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原著,元春封妃后,赖大回来说,贾政又往东宫去了,谁在东宫住着?

我就是竹韵


在红楼梦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一回,元春被封妃,贾政去宫里领旨谢恩,贾家的仆人赖大回来告诉焦急等消息的贾家人宫里的情况,书里有一段这样的话:

赖大禀道:“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后来还是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老爷出来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

那么贾政为什么要去东宫谢恩呢,贾家和东宫又是什么关系呢?

东宫这个词很扎眼,是个指代,在很多影视剧或者文学作品里,东宫基本都是指太子。东宫是古代宫殿的称谓,因方位得名,后来就是指居住在东宫的储君,有时候也说故“储宫”。但是西汉的时候,因皇太后的长乐宫在未央宫东,故也用东宫指称皇太后。那么贾政去谢恩的东宫到底是指太子还是皇太后呢?

我们看红楼梦的写作手法,很多时候都写得很隐晦,连名字都埋伏着玄机,对于朝政就更是不敢明着写了,书里说的,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全都失落无考。红楼梦本身就是一部写实的书,作者记录的就是自己家族的兴亡史,而自己家族的盛衰又和当时的朝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这样隐晦的写实其实就是想避开不必要的灾难。连皇帝都是假的,这个东宫就更不可能有所指了,就算想指也不会指的这么明显,直接说贾家另外感谢的是太子或者皇太后。因此这个东宫另指他人。我们看红楼梦,贾家是国公府,而且是几代的爵位,自然也是有一些皇宫里的势力。元春被加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也是贾家势力又上升的一个标志。因此在接到圣旨以后,贾政首先去向自己阵营的最高领导人报喜和道谢,还让全家都去感谢。这一处也可以说明,这个东宫就是贾家在皇宫里的靠山,有重大的事,贾家会第一时间去告诉这个东宫。

很多人说元春是贾家的靠山,我认为并不完全对。在元春没有加封,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女史的时候,贾家就已经很猖獗了。贾家没有一个正经做官的人,但是那些做官的都要靠着贾家做护官符,这也充分说明贾家的势力很强大。这时候元春起的作用并不大,即便在她晋升之后,贾家也没有靠她有过更进一层的改善。因此贾家的势力一开始就是存在的,敢这么无法无天靠的就是宫里有人,这个人不是元春,就是这个“东宫”。

在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写宫里的一个老太妃薨逝了,贾家所有人都去宫里吊丧了,只留了尤氏一个人管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这个老太妃死了以后,贾家就开始乱套了。

不仅贾家内部开始乱套了,贾家在官场也出了问题。贾琏说以前有人告他们谋反都不怕,但是现在开始被人抓小辫子了。忠顺王府死死的盯着贾家,没事还要找点事,更不要说和以前一样天不怕地不怕了。连皇宫里的太监都开始对贾家蛮横无理,来贾家要钱,答应的慢了都不行。可见这时候的贾家已经开始不行了,似乎要开始倾倒了。这些都发生在这个老太妃死了以后,贾家很明显的就开始不行了,外忧内乱,一切都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这也可以看成贾家的靠山倒了,贾家慌乱之中不知道怎么办,家里也乱套,在外面也出乱子。而此时元春还在,外面的人都以为有元春在,贾家怎样都没事。过年的时候,进贡年货的邬进孝也是这样认为,这时候贾珍和贾蓉就嘲讽着说,元春其实没多大作用,根本帮不了家里什么忙,甚至省亲还让家里赔了很多钱。原文如下:

贾珍笑向贾蓉等道:“你们听,他这话可笑不可笑?”贾蓉等忙笑道:“你们山坳海沿子上的人,哪里知道这道理。娘娘难道把皇上的库给了我们不成!她心里纵有这心,她也不能作主。岂有不赏之理,按时到节不过是些彩缎古董顽意儿。纵赏银子,不过一百两金子,才值了一千两银子,够一年的什么?这二年哪一年不多赔出几千银子来!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一回省亲,只怕就精穷了。”贾珍笑道:“所以他们庄家老实人,外明不知里暗的事。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

那么这样看来,对贾家起作用的就是这个老太妃了,她才是贾家真正的靠山,而这个“东宫”很可能就是指她。


喝多了也醉111111


元春封妃后,贾政去了东宫谢恩。这个东宫是指的谁呢?

东宫一般指太子居住的宫殿。那么当朝太子有没有干涉皇帝封妃的能力呢?

《红楼梦》皇帝的爹妈都健在,太上皇和皇太后还有干预朝政的能力,这说明太上皇年龄不太大。

皇上应该正值壮年,东宫太子应该是青少年。这个年纪的孩子,即使有能力也不会是贾府的靠山,更不会左右他老爹纳谁为妃。

谁能左右皇帝封妃呢?

能左右皇帝封妃的人,一个是皇帝本人,一个是太上皇和皇太后,还有一个是皇帝的亲生母亲,或者是皇帝的宠妃。

太上皇,皇太后能左右皇帝封妃,但是他们不住在东宫。

书里虽然总说当今以孝治天下。但是,这对父子很有意思。皇帝没有任何自主权,就是开恩让妃嫔的母亲进宫探亲,也要启禀太上皇。

儿子刚刚“启奏太上皇、皇太后,每月逢二六日期,准其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

太上皇、皇太后又下旨意,“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不妨启请内廷鸾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伦中之至性。”太上皇的旨意一下,妃嫔家眷果然开始省亲。这说明太上皇能左右皇帝的决定。

太上皇和皇太后不住在东宫。乾隆皇帝当太上皇住在乾清宫养心殿。乾清宫位于故宫中路。养心殿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不叫东宫。

能左右皇帝决定的还有皇帝的生母或者皇帝的宠妃。

东宫还有可能是东宫皇后。不过皇后与贾府没有任何关系。因此元春封妃不会是她促成的。贾赦与贾政不会向皇后谢恩。

政和贾赦去拜见应该是居住在东宫的太上皇宠妃。这个宠妃也可能是皇帝的生母。无论是谁,这位宠妃应该居住在东宫。

宫里有位老太妃,这位老太妃应该住在东宫。

皇太极当皇帝期间,她有一位正宫皇后,或者叫中宫皇后哲哲。有一位东宫宸妃海兰珠。海兰珠住在东宫,深得盛宠。

宫里有一位老太妃与贾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老太妃病重,妃嫔不再省亲。老太妃死了,贾府与北静王等人给老太妃守灵时,贾府住在东边,北静王住在西边。因此老太妃是贾府在宫里的靠山。元春封妃是老太妃一手促成的。

皇帝向贾赦,贾政宣布元春封妃的旨意后,就令他们去东宫,向老太妃谢恩了。


润杨阆苑


元春封妃是贾府的大事,贾府因为很久没有建立功勋被嘉奖了,所以当宫里的旨意传出来时,众人都是惊慌失措,甚至贾母都不能够稳住,直到赖大将封妃的好消息传回来时,众人才欢喜起来。

赖大禀道:“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后来还是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老爷出来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

可是贾政除了对皇上谢恩之外,他又去了东宫,他到底去感谢谁了呢?当着皇上的面能够去的地方不多,所以这个一定不会是太子亦或太上皇、皇太后,最有可能的人就是太妃。

第一,不是会是太子,皇上不可能容忍

能够住在宫里的人不多,除了年幼的皇子,当值的太医,之外很少人能够住在宫里。太子成年自然有自己的府邸,贾政不可能刚刚感谢完皇上,立马就去太子宫中感谢。这不仅会招致皇上的猜疑,也会给贾府带来无穷的祸患。

如果东宫真的是太子,那么太子如何会对选妃之事多有参与。身为太子担负监国之职,但是没代表父亲的家事都敢参与,那他的胆子也未免太大了。所以对于选妃之事,太子插不上手,也不便参与。所以贾政去感谢的人也不可能是太子。

第二,也不是太上皇,贾政不会这么没眼色

此时宫里还有太上皇,但是贾政去感谢的人也绝对不可能是他。太上皇既然已经主动退位,把国家的政权都交给了现在的皇上,那么他就不会公然参与朝政或者是和大臣结交,这是给皇帝脸面,也是保护自己的平安。身在皇权之上,没有人能够抵挡权利的诱惑,权利会让众人不像自己,所以太上皇既然已然放权,就不会再参与朝中的任何事。

所以即便元春封妃和皇太后有关,但是贾政也不敢公然前去感谢,因为作为朝臣,所占的立场很重要。太上皇和皇太后固然要尊敬,但是现行的主子不可能放在一边,所以贾政不可能去感谢他们,况且还不是,如果是的话也不敢去。

第三,是太妃,贾府宫里的照应人

能够在皇上面前说上话,对元春的封妃给与帮助,但是却又不会引起皇帝忌惮之心的人,便只有宫里的老太妃,因为她们都是皇上的庶母,而且已经久居深宫不会再有什么能耐可以影响朝堂的势力,所以皇帝会忌惮皇太后,却会对太妃放心。

元春入宫多年,如今才一朝封妃,而且又并非因为贾府的功劳而封妃,所以元春能够封妃最大的可能就是宫斗站对了队,或者被举荐,那么这个人也只能是太妃。所以贾政在宫里能够光明正大去感谢人,也只有太妃了。宫里的太妃薨逝,贾府全员出动去参与,想必也有这方面的缘故在里边。太妃就是一直在宫中照应贾府的人。



小说红楼


东宫当然是住着太子。东宫在殷周时便由太子居住,东宫的指太子,也由那时定了下来,一直延续至今。至于太子住哪,一般是住东宫,当然也有些朝代不是,比如:战国时应是嫔妃的住处,西汉是太后的住处。隋朝时隋文帝建东宫由太子杨勇居住,唐初太子李建成也居住东宫,后因太子杨勇、李建成都被弟弟所杀,故被认为居东宫不吉利,曾有一段时间太子随皇帝住。《红楼梦》所写的时代背景虽不明确,但基本确定是明清时期,明清朝太子都居紫禁城东华门内的端本宫。因此往东宫去了,应是去见太子了,而且根据红学家刘心武先生的研究认为,贾府应是归太子一派,如今元春封妃,贾政应是首先去见太子,表明立场。


爱尚欧爸


对于这个突兀的描述,有很多的解释或者说是猜测。

因为据史料记载,曹家和太子的关系很好(因为康熙对曹家好,所以曹家对康熙亲自封的太子就好),所以和当时的太子派系的人关系都比较密切。他们虽然经常往来于皇宫和亲王宫中,但是对于康熙这24个孩子的王位之争并不是很清楚。更想不到老四雍正会上台。所以在康熙时期,曹家和太子的关系很近很明显。其实这个关系给曹家带来了想不到的灭顶之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