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代人們都很重視的“禮”,究竟是什麼?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禮”字為:“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可見祭祀有一套儀節,即稱之為“禮”;但在《商書》中,只記有祭祀,卻沒有“禮”字。

事實上,“禮”字的原型起自甲骨文。商朝人常把玉放在器皿中用來祭祀鬼神,因此“禮”字意指祭祀鬼神的器皿。

較早的祭祀活動可以上推到商代。商人祭祀不僅次數頻繁,而且儀式也相當複雜,祭祀所用的器物也相當多;發展到殷商後期,“禮”便包含了祭祀活動的本身,而不再單指祭祀之器。

春秋時代人們都很重視的“禮”,究竟是什麼?

殷商《祭祀狩獵塗朱牛骨刻辭》

由此可見,“禮”的原始意義是與祭祀不可分的。而後周朝取代殷商王朝而起,自然地承襲殷禮,而殷禮所代表的含義也被保留了下來。

春秋時期“禮”的意義與價值

隨著歷史的發展,“禮”的含義也日漸擴大,逐漸地演變為“人事儀節”的代表。我們可以在《詩經》中清楚地看到“禮”的觀念和含義,隨著時代演進逐漸轉化,慢慢地被限定指稱為“人倫規範”。

孟子說:“詩亡然後春秋作。”從思想史的角度看來,《春秋》也正是承《詩經》時代而繼起的。從後來的《左傳》與《國語》中所記之資料來看,不難發現在春秋時代中,有一個共同的理念,它不僅規範了人生,同時也成為當時人們安身立命的標準,這就是“禮”。

春秋時代人們都很重視的“禮”,究竟是什麼?

《春秋》據傳由孔子修訂而成

​於是,“禮”轉化為人文的表徵,而在春秋時代更進一步,所以“春秋是禮的世紀,也即是人文的世紀”。“禮”的觀念萌芽於周初,顯著於西周之末,而大流行於春秋時代,而《左傳》與《國語》中所說的“禮”,正代表了“禮”的新觀念之確立。

在研究“禮”的規範之前,不得不先提起周代的宗法制度。然周代宗法制度的詳細情況今已不可考,後人僅能憑文獻中的一些記錄來推論。

一般來說,所謂的“宗法”指的是:“在許多兄弟中,以嫡長子為代表,即為其他兄弟之所尊……須有保育其他兄弟的責任……即謂之宗法。”由於有這樣的宗法制度奠定基礎,封建制度便應運而生,形成周朝立國的根本。

春秋時代人們都很重視的“禮”,究竟是什麼?

周公完善了宗法制

宗法由嫡、庶、親、疏、長、幼以決定身份的尊卑貴賤,並非是直接通過政治的權威來控制,且以“禮樂”來作為維持的工具。

其中,“禮”所界定的“分”雖然很嚴密,但是,因為其不具實質的強制力量,反而是通過所謂的“文飾”來加以實現的,這就極大地緩和了政治間上下尖銳對立的情況。因此,“禮”在周代政權的維繫上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與價值。

《左傳》雲:“夫名以制義,義以出禮,禮以體政,政以正民。”

由此可見,在春秋時代“禮”已經不單指祭祀方面的事宜,而有更深的人文意涵,代表著儀禮與規範;春秋時代的許多道德觀念也幾乎都由“禮”來加以統攝,所有的人倫道德都歸諸於“禮”。

不僅《左傳》如此記載,在《國語》中也有“且禮,所以觀忠信仁義也”的記錄。春秋時的道德觀念,本來就較春秋以前更為豐富,但若從中仔細研究,則所有的道德觀念,無一不以“禮”作為準則與依歸。

春秋時代人們都很重視的“禮”,究竟是什麼?

《左傳》

春秋時期“禮”的發展與崩解

在過去,監察人的行為,決定人的禍福的,是天命,是不可窺測的神;然而,在春秋時代具備這樣權限的,不是神,也不是天命,而是“禮”。

在《左傳》的記載中,玲瓏發現了三個現象:一是“禮”決定了人上下間的分際,同時也溝通了上下之情,成為人倫上必須遵守的準則;一是“禮”成為一般人共同承認的規範,地位有如今日的法治,違禮就當受罰;一是有多項“預言”顯示違禮者將會有極嚴重的後果產生。可見,“禮”在當時的確具有相當關鍵的意義。

春秋時代人們都很重視的“禮”,究竟是什麼?

春秋會盟

春秋時代,諸侯間的朝聘會同,以及彼此意志、要求之表達與溝通,常不訴諸於語言的直接陳述,而是通過賦詩的方式委婉表達,以微見其意,獲得對方的認同。

為何會如此?究其原因,是因為諸侯間多為血緣關係的兄弟之邦,因此不宜疾言厲色,也不宜直來直往傷了彼此間的和氣,因此其溝通方式主要建立於“禮”之上。

如此一來,通過行“禮”的方式,其間的上下關係雖然嚴明,卻能達到“軟化”的效果,同時也形成一種以情感相應的人倫親親關係,這在春秋前、中期諸侯的關係上尤為明顯。

春秋時代人們都很重視的“禮”,究竟是什麼?

子產畫像

但是這樣的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有了轉變。在鄭國子產“鑄刑書”時,晉國叔向使詒子產書。子產以“救世”為其執政理念,堅持“鑄刑書”,使得“禮”轉變為”刑”;叔向卻認為“以刑代禮”將使既有的人倫禮制、上下情誼因此而受到破壞,故持反對立場。

然而,叔向的堅持卻如同“螳臂擋車”一般,他對於當時的時代洪流無能為力。二十餘年之後,晉國亦跟隨著鄭國的腳步,立“刑”棄“禮”,可見禮制的崩壞已是此時的普遍情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