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孩子们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11年来,李书曼和其他“安康妈妈”们用真心抚慰着孩子们的心灵。“安康妈妈”被评为“中国儿童慈善30年感动人物”,是获奖者中唯一的集体奖。

“每个月放假他们都要回家,跟我们拉拉家常,聊聊学校的趣事。”今年48岁的“安康妈妈”李书曼边说边打扫着孩子们的宿舍。李书曼口中的“家”,是位于成都双流的安康家园。她口中的“孩子”,则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的孤困儿童。“当时来的最小的孩子现在都上高中了,再过两年,我们也要和安康家园一起‘退休’了。”李书曼显得有些不舍。

这里是爱的汇聚地

2008年,那一场山崩地裂的地震,震撼了当时身为全职妈妈李书曼的心,“那么多无家可归的孤儿很需要妈妈的关心与照顾。”次年,双流安康家园公开招聘近百名“安康妈妈”。李书曼通过考核,成为首批86名“安康妈妈”之一。

震后,由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日照钢铁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安康家园,第一时间转移安置了从德阳、绵阳、阿坝等10个市(州),涵盖汉族、羌族、藏族等6个民族的712名孤困儿童,后有一部分陆续找到亲人,最终接收救助儿童672名。

从此,一个跨越了地域、血缘、民族的“大家庭”——安康家园将素昧平生的孩子们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在安康家园,有一本《安康家园志》,里面记录着这里从2008年到2018年10年间发生的每一件大事。从家园的建立到家园管理;从孩子们的家庭教育到心理重建……每一件事都让人动容。

李书曼感叹地说:“虽然有过伤痛,但孩子们在这个汇聚了各级党委政府、各类机关单位和社会大众关心关爱的‘安康大家庭’里健康快乐地长大了。”

在这里,孩子们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双流安康家园的孩子们参加运动会 供图/双流安康家园

带孩子们找回笑容

随着时间的流逝,双流安康家园里大部分孩子已经长大离开。“高中毕业后有的读大学、有的就业或参军。现在就剩下8个孩子。”李书曼说。11年间,孩子们一共经历了上百位“安康妈妈”。

李书曼一直坚守在这里,成为最后的两位“安康妈妈”之一。在剩下的8个孩子当中,有两个女孩是她刚来安康家园时带过的,一个是读高二的文馨,一个是读高三的李俊。

“这两个孩子叫我‘妈’,其他大部分孩子都叫‘李阿姨’。”

在李俊的印象中,安康家园是个“很有爱的地方”。周末,李书曼喜欢带孩子们回家吃饭,带他们逛公园、买衣服。节假日,她也会给孩子们做一大桌子菜,请他们回家过节。

为帮助孩子们尽快走出阴霾,双流安康家园会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周末有兴趣班,节假日有社会爱心义工团队、大学生志愿者,带孩子们参加各种竞技、益智、心理疏导等活动,给孩子们传递信心、力量、爱与责任感。在双流安康家园5层高的主楼旁,桂花已开满枝头,花香四溢。虽然孩子们越来越少,但他们的笑容散落在每个角落。在墙上的巨幅照片中,记录着花季少年开心爽朗的笑容;在宿舍走廊的墙面上,定格着孩子们参加活动欢欣雀跃的瞬间。

“这些年,我们就是孩子们的家长,除了学校的教育,家园的家庭教育也至关重要。”安康家园管理人员卢老师说,安康家园公益项目的一大亮点,就是把儿童灾后心理康复作为关键问题加以关注解决,与国内多家院校、医院合作,定期对孩子们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和心理评估工作。安康家园的管理人员及“安康妈妈”上岗前,都要参加心理疏导知识培训,并定期接受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培训。

孩子们收获最宝贵的礼物

积极乐观、自立自强,

这是安康家园送给孩子们最宝贵的礼物。

对李书曼而言,孩子就是孩子,他们虽然很敏感,但不能当成脆弱的水晶花,而要“一般化”对待。从洗衣叠被到待人处事,“安康妈妈”们悉心教导,努力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为培养孩子们自立自强的能力,家园老师会鼓励高年级的孩子利用周末时间走出家园,去做兼职。2012年,安康家园创办了“爱心商店”,常年接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挣”得“安康爱心卡”,然后用去兑换自己想要的物品。

“这种方式一方面在捐助者与孩子们之间搭建起传递关爱的平台,另一方面让孩子们明白任何东西都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才能获得。”卢老师表示。

谈到收获,家园的老师们和“安康妈妈”们都倍感欣慰:“家园出去的孩子,生活积极健康,知感恩懂奋进。”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只是安康家园,“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上下勠力同心,汇聚起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强大正能量。经过11年发展,灾区基础设施根本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结构优化、民生保障持续加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灾区群众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记者:刘艳梅 本文刊发于《四川党的建设》2019年09月下/第18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