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和中國比農業?中國科學家這一舉動,讓網友大呼過癮

說到農業強國,很多人必然想到美國,大宗農產品的產出量與出口量,幾乎樣樣都是世界第一,而且靠著只佔2%的農業人口,就養活了3億多美國人!


美國人和中國比農業?中國科學家這一舉動,讓網友大呼過癮

於是美國人拿自己和中國進行對比,認為中國7億農民搞的農業,完全不敵他們300萬農民搞的,甚至還曾預言,中國農業太落後了,遲早會嚴重製約中國的發展!

但事實顯然並不是美國人認為的那樣,他們大規模機械化農業已經逐年暴露出粗放導致浪費、土壤環境破壞嚴重等缺點,相反中國農業雖然受制於多方面的因素,但這些年也有長足進步,趕超美國可以說是遲早的事!

先從宏觀上看,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158億斤,比1949年增長近5倍,同時在2004-2016年期間,中國創出了糧食總產十二連增的歷史記錄,而自2012年以來,已經連續7年穩居6億噸以上。

美國人和中國比農業?中國科學家這一舉動,讓網友大呼過癮

微觀上,中國農業也在不斷進行因地制宜的探索,不斷湧現出推動農業發展的傑出人物,這段時間榮獲“時代楷模”稱號的朱有勇院士就是其中之一。

美國人和中國比農業?中國科學家這一舉動,讓網友大呼過癮

人民大會堂推銷土豆,收1500個農民學生,10億專利無償送出……朱院士是將論文寫在大地上的“農民院士”,2015年他來到了雲南重點貧困縣,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在這裡開始了他的扶貧之路。

教農民進行科學種植,將當地有利自然條件變成經濟價值,是朱院士的扶貧第一步。

當時,拉祜族的情況很不容樂觀,村民們還住著籬笆牆、茅草屋,屋裡幾件破傢俱、幾袋子稻米就是他們的全部家當,更讓人難受的是當地人均月收入100元都不到!而造成如此貧困的,正是村民們幾乎不懂種植,田裡的作物只有一季水稻!

美國人和中國比農業?中國科學家這一舉動,讓網友大呼過癮

朱院士來到之後,便迅速找到了這一貧困根源,根據當地存在大量“冬閒田”、冬天沒有霜凍、雨水少的情況,他很快就開始帶著村民們種上了自己探究的冬季馬鈴薯。

美國人和中國比農業?中國科學家這一舉動,讓網友大呼過癮

馬鈴薯種植見效非常快,幾個月後,村民們的地裡就長出了最重達5斤的土豆!土豆成功後,朱院士又瞄上了當地廣袤的松林,開始帶著村民種“林下三七”,還將自己被估值達10億的技術免費分享給了村民。


土豆與三七的成功,讓朱院士有了更多的扶貧信心,他很快有了新計劃:順應電商扶貧大潮,開電商班教農民當老闆,將產出的農產品賣到北上廣,進一步鼓舞農民的種植熱情!

美國人和中國比農業?中國科學家這一舉動,讓網友大呼過癮

平臺的選擇尤其重要,這關係到扶貧計劃的實施效果,做農貨起家的拼多多,近年來在推動農貨上行進行電商扶貧上持續發力,於是成為了朱院士教學的首選。電商班開啟後,效果果然不錯,以前是年輕小夥跑出去打工,現在是排隊回來種田!

中國不只有一個朱有勇,千千萬萬個朱有勇正在進行著科學扶貧、電商扶貧的事業!這一次,中國農業的一輪新爆發,可能就在眼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