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紡織服裝行業受疫情衝擊 企業“不務正業”生產防護用具受好評

中國網財經2月7日(記者 郭美岑)新型冠狀病毒蔓延以來,浙江省深受其害,截至發稿前,除湖北省以外,只有兩省確診人數過千,其中之一為浙江省,地處浙江省的上市公司情況也不容樂觀,其紡織服裝行業深受矚目。

“服裝類企業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此次春節假期消費下滑主要影響了春季服裝的消費。”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向中國網財經介紹道,“如果疫情不幸蔓延到3-4月份,疫情結束後,消費重點在於夏季服裝,企業恐要遭受一定的損失。”

據瞭解,受疫情影響,浙江省自1月23日啟動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原本熱熱鬧鬧的商業街、購物中心、大型商場、品牌服飾店紛紛閉店歇業,這對服裝行業來說無疑是重大打擊。

值得注意的是,為應對疫情,部分紡織服裝企業開始“不務正業”。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對地處浙江的喬治白提問,公司是否有參與防護服的生產?喬治白董秘回覆稱:公司經營範圍不包含防護服的製造與銷售,這次面對疫情中防護物資的匱乏,公司充分發揮服裝企業優勢,積極投身到非醫療用的防護服制造(生產資質與資源所限),計劃生產10萬套;公司主動承擔起一個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此批非醫療用防護服免費捐贈。

此外,報喜鳥董秘也在互動平臺上表示:“為滿足政府要求並服從政府統一調配,公司通過子公司上海寶鳥服飾有限公司及時進行原材料、人員的調配,全力以赴做好物資生產工作,進行一般防護服的生產。同時進行生產改造並計劃申請一類醫療器械生產資格,盡最大努力參與疫情防控。公司溫州總部生產也基本具備一般防護服生產能力,將根據當地政府需求進行統一安排。”

對於防護用具的製作進展,以及生產此類用具對公司有何影響,中國網財經發函致電上述公司,但截至發稿前未得到回覆。

對此,龐超然在接受中國網財經採訪時表示,疫情期間,部分紡織服裝類企業加大無紡布等相關產品生產,彌補口罩、防護等中間材料供應,產能迅速擴大,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應,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另外,一些服裝類企業開展多元化經營,下屬控股子公司涉及醫藥產品設備生產經營;還有一些企業國際化程度較高,在疫情期間大力協調相關國際醫療物資回運,這些做法大多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

股吧平臺上,不少投資者對改道生產防護服的企業紛紛點贊:“是具有社會責任的公司”、“為貴公司無名奉獻點贊”,企業“不務正業”生產防護用具的行為獲得市場好評。不過,企業依舊需要面臨銷售壓力、人工成本、倉儲及租金費用等問題。因此,有投資者提問此次疫情對防治服裝行業公司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龐超然對中國網財經表示:“疫情儘早結束,經濟商業秩序就能夠儘快恢復到正常水平。從非典時期經驗來看,市場對於疫情結束的判斷主要根據新增確診人數來判斷。疫情結束後,消費類產品大概率會迎來一個恢復性、補償性的快速增長。但要考慮到服裝類企業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此次春節假期消費下滑主要影響了春季服裝的消費,如果疫情能在2月份得到有效控制,春季服裝庫存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主要企業會得到營收補償。如果疫情不幸蔓延到3-4月份,疫情結束後,消費重點在於夏季服裝,企業恐要遭受一定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