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不行怪工人操作?员工:工资仅够生存 凭什么让我精益求精

在国内,我们总是抱怨国产汽车的质量在技术上无法与国外品牌相媲美,很多人把责任归咎于技术和人才的缺乏,导致中国企业缺乏技术。事实上,与国外相比,中国企业缺乏的是契约精神。当员工每天都在担心工资问题时,老板让你谈谈奉献精神,这就是国产车质量不去的重要原因。

国产车不行怪工人操作?员工:工资仅够生存 凭什么让我精益求精

也许有人会说,其实员工只是一份工作,人才市场在中国从来不缺员工。但这正是中国汽车制造商难以跟踪质量的原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日本丰田,最向上的反应问题不是我们所说的技术骨干,而是车间工人。这是日本车企文化中非常独特的反馈机制,比起那些在图纸上讨论成功或失败的工程师,更多的实际操作员工,比如车间工人,更善于发现问题。

当然,这样做有一个前提,就是工厂的工人一定要够专业,够长的资历完全能理解什么地方出了错。而这放到中国车企中,就完全行不通了。因为在这里,底层员工只是一个又一个岗位,人不齐了添上去,谁会在乎你能不能靠手艺干上一辈子。

工资低,企业员工就像流水线,工人一批一批的走,新人一批一批的来,讲质量只有靠老师傅把关,能把握住多少呢?

我们再来看看戴姆勒、博世、SAP等欧洲企业的员工待遇。一个底层员工员的工资大概在3000欧元,再加上一些社会福利可以过上体面的生活。此外,这里的工作人员每年休假两个月,没有一天工作超过八小时,如果要加班还要向工会申请并支付高额的加班费。在种种公司活动和聚会中也更有参与感,因此一个底层员工就可以靠这份工作养活自己。

而反观中国的企业,底层员工拿的就是简简单单的死工资,平均下来4000元左右。拿员工的话来说:拿着只够生存的工资,生活都谈不上,还要我谈奉献?谁能在这种情况下,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工作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