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已29年,民眾紛紛要求把列寧火化下葬,最後普京一錘定音

說到列寧,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他是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是第一個成功領導無產階級革命的人,他成功的將先進的馬克思主義從科學理論轉變成為了偉大實踐,為當時世界文明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貢獻。可是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性質發生了根本改變,一些人開始懷疑與否定蘇聯時代,甚至還有許多人認為列寧的成就根本不復存在,因此有人提出要把列寧的遺體移出紅場。

蘇聯解體已29年,民眾紛紛要求把列寧火化下葬,最後普京一錘定音

在“工業革命”後,西歐各國開啟了高速發展模式,資本主義發展道路讓各國軍事和經濟實力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可當時沙皇俄國卻仍然處於封建農奴社會之中,人民生活貧苦甚至連飯都吃不飽,官僚和貴族地主的壓迫無處不在,社會發展嚴重滯後,當時的窮人只能吃黑麵包,有時捕到沙丁魚才自己吃,大魚就拿去賣來換錢。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儘管很努力賺錢,但收穫不大。更重要的是列強之間因為利益的問題展開了無數的紛爭,人民百姓因戰爭而受苦。在“克里米亞戰爭”以失敗結束後,各類矛盾又集中爆發起來,沙皇在人民心中威信大大降低,人民群眾也對這樣的現狀開始感到不滿。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開始反抗沙皇統治,例如葉戈爾、柳德米拉、索菲亞等,列寧也是其中一個。

列寧的一生也特別坎坷,他出生在沙皇俄國伏爾加河畔的辛比爾斯克,在列寧中學畢業後,他進入喀山大學學習法律可是沒過多久就因為參加學生運動、反對警察制度而被開除了,還被禁止在喀山居住。在之後列寧還經歷過兩次逃亡。1895年列寧領導工人發起反抗,被沙俄政府逮捕了流放到了西伯利亞,第二次則是因為沙俄中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爆發,列寧在這時回國領導革命。然而他領導的革命群體太過弱小,武裝起義很快便失敗了,列寧只得再次踏上逃亡之路,這一次逃亡,長達十餘年之久。

蘇聯解體已29年,民眾紛紛要求把列寧火化下葬,最後普京一錘定音

離開俄國後,列寧來到西歐繼續發展,思考沙俄革命的失敗原因。1914年因為沙皇試圖使用戰爭手段轉移國內矛盾,卻沒想到將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直接使二月革命爆發。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俄國隨之滅亡。資產階級成立的臨時政府和工農兵代表的蘇維埃政府為國家的統治權繼續爭鬥。

在這種情況,列寧回到俄國,領導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發展。1917年著名的十月革命爆發,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對於這種新生的政權,西方國家非常的敵視,採取了很多抑制其發展的手段,蘇俄政府的處境異常艱難。列寧充分的考慮到蘇俄發展的具體國情,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國力迅速恢復。

蘇聯解體已29年,民眾紛紛要求把列寧火化下葬,最後普京一錘定音

1922年12月30日,蘇俄、白俄羅斯等聯邦紛紛加入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自此登上了歷史舞臺。蘇聯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反而屢屢受挫,就連列寧的生命安全都時常受到威脅。經歷過很多次刺殺,給列寧留下了很多隱疾,在他身體裡也有很多子彈殘留。後來,列寧因為過度操勞導致身體虛弱,在進行取彈手術時不幸中風,之後身體不斷惡化,最終在1924年1月21日病故,時年53歲。

蘇聯解體已29年,民眾紛紛要求把列寧火化下葬,最後普京一錘定音

列寧作為蘇俄和蘇聯的締造者及領導者,他為它們奉獻了自己的全部。列寧深受蘇聯民眾和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敬仰,因此在他死後,其遺體被放入紅場列寧墓的水晶棺中,接受世人的緬懷瞻仰。但是蘇聯解體後,這座水景觀受到了很多非議,一部分人認為,現在國家的性質已經發生了完全的改變,作為資本主義國家讓社會主義領導人享受如此高的禮遇實在有失妥當,就提出了把他移出列寧墓,火化後安葬回他的故鄉。最終普京拍板決定,如果沒有列寧當初的付出,就不會有今天的俄羅斯,因此不能否認列寧的功績,得以讓列寧安眠在水晶棺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