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全國疫情形勢吻合 主動排查成果顯現


與全國疫情形勢吻合 主動排查成果顯現

7日,發佈會現場,針對記者提出的我省確診和疑似病例增量較多的原因、如何加強農村疫情防控等問題,省疾控中心、省衛健委分別給予回答。

記者:近期我省確診和疑似病例增量較多,主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目前我省疫情的流性特點是什麼?能否預判一下未來一段時間疫情的流行趨勢?

省疾控中心應急與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趙慶龍:

一、全國疫情特點全國報告病例數目前還在快速增加,主要是因為武漢市和湖北省其他地區因前期已形成明顯的社區傳播,加上近期全國抽調大量醫療衛生人員援助武漢等地,收治病例和檢測能力提高,湖北地區的報告的發病人數顯著增加,湖北全省發病水平仍處於階段高位平臺,後續仍將繼續報告較多病例。截至2月2日,湖北以外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報告的確診病例80%以上病例與武漢或湖北其他城市輸入相關。隨著春節假期的延長和社區防控工作的落實,續發傳染得到比較好的控制。但隨著大多數地區陸續春節假期結束,眾多返程人員可能帶來新的疫情輸入壓力;另外社區中仍有零星的散發病例可能未被識別,有可能造成續發傳染。我們省報告的確診病例中,最小的年齡是7歲,最大的年齡是85歲,年齡中位數是41歲,在各年齡段中,20-49歲的佔比最多,有46人,佔到了70.7%,男性是38人,女性是27人。65例病例中,武漢和其他省份輸入的病例佔到了40例,佔到了61.54%,省內感染的病例是25例,佔了38.46%,這些病例均是通過發熱門診的篩查和我們主動排查發現。二、我省疫情特點我省疫情走勢體現以下特點:一是從以輸入發病為主,向以密接發病為主轉變。我省疫情發展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月2日前,以輸入性病例發病為主,主要與春節前來自疫區的人口流入有關;第二階段是2月2日以後,隨著湖北武漢等地輸入病例減少,以首批輸入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發病為主。二是呈現出家庭聚集和集體活動聚集的特點。續發病例均為輸入病例報告就診報告前的密切接觸者,感染來源、傳播鏈清晰。三、趨勢研判近期,全國及周邊省份疫情仍處於上升期,在地域和數量上呈增長態勢,我省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也在增加,這與全國疫情形勢相吻合。我們接下來將進一步摸清底數,為掌握到底有多少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將在流感監測以及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傳染病技術監測平臺症候群監測中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工作,發現輕症病例和感染者的敏感性進一步增強。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又面臨一次人口大流動,尚未發現的傳染源存在擴散風險,存在局部地區聚集性病例增多,這些都是可能造成疫情快速上升的原因。

記者 :從我省通報的確診病例情況來看,我省部分農村地區出現散發新冠確診病例,請問將採取哪些措施加強農村疫情防控工作?

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楊春光 :

這次疫情,在我省最早發生在城區。從我省情況看,目前即將面臨農民工大批返鄉返崗工作,由於農村地區醫療衛生條件相對薄弱,加之信息不暢等原因,現階段農村防疫工作可能面臨更大的壓力,農村防疫工作已成為當前防控工作的重點之一,也是防控的難點,需要採取更加有力有序、科學周密的舉措,防止疫情在農村地區擴散。

  為加強農村防控工作,省政府成立了農村疫情防控專班。在對外來人員大排查中,農村組建由鄉鎮政府、公安部門、衛生健康部門組成三方聯動隊伍,加強對武漢等重點疫情發生地區返回人員的排查摸排工作,落實居家醫學觀察措施。

 下一步將進一步壓實縣鄉黨委政府和村“兩委”責任,引導動員廣大農村群眾積極參與群防群控。加強農村地區防控信息通報和防疫知識宣傳。進一步結合村莊清潔活動,教育引導農民群眾養成戴口罩、勤洗手等健康生活方式。繼續停辦廟會集市、遊園節慶等公眾活動,積極倡導節慶文明新風,勸說農民群眾不大辦婚喪嫁娶,儘量少擺席、少串門、少走動,避免人群聚集,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