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我在发热门诊做筛查——一位呼吸科医生的抗“疫”手记

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疫情报道。最新研究、确诊人数、疑似人数……每天看到这些不断攀升的数字,内心无比焦虑。看到一线医务人员疲惫的身影,我不仅仅是感同身受和一次次的泪目,更想切实地做些什么。我知道,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一名党员,这是职责,更是使命!

1月22日,按照医院安排,我被抽调去发热门诊。发热门诊是整个医院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抗疫防线“守护神”。我们的职责是筛查发热患者,把疑似患者第一时间分诊到隔离病房,尽可能做到不让一个疑似患者流入普通病房!

接到安排的那一刻,我还是有点紧张的。毕竟那是第一线啊,每天要直接接触病因复杂的发热病人,被感染的风险非常高。而我,又是医院启动发热门诊后的首位门诊医生!

但,根本顾不上多想,稍作调整,第二天我就进入了“发热门诊医生”这个特殊的角色。

短短两天时间,一个布局得当、医患通道分开、分诊合理的发热门诊建成了!在培训了流程后,我正式上岗了!

「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我在发热门诊做筛查——一位呼吸科医生的抗“疫”手记

张容轩在工作中

上班第一天,陆陆续续地,各种因发热、咳嗽、咽痛、气短、胸痛等到医院就诊的患者,被分诊了过来。穿着隔离服、戴着护目镜的我,根本顾不上去想患者是不是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是不是高危人群,而是一如既往地按照流程仔细询问患者流行病学史、开具肺部CT、血常规等相关检查。还好,整整一个白天,没有出现疑似患者。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

晚上8点多,正当我准备脱了防护服吃晚饭的时候,分诊处的护士带来了一位发热患者。经详细询问,患者是来自贵州的一名年轻教师,前几天乘坐高铁到兰州。虽然没有明确的接触武汉流行病学史,但在高铁这样密闭复杂的环境中呆了十几个小时,还是让我提高了警惕,更多了几分认真。

不久后,门诊CT室的同事打电话报告说:此患者肺部CT有问题!肺部CT有问题,就标志着这位患者有“疑似”可能。

刻不容缓!同时坚守岗位的张莉主任第一时间把这份肺部CT动态图发到了专家组群,并由我汇报了患者的病史。院里的一众专家,第一时间进行了详细指导和病情会诊。经过近半个小时的分析讨论,此患者不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需要收治隔离病房!

万红主任立即协调准备隔离病房,同时第一梯队队员迅即赶赴隔离病房。短短1个小时内,从分诊、接诊、运送,到患者进入隔离病房、第一梯队队员进入病房,一切都紧凑合理!

从1月23日起,发热门诊开始24小时接诊着发热患者。我和戴泽亮、殷开辉、黄人鹤、周洁容等“小伙伴们”在交接班的时候,都会默默地为彼此打气加油,相互检查隔离服有没有穿好、护目镜有没有戴好,虽然行色匆匆,但内心温暖、信心坚定!

大年初二,我接诊了一位学生物化学的大三学生。经过系统检查,排除了风险。他对我说:“张医生,我是学生物化学的,非常了解冠状病毒的狡猾,您一定要注意防护,你们真的太辛苦了!”并且在出门前,转过身向我深深地鞠了一躬。

那一刻,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诊室的寒冷、口罩的勒痕、隔离服的束缚不适,这些通通不算什么,一切都是值得的。有患者的认可,还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样的病魔不能灭除!

发热门诊虽然艰苦,但有着院领导的鼓励、社会的关爱、患者的认可,我们的内心是温暖的……

又一个夜班结束了,推开诊室的门,阳光格外耀眼。日光初上,母亲河波光粼粼,一切都那么安详美好。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我坚信,阴霾必将过去,我们一定会取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