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內向,是一件“糟心”的事嗎?

害羞,靦腆

不愛說話,不善表達

貌似有股詩人般的深沉

您的孩子

可曾得到過這樣的評價?

很多家長認為

內向的孩子不擅長與人交流

是一個短板

實際上,並非如此

在央視少兒頻道《極速少年》第四季

湖南常德賽區

就有這樣一位羞於表達的孩子

他用行動證明了

被認可,靠能力、責任心與愛心

內向,本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

來自常德工農小學的尤敬超,個頭不高,黑黑瘦瘦的,站在同學們中很難讓人注意到。

當得知自己被推薦成為隊長的時候,尤敬超難以置信。

孩子內向,是一件“糟心”的事嗎?

老師連續點了尤敬超兩次名字,他才茫然地站起來,手足無措,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他後來回憶當時的心情是“緊張,又開心”。

在被問到要如何帶領團隊時,尤敬超依然不敢大聲說話,甚至就在身邊的同學們,都沒能聽清楚他說了什麼。

直到老師第三次讓他重複,他才鼓起勇氣,大聲說:“我打算在訓練的時候,讓大家相信我,幫助大家走向成功。”

孩子內向,是一件“糟心”的事嗎?

接下來的接力布袋跳比賽,要求隊長先獨自跳繩100下,再與隊員匯合,完成50米布袋跳。

作為隊長的尤敬超,在跳繩中絲毫不敢怠慢,因為他知道,他每跳快一點,就能為隊伍多爭取一些優勢。

孩子內向,是一件“糟心”的事嗎?

他竭盡全力,即使摔倒在地上,也立刻就爬了起來,繼續比賽。

因為尤敬超的不懈努力,他為自己的隊伍爭取到了10米的優勢,贏得了隊友信任的同時,也讓他的對手對他刮目相看。

孩子內向,是一件“糟心”的事嗎?

然而在之後的矇眼綁腿跑中,尤敬超隊沒能提前晉級。

這樣的結果讓尤敬超十分失落,他擔心的是,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剛剛在同學們心中建立的信任,會因為這次的失敗,而前功盡棄。

孩子內向,是一件“糟心”的事嗎?

其實,隊員們不僅沒有怪罪尤敬超,還把自己對隊長的鼓勵,毫無保留地表達了出來。

在隊員們眼裡,尤敬超是一位可以打9分,甚至是滿分10分的好隊長。他們是這樣評價尤敬超的:

“我覺得他特別活潑,還挺可愛的”。

“他雖然比我小,但是他像哥哥一樣,會照顧我們”。

“希望你以後長得更高,手長得更長,相信你可以把我們的隊伍帶領得更好,走向總決賽”。

孩子內向,是一件“糟心”的事嗎?

勇敢嘗試與隊友的鼓勵,讓尤敬超從一開始的手足無措,變成了自在相處。

面對鏡頭,雖然尤敬超僅僅表達了“謝謝他們十分信任我,很開心能做隊長”的簡單感悟,但從他的目光與笑容中,我們能看到那份發光的信心。

尤敬超能夠被隊員們認可,靠的是奮力拼搏和勇於擔當的責任心,這些優秀的品質,我們很難在一開始那個害羞的男孩身上看到。

那麼家長們要怎樣發現和培養這些孩子的優秀品質呢?

孩子內向,是一件“糟心”的事嗎?

何為內向?

在青少年教育讀物《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中提到:內向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是一種在內心深處不喜歡待在人多、嘈雜等外界刺激過多的環境中的性格特徵。

家長應該明確,內向只是一種性格特點,性格並無好壞之分。內向的孩子和外向孩子一樣,都有他們值得欣賞與讚揚的地方。

孩子內向,是一件“糟心”的事嗎?

內向孩子與外向孩子有三大不同

① 朋友的含義

對內向孩子來說“朋友”意味著一段超過尋常的關係;而外向孩子可能會把內向孩子感覺只是認識的那些人,也認為是“朋友”。

② 談話的目的

在談話中,內向孩子經常目的清晰,他們需要了解自己或別人的內心世界;而不少外向孩子談話是一種活躍的社交行為,他們想到什麼就會說什麼,會從一個話題跳到另一個話題。

③ 活動的方式

大多數內向孩子都能坐上很長一段時間,他們還能安靜地玩更久。而外向孩子則更容易毫無滯礙地融入陌生人群。

內向孩子普遍具有的性格優勢

1.擁有豐富的內心生活

2.懂得停下來品味生活

3.熱愛學習,專注於所學的知識

4.擅長創造性思維與藝術創作

5.更加謙虛,懂得傾聽,是天生的益友

6.容易養成健康的習慣

孩子內向,是一件“糟心”的事嗎?

如果感覺自己孩子性格內容,家長們應該怎樣為孩子創造溫潤的土壤,引導孩子發現這些埋藏在“種子深處”的閃光點呢?

家長應該怎樣引導內向的孩子成長?

不要吝惜掌聲

對孩子值得鼓勵的行為,家長不要吝惜自己的掌聲,要幫助他們做自己,而不是要求他們變成“別人家的孩子”。

同時,家長應該告訴孩子,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正是因為這樣,才有了五光十色的、獨一無二的個人特色。幫助他們減少來自外部的壓力,和對自我的批判與否定。

提供安全、舒適的精神環境

內向的孩子在安靜地獨處時,更能得到適當的休息和放鬆。所以家長應該給他們提供一個休憩場所,一個相對隱蔽的私人空間。

另外家長還要創造一個內在的、穩固的安全感根基。與孩子交談、玩耍、分享樂趣、享受彼此的陪伴,這些經歷有助於幫助孩子培養基礎的自信。

鼓勵孩子尋求幫助

內向的孩子不太善於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更傾向於自己消化、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是向家長和老師尋求幫助。

所以家長需要仔細觀察這些孩子,積極地鼓勵、引導他們,要主動尋求幫助。

在《極速少年》的賽場上

性格內斂的尤敬超

發現了自己身上的優秀品質

贏得了同學們的認可

希望不同性格的孩子們

都能像他一樣

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之路

孩子內向,是一件“糟心”的事嗎?

敬請收看

《極速少年》第四季

央視少兒頻道

⏰首播⏰

2月3日——2月12日

每晚18:30

⌚重播⌚

2月17日——2月26日

中午13:00

一起見證少年的成長

孩子內向,是一件“糟心”的事嗎?

《極速少年》欄目渴望為更多中國青少年傳遞積極價值觀,傳播向上的成長理念,期待各位小朋友持續關注首播與重播,青春路上,我們一同奔跑。


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