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目录

- - - - -

1. 疑似和确诊之间的关系,按照数据来看,本次2019-nCov目前大概进行至什么阶段?

2. 2019-nCov传播中,湖北和湖北外其他省市进展情况。

3. 本次2019-nCov新冠肺炎的来龙去脉和产生影响

/草叔本文针对2019-nCov新冠肺炎,主要讨论三个问题1.疑似和确诊之间的关系,按照数据来看,本次2019-nCov目前大概进行至什么阶段?2. 2019-nCov传播中,湖北和湖北外其他省市进展情况。

3.本次2019-nCov新冠肺炎的来龙去脉和产生影响

深度|数学建模:疑似和确诊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2019-nCov目前进展到什么阶段了?

本文首发于2020年2月1日,数据截至2020年1月31日24时,我们2020.2.2重新发布,进行了2月1日数据的更新,希望解释“新增疑似首降”意味着什么。更重要的是,针对“疑似加权”建模计算部分,我们对模型进行了一些升级优化,感谢好友泰康资产金戈老师的建议。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本文数据截至2020年2月1日24时,新增疑似病例首降(除去1月26日的特殊情况),是一个重要信号,但疑似是有向确诊转化的,整体拐点该如何监测,我们下文做了具体的量化分析)

1月20日起,中央发出重要指示,全面防控2019-nCov。自1月20日起,全国和湖北地方2019-nCov的感染数据每天均会更新(一般当天数据,次日清早会更新)。

最受关注的数据维度是这么几个:新增确诊,累积确诊,新增疑似,累积疑似,治愈病例和死亡病例。

而这里面最值得讨论,其实是“疑似和确诊之间,有怎样的转化关系”?根据疑似和确诊病例的数据情况,可以判断出一些防控具体情况。全国数据概览:截至2020.2.1

截至2020.1.31,全国新增确诊2102人,累积确诊11791人,新增疑似5019人,累计疑似17988人,累积死亡259人,累积治愈243人。累积感染人数已超过2003年SARS,但致命程度相对较低。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湖北卫健委,数据截至2020年2月1日24时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湖北卫健委,数据截至2020年2月1日24时

全国新增病例情况:最为异常的数据,出现在126日和1

27日和128

从全国新增病例情况来看,从1月20日全面公布数据开始,至1月31日,数据具有较大波动。

新增疑似病例的增长,1月31日前,基本上还是呈现一定程度的指数增长,但1月31日,已经开始有平缓趋势,2月1日,新增疑似病例首降(除去1月26日的特殊情况,下面会详述),但疑似病例是有可能向确诊病例转化的,2月1日新增确诊病例显然加速了,单看“疑似”,或单看“确诊”,都有所偏颇,我们希望得到一种综合计算的方式,能够更好的体现实际疫情每天动态情况。

相比较而言,新增疑似病例是更好的先行指标。但是目前公布数据口径来看,全国总体疑似数据每天都会公布,但各地方疑似病例情况公布并不完全。最为异常的数据,出现在

126日和127日和128日——

1月26日新增疑似病例3806例,相比前一日大幅提升,而新增确诊病例仅769例,并未较先前一日大幅增加。

而至1月27日,新增疑似病例降至2077例,相比1月26日大幅下降(但仍高于1月25日),很多人解读为“疑似出现下降,说明整体增长趋势放缓”,这个判断可能有争议,因为1月27日新增确诊病例大幅增加至1771例。新增疑似和新增确诊,在1月27日出现了背离。

至1月28日,新增疑似病例为3248例,又较1月27日的2077例有显著增长,所以之前提到“疑似出现下降,整体增长趋势放缓”可能是不对的。同时新增确诊1459例,较1月27日峰值1771例有下降,但较1月26日的769例,仍然是显著增长。

这里面显然出现了异常,1月 26日的新增疑似暴增,1月27日的新增疑似和新增确诊病例,出现了显著的背离。

但这个异常数据其实是可以通过具体情况解释的,我们提出一种假设是这样的——

-1月26日,属于恐慌高峰期,大量患者前来就诊,但当时湖北当地的检测试纸等告急,无法顺利进行检测,故1月26日当日,疑似病例暴增(因为物资告急,无法完全确诊,只能各种症状,不管是不是2019-nCov都先算作疑似)。

-而1月27日之后,检测物资等陆续到位,检测得以顺利进行,故1月28日以后不论是疑似,还是确诊病例的增长,都渐渐回复了正常,更贴近数据的实际情况。但1月27日当日,因为前一日大量的疑似病例,未能在当天确诊,故放在了1月27日作为确诊,所以可以看到,1月27日的新增确诊数据异常的高。

-但总体而言,从图上大致可以看出,1月28日之后,检测等就恢复了正常,可以认为基本体现实际情况,但一旦出现比较大的新增确诊和新增疑似的背离,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检测物资等遇到了压力

,即检测物资不足,就先算作疑似病例,待之后再确诊为确诊病例。1月26日-1月27日是最典型的,而1月31日-2月1日也体现出了一些这样的趋势形态。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之间,是怎样转化的?实际上,疑似病例是有两个数据口径的,一个数据口径是新增疑似,一个数据口径是累积疑似。而我们将每天的新增疑似数据加和,会发现,其并不等于累积疑似,这里面的原因是因为

“部分疑似病例,经过确诊,转化成了累积病例,就不算作疑似病例了”,那根据这个原理,我们进行了一个测算,即“到底有多少疑似病例转化为确诊病例”

第一个重要问题:累积确诊病例中,有多少是由疑似病例转化而来?至2月1日大约80%。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我们将“新增疑似加和”设为①,实际公布累积疑似设为②,那么“①-②”大致可以认为是“从疑似向确诊转化的病例”,而③是公布的累积确诊病例。 故“(①-②)/③”大致代表的是“确诊由疑似转化率”,即“确诊病例中有多大的比例是通过疑似病例转化而得”。在图中,可以看到1月24日之前,数据不稳定,不是特别具有代表性,1月25日之后的数据,渐渐稳定下来,从37%的比例,逐渐提升至50%+,至2月1日,这个数据达到80%。大致可以认为“至2月1日,在现有的确诊病例中,有80%是由之前的疑似病例转化而成的”,也就是说,目前大部分确诊病例,都是先定性为疑似,再进一步确诊的。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湖北卫健委,笔者草叔测算

第二个重要问题:每天新增的疑似病例中,有多少会转化为确诊病例?

我们将前日累积疑似设为①,当日新增疑似设为②,而当日累积疑似设为③,故(①+②-③)大致可以认为是,当日新增疑似转化为确诊的比率,简称“疑似转化率”。

而这个疑似转化率,在图中,可以看到1月24日之前,数据不稳定,不是特别具有代表性,1月25日之后的数据,渐渐稳定下来,具有参考性。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比率在1月26日显示出了非常异常的波动,1月26日当日,疑似转化率仅18%,前后两天都在40%左右,可以认为是:这两天检测物资告急,使得当日只有非常少比例的疑似病例被确诊,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医疗系统在这几天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

疑似转化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代表目前的新增疑似大致有多少其实是确诊,对整个确诊感染人数的估计有着重要作用

这个比例理论上是需要超过100%的,也就是说,未来是需要“累积疑似病例”逐渐减少的,即“存量疑似”最终都需要说法,要确诊,就尽快将病人确诊,让很多的患者,处于“疑似”状态,显然是不好的。随着防疫的逐渐推进,往后是不应该有太多“累积疑似病例”的。

疑似转化率在1月27日-1月31日,在30%-40%左右,至2020.2.1,提升至66%,我们希望看到这个比例逐渐提高,至少说明检测程度有所提升,是件好事,但是目前来说,这个比例还不是很高,需要进一步提高。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湖北卫健委,笔者测算

这个“疑似转化率”比例非常重要,让我们可以大致估算,总共感染人数的增长情况大致是什么样的。

数学建模结合实际情况讨论,2019-nCov现在发展到了什么样的阶段?在“疑似转化率”这个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又做了一个测算,

“疑似加权确诊病例”,即讲目前的疑似病例,以一定比例,估算为确诊病例,从而可以以同一维度看到整体感染病例大致上的增长的情况。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湖北卫健委,笔者测算

在1月25日前,我们以“疑似转化率”为20%进行计算,1月25日之后以当日“疑似转化率”进行计算,得到了“疑似加权确诊案例”的新增确诊数和累积确诊数。可以看到,经过“疑似加权”之后的新增确诊病例,不论是新增还是累积,明显拟合程度更高。

但这里可以看到,虽然2月1日,“新增疑似”首降,但“疑似加权”新增病例却并没有降低,并依然呈现较快速的环比增长,不能把"新增疑似首降”完全当做利好来解读——

“所以,真正重要的“疫情见顶开始下降”信号是:“疑似加权”新增确诊病例下降,并持续数天。”

这也是我们写此文构建这些监测指标体系最关注的一个数据。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湖北卫健委,笔者测算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湖北卫健委,笔者测算

注:“疑似加权”累积确诊病例中,有重复计算的情况,会高于实际值,但大体是符合的

我们大致可以看到,至2020年2月1日,新增“疑似加权确诊案例”仍以约每天

5600左右的速度在快速增长,但增长速率其实是在放缓的。122-127日,疑似加权累积病例都是超过50%的增长,那个时候是增长速率最快,也是各项检测用品,医疗资源告急的高峰。128日以后,“疑似加权累计病例”的环比增速是在显著放缓的(虽然增长绝对值仍有所增加),“疑似加权新增病例”的环比增速,在趋零。基本可以理解为,二阶导已经在减小。因为传染病是一个指数模型,那么其环比增速在下降,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了防控。但是目前感染人数本身还是在快速提升,
2019-nCov的总体感染确诊人数,也还是在增长的,所以,未来要说真正的“疫情全面控制”,还需要经过四个环节——①“疑似加权新增病例”环比负增长(新增比前一日少)→②“疑似加权新增病例”开始持续减少→③“疑似加权累计病例开始减少”(疑似转化率超过100%,治愈数超过新增感染人数)→④“疑似加权累积病例慢慢归零”(已感染者渐渐都康复,疫情结束)。预计在10日内,就可以看到①和②的发生(但中间还有返工潮的因素),但③和④的情况什么时候出现,还需要持续观望。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湖北卫健委,笔者测算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根据国家卫健委和湖北卫健委提供的数据,我们制作了湖北省内省外的传播情况对比。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湖北省内传播情况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笔者测算了一个,“2019-nCov”湖北率和武汉率的数据,即有多少新增确诊者,是在湖北和武汉确诊的。

可以看到,一开始基本上都是在湖北和武汉确诊的,此后2019-nCov向全国蔓延,这个比率在1月23日左右触底,而这一天即“武汉封城日”此后新增确诊数中,武汉的比率仍有下降,并于1月28日后稳定在30%左右,但湖北的确诊占比有所提升,至2月1日,达74%。可以认为,武汉封城后,2019-nCov向省外传播的力度减少了,封城举措是有显著成效的,对疫情扩散有着显著的抑制效果,

但是在武汉封城之后,2019-nCov在湖北省内传播的程度依然较高。

总体而言,湖北省内的确诊病例仍以较快速度增长,还需要持续关注,湖北人民体现出了相当的担当和英雄气概,更应驰援湖北。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湖北卫健委,笔者测算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湖北省外传播情况

相比湖北省内的情况来说,湖北省外的情况,是有较明显的好转的,虽然前期也呈现确诊病例持续上升的态势,但增长趋势相对不是指数级的,是一个线性趋势的增速。至1月31日,湖北省外新增确诊数首次出现了下降,可以认为是过年期间,各省市的防护措施起到了一定作用,疫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但是即将到来的春假返工潮,仍然是一个大的考验。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死亡病例几乎全部都是在湖北,省外死亡病例很少,感染确诊率湖北省内的比例大约70%,但死亡患者,几乎98%都是在湖北省内确认的,这个比例上的背离值得持续关注研究。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湖北卫健委,笔者测算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湖北卫健委,笔者测算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2019-nCov事件时间轴——

2019年12月:湖北武汉最早发现多起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

2020.1.1:被认为是传染源的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被关闭

2020.1.11:武汉卫健委通报,新冠肺炎发病人数达41人

2020.1.14:泰国曼谷官宣,当地确诊新冠肺炎,为境外首例确诊,世界各地开始俗称新冠病毒为“武汉肺炎”

2020.1.15:武汉卫健委通报,新冠肺炎不排除人传人可能性

2020.1.20:中央对新冠肺炎做出重要指示,全国重点防控

2020.1.23:武汉封城,新冠肺炎全国累计确诊超过1000人

2020.1.28:全国累计确诊人数超过2003年SARS

2020.1.30:世卫组织(WHO)宣布新冠病毒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建议将新冠病毒定名为“2019-nCov ”。

2020.1.31:全国累计确诊病例11791例,累计死亡259例,累计治愈243例,疑似病例17988例。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根据现有资讯情况,我们首先总结出2019-nCov的一些特点:①最早于201912月发源于湖北武汉:传染源目前最大可能为野生动物交易市场的蝙蝠等。②传染性很强,且具有人传人基础:2019-nCov的传染性很强,发现仅一个多月,确诊感染人数就已达6000人以上,超过了2003年SARS的所有确诊病例数。且具有人传人基础。③致命程度其实并不算高:以2019.1.31,确诊病例11791例,疑似病例17988例来看,目前死亡案例243例(考虑到疑似病例的确诊,死亡率约1%)。相比2003年的SARS,全球范围内确诊8000例+,死亡约800人(死亡率约10%),2019-nCov的致命程度其实并不算高。

此外,根据国家卫健委和湖北卫健委官方提供的数据,2020年1月24日24前感染2019-nCov并死亡的37例病例中,仅有2例为50岁以下人员,得病致死是一个复杂过程,可能和免疫力,既往病史相关,不是一个简单因果关系,但总体基本可以看出,相比2003年的SARS而言,2019-nCov对于普通人,尤其是免疫系统健康的普通人来看,致命程度不算高。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2019-nCov带来了非常强烈的不良连锁反应,主要体现如下:①传染性强,引发社会恐慌:2019-nCov传染性很强,引发了强烈的社会恐慌,加之移动互联网自媒体的迅速传播,使得恐慌进一步加剧。②疑病程度高,引发医疗资源挤兑,交叉感染情况严重,反身性加剧恐慌:这一条是影响最为严重的问题,冬天本身就是各类感冒流感的高发期,而2019-nCov的传播,使得民众普遍担忧是否身患传染病,普通人无法通过症状来排查自身是否感染2019-nCov,这进一步引发了医疗资源的挤兑,即相当数量得了普通感冒流感的人,去医院进行排查,导致医疗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排查需求。而又因为2019-nCov本身具有较强感染性,很多本身是普通感冒的人,去医院排查过程当中感染了2019-nCov,这个时候,武汉医院排查系统因为超负荷,运作效率降低,反身性加剧了恐惧。

③恰逢春节春运期间,人流聚集程度高:本次2019-nCov的爆发,恰逢春节春运期间,人流聚集程度高,人流跨省市的流通程度也较高。④恰逢春节过年假期前后,企业需求&开工期具有不确定性,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造成了直接的打击:本次2019-nCov的爆发,恰逢春节过年假期前后,在防疫的背景下,企业需求&开工期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尤其是餐饮企业,院线企业等线下聚集性消费企业的需求,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但企业成本(如地租等)却照常支出,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造成了非常直接的打击。总结:

-至2月1日,新增疑似转向确诊的比率大约在60%,这个比例的提高是好事(1月27日-1月31日大约为40%),这个比例未来是需要超过100%的。而确诊病例中,由疑似转化的比例大约80%(也就是说,还有20%是直接确诊的,没有经历疑似的过程)。此前出现了医疗资源挤兑的情况,导致有些检测没有完全及时,2020年1月27日以来,检测等基本上已经恢复正常。目前病例的增长仍属于快速增长期,但大体来说,各种检测已经恢复正常,之前的检测堰塞湖已经得到解决,未来大概率不会是指数增长,进入线性增长,可防可控程度或有所提高。

-目前每日“疑似加权”新增病例数为5600人左右,仍处于快速增长状态,“新增疑似”首降的意义并没有那么大,我们更希望看到“疑似加权新增病例”下降。疫情的控制过程,大约还需要经历下面4个过程。

①“疑似加权新增病例”环比负增长(新增比前一日少)→②“疑似加权新增病例”开始持续减少→③“疑似加权累计病例开始减少”(疑似转化率超过100%,治愈数超过新增感染人数)→④“疑似加权累积病例慢慢归零”(已感染者渐渐都康复,疫情结束)。

-近一周来看,新增确诊病例率,湖北占比大约在70%,这个比率已相对呈现稳定的状态,武汉占比已降至约30%,但湖北省内的感染确诊,依然在较快速增长,还不容放松,驰援湖北需要继续。而1月31日,湖北省外首次出现确诊病例增长绝对数放缓,湖北省外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即将到来的返工潮,仍需重视。

-从目前数据看来,相比2003年SARS而言,2019-nCov新冠肺炎传染性强于SARS,但对于普通人,尤其是免疫系统健康的普通人来看,致命程度不算高,理论上自愈概率也大于SARS。

-自2003年SARS的经验来看,SARS是通过严守隔离法则,防控得当,以自愈为主的方式来战胜疫情的,而并非通过某种特效药。所以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谨遵隔离法则,戴好口罩,少出门聚会,勤洗手,保持免疫力抵抗力,防止交叉感染。

-春假集中返工潮,仍然是一个考验,需要重视,做好防控。

-愿一切顺利,向一线防疫人员致敬。

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数学建模:新冠肺炎现处何阶段?“新增疑似首降”意味什么?疑似和确诊间是如何转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