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以制度創新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時評:以制度創新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我們已經進入到2020年,這樣一個整數年份有特殊的意義,是我們“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全面小康在基本的指標上看,2010-2020十年間,中國的人均GDP要翻一番;另外,“十三五”開局時中國主要是農村區域還有七千萬貧困人口要脫貧。從現在來看,實現全面小康的代表性目標已經沒有懸念——經過這些年的努力,今年要在貧困人口脫貧方面,完成還有一千萬人左右的脫貧任務;我們的人均GDP如果在今年兌現原來所說的十年間再翻一番,現在有一個測算出來的保證速度是5.94%,中國經濟增速這些年雖然在逐步下行,但當下的運行速度,按年度來說仍然有6%左右。

  實現現代化戰略更長遠的目標

  我們處於一個當口,在看到發展成就的同時,還要看到我們面臨經濟下行方面的不確定性的困擾,和我們要繼續往前努力去實現現代化戰略更長遠目標必須迎接的挑戰、經受的考驗。中國現代化“偉大民族復興”三步走,第三步是從2000年到2050年,要經過半個世紀的奮鬥,在前面(已經提前實現)的“翻兩番”的基礎之上,達到中國主要人均指標方面進入先進國家行列這樣一個基本目標。如果說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在人均指標方面成為經濟強國,也就是成為全球排在第一陣營中的一員,那麼整個中國的綜合國力,當然也要伴隨著製造業實力的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金融影響力和國防能力以及軟實力等等的綜合提升,達到中國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現代化願景。

  黨中央在十九大進一步給未來30年的經濟現代化過程,制定了“新的兩步走”的時間表,就是2035年我們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49-2050年要建成現代化強國。我們面對的正是這樣一個前景。未來的30年,從做經濟研究的角度來說,更要強調:2035年基本建成現代化之前,中國必須跨越所謂“中等收入陷阱”。我們現在的人均國民收入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口徑統計,已經站在了一萬美元的水平上,是全球中等收入經濟體概念下指標的上半區。如果再經過若干年的努力,使中國的人均國民收入穩穩達到13000-14000美元這個水平,那我們就坐穩了高收入經濟體的這把交椅。

  我們要進入這樣一個門檻,不得不看到前面60年、70年全球大半個世紀中的統計現象給我們提出的警示:前六七十年,全球有一百多個經濟體進入世界銀行可比口徑的中等收入經濟體的發展階段,但是能夠如願繼續往上成為高收入經濟體的是絕對少數。90%的經濟體到了這個階段,會突然碰到各種矛盾凸顯以後的經濟增長失速,進入停滯狀態,好像落入了陷阱。所以,中等收入陷阱這個比喻,我們不要太看重它的表述嚴謹不嚴謹,我們要看重它的實質內容——這樣一個統計現象在警示我們,要在戰略思維方面保持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的風險意識。中央在這個當口,也特別召開了專門的工作會議,強調我們要有防範風險的充分準備。(via 社會科學報 點擊“瞭解更多” 獲取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