表现,这就叫攻击,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为生存而活着。即使不当面来围堵你,也会用丑陋来给漂亮面具的人以非议或重撞。

郭德纲强大德云社强大,必然导致有些人的无聊反感,必然就会有不如他的同行们的说三道四,无所谓,老郭还是老郭,他没那份闲情逸致操这个心,人家带领的德云社只会越来越好。

敌对行为见不得太阳

快乐一定会有悲伤作陪,雨过必会天晴,丛容面对一切,才是郭德纲最好的未来,在茶花女里有这麽一段话: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你越折磨我,我在你的眼中越加显得崇高。

郭德纲内心深处愈加强大,越在对手眼中是颗钉子,因为老郭经历的事情太多,已经不会再把对方(敌对)放在心上,为兼人之勇的老郭点赞!


蘭竹ZLZ


很多人要不不懂相声,或者不懂幽默,要不就是刻意抹黑,呵呵…~歌星每场演唱会就那些歌甚至一辈子唱两首歌你觉得正常,哪怕京剧唱去唱来也就那些个经典,就要求相声不断出新的?何况已经有很多新东西了,相声也有很多风格,也有很多是听韵味儿的,近来不是掀起了小曲热吗?谁的功劳?也可以说是百听不厌,以后去KTV我都准备唱《探清水河》了,那些个说相声不应该挥舞荧光棒的也是酸啊,要不说人家不出新意老套路,挥舞荧光棒又说这还叫相声吗?奇了怪了,说学逗唱硬生生要吧学和唱抹掉是不?粉丝要挥舞荧光棒也要你来吐槽是么?老找杠点有意思吗?那些如江河(姜何)之流的人,你们多做点儿对曲艺有益的事吧,别逮着这个郭德纲不放,你们越无底线,老百姓越唾弃你们,不要和人民作斗争。请问某些人,你们到底要的什么?又要高雅又要搞笑更要有教育意义,带你儿子一起升华,为高考助力为你的人生点亮一盏明灯??那是你自己和学校的责任,别指望德云社,呵呵,滑天下之大稽!真的是应了那句话,高雅不是装的,孙子才是装的!


张瑞CD


这个太多原因了。

根儿上,是因为利益,或者说是钱,更或者是权:它能带来钱。

其次,是博存在感。有些人消失已久,泯然众人随风同尘,但是偶然心血来潮又想刷一次存在感,于是蹭个名人,制造一场“戏剧型”的冲突。

第三,枪手,利益集团的白手套或黑手党,从正反两面去攻击特定的人或组织,看着是仗义直言,但实际上,学的是鲁迅的“只攻一点,不及其余”,抓住某个细节某个片段往死了踩,不顾前因不讲后果。

第四,盲目无脑者或者说双标的人。郭德纲是个很有能力与本事的相声演员,也是一个很有知识与文化的人,很有江湖经验的人,同时他也与你我一样,与芸芸众生相同,一个普通人。但就是有一些人,不经思考,随心所欲的放言品评,不知前情不知起因不知其时境况,讲得口沫横飞,然而是不是自己思考的结果呢?在道德层面我们是不是有权力去品评另一人呢?谁给了我们权力去品评如郭德纲、李德纲等看看那些?这些都未必想过。

我们中国文化讲究”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但是这话只对自己有效,对他人无效。这就是多数第四者。


郭德纲不是神不是仙不是圣人,他有他的错的,不讨人/你与我喜欢的地方。平常心对待,不违良俗不伤公德不犯法不作科,且以平常心对待。都是江湖中混迹,红尘里打滚的人。彼此身上都是一身泥,内心里都不缺少卑鄙魍魉。何必对人太苛呢?


欢喜菩萨No1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郭德纲最大的贡献并不是说他创造了一个德云社,也并不是说他收了很多的徒弟,也不是说他有一些什么样的作品。

最大的贡献就是他把讲死的相声重新带活了。

本来相声连小品都不如,已经是一潭死水。

在这个时候,郭德纲如同是那个鲶鱼一样造成的一种现象。

不管是夸他的还是骂他的,都不能再忽视他。

并且由此把整个相声行业带火了。

这就是他最大的贡献。

当然其他的贡献也很多,就这一点,那些其他大师们就比不上,历史一定会给郭德纲一个地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